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将组建航空航天基金、争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沈阳制定航空航天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通航圈 2023-12-25
据沈阳日报消息,3月30日,沈阳市举行“构建‘双核一基地’航空产业发展格局 培育打造世界级航空产业集群”新闻发布会,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郑大治介绍,沈阳已将航空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8条产业链之一,研究制定了《沈阳市航空航天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和《沈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并已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接下来,沈阳将加快壮大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力争到2025年突破1200亿元
据沈阳日报据报道,沈阳将在南部建设沈阳临空经济区,北部建设沈阳航空航天城,法库打造通航产业基地,构建“双核一基地”的空间格局。其中,在法库通航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通用飞机、无人机产业为主的通航制造及试飞产业、以工业研学为主的低空旅游产业、以通航为主的航空物流产业,将通航产业基地打造成国家级通航特色小镇今年,沈阳还将组建航空航天基金,争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并筹备举办第十届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及国家先进技术成果交易大会等系列活动,提高沈阳航空品牌知名度。
推进“双核一基地”建设
实现错位发展
沈阳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是我国重要的飞机、发动机研制基地,依托沈飞、黎明、601所、606所等一批重要航空主机厂所,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航空全产业链,也是国内航空产业发展基础最好、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之一。
《规划》和《行动计划》提出了在南部建设沈阳临空经济区,北部建设沈阳航空航天城,法库打造通航产业基地,构建“双核一基地”的空间格局。明确了重点产业方向,即重点布局整机总装、大部件及关键零部件、机载系统、航空服务等4个产业方向,并联动发展航天产业、空天衍生产业构建“4+2”产业体系。到2025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200亿元。
在推进“双核一基地”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将结合各自产业基础和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其中,在沈阳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民用航空、航空动力、航空服务三大主导产业,力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民用航空产业聚集区、国内领先的航空动力产业中心和航空服务基地;在沈阳航空航天城,重点发展航空产业、航天产业、空天衍生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及配套服务业,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空天新技术策源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生态城、沈阳新一轮稳增长的关键引擎;在法库通航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通用飞机、无人机产业为主的通航制造及试飞产业、以工业研学为主的低空旅游产业、以通航为主的航空物流产业,将通航产业基地打造成国家级通航特色小镇
举办法库国际飞行大会
提升品牌知名度
未来几年,围绕发展目标,沈阳将固发展飞机和发动机,突破发展民机总装和大部件,培育壮大无人机和通航产业,配套发展航空材料和机载系统加快发展航空服务业,大力发展燃气轮机,联动发展航天产业。今年,将推动百亿级的沈阳航空产业园(沈北)开工建设,沈阳航空动力产业园全面投产。(我国首架!一汽集团为氢内燃机通用飞机赋能:首款四座氢内燃机飞机在沈阳成功首飞
加快构建创新链,推动联合技术攻关、打造燃机创新中心、加强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今年,将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航空领域关键技术,并启动重点领域实验室建设。
今年,沈阳还将组建航空航天基金,争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并筹备举办第十届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及国家先进技术成果交易大会等系列活动,提高沈阳航空品牌知名度。
另据沈阳市政府网消息,近日召开的沈阳市委常委会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的重要回信,明确提出“要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要求,牢记嘱托、苦干实干,聚焦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推动沈阳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沈阳力量。

会议强调:
要优化空间格局,坚持规划引领,扎实推进沈阳临空经济区、沈阳航空航天城和法库通航产业基地建设,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差异定位、互补发展的空间布局,推动航空航天产业专业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要着力创新驱动,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一体推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做实“揭榜挂帅”制度,推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协同创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增强航空航天产业自主可控发展能力。
要提升产业链条,积极对接龙头企业,推动配套园区满园扩园,聚焦航空航天产业链薄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深化“谋立推建”,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要强化要素保障,持续完善政策措施,实施上市企业培育计划,探索建立形式灵活、结构丰富、层次多元的产业投资体系,深入落实“兴沈英才计划”,吸引更多优秀航空航天人才向沈阳聚集。
要加强组织领导,专班推进,定期调度,做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加强部门协同,落实属地责任,进一步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抓好落实。
来源:沈阳日报、沈阳市政府网。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