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 | 修身诗课21
今日主题词:慎独
朗读 | 浪淘沙
为国推贤匪惠私,
十金为报遽相危。
无言暗室何人见,
咫尺斯须已四知。
——唐·周昙《杨震》
《杨震拒金》
杨震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他为人正直,博览群书,后来做了大官。有次,他经过山东一个叫昌邑的地方,昌邑的县令名叫王密,是杨震举荐为官的。
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王密就在夜里带了十斤黄金,要赠给杨震。杨震叹口气说:“我们是老朋友,我对你比较了解,可你却还不了解我的为人。”王密以为他是怕别人知道这件事,就说:“这是夜里,并没有任何人知道。”杨震更加不髙兴地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难道没有人知道就可以做出这种事情吗?”一席话把王密说得惭愧地走了。
这首咏史诗说的就是这则故事,歌颂了杨震的正直清廉,也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意义。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件坏事,能够掩盖得了一时,却最终逃脱不了正义的眼睛,总有一天要受到公正的审判。作为一个正直的为官者,更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且要自觉自愿地把清廉化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中。一句话,要廉洁自律,不需要外在的社会规范强加于自己然后才不得不检视自己的行为。“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这句话,正说明了正义行为是需要内在的自觉的:即使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一个人也要坚守清白。尽管天地神灵之类的东西是虚幻的,但自己的良心和良知却是真实地存在的,是污染不得、欺骗不得的。就像孔子所追求的最高道德原则“仁”一样,“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道德必须化为日常行为,看起来似乎很远很难,事实上却完全在于自己的把握。所以古人又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救。”天理昭昭,正义和清白是需要自己自觉去遵守和维护的,反过来也是如此。
>本系列文字均摘自《诗歌与道德名言》一书,联合撰稿人:莫砺锋、李南晖、徐国荣、郝润华、张智华、殷祝胜、党银平、胡传志、路成文、吴正岚、孙立尧。
【往期回顾】
01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 02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 0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0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05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 06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 07 身贵心弥下,功多口不言 | 08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09 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 | 10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 11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 12 人生不自省,营欲无终已 | 13 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 14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 | 15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 16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 17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1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9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 | 20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上期打卡精选】
“程门问学”新开“修身诗课”栏目
与你一起品读古诗词中的格言警句
欢迎留言打卡,参与互动
不定期送出学术大家签名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