查看原文
其他

转发多少“锦鲤“,能成为拥有上海户口的“人才”?

人大新闻系 RUC新闻坊 2021-05-15

11月24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对“2020年第五批人才引进情况”进行公示,公示名单中,“国民锦鲤”杨超越的名字赫然在列。

 

“杨超越配吗?” “杨超越算什么特殊人才?”消息一出,质疑夹带着一排排问号,充斥着网络的评论区。

 

根据去年发布的《关于促进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国内人才引进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特殊人才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经相应决策程序后,直接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推荐,经相关部门集体审议通过后,可予以直接落户。不仅是杨超越,直播界的业界标杆李佳琦也在今年6月,通过类似的政策,成功落户上海市崇明区。

 

且不论是否符合人才标准,杨超越落户上海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讨论,在于公众默认的常识——上海户口是稀有的,户口背后的公共资源、身份光环,让它成为“引爆”国民讨论的星星之火。

 

但跃入“沪”门到底有多困难?落户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意味着什么、背后有怎样无奈的选择?“户籍之困”是否有解决的路径?当“集火”名人的热度散去,结构性的社会问题需要每个人的冷思考。



北上广深落户画像


“户口”,一直都是几代中国人的痛点。为了一纸一线城市的户籍证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厮杀,比起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弄清一线城市落户门槛到底有多高,RUC新闻坊梳理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基本落户政策。

<<  左右滑动查看各城市落户政策  >>


观察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落户政策,有稳定工作、持续缴纳社保是最基本的要求,且大多实行“积分落户制”,其中,年龄、学历、技能等条件都被纳入计算。近年来逐渐增多的特殊落户政策,高学历、高新技术领域、行业领先人才等关键词也被一再提及。

 

对于不具备上述关键词的普通人来说,“落户难”并非无病呻吟。以上海为例,社会人士要想“居转户”,需要持居住证满七年,同时坚持缴纳社会保障金。如果没有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拿到中高级职称或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则需要在后三年缴纳2-3倍的社保。

 

落户所要耗费的时间也是直观可感的问题。以“年”为单位计算、排队落户,都折射出“僧多粥少”的现实,位置有限,许多人只能默默等待它未来某一天的降临。居转户这一落户渠道,北京落户指标数最少,每年固定仅有6000个,实际落户人数因落户积分同分等情况有一定浮动。

 

“落户难”的背后,存在着城市不断扩增的人口和有限的公共资源之间的矛盾。

 

2016年北京市出台“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到“力争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根据统计,2010年以来北上广深四市中,仅深圳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增幅最大,其他三市基本稳定在60-65%左右。


据《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9)》,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规模已经连续三年呈现负增长。作为常住人口超两千万的超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未来人口增长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城市政府倾向于为拥有资金、专业技术和高学历的人群敞开大


在此背景下,高学历应届生的落户显得最为方便,一线城市出台的政策也逐年宽松。除了以分配指标、被动落户为主的北京,其他三地的高学历应届生只要满足基本申报条件,便可绕开重重积分,直接落户。

 

上海市2020年新出台的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中,上海四所“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来说,遥遥领先的成绩和各种荣誉奖励、专利发明、技能证书不再是落户的刚需,“成为上海人”比以往要容易得多。

 

对应届生的政策逐步放宽,也是一线城市加入“抢人大战”的体现。这种落户新政,很大程度上是一线城市为吸引高端人才所采取的策略,与城市的产业规划息息相关。


户口“围城”里面有什么?

一线落户如此困难,挤破头想闯进户口“围城”的人却数不胜数。

 

提供上海落户专业咨询服务的高先生在接受RUC新闻坊采访时提到,大城市资源有限,落户相对更难。所以政府往往希望落户的人可以缴纳更多社保、带来更多经济贡献,这样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他说:不过即使这么难,每年都有人愿意出30万的费用,购买我们的落户咨询及相关服务。

 

一线城市的户口到底会带来什么资源?拿不到一线城市户口,对于漂泊的打工人又意味着什么?我们重点梳理北京的住房、教育的相关政策,对比了京户、非京户的资源差异。

 

京户、非京户的商品房购买资格、保障性住房购买租赁资格截然不同。京户家庭最多可以购买2套北京(非通州地区)的商品房,而非京户家庭在符合限制条件的情况下仅可购买一套住房。



在申请北京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上,非京户直至2018年才获得申请资格;即使现在普通非京户家庭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时申请,申请优势也不如京户家庭,因为北京绝大多数保障性住房项目,大头的房源都是面向京户家庭。

 

通过对比北京同一地段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的购买、租赁价格差异,我们还发现,对于在北京无房居住的家庭来说,保障性住房能节省的开支很大。最大的差距体现在公租房的租赁价格上,以海淀区西小口路为例,文龙家园(公租房)的月租金为52元/平方米,远低于同地段商品房月租价格。

 

子女教育,也是京户、非京户资源差异的重要体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韩嘉玲提出:“流动人口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尽人意,超过3000万的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未能得到平等的入学和升学权利。”[1]


上海落户咨询机构高先生坦言:“有落户打算前来咨询的客户,绝大多数是为了子女的教育。”在京的非京户父母们主要面临着两个难题,一个是在孩子升小学、初中时如何申请到入学资格、如何分配到好学校,另一个则是孩子根本没有在北京参加中高考的资格。


 

普通非京户家长需要准备的小学入读手续材料是相当复杂的。澎拜新闻曾经报道,有一位母亲在准备孩子入学时,提交了28个证件,才有接受初审的资格[2]。在这些证件中,“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和“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最容易出现问题。

 

“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对非京户父母缴纳社保的时间、城区提出严格要求。如果家长出现跨区换工作、断缴等情况,都会影响审核。

 

“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则难在对房产性质的要求以及房东的配合。由于一套房产在6年内,只能有1个人就近在学区内入学,有些房东不愿意为租客提供入学学位或者以此来进行高昂要价,又或者在答应后临时反悔变卦。[3]

 

不过,这些困难甚至不是最让非京户家长头疼的事情,孩子无法在京参加中高考才是最大的难关。北京的初高中教育质量(以人大附中为代表)在全国领先自不必说,这里还有更好的教育机会。


央视新闻曾经报道,北京考生在考上顶尖高校的机会上是其他地区考生的50倍左右[4]。而这些,非京户孩子都无法得到,如果在中高考前仍无法落户,他们最终的宿命往往是回老家上学、考试或者选择出国。


落户:“理性”的选择


成功落户,意味着能够享受住房、教育、医疗上的种种福利,对抗作为外来人口的漂泊感。但对一些人来说,出于对户口的追求,他们放弃了更向往的工作、更自由的生活、更喜欢的城市,甚至连婚姻和爱情都为户口让位。

 

根据北京市教委发布的《201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9届毕业生中,超过半数的人愿意选择体制内工作,去向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均高于去年。

 

中国青年网2016年对毕业生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求职过程中,看重户口的受访者占16.8%。23.3%的受访者会为户口而放弃更好的就业机会[5]。即便工作内容、薪资水平、发展前景越来越成为值得考量的因素,仍有许多毕业生选择“用青春换户口”,是否能解决落户问题,成为求职抉择中重要的参考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生为了拿户口,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和更能创造价值的岗位,从这个角度看,是人力资源的扭曲和浪费[6] 。”但站在毕业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只能以个人的需求为标准,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出看似最为“理性”的价值选择。

 

这种价值选择中的“理性”还体现在婚姻方面。按目前北京的落户政策,“夫妻投靠”渠道需10年以上婚龄,但早年刚开始限制外来人口时,“假结婚”在地下户口交易市场一度兴盛,被人们视作落户的捷径。从招聘市场到相亲市场,户口甚至成为一个可以被量化的指标,被挂上带有鄙视链逻辑的价目表。

 

而在当下,为了拿户口,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流行的家庭分工是——一方高薪“996”,一方进体制拿户口。这样的婚姻维系下来,体制外的一方可以转成所在地户口,下一代成为当地“土著”也顺理成章。在知乎问题“怎么拿到北京户口”下,这种户口和高收入兼得的模式被称为“最优解”。

 

国企工作的何女士在接受RUC新闻坊的采访时表示,“落户了也并不觉得自己是北京人。”何女士200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后拿到北京户口,但她认为自己就是个“打工人”,没有建立起朋友圈。真正感受到的户口福利是孩子入学,而随着北京升学率的降低、教育军备竞赛和“内卷”加剧,这项福利也有所消减。


“户籍之困”何解?


当落户成了大考,不知不觉间成了考生的你我,如何跳出“户籍之困”?前几年大火的“逃离北上广”,就是户籍壁垒、大城市压力等因素重重加压下,人们的一种心理反叛。

 

更现实的处境是,即便“逃离”北上广,生活可能也无法变成理想中的样态。有这么一种情况:小A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但一直没有落下户口,也买不起一套房子。而在家乡所在的省会城市,不仅可以几个月内办好户口,还能提供一笔人才补贴,最关键的是,房价比上海要低很多。

 

小A权衡考虑后,毅然告别了上海,而过了一年时间不到,因为不适应家乡的人情世故、工作环境,小A又选择回到上海[7]。《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就是无数此类“北漂”“沪漂”的缩影。

 

推动非户籍人口落户、提供公平完备的城市服务,是行政部门正在努力的方向。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方案[8],要求“十三五”期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201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到,要推进非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9]。

 

无论是何种方式,都意味着公共资源这块蛋糕必须做得更大。非户籍人口落户,政府到底需要付出多大成本?

 

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马晓河的测算,每多一个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公共财政支出就平均需要增加13万元,全国共有9个省级行政区人均落户成本高于10万元。而从不同地区来看,上海、北京、天津,是人均落户公共成本TOP3的省级行政区,分别为39.6、29.7、18.7万元[10]。



落户公共成本主要花在哪些地方?义务教育、养老保险、医疗卫生、就业培训、住房保障,这五点涵盖了进城落户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其中教育、养老和医疗是财政支出的最主要去向。

 

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支出比例也有所差异。上海、北京和青海三地,养老保险在人均支出中占比最大。这是因为,在养老方面花的钱,主要用来补充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养老金的差额,上海、北京等地的养老保险水平较高,需要补的也就更多。而在更多地区,为落户需要付出最多的是教育资源,这其中包含了新建校舍、设备购入的一次性支出,以及教育经费等连续性支出。

 

“户籍之困”的难点,是有限资源的限制下公共服务均等化尚无法实现。当前政府努力的方向,无论是努力打破户籍迁移的壁垒,还是保障流动人口享受公共服务的基本权益,实质上都是在扩展“城市居民”的外延。一个偌大的城市是被千千万万人共同撑起的,将公共财政投入公共服务建设,以期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城市服务,这无疑是公平且值得坚持的。

 

我们期待在未来某一天,“户口”这两个字不再承载超重的生活压力,不再与无奈的人生选择挂钩,每一个为城市建设出力的人,都能过上应得的、有尊严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财新网.《越来越多“回流儿童”离别大城市》http://www.caixin.com/2020-12-03/101635077.html

[2]澎湃新闻.《非京籍孩子在京入学多难?租房者需28个证,买房者被跨区域》http://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1336193&from=kuaibao

[3]芥末堆.《非京籍上学背后:户口与房子的权钱游戏》https://www.jiemodui.com/N/107528.html

[4]央视新闻.《重点大学入学机会差异仍显》http://news.cntv.cn/china/20110805/104972.shtml

[5]中国青年报.《求职季,户口咋办?》https://mp.weixin.qq.com/s/O4oFvAIIfLzR99Y9DBYgww

[6]同[5].

[7]中国新闻网.《各地“抢人大战”正酣,他们为什么选择“重返北上广”?》https://www.chinanews.com/cj/2019/02-24/8763075.shtml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 [2016-10-17]. 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xxczhjs/ghzc/201610/t20161017_972023.html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9-12-25].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2/25/content_5463978.htm

[10]马晓河 & 胡拥军.(2017). “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还需要多少公共成本?三农决策要参(29),1-11.




资料收集与分析:肖潇 李新艺 蔡静远 何京蔚 彭美琪

采访:彭美琪 蔡静远

可视化:何京蔚 肖潇

文案:彭美琪 李新艺 蔡静远 何京蔚

美编:肖潇



往期回顾

一场被标签和情绪绑架的校园冲突|核查


疫情里如何做记者?| 记者节特别策划“拜”局已定:拜登如何谈论中国?|数说

一个有关糊弄的社会实验

上万条讨论背后身高的秘密与焦虑 | 数说
特别策划

求助者画像 | 肺炎报道 | 武汉来稿

武汉驰援 | 毕业设计 | 新年献词

澳大利亚山火 | 故宫故事 | 真相与边界

Vlog | 银屏主旋律 | 健身日 伤医

李子柒 | 抖肩舞 |  主持人大赛

高以翔 | 双十二 | 大学排行 | 申报广告

小欢喜 | 利奇马 | 埃航事件 | 甘柴劣火

原生家庭 | 圣母院火灾 | 基因编辑婴儿

记者节快乐 | 信息之美奖 | 周杰伦新歌 

第19届美国网络新闻奖作品解析(上)

第19届美国网络新闻奖作品解析(下)


技术前沿

AI世界 | 相关性驱动报道 | 新闻业算法变革

记者行业 | 自动事实核查 | 媒体未来技术

最佳杂志封面 | 品质新闻 | 记者新技能

传媒市场的18个趋势 | 在线评论与可信度


报道规范

流行病 | 女性记者 | 社交媒体信息引用

家庭暴力 | 强奸和性暴力事件 | 环境报道

报道地震 | 采访儿童 | 枪击案 | 核辐射 


趣闻杂谈

“转发锦鲤” | 新闻史手迹

双十一的心理血型 | 家长进游戏群

年度热词“有毒” | 亲友群辟谣


数据新闻习作

自杀干预 | 医患冲突

聊天室 | 征服珠峰

角膜捐献 | 卡车司机 | 北京月嫂 

男性医美 | JK制服 | 相声新江湖

古风音乐之辨 | 赴美抗癌 | 临终关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