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弱有众扶!让幸福更有“底气”

湖州民政 2024-05-17

弱有众扶是浙江省政府“十项重大工程”之一——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中的一部分。近年来,湖州市作为全省唯一的“浙有众扶”金名片试点市,深入推进新时代大救助体系建设,凝聚多方合力,真正把关爱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身边。

在吴兴区湖东街道残疾人之家,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员们正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画画、手鼓、康复训练操等。

“让他们开心为主,他们更多的是需要陪伴,平常来的话作为朋友跟他们聊聊天。”志愿者杨叶雨表示。

湖州蜀山养护院康复医学科工作人员沈曙辉告诉记者:“每个月到这里来1到2趟,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机制,主要是对他们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尽量让他们能够自理。尽可能让他们能够回归社会。”

“残疾人之家”是专门为残疾人打造的温馨家园,以日间照料为主,为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训练、文体活动等服务,并兼备辅助性就业功能。

“每天8点半到机构里上班,下午3点25分就下班了,这里的老师和阿姨都挺好的,主要带她到这里来融入社会,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对他们也是一种最好的锻炼。”学员家长许建琴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帮扶残疾人就业也是扶残助残的重要一环,家长口中的“上班”,就是学员在“残疾人之家”辅助性岗位就业,目前,该“残疾人之家”学员就业率达到了89%。

吴兴区湖东街道残疾人之家管理员沈琴花说:“爱心企业支付他们一定的基本工资,社保交掉,将来父母老了没办法照顾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有份收入,保障他们的生活。”




据了解,目前吴兴区共有“残疾人之家”19家,覆盖14个乡镇街道,庇护照料残疾人260人,按比例就业和集中就业人数达到220余人。吴兴区残联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惠及残疾人的关键民生小事做实、做好,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一个是进一步深化辅助器具适配的服务工作,第二个是要进一步强化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的工作,第三个是要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目标任务是辅具适配人数达到持证残疾人的35‰以上,今年我们全区达到546人以上,力争完成残疾人就业120人以上的目标任务。 ”吴兴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汤应东告诉记者。

救助帮扶,“找准人、使对劲”很重要。依托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1300余个 “助联体”阵地,我市不断优化“供需两库”精准匹配机制,促进救助资源高效统合、救助供需精准匹配。在德清县舞阳街道龙凤村,肖女士一家原本面临着经济、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困难,通过三级“助联体”,得到了精准帮扶。

德清县舞阳街道助联体服务站工作人员范燕芬说:“经过上门实地走访排摸,发现他们家符合救助政策,于是为其办理了支出型的救助,同时我们也链接了‘学无忧’工程,为他们家两个正在上大学的儿子申请了每人16000元的助学救助。”

在“助联体”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肖女士一家逐渐走出了困境的阴影。政府的救助和帮扶为他们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让他们能够暂时缓解生活的压力,而社会的关爱和援助,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度过,去年我老公生病以后,没钱看病,我打算让我小儿子不要上学了,后来政府帮助以后,我儿子也可以上学了,我老公也得到了治疗。”德清县舞阳街道龙凤村村民肖女士说。

近年来,德清县“助联体”通过与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慈善教育基地融合建设,为困难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建立县级+镇街+村社区的三级组织架构,困难群众可以去到身边任何一个“助联体”站点寻求帮助;同时还打造了善居工程“居无忧”、机构供养“伴无忧”、大学生助学“学无忧”等幸福无忧品牌,形成分层分类、梯度帮扶的大救助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强‘助联体’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真正把关爱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身边,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德清县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镭表示。

记者从湖州市民政部门了解到,接下来,我市将聚焦“谁该帮”“怎么帮”“谁来帮”“帮得怎么样”等多个维度,完善救助体系、细化救助条件、强化动态监测,推进部门协同、基层发力、社会参与,让帮扶更精准、更高效、更有力。


来源:南太湖号

 往期推荐 

地名里的湖州丨被时光遗忘的唯美江南水乡古村落——港胡-新兴港

市民政局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胡伟副省长调研湖州民政工作

2024年市民政局向人民承诺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湖州民政

记得点击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