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中国体育产业十大关键词:欢迎来到真实的商业世界

2016-12-30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体育产业生态圈

www.ecosports.cn



文:Camel

责编:郭了个日



被称为体育大年的2016即将过去,从2015年的同期眺望,2016应是波澜壮阔,应有诗和远方。


但故事并没有按照既定的剧本上演,2014年末的一纸文件带来了资本,体育产业会成为下一座金矿成为人们的信念——即便在体制与市场长期割裂的情况下,它显得有些贫瘠,也有些畸形。


在11月底,深陷泥潭的乐视体育宣布组织变革、人事调整,生态圈曾经提到,既然2015年被广泛地定义为体育产业元年,那不妨用体育商业的视角来看待这些行业里的起落。


不断有新生者,也有新的公司完成了融资,大公司引领风向、调整航道,或者倒下——不光是在中国,就连让人高山仰止的ESPN,也在2015年爆发了大裁员与战略调整事件。


在“元年”之后,生态圈将用十个关键词来定义2016年的中国体育产业——这是一个不那么美好的世界,商业世界的丛林规则与竞技场的较量相比不遑多让,用“走向真实”来形容属于体育产业的2016年,应该更为合适。




资本寒冬的到来是无差别打击,之所以会让体育行业感觉尤为寒冷,主要原因有两个:许多体育公司的商业逻辑处在逐渐清晰的过程中,缺乏自造血能力,过度依赖资本注射的肾上腺激素;2015年的投资潮太热、太不理性,很多非优质项目获得粮草,给涌入的新进者造成了体育创业难度低的错觉。


关于资本寒冬,一个生动的例子是,不止一位创始人对我们错估了公司融资close的日期。




其实,同样的招式今年不管用,并不是资本没钱了,而是更谨慎,看商业本质了。


一方面,创业者拿到钱变难了,另一方面,大部分投资人则保持着理性,“不管资本是不是退潮,体育还是那个体育,还是那个需要长期培育的行业,”君联资本合伙人刘泽辉认为,对体育的投资会越来越回归商业的本质,在2016年拿到粮草的公司其质量则明显好于去年。


跟举国体制、泡沫、经纪乱象一样,资本寒冬只是体育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道缩影,它让人回归现实,重新思考,再出发。



体育行业人才格局大致如下:如马国力、邓亚萍、姚明、易剑东等行业人士在为缺乏人才的现状奔走疾呼,“中国体育产业缺实操型人才”、“如果有这样的人,现在就来找我”;具备体育之外的资源、经验和格局的精英人士,仍然处在初窥门径与逡巡徘徊中,去年喊出的“跨界者”体育人才趋势渐渐出现,但远为达到行业能够运转的状态;最底层,体育产业的根基,马国力老师眼中的实操型人才,正在从高校、或上一家体育公司走出。


尚未完全开放的体制和定下万亿目标的体育产业在互相拉扯,最终围绕人才,形成了一个森森黑洞。


人才黑洞还体现在跟不上高速奔跑的“慢灵魂”。首体校长钟秉枢曾向生态圈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培养人才的任务不仅仅是体育高校,社会上的企业也有这样的责任。“体育人才培养不能急功近利”,这话确实很有道理,但不下十家公司的创始人与人事负责人表示,“这真的不太现实,竞争对手都在烧钱战斗,我们不能落后在这(培养人才)。”


【相关阅读】:2016中国体育从业者现状调查报告


事实上,最初有嗅觉的其实是一些在探索行业的自媒体,国内的体育产业媒体,包括懒熊体育、体育大生意、体育Bank在内,均在去年就涉及到体育人才(大多为提供招聘服务)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看,凭借ToB媒体优质的垂直影响力,这些业务确实提升了体育行业内外人才的流动性。


接着,一些培训机构开始成立,4月12日,中国政法大学创立了体育产业MBA,其后是北京大学。几天前,在亚洲体育营销论坛上,北大国发院体育商学院院长易剑东指出,目前国内从事体育产业及相关支撑就业的人数不超过430万,未来五年人才缺口达到170万,平均每年需要填补30万。


11月7日,Facebook向科技媒体Techcrunch表示,将开始实验招聘功能,这很好利用了其接近18亿的用户储量。寻觅与培养人才——这也会是诸多国内围绕体育搭建的平台的使命,毕竟从生到死,人才与技术始终是行业发展的终极命题。



在去年同期对2016年的预测里,“体育大年”的关键词就像一针鸡血打在了体育产业,双数年、奥运年带来的想象力足够丰富。


根据此前统计,持续30天的欧洲杯将为欧足联带来大约20亿欧元的收益,转播版权分销带来的收入大约为10亿欧元,赛事赞助费用为4.5亿欧元,门票收入大约5.5亿欧元;据法国利摩日大学经济与法律系专家估算,2016欧洲杯=给法国带来超过13亿欧元的经济收入;3亿欧元将被用来奖励参赛球队,相比4年前,这个数字增长了近1亿欧元。


除了部分体育媒体,在欧洲杯获益最大的中国企业当属海信。通过体育营销机构盛开体育,海信得以成功搭上欧洲杯快车,顺利成为2016年欧洲杯的顶级赞助商,这也是创立以来欧洲杯的首个中国顶级赞助商,其“海信第一”的广告标语,虽然一度引发舆论热议,却实实在在通过体育大赛为企业自身增加了知名度。




而关于奥运,知名体育学者易剑东指出,受众对奥运的关注正在发生转变,不管是田径、游泳这样的基础大项,还是足球、篮球这样的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甚至是中国的乒乓球、羽毛球强项,关注度呈现了均匀、多元化的态势,与过去有很大的差别,也表明中国老百姓对奥运会的审视和关注点越来越多样化。


生态圈也曾对这些变化做出预测和意义的判断:几个月后的里约,中国新媒体将如何行动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命题:这不仅体现了公众对奥运诉求的转移,还象征着整个中国社会(体育界)在奥运资源、奥运营销和奥运经济争夺上跟随时代变迁的博弈。


从2015年底开始,乐视、新浪、网易、腾讯相继公布奥运战略,阿里体育、腾讯更是在央视紧急分销亿元奥运版权时果断出手,最终腾讯主导了主流媒体之外的奥运战场,而阿里体育则收获了52亿的视频点播量。


比起相对传统的欧洲杯,奥运会带来的大赛冲击更显著,这更体现在奥运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直播平台的流行——除了“洪荒少女”傅园慧,张继科找到了花椒,吴敏霞在全民TV直播,一种全新传播业态在里约奥运正式进入中国体育媒体的阵营中。



12月23日,中国区英超独家版权方新英体育对外放出消息——由于乐视体育仍然拖欠着3000万美元的版权费用,正在考虑依约掐断乐视体育直播信号。


12月26日,关于“欠费”、“掐信号”的讨论愈演愈烈, 流言缠身的乐视体育再上热搜。


当晚,全系列英超比赛在乐视体育多平台顺利播出,湖水平静一如往常,而暗流涌动却不为人知——部分行业人士与财经媒体认为,如果英超版权再出意外,乐视体育的版权、广告、业务体系将出现连锁反应,这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乐视体育而言,这只是其半年来的风暴里的一道闪电。在上半年轰轰烈烈的冠名国安、B轮史诗级80亿融资、拿下中超版权后。2016年下半年,乐视网整体遭遇资金危机,而乐视体育的一系列累积矛盾与错误也开始持续爆发,加之下行的资本市场和激烈竞争中水涨船高的版权费用,产业独角兽乐视体育开始遭遇一连串的危机,对此,生态圈做出过一系列报道,均引起了业内相关讨论。


【相关阅读】:从ESPN大裁员到乐视体育断臂自救,我们不妨给革命者一点试错的宽容


事实上,现在的局面是,所有人都在讨论乐视体育曾经出现的错误,但或许没有人真的希望乐视体育倒下。行业需要大胆前行者,但也需要踏踏实实的耕耘者,一定程度上说,对乐视体育的探讨正是这波体育产业热潮的缩影,这代表了大胆与踏实这两股观念间的碰撞。在这个近年来才逐渐火热的产业里,这样的讨论还会持续下去。



今年2月,高洪波临危受命,率领中国队在绝境中突围而出,奇迹般的闯入世界杯外围赛亚洲区12强赛。过去15年间,中国男足连续3次无缘亚洲区10强(12强)赛,一代人几乎记不起参加10强赛是怎样的滋味。


12强赛如此重要,重要到影响力绝不仅限于足球本身——沈阳、西安、昆明,国足每到一地,都能掀起一次狂潮。而中国足球乃至中国体育圈,也纷纷参与了十二强赛这场豪赌。当然,在对国足如火的热情中,也杂夹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早在2015年10月入股拉加代尔时,乐视体育便获得了2017-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段暄领衔的香蕉体育,也早早签下了很可能是本土球员身价最高的武磊……




即便如此,最终故事的走向却没能再次带给我们惊喜。4轮过后,中国队1平3负仅积1分,里皮带着全国球迷的殷殷期盼,接过了主帅教鞭,但他上任首战也未能从卡塔尔身上全取三分,中国队晋级世界杯的前景黯淡。


一些行业人士相信,中国男足的提前崩盘,将对体育相关市场造成不小的影响。当然,需要看到的是,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发展,在近两年有了显著的进步,这源于政策的推动,源于资本的介入,也源于整个社会的诉求。


然而,只有大牌主帅、天价球员是远远不够的,看着双轨制的日本、举国之力搞足球的冰岛、尊重足球数据的威尔士、将足球融入文化的德国,甚至是我们刚刚输掉的乌兹别克,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可供借鉴的鲜活例子。唯有尊重足球规律,长期投入金钱与精力在青训乃至校园足球之中,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足球的竞争力。



8月13日,法甲里昂母公司奥林匹克里昂集团(OL Groupe)正式宣布:IDG资本以1亿欧元收购OL集团20%的股权,12月13日,双方宣布,IDG此前收购的兴致体育与里昂集团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主要发展足球学校为主的青训相关业务。


“如果现在让我选择一个最值得投资的领域,我将毫无疑问去选择青训,”君联资本总经理刘泽辉曾公开表示。


除了入局里昂的老牌体育投资机构IDG,2015年底获投资的动吧体育,转型为教练服务的哈比足球,获华人文化、红杉资本投资的索福德体育,获上市公司探路者集团投资的新梦想体育等一大批公司,都在近年来投身足球青训。




不只有创业公司的动作,海外俱乐部也嗅到了中国青训中的机会。11月30日,巴塞罗那在其官网宣布,与中国企业观澜湖集团达成为期十年的合作协议,将在海南开设足球学校。近年来,皇马、阿森纳、切尔西、尤文图斯、瓦伦西亚等世界豪门近年来纷纷选择在中国开设足球学校


最后一个层面的推力则是来自政策,据最新审议的《2017年全国青少年足球经费预算》显示,在2017年,中国足协青训方面的预算达到了9000万人民币,这比2016年的3000万增幅了200%,同时还提出了“165”青训计划,志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体系建设,规范的发展青训。


在中国足球屡败屡战的时,在中超轰轰烈烈燃烧着资本时,大家都明白青训才是中国足球的根本,也是中国体育的未来,但青训绝非一日之功,选择这条赛道,最重要的或许是徐根宝老爷子那样的坚持与耐心。



今年,体育产业大新闻几乎每天都有,一大关键因素便是频频曝出的中国资本收购案。


5月19日,联合睿康完成了对英冠球队阿斯顿维拉高达6000万英镑的收购,当时生态圈指出,这笔重磅的收购,也许仅仅是中国资本搅动海外足球市场的开端,于是一语成谶,乃至于此。


“收购维拉后,很多人来咨询我们收购的事宜,很多人都在想,既然有人干了那我也可以,”在接受生态圈驻英记者采访时,联合睿康CEO、阿斯顿维拉主席夏建统表示。


他同时指出,大部分中国企业并未想清楚自己收购海外俱乐部的初衷,“单纯的跟风反倒延缓了我们做这件事的节奏,破坏了中国人的声誉。”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进击的中国资本交出了“漂亮”的海外答卷:


进军海外足球的中国资本


华人文化——拥有城市足球集团13% 的股份

大连万达——拥有马德里竞技20%的股份

中国华信——拥有捷克布拉格斯拉维亚60%的股份

莱德斯(中国德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子公司)——完全所有法乙索肖俱乐部

唐辉、李翔—— 全资收购西乙B球队胡米拉

徐根宝——出资收购西乙B球队洛尔卡

合力万盛——荷甲海牙足球俱乐部最大股东

星辉互动娱乐——收购西甲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股权并增资,控制俱乐部股份超过50.1%的股份

联合睿康——完全所有英冠阿斯顿维拉俱乐部

苏宁集团——拥有国际米兰70%股份

铂涛集团——入股法甲尼斯

雷曼股份——收购澳超纽卡斯尔喷气机100%股份

Desports双刃剑体育总裁蒋立章——收购格拉纳达98.13%的股份

复星集团——收购狼队

云毅国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控股西布朗(占股87.8%)

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控股AC米兰(占股99.93%)

奥瑞金——控股法乙欧塞尔(占股59.95%)

IDG资本——收购里昂母公司OL集团20%的股权



关于中资走出海外,收购体育俱乐部的缘由人们莫衷一是,不过大体来看,体育概念与政策红利、海外市场开拓、资产转移、合作青训是其行动频频的几个重要原因。


几乎是与中资出海的汹涌浪潮同时来到的,是部分走向海外的中资落得满地荒唐。


10月,意大利足球历史上第一家中资收购的俱乐部帕维亚宣布破产,而媒体爆出球员欠薪、管理混乱的丑闻,与其缺乏对职业体育投资的认识、管理能力孱弱,对足球产业缺乏耐心有较大关系,那时,米兰双雄、英超、英冠、法甲、西甲等多个俱乐部被中资收购,而冷不丁爆出的这桩烂尾收购案,与这股资本盛世相比,显得十分刺眼与突兀。


另一方面,AC米兰与中国资本波诡云谲的肥皂剧几乎跨越了整个2016年,让众多自行车领域爱好者拍案叫好的天珺车队入局蓝波最终流产,而戴氏姐弟在染指胡尔城遇阻后,仍然在计划收购雷丁俱乐部。


日光底下并无新鲜事,如果认识不到事情开端的问题所在,同样的故事将会重复发生。


12月6日,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联合指出需要加强对外投资的监管,而体育俱乐部领域出现的非理性对外投资,遭到无情点名。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资本或许会冷静下来,这对于进击的中国体育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随着京张冬奥脚步的继续临近,体育产业发展的速度加快,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冰雪产业站上风口。


2016年11月,新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上任,而继国家体育总局、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后,国家体育总局又发布了《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了2020年冰雪产业的总规模为6000亿,2025年的目标是达到一万亿。


在创业市场,多家冰雪领域的公司完成融资,比如滑雪社交平台GOSKI、滑雪品牌零夏、滑雪智能硬件SKIIN、雪时网、冠军冰场等。




在体育教育领域,今年4月15日,北京体育大学成立冰雪运动学院;在职业体育领域,今年6月25日,在中俄元首的见证下,北京昆仑鸿星俱乐部签订了《参加大陆冰球联赛授权协议》,中国第一家加入世界顶级冰球职业联赛的俱乐部正式诞生。


而12月17日,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吉林省吉林市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同成立中国第一只百亿级冰雪产业基金。距离2022年越来越近了,冰雪产业也自然会越来与火热,在3亿人参与冰雪的目标下,2017年,这一定还会是一个炽热的领域。



从纵向的视角来看,体育大数据公司在2016年获得青睐的原因,是行业向纵深、细分、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获得融资的体育公司来看,搜达足球魔方元科技创冰科技雷达体育、贝泰科技量子足球、DS足球等体育大数据公司都得到了充足的粮草;另一方面,深耕中国市场三十余年的老牌市场调研巨头尼尔森,也在2016年把目光转向了中国的体育产业。




2016年6月,尼尔森斥资超过1亿美元,并购了体育营销调研的专业机构Repucom,成立了独立的部门——尼尔森体育。尼尔森中华地区销售副总裁PJ Roberts 向生态圈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对体育市场更加细分垂直的数据调研是发展趋势,而中国市场则是他们下一步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2016年底,包括创冰科技、同道伟业和部分体育公司如欧迅体育、乐视体育都发布了自己的足球大数据、商业价值报告,部分行业媒体也开始推出自己的调研数据,对数据、分析的重视,从未如此重要。


而另外一方面,大数据的火热也暗藏了互联网售彩破冰开售的种种迹象。在互联网彩票相关的三个部门都走马换帅之后,大家愿意相信,千亿级的互联网彩票市场,或许就要放开了。于是,大数据的布局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在2016年,构建起巨大商业帝国的英超与吸引着年轻用户的NBA一起,成为了中国体育付费尝试的主战场。而拿到英超版权的新英、分销到版权的乐视、腾讯、PPTV,与囊获联盟通之后大一统篮球版权的腾讯一起,正在推动中国体育进入付费观赛纪元。


体育版权与付费观看的逻辑,撑起了欧美巨大的体育市场。不仅带来了商业化开发极为成功的英超联赛、北美4大联盟,也让与之关联的天空体育、ESPN等版权方尝到了甜头。


8年前,率先尝试英超付费制度的天盛灰飞烟灭,给国内的付费体育观赛市场泼了一盆冷水,但随后新英体育接过了这杆大旗。在新赛季开始前经历了“小米事件”后,新英体育开发布会宣誓主权,并推出英超死忠通付费包;乐视体育也将英超及其旗下一系列版权纳入会员体系,历经数轮比赛后抢下英超版权的腾讯体育,也在11月初将其放入自己的付费包中。




而在NBA的赛场上,一家独大的腾讯也在小心翼翼的打开付费观赛这扇门。他们不仅通过收归联盟通获得了全场次的版权,获得了付费观赛的土壤,还在通过企鹅名人赛等体育娱乐化的方式培养着潜在用户群体,试图让付费用户获得更好的观赛体育。


付费体育的市场从未如此热闹,探索者的身影从未如此一往无前。国内许多体育版权主导者相信,付费是行业发展的必经趋势,是教育体育消费市场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即便如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无论是各大英超转播平台一开始遇到的技术问题、乐视体育“圣诞快车”时的资金问题,都是付费尝试中所交的学费。


从大的行业视角来看,付费应该是推动体育产业服务水平前进的手段之一,在《詹俊醒了》一文中,生态圈曾经提到英超解说第一人詹俊的言论——让观众为此埋单,就有义务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节目的策划到内容制作再到解说,要做到让用户满意。



写在最后:被赋予特殊意义、紧跟在“体育产业元年”之后的2016年即将过去,这里没有诗和远方,有的只是“真实”,除了这篇对行业的交待,2016年对生态圈也足够特殊。


下半年,我们从体育公司、校园、海外的温柔乡里走出来,正式开始创业——注册公司、租办公场地、搭建网站、找到更多的伙伴同行,见了数十位投资人,也拿到了一些TS。


滴滴创始人程维说,创业就是打一场打不完的仗,推动行业变革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此,我们深感认同,体育产业走到这个时代,变革才刚刚开始,更重要的是,奔跑的感觉真好,在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奔跑的路上,风都是甜的。




主笔:Camel

校对:Max

图片来自网络


✎ 推荐阅读


点击进入官网,后台回复【加入生态圈】入驻生态圈小伙伴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