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杨瑞馥:微生物学的新黄金时代 | 《大咖论健》总第37期

2017-05-22 基因慧 基因慧Pro




《大咖论健》37期杨瑞馥 教授



(图1:杨瑞馥教授,经作者授权发布)



    关键词

微生物群 共栖菌谱 慢性疾病 粪便移植  (建议用时4分钟)



  往期内容

黄尚志教授/丁洁委员/王艺院长/哈佛沈亦平等12位临床大咖  |  尹烨/孙洪业/熊磊/阎海等12位产业大咖 | 南京总医院-李宁主任 |  Illumina总经理-赵瑞林 | 华西医院-魏于全院士 | 北京基因组所-方向东 | 奕真生物联合创始人-赵奕宁 | 湘雅医院詹显全教授 | Bionano创始人曹涵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国英院长



 本期内容


微生物学的新黄金时代

作者:杨瑞馥教授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分析微生物实验室主任

编者:基因慧



    微生物组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组,和很多包括自闭症、肠道疾病在内的疾病有关。微生物学的两个黄金时代分别是以什么理论和技术为代表?从单一病原到共栖菌谱的研究如何转变?我们邀请了军事医学院的杨瑞馥教授来分享。杨教授和秦楠博士在2016年共同创立了微生物组创新创业者协会,文末有协会第二届会议信息。



(图2:杨瑞馥教授,经作者授权发布)


1微生物的两个黄金十年

 

微生物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是1857年到1914年,以郭霍发现病原细菌并提出验证病原的郭霍氏原则以及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原因并提出巴氏消毒法为代表,期间还发展很多现代疫苗的雏形,这些伟大发现为我们认识物质的自然循环和发展食物生产与储存技术奠定了科学基础。第二个黄金时代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Salvador Edward Luria和Max Delbrück博士用噬菌体细菌互作解释进化、Joshua Lederberg博士发现细菌遗传物质的接合转移、和Watson 与 Crick两位博士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为标志,诞生了分子遗传学,也使得1950-1970年间的微生物学就成了分子生物学的代名词,微生物学本身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2微生物群——人体的第二基因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新技术的发展,DNA测序技术和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系统微生物学或整合微生物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对微生态、进化和细胞生物学的认识也随着这些技术的应用而逐步加深。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微生物组学的发展,使我们对人体、动物、环境健康与疾病和环境平衡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对人体而言,与我们共生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生菌、真菌和病毒,其数量与人体细胞相当或略高。人体微生物群(microbiota)被人为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微生物组(microbiome)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这些微生物在不同层次上与宿主互作,维持着人体健康。


(图3:杨瑞馥教授,经作者授权发布)


3单一病原到共栖菌谱的研究转变


郭霍发现细菌病原后,我们一直在研究单一病原与某种疾病的因果关系及其致病机制。而微生物组与微生物群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与人体共生的这些微生物在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与各种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部疾病等)及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而这些微生物是因为共栖谱紊乱致病的,因此,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需要从过去的单一病原(pathogen)因果关系转变到致病共栖菌谱(pathobionts)的紊乱微生物群的角度来考虑疾病的诊断、预防、预后判定与治疗[1]。这是一场医学革命的前奏,随着我们对微生物群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会孕育出一大批革命性的医疗新方向与新技术。这也标志着微生物学的发展又迈入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致病共栖菌谱(Pathobionts)[2]是指导致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失衡菌群谱。“菌群”并不限于细菌,还包括真菌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在健康状态下以共生形式存在于肠道、口腔、阴道和皮肤等部位,与宿主互作,共同维持着人类或其他宿主的健康


在非健康状态下导致微生物群失调,即这些微生物构成与数量发生异常变化,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代谢性疾病(如肥胖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这个概念也同样适用于动物和植物等。


致病共栖菌谱是在微生物菌群与健康关系被广泛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越来越多的发现证实,在人体肠道、口腔、皮肤、妇女阴道等部位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3-5],是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因素;一旦微生态改变,他们的数量和种类会明显异常,并导致疾病。


致病共栖菌谱不同于常规的病原(pathogen),病原是指已经明确能够引起疾病的单一微生物物种,但致病共栖菌谱中的微生物在正常微生态条件下不导致疾病,只是随着生境的变化而出现与多种疾病相关的紊乱微生物群,其致病作用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致病共栖菌谱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将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并且也会给保健带来创新的概念、新技术和方法。

(图4:杨瑞馥教授,经作者授权发布)


4肠胃菌群研究进展和展望


近年来,肠胃菌群紊乱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是,对致病共栖菌谱导致疾病的机理认识还远没有达到精准指导临床应用的水平[6]。目前,以粪便移植(FMT)这种“黑洞”式转化应用为主。在标准化操作下,尽管FMT对某些疾病(如结肠炎等)取得了惊人的临床效果,但要想把该技术大规模用于临床常规的治疗仍有待时日。


已有报道,粪便中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Bacteroides比例下降是Infliximab治疗CD停药后复发的标志物[7];粪便中Ruminococcus gnavus, Bacteroides vulgatus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存在以及BlautiaRoseburia的消失是UC进行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PAA)并发结肠袋炎的高危因素[8];Ipilimumab抗肿瘤治疗效果取决于Bacteroides的存在[9];Peptostreptococcusanaerobius在结肠癌患者粪便中富集,动物实验表明,其可诱导小鼠的结肠癌[10]。


这些报道为致病共栖菌谱的临床应用带来了曙光,肠道菌群的研究成果的阳光普照,还需静心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及其微生物间的互作关系,以及致病共栖菌谱的致病机制。主要努力的方向包括:

(1)研究与分析的技术平台标准化;

(2)16SrRNA基因测序到全基因组测序;

(3)微生物组数据库及其分析方法,建立健康与疾病微生物组的标准;

(4)肠道粪便细菌到粘膜粘附细菌的研究;

(5)从测序分析到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培养组学研究;

(6)从目前以研究细菌为主拓展到古生菌、病毒和真菌等的研究;

(7)从目前的微生物群体与疾病关联的研究要深入到微生物个体差异与疾病的关系的研究;

(8)菌群间互作及其与宿主的互作(与宿主免疫系统关系);

(9)人体多部位菌群与疾病关系的同时研究;

(10)从目前基因组的研究到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整合研究;

(11)微生物群落与人体基因、蛋白、转录数据、表型数据整合研究。


期待微生物菌群与疾病关系研究的同行们齐心努力,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基于这个理念,2016年,我和秦楠博士共同牵头成立的微生物组创新创业者协会。


《2017(第二届)人体微生物组创新未来者大会》6月3日-6月4日在北京主办,欢迎大家的参加。具体日程和报名方式如下:




参会费:单人票1200元/人;团体票1000元/人(≥3人)

大会时间:2017年6月3日-6月4日

会议地点: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号)


长按下列二维码报名:

Hello,伙伴们扫码报名吧!




集贤令



基因慧(北京、深圳)欢迎您:



商务拓展(BD)

1. 具有创业精神, 兼备毅力和韧性;

2. 本科及以上学历,生物、医药相关专业优先,两年以上行业相关经验;

3. 善于沟通与谈判。





互联网产品运营

1. 具有创业精神, 兼备毅力和韧性;

2. 本科及以上学历,两年以上互联网运营经验,生物医疗行业经验者优先;

3. 思维灵活,对市场敏感、熟谙消费者心理。



优秀者遴选为创业合伙人。以上皆为全职,待遇和base面议,地点:北京/深圳,可SOHO办公。欢迎自荐或推荐发送简历至 info@genonet.cn。




基因慧粉群


行业资料和基因慧文章,第一时间发到“限量用户群”。各领域人才聚集地。

加群请先验证(二维码如下)。添加规则:备注“单位+职位+真实姓名”:



加入基因慧限量用户群请备注真实信息





更多分享


大咖论健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国英院长 | Bionano创始人曹涵 | 湘雅医院詹显全教授 | 奕真生物联合创始人赵奕宁 | 华西医院魏于全院士 | Illumina总经理赵瑞林 |南京总医院李宁主任 | 12位产业大咖 | 高福院士 | 李继承教授 |  詹启敏院士 | 合成基因组Sc2.0 

基因三人行  《临床基因检测》黄尚志/顾大夫/王奕鸥 |  《肿瘤精准医疗》协和吉因加优讯医学 | 《微生物组技术和应用》陆祖宏/热心肠先生/赵柏闻 | 《生物云平台》华大金鑫/药明康德戴珩/聚道李厦戎(回复“基因云”)

慧眼研究   黄金十年 | 肿瘤调研报告 | 华大基因高管创业名单(回复“华创”) | 云平台 2017距离精准医学有多远 | 2016 Top技术 | 500家肿瘤企业 | 精准医学专项项目 |  GeneMail资讯  

投融资 2016投融资 | 2017年基因检测六大可能的投资热点 | 国内外基因企业布局梳理

慧议笔记 JP摩根大会笔记 | P4 China 2016 | 研究性学院学会罕见病分会 | Bio4P会议 | 产前诊断大会 | 转化医学大会 | 基因测序大会 | GCTA云大会 | NGS创新者大会

肿瘤精准医疗 肿瘤精准医学 靶向药 | 免疫治疗 | 液体活检技术 泛生子-阎海 | 10大热点 | Cancer Panel标准化 | 海普洛斯-许明炎 Panel 设计 |  肿瘤队列 | 500家肿瘤基因检测企业 | 15家肿瘤基因企业大咖解读《液体活检共识》

遗传病基因检测 医生的“痛”和“通” | 科学认识罕见病  |金准基因张浩产前诊断大会 | 顾大夫谈孤儿药 

生育健康 生殖健康专项指南 | 生殖健康专项项目 | 华大王威谈携带者筛查 

肠道微生物 一套PPT浅谈肠道微生物组 |  《微生物组技术和应用》陆祖宏/热心肠先生/赵柏闻秦楠

基因编辑&合成   一套PPT浅谈基因组合成 | Sc2.0清华大学戴俊彪 |  Sc2.0国家基因库沈玥 | 基因编辑技术 | 基因编辑公司

大数据云平台 大数据指南 | 大数据产业 | 云平台 药明康德明码云 | GCTA云大会 | 队列研究 | VR  | 人工智能应用 

政策指南 临床实验室质量标准 | 医学检验实验室规范 | 癌症基因解读指南 | ACMG指南 | 精准医学专项指南 | 生殖健康专项指南 | 大数据指南 


参考文献

1. 毕玉晶, 杨瑞馥: 致病共栖菌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7, 51(4):352.

2. Lynch SV, Pedersen O: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ome in Healthand Disease. N Engl J M 2016, 375:2369-2379.

3. Devkota S, Chang EB: Diet-induced expansion of pathobionts inexperimental colitis: implications for tailored therapies. Gut Microbes 2013, 4(2):172-174.

4. Wagner VE, Dey N, Guruge J, Hsiao A,Ahern PP, Semenkovich NP, Blanton LV, Cheng J, Griffin N, Stappenbeck TS et al: Effects of a gut pathobiont in a gnotobiotic mouse model of childhoodundernutrition. Sci Transl Med 2016,8(366):366ra164.

5. Arimatsu K, Yamada H, Miyazawa H,Minagawa T, Nakajima M, Ryder MI, Gotoh K, Motooka D, Nakamura S, Iida T et al: Oral pathobiont induces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c changes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 of gut microbiota. Sci Rep 2014, 4:4828.

6. Koboziev I, Reinoso Webb C, Furr KL,Grisham MB: Role of the entericmicrobiota in intestinal homeostasis and inflammation. Free Radic Biol Med 2014, 68:122-133.

7. Rajca S, Grondin V, Louis E,Vernier-Massouille G, Grimaud JC, Bouhnik Y, Laharie D, Dupas JL, Pillant H,Picon L et al: Alterations in the intestinal microbiome (dysbiosis) as a predictor ofrelapse after infliximab withdrawal in Crohn's disease. Inflamm Bowel Dis 2014, 20(6):978-986.

8. Machiels K, Sabino J, Vandermosten L,Joossens M, Arijs I, de Bruyn M, Eeckhaut V, Van Assche G, Ferrante M,Verhaegen J et al: Specific members of the predominant gutmicrobiota predict pouchitis following colectomy and IPAA in UC. Gut 2017, 66(1):79-88.

9. Vetizou M, Pitt JM, Daillere R, LepageP, Waldschmitt N, Flament C, Rusakiewicz S, Routy B, Roberti MP, Duong CP et al: Anticancer immunotherapy by CTLA-4 blockade relies on the gutmicrobiota. Science 2015, 350(6264):1079-1084.

10. Tsoi H, Chu ESH, Zhang X, Sheng J,Nakatsu G, Ng SC, Chan AWH, Chan FKL, Sung JJY, Yu J: Peptostreptococcus anaerobius Induces Intracellular CholesterolBiosynthesis in Colon Cells to Induce Proliferation and Causes Dysplasia inMice. Gastroenterology 2017, 152(6):1419-1433 e1415.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