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云南插队纪实篇】(二十九)三个“空心汤圆”(沈志强)
云南插队纪实篇
作者:沈志强
(二十九)
三个“空心汤圆”
最近一直很忙,这个“纪实”就一直没有结尾,看看日历,2020年只有两天了,再说这几天强寒潮来临,就定定心心在家里把最后两篇写了,就算全部结束,不能拖到明年了。
上一篇写到,在云南插队的上海知青们在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陆陆续续“上调”了(当时我们由农村调去单位工作的特定名词)。据说在其他省份插队的上海知青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在农村插队的时间超过两年的大有人在。而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后改为云南国营农场)的上海知青也没有遇到这么好的事情,因为当时他们已经是拿国家工资的“农场职工”了,不存在“上调”的问题,所以一直在农场工作、生活了八年多,直到1978年底那里的上海知青们开始呼出“我们要回家”的口号,还做了不少大动作,惊动了国务院领导,最后同意知青“回城”(也就有了电视剧《孽债》描写的场景),所以趁这阵“回城风”回到老家的各地知青们真的要好好感谢云南农场的上海知青的,是他们的努力和抗争的结果。而我却在云南农村插队了四年才离开农村,怎么回事呢?说来故事长了。1969年去插队的,一晃眼两年过去了,从1971年开始,县上陆陆续续抽调插队的上海知青去参加工作了,这是到云南来的时候谁也没有想、也没敢想的跳出“农门”好机会,因为当时的口号是要我们“扎根农村一辈子”的。
一开始我得到的信息是想调我到新成立的“县车队”去学开车,那个时候永德县只有县委书记有一辆“北京吉普”,后来县里买了五辆解放牌卡车,要成立“县车队”。那个时候当个驾驶员是何等的风光,当时有一个顺口溜:“白大褂子红旗飘、四个轮子一把刀”,就是说的当年最吃香的行当:一、“白大褂子”指的是医生,现在依然吃香;二、“红旗飘”是指的解放军军官,因为当年的军装的领章就是两面红旗;三、“四个轮子”当然指的就是驾驶员,在当年交通不便、汽车数量稀少、还能异地带货的情况下,驾驶员很吃香的(包括我这样的手扶拖拉机“驾驶员”,哈哈);四、而“一把刀”说的是杀猪的——尽管这个职业有点不入流,但是在当年物资紧缺,特别是猪肉要凭票限量供应——城镇居民一个月好像只有半斤定量——这个“屠夫”就属于“肥缺”了(这个“肥”是真的有油水哦)。所以能当上一名驾驶员简直就是梦寐以求,但高兴了没多久后告诉我,此事黄了,因为当年县里来了一批复员军人,要照顾他们,相比之下,知青就只能“落选”了,我就算白做一枕黄粱美梦,吃到一个“空心汤圆”。
尽管去县车队的美梦落空,但是在第二年发现县车队的一辆解放牌开到我们公社来了,就上去拍个照,意思是这个位置原来是我的。
换个角度再来一张,但是那个“反手”扣方向盘的动作不规范。在永康公社的知青一定认得这后面那棵长在公社大门口的大青树。
没过多久又来通知我,要调我去当小学教师,现在回想当年边疆的教育质量一定够呛,像我这样的1965年小学毕业进初中,1966年初一都没有读完文革开始,就“停课闹革命”了,居然还能去教小学?但是自信的是:去小学教个加减乘除、念个拼音什么的应该还是可以混混的。我就去公社打探消息,调我去哪个小学教书?回答我说是“崇岗小学”,吓我一跳,因为在生产队时听人说起过崇岗公社,从我们队极目远望,层层叠叠的丛山峻林的最远处,高高的灰色的山峦那里就是崇岗公社,当年还不通公路的(就是现在通了公路,还有五六十公里的盘山公路呢。)我说那里很远,还不通公路啊。公社的同志安慰我说没关系的,到时候那里会来一个马帮,把你的行李驮上,走两天就走到了。更是吓我一跳,要用“山间铃响马帮来”的那种马帮?还要走两天!?我表态了,坚决不去!公社说如果安排了不去,那么就算“不服从分配”,两年之内不再考虑。我的回答是不考虑就不考虑,我继续插我的队去,好一派“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气势。现在反过来想想当年真的幼稚啊,“初中”牛犊不怕虎,如此任性,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吃“国家饭”的机会说放弃就放弃了,真不计后果,根本不考虑如果两年以后没有了这种上调机会了会怎么样,因为谁也不知道两年后的形势会如何。如果换了现在,肯定是先去报到了,以后再找机会争取调动。这是第二个“空心汤圆”。
既然回绝了也就省心了,乖乖地再等两年后的机会吧。也不去关心人家会上调到哪里去,反正自己就认认真真地回到生产队再继续劳动就是了,这也是自己的选择,活该。
过了半年我于1972年初去上海探亲,两个多月后有人从云南带来口信,说是又开始知青上调工作了,你可以回来争取争取,我马上买了火车票回来,几天后回到昆明,就有人告诉我,省里又下了通知,知青上调工作的事暂时“冻结”,又没戏了。这是第三个“空心汤圆”。
既然没有了上调的希望,我就在昆明好好的玩了几天,去看望了当年一起插队的小伙伴。
这是1971年从我们大队调到昆明的省体委下属的512厂的沈同学在控制台前操控着先进的设备,那个厂是新成立的,生产半导体单晶硅,听听厂名就很高大上。这张照片就是我到昆明时去他们厂里去看望他时拍的。
能穿着白大褂在操控台前工作是多少知青美好的愿望,我只能借了沈同学的白大褂假装操控着设备拍个照来过个瘾了。
还很潇洒地去游了昆明滇池边的“大观楼”,春天,正好是昆明最美的樱花盛开的时节。
离开昆明我就回到生产队继续当我的农民去,好像也没有影响我什么情绪,照样在农村干得很出色,还是继续开我的那个手扶拖拉机,用拖拉机跑运输赚到的钱帮队里添了“碾米机”,用拖拉机来带动碾米机,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继续为农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直到1973年离开农村去上大学。
审核:张一平
第29篇完、待续
2020年12月30日
作者简历
作者:沈志强(网名:河马91)生于1952年,1968年初中毕业赶上“上山下乡”,1969年四月去云南省临沧专区永德县永康公社忙捞大队前进生产队的沙沟组插队落户。插队落户四年后于1973年参加了当年入学前的“文化考查”,成绩不错,被昆明师范学院录取,在物理系学习。1976年毕业后在楚雄教了十年高中物理。1987年调到无锡某企业工作。1992年调入无锡市人事局的无锡市行政学校(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无锡市人才服务中心(无锡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曾任无锡市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会长。2012年退休。
爱好旅游、摄影、体育活动等。
作品荐读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