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昉:解诗、寺、侍、持、时、莳
解詩、寺、侍、持、時、蒔
任繼昉
中南大学
“詩”字的意(聲)符是“寺”。
首先,“寺”有“治理、侍弄”意。《玄應音義》卷六“塔寺”條注引《廣雅》:“寺,治也。”又卷十四“寺廟”條注引《風俗通》:“寺,司也,廷之有法度者也。”其次,用“寺”作意(聲)符的一些形意(聲)字也有“治理、侍弄”意,或乾脆寫成“寺”。《說文解字·人部》:“侍,承也。”段玉裁注:“凡言‘侍’者,皆恭敬奉承之意。”《詩經·秦風·車鄰》“寺人之令”陸德明釋文:“‘寺’,本或作‘侍’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侍,經傳多以‘寺’爲之。”《逸周書·諡法》“布綱持紀曰平”朱右曾集訓校釋:“持,舊作‘治’。”《詩經·小雅·十月之交》“豈曰不時”朱熹集傳:“時,農隙之時。”《管子·權修》“民緩於時事而輕地利”集校引尹桐陽曰:“時,種也。《廣雅》作‘蒔’。”
既然“寺”及用“寺”作意(聲)符的一些形意(聲)字有“治理、侍弄”意,“詩”同樣從“寺”得意(聲),也有“治理、侍弄”意。《毛詩·序》:“《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然則《詩》之道放(仿)於此乎!”孔穎達正義:“言‘放於此’者,謂今誦美譏過之詩,其道始於此,非初作謳歌始於此也。……名爲‘詩’者,《內則》說負子之禮云‘詩負之’,注云:‘詩之言承也。’《春秋說題辭》云:‘在事爲詩,未發爲謀,恬澹爲心,思慮爲志。詩之爲言志也。’《詩緯·含神霧》云:‘詩者,持也。’然則詩有三訓:承也、志也、持也。作者承君政之善惡,述己志而作詩,爲詩所以持人之行,使不失隊(墜),故一名而三訓也。”這不也是“治理、侍弄”嗎?試想,栽種插秧是縱橫成行的。
《詩經·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東其畝。”孔穎達疏:“於土之宜,須縱須橫,故或南或東也。”詩之分行成列,講究規則,又要押韻,必須用心侍弄,才能有別於散文等不規則的文體,這豈不如同種蒔、侍弄莊稼嗎?
【相關閱覽】
教育部:举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指南》答记者问
漢學家韓森(Valerie Hansen)當選2021年度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