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知乎上提问,“如何看待知乎4.34亿美金F轮融资由快手领投,百度跟投?”
排名第一的回答来自知乎创始人周源,回答的末尾披露了这样的一个有趣的细节:“去年和宿华参加一个会议。席间,我发现宿华在用小号刷知乎,而我在用小号刷快手,频次都还不低……(相视一笑)。两个月前,中午吃盒饭,差不多一小时,我们把合作定了下来。”
“希望快手能同知乎一样,带老铁们发现更大的世界~”
与交易双方的一团和气不同,匿名用户区呈现出另外一种画风:
匿名用户一:曾经,玩抖音的看不上玩快手的,玩微博的看不上玩抖音的,玩知乎的看不上玩微博的,结果,知乎最新一轮融资,快手领投了。匿名用户二:黑的最狠的两位忽然变成了爸爸,再也不能肆无忌惮的黑百度了。签名档写着“笑着活下去”,被知乎认证的百度官方账号“这届百度公关”则未发一言。F轮融资4.34亿美元,投后估值接近35亿美元。一边是知乎+快手+百度的联盟,以及C轮领投之后每一轮都跟投的腾讯;一边是从去年就开始接触知乎和周源的字节跳动张一鸣,据说因为“不愿意提高报价”败下阵来。这一轮老铁与精英的奇异联姻,在这个一级市场的盛夏寒冬,被赋予了更多的猜想和期待。1999年,周源成为东南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入学初期,周源在图书馆看了一本比尔·盖茨传《未来之路》,萌生了“开一家科技公司”的想法。
2004年,研究生毕业的周源在上海做软件工程师,负责数据库接口的开发。一年后辞职,北上成为《IT经理世界》记者,认识了当时在《环球企业家》担任总编助理的张亮,张亮后来成为知乎的联合创始人之一。2008年,周源第一次创业,做了一款帮企业在百度等搜索引擎投放广告用的管理软件——Meta搜索。2010年6月,Meta搜索由于资金原因关门,周源哭了一场,去西藏待了两个月。2010年8月,一款叫Quara的海外产品吸引了周源,这个由Facebook前雇员开发的SNS问答社区让他有了“自己就是用户,分享就是获得”的启发。30岁的周源,开始做知乎。起名字成为当时团队遇到的第一个瓶颈,他们围绕“问答”想了一百多个名字,但是一个叫“问事儿”“天天问”的产品,显然够不上“你见过哪些让人惊艳的名字”的知乎高赞门槛。直到知乎团队成员张亮的一条短信跳进周源的手机,“知乎者.com”。几个小时后,周源给所有人都发了一条短信,上面只有两个字“知乎”。2010年11月,创办“科学松鼠会”的姬十三创办果壳网,积极倡导让“科学流行起来”,打造优秀的科技知识社区。2012年,姬十三在采访中表露了对知乎的看法,认为果壳如果更早地借鉴Quora,可能会比知乎更早推出“果壳问答”。豆瓣的创立则比知乎和果壳都要早许多。2005年,杨勃(“阿北”)拎着一台已经掉漆的PowerBook,在北京豆瓣胡同的星巴克,一行行的敲代码完成了豆瓣最初的大部分程序。早早破壳的豆瓣在2006年完成首轮200万美元融资,2009年完成近千万美元的第二轮融资,2011年第三轮5000万美元融资之后再无声响。历次投资方包括联创策源、挚信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和红杉资本,没有互联网巨头的加持,纯粹、缓慢而封闭。“以后打死都不会投豆瓣、雕刻时光这样的项目,这样的项目的典型特征就是,死又死不掉,上又上不去,你说他两句吧,这些文艺中年的CEO还和你各种不高兴。”
早期的知乎是一个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的小众社区,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精英平台,上线几个月后,知乎微博的评论区和邮箱里就塞满了索要邀请码的留言和来信。成立两年,积累了40万用户和远超这个数量级的影响力。当时,李开复、徐小平、王小川等行业大牛都是知乎上的活跃用户,评论区也是一片和谐的争鸣。“211的不敢说话,985刚到门槛,有底气发言的人,最起码也得是常青藤。”
那是知乎的黄金时代,也是知乎与百度的第一次蜜月期。当时,知乎在百度搜索中的排位都很靠前,百度SEO的优化也被认为是知乎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后自我意识醒悟的百度切断了知乎的搜索展示权重,把流量导向百度知道和百家号。
2013年3月,知乎取消邀请制,全面开放注册。在全民化知识普惠的目标下,知乎自己拆掉知识分享的门槛,放下精英社区的身段,迎来了注册用户量暴涨。由于用户水准良莠不齐、知识储备水平不一,也由于突如其来的流量裹挟,最初的知乎特质正在被颠覆。干货不断水化,长答质量下滑,营销内容占据一方,引战的粉粉黑黑控场,当年的大V纷纷出走,“知乎神回复”里充斥着毒鸡汤的犀利和抖包袱的机灵。因此也造成了一批老用户的流失。来自硅谷的Eliezer Yudkowsky曾经定义过社交圈的“蒸发冷却现象”:由于新成员不断涌入,社交圈内最有价值的成员会发现圈子的平均水平降低,感到继续留在这里已经变得没有意义,当他们选择离开或者取消关注的时候(液体蒸发),社交圈的价值就会进一步降低(冷却降温)。而后次重要的成员也逐一选择离开,剩下无技能也无知觉的人,直到最后社交圈彻底失去价值,变成一个肮脏平庸的肿块。(《Evaporative Cooling of Group Beliefs》)
从2011年奉行“精英主义”的邀请制社区,到现在拥有2.2亿注册用户,知乎不再固守小众,用饭圈的话来说,知乎在不断尝试“出圈”。这其中,有竞争对手的虎视,有投资方的压力,也有自身商业化的突破。2015年4月,姬十三带领全新团队,推出“在行”,被视为“去果壳化”的第一步。用户可以用几百到几千元的价格,约到某个行业的“行家”见面答疑。受限于线下的地域性和低效率,2016年,更娱乐化,更互联网化的分答出来了,靠着Papi酱、罗振宇和王思聪,一度成为爆款。分答甚至开辟了一个名为“那些年你关注过的知乎大V”的入口,上面列了60多个来自知乎的答主。作为回应,知乎在2016年4-6月先后推出付费问答产品“值乎”和实时语音分享产品“知乎Live”。并为2013年就推出的“知乎专栏”开通了赞赏功能。事实上,那些活跃于在行/分答上受欢迎的名人对平台的依赖远没有知乎大V对知乎的依赖大,一块钱偷听“王思聪最喜欢的啪啪啪姿势”的热潮也很快退却。8月初,分答被迫停摆47天,而后迭代出更纯粹的行家问答“快问”,讲透一个特定问题的“小讲”,以及围绕付费课程互动的“社区”。姬十三的分答终于也淹没在知识付费的洪流里,泯然众人。2017年8月,知乎遭遇字节跳动“挖角”,300名知乎大V与头条签了内容卖断协议,迁徙“悟空问答”,后者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一款问答产品,被视为直接对标知乎。签约作者之一“恶魔奶爸”爆料了此次集体跳槽,并称“年收入比普通白领高”,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则在一个微信群中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太好了,赶紧让他走。”“他以为中国就300个写作的人?”
在互联网圈,这一事件则被形容为“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知乎大V一万块钱一个月就被头条集体挖走了。”尽管戏谑有余,但号称“全网最穷KOL”的知乎大V们,缺乏变现路径的现状可见一斑。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自创立至今的8年光景里,知乎一轮轮的融资落袋。2011年天使轮拿到李开复创新工场的投资;A轮千万美元来自启明投资;2014年B轮2200万美元软银赛富领投;2015年,腾讯和搜狗在5500万美元的C轮中现身,腾讯领投;2017年的1亿美元D轮,今日资本领投,腾讯继续跟投,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迈入独角兽行列。2018年E轮2.7亿美元,尚珹资本领投,腾讯继续加码,然后就是最近4.5亿美元快手+百度的F轮,也是知乎迄今最大一笔融资。事实上,知乎与平台大V的分野,从知乎背负商业化变现压力之时就已珠胎暗结。汹涌而来的流量和融资,并没有让一直无偿输出内容的大V们享受粉丝拥戴之外的实惠。商业气息浓重的营销内容,导流带货的公关和广告,推出各类付费专栏和线上课程的知乎,似乎也不可避免的从“知识平权”走向了“内容付费”。在这轮融资的联盟背后,可能是处于信息孤岛时代的互联网巨头,跨平台协作的求生欲。
年初方可成的爆文《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点出了百度“搜无可搜”的窘境,“第一页搜索结果几乎全部指向了百度自家的内容产品,尤其是百家号。”以搜索起家的百度,正面临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淘宝等内容平台的隔绝,搜索内容日渐枯竭;可以想见,其他UGC社区诸如点评、携程、抖音、小红书,都会在信息封闭和分割的路上越走越远。晚于微信公众号推出的百家号,瞄准流量获取的奖励机制一度成为营销做号党收割的工具,内容搬运、洗稿抄袭、标题党屡禁不止,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内容补充。与此同时,坐拥今日头条、抖音/西瓜/火山、懂车帝的APP工厂字节跳动,开始做搜索了。8月11日,头条搜索网页端正式开放,利用信息流推荐模式,短时间内收获大批量流量,从内容到服务,头条搜索给了过度商业化的百度当头一棒,对手来了。对于百度来说,百度知道和贴吧日渐式微,内容的城池一再沦陷,投资知乎是迎战头条狙击的关键防线。对于知乎是流量入口,对于百度是内容沉淀。知乎的“知识平权”也好,快手的“表达普惠”也罢,借由快手拥抱广阔的下沉市场,亦是知乎这轮融资的关键。2018年互联网寒冬,趣店宣布大规模裁员、宜信裁掉三分之一员工、锤子科技全公司裁员、斗鱼深圳团队解散紧急裁员100人,即便是拿到E轮融资的知乎也被传出大规模裁员,裁掉的主力是之前扩张但表现不佳的商业化团队,而后辟谣“是正常的人员调整”。实际上,知乎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二线城市用户增长的乏力,商业化的紧迫和现实,以及高质量用户也难以抵抗的信息碎片化。因此需要向庞大的下沉市场要增量,需要向两性情感、娱乐八卦等更接地气的内容要流量,需要向门槛更低、粘性更高的快手要能量。华兴的包凡曾说,“在不确定的年代,更要追求确定性。”阿里洽购网易考拉,知乎投身快手百度,京东投资新潮传媒,流动性向头部企业集中,抱团的趋势日益紧密。互联网巨头们的中场战事一触即发,被推到阵前的代理人们不断向后来者们呼号着“来吧,加入我的战队!”被资本裹挟的创业者们就像希腊神话的西西弗斯,只能不停向前、向前。能向上,就绝不向下,能做大,就想称霸。在很多知乎死忠粉的眼里,热点事件“发酵于微博,传播于微信,定调于知乎”的过往已不可追忆。“与世界分享你的故事”,变成了“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发现更大的世界”,变成了“发现这世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喜迎快手老铁来给知乎大V刷火箭的知乎,可能早就不是当年的知乎了。但也许,不走下孤高的神坛就不能迈向上市的康庄,不摆脱小众的角落,就难以承载流量的光环。毕竟,长期处于鄙视链顶端的人,注定是收割不到韭菜的。
看公告系列:巨人网络|科创板|中小券商|非标大赏|暴风吞噬|英雄赫美|恺英坠落|雪松承重|退市往事|版权战争|吴晓波|退市风云录|宗庆后|锤子|华为|三胞|债务危机|救市|中弘|万科|FF|活下去|长生|暴风|去杠杆|财务造假|英雄互娱2|顾国平|场外配资1|场外配资2|英雄互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