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关于高校考试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有关情况

法研在线 2021-09-17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做好高校考试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系列重大部署。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稳妥有序做好高考准备工作

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对今年高考工作的影响,要求稳妥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教育部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研判、审慎研究,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决定今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湖北省、北京市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经商教育部,确定两地高考与全国同步举行。为做好今年特殊形势下的高考组织工作,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稳妥做好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考试组织、考场防疫等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高三年级学生均已返校复学。各地中学普遍根据调整后的高考时间优化调整了教学计划安排。各地正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今年高考的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及具体实施方案,有条不紊地推进高考各项准备工作。

二、启动实施“强基计划”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今年1月份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在顶层设计上,着眼于“四个围绕”:一是在改革定位上,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二是在制度设计上,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制度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三是在评价模式上,围绕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育人为本,探索在招生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引导中学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四是在改革协同上,围绕加强统筹协调。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加强科技创新等改革相衔接,形成改革合力。

今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日前,36所试点高校的招生简章已陆续向社会发布,并正式启动2020年“强基计划”报名工作。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各试点高校认真做好后续各环节工作。一是优化考生报考服务。持续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宣传咨询活动,详细宣传解读各高校的报考条件、招生程序和办法。二是严格组织高校考核。指导高校根据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需要,探索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深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其中,笔试、面试必须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确保公平公正。三是加强招生监督管理。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加大纪检监察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指导各地稳慎做好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

2020年艺考报名人数达到117万。新冠肺炎疫情对今年艺考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继续按照往年的时间,以现场形式组织校考,由于通常一位考生要参加多个学校的校考,将在3、4月份造成数百万人次的人员流动和聚集,这既对考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也会影响全国疫情防控的大局。根据中央疫情防控的有关部署,3月12日,教育部召开视频会议,对202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工作进行了部署。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结合不同专业人才选拔的特点,本着注重科学、严守公平、切实可行、保证安全的原则,科学制订校考工作方案,稳妥组织实施,切实保证人才选拔质量。

各高校在组织专家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办学定位和不同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的特点,分类制定了考试工作方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相关方案已报属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审核备案。

据了解,今年共有199所高校组织线上考试录取或初选,目前已有168所高校组织完线上考核(占校考高校的84%;涉及考生163万人次),总体效果较好,预计五月下旬基本完成线上考核。高考后,将有72所高校在初选的基础上再组织对考生的现场考核。

四、精心组织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实施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以来,专项计划实施取得积极成效,累计录取学生近60万人,初步建立起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根据第三方评估显示,专项计划得到多方认可,高校满意率为80%、学生为90%、地方为100%。

针对今年的特殊形势,教育部近期已对做好专项计划进行了安排。一是实施区域不变。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20年仍可继续享受国家专项计划政策。二是合理安排后续有关工作。根据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的部署,合理安排专项计划考生报名、资格审核、招生录取等各环节工作时间。三是严格招生录取管理。加强对录取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督促地方、高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规定,严格投档、录取等环节管理,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五、稳妥推进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341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加51万人。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近期我部主要开展了以下有关工作:一是明确政策要求。4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今年复试工作要坚持“三个确保”的基本原则:确保安全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切实保障考生和涉考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公平性,无论采取何种复试方式,都必须严格复试组织管理,坚决维护国家教育考试公平公正;确保科学性,严格复试考核标准,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确保招生质量。

二是强化工作培训。教育部层面先后举办5次全国复试工作交流培训,全国31个省800多家招生单位累计培训超过2000人次。

三是精心做好考生咨询服务。为回应考生关切,4月26日至30日,专门组织举办了“研考招生复试网上咨询活动”。活动期间,共有17.7万考生在线提问,全国招生单位在线回复考生咨询的问题46万余个。

四是要求高校严格复试组织管理。对于选择线上复试的高校,要求采取“一平台、两识别、三随机、四比对”等办法,确保公平公正。“一平台”是指进行远程复试的招生单位同一专业要使用统一的复试平台,确保复试过程要求统一规范;“两识别”是指进行人脸识别、人证识别,防止替考;“三随机”是指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确保复试考核的公平公正;“四比对”是指通过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库,对考生信息进行数据比对,加强考生身份审核和复试过程监管,严防作弊。

截至5月11日,全国已有770多个招生单位公布了学校复试分数线,240多家招生单位启动了复试工作。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开展。

六、全力冲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今年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前一阶段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在五方面全力推动:

一是升学扩招方面。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增加18.9万。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同比增加32.2万人,近期教育部将印发文件,对做好2020年专升本工作进行部署,主要向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倾斜,要求各地保质保量完成扩招任务。同时,教育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推进第二学士学位扩招工作。

二是渠道开拓方面。扩大实施“特岗计划”,今年将招募10.5万人,同比增加5000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配备,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举措,计划吸纳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会同有关部门适度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规模;推动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扩大应届毕业生参军入伍征集规模;进一步加大力度鼓励基层医疗、社区服务等领域招录毕业生;开发更多科研助理岗位。

三是就业服务方面。2月28日,教育部联合有关社会招聘网站推出“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已提供近千万条岗位信息,累计注册人数近200万人,投递简历1500多万人次。各地各校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两个月以来,每天召开的网络招聘会都在2000场以上。此外,教育部和有关地方及高校还推出了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为毕业生在网上签约提供便利。

四是加强指导方面。近两个月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组织开展了“就业+互联网”公益直播课系列讲座,累计超过1000万人次观看。这些公益讲座主要是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解读有关政策,传授经验方法,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树立信心、主动求职。

五是支持湖北方面。今年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共有44.9万人,湖北籍在外省就读毕业生有6.4万人。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和湖北省等省份,制定了“中央+地方”“十个一批”的“工具包”帮扶湖北,目前相关工作正在逐项推进落实。其中,为湖北组织了系列专场招聘活动,已提供岗位信息32.4万个。我们组织外省高校对湖北高校开展了“一帮一”行动,实现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6个方面的共享,一些毕业生通过帮扶活动落实了工作岗位。

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5月初到8月中旬,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单位,共同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推出十大具体举措,包括升学扩招吸纳行动,充实基层专项计划行动,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行动,大力开拓科研、社区、医疗等基层岗位行动,推进企业稳岗扩就业行动,持续开展网上就业服务行动,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开展重点帮扶支持湖北行动,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狠抓责任落实行动。“百日冲刺”行动将充分汇聚政府、企业等各方资源,千方百计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在开拓渠道、强化服务、创新创业、重点帮扶等方面进一步发力,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稳就业”“保就业”的目标任务。

《当代法学》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第六讲:尤陈俊老师谈法学论文应具备的三种意识
关于开展2020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山西省法学会关于表彰2019年度获奖小微课题作者和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
双一流高校一硕士学位论文被指涉嫌抄袭:论文题目都一样
《湘江青年法学》第五卷第1辑征稿启事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征文简则
第十届(2020年)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征稿公告
贵州省刑法学研究会2020年征文通知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在线J.D.体验课报名通知
第一届“未来精英杯”全国法科学生写作大赛6号公告:参赛作品公示
共100项,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发布!
第四届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青年论坛暨湖南省法学理论研究会2020年年会 预通知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4期法学论文要目
《地方立法研究》网络投稿平台上线啦!
重磅,基金委公布2019年科研不端行为查处情况,撤销21个项目,通报批评案例曝光
《深圳法学》(2020)征稿启事
《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2019-2020年度有奖征文获奖名单公示
关于征集2020年度宁波市律师实务理论研讨会论文的
关于参加“创意黔行─贵州省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的通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4期征稿通知
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公布2019年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0年5月博士答辩公告
《专利法研究》征稿通知
《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2019-2020年度有奖征文获奖名单公示
重磅: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今日正式发布!
关于报送第八届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基金成员学校“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金”评选材料的通知
关于启动第八届“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金”评选工作的通告
第十一届中国破产法论坛征文公告
上海国际仲裁专家库(第一批) 专家名单正式公布!
关于取消举办“构建中国特色法学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法治体系”2020年度学术研讨会的公告
《法学论坛》2020年第3期目录与内容摘要
关于第四届全国党内法治高端论坛暨“党内法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研讨会再次延期的通知
贵州省公司法学研究会2020年征文通知
22个项目被终止!2020年4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
《武大国际法评论》2020年第1期要目
破除“唯论文”,这一省发文!
原清华校长:知识分子要向真理负责
关于申报第二届“应松年行政法学优秀成果奖” 评选活动的通知
第九届“汉坤青年法律奖学金”正式启动!奖金每人10万元!
《河北法学》2020年第5期要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征稿启事
完整视频:张军/姜伟/田文昌“控辩审”三人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纪念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11周年征稿函
“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权益实现”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重庆一作者刚发表的CSSCI论文因抄袭被撤稿,去年曾因抄袭被撤过一篇
黑龙江第一届全省大学生版权征文获奖作品名单公布(附获奖名单)
沈阳市关于开展“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建设问题研究”征文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立项情况的公告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
《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2019-2020年度“建设工程法律领域年度新人奖” 入围名单公示
《法律与社会科学》征稿启事
关于申报合肥市法学会2020年度重点课题的通知
2020年“法治江西专项课题”申报公告
第十届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年会暨山东省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年会征文通知
苏轼、苏辙、苏洵与传统法治文化高峰论坛征文启事
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东莞市律师协会2020年知识产权征文比赛开始啦!
2019年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发布!
2021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申报工作开始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申报公告发布
苏轼、苏辙、苏洵与传统法治文化高峰论坛征文启事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
《中国法学教育年刊》2019(第七卷)稿约
北京市法学会关于组织“首都城市治理”征文的通知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关于做好2020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经贸秩序与规则治理课题公开征集公告
《法大研究生》2020年第二辑征稿启事
《中外法学》编辑部关于虚假网站的严正声明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年第2期
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公共卫生应急法治研讨会预通知
法学7项!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中外法学》2020年第1期、第2期要目
最新规定:实习律师不需要法律资格证!“先上岗、再考证”!第二批河北法治智库专家名单公告2020年度法治安徽建设课题立项名单公示
广西信访法治研究会关于开展“信访制度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徐州法学》征文启事
《云南法学》约稿函
2020年中达环境法学教育促进计划重要调整公告
《刑事法判解》第20卷
《社会科学辑刊》征稿启事(内含选题方向和常设专栏)
2020年3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名单
法大关于批准2020年专业学位示范性教学案例、实务课程、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
《燕大法学教室》约稿函
“法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论坛征文启事
共528项!重庆市2020年度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拟立项名单公示
众星“云”集!人大法学名师“法学第壹课”公益直播开播啦!
263项!河南省公示2019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
关于征集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选题的公告
全国法院系统2020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征稿通知
《中国法学》10年TOP100(2010-2020)
西北政法大学第四届“研精论坛”征稿启事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控辩审关系”专题征稿启事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地方文化研究》《区域史研究》征稿启事
第二届阿里巴巴“撷英青年环境法学优秀人才奖”申报通知
《中国行政管理》《经济法研究》《广西社会科学》征稿启事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成果的通知
第八届“南湖法学杯”论文大赛征稿通知
浙江省法学会国家安全法学研究会2020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认罪认罚与量刑建议的研讨会
《<人民法治>内蒙古专题》征稿启事
《刑事法学研究》(辑刊)创刊暨征稿启事
《法律与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征稿启事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理论与评论》2020主要征文选题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年第1期要目
《社会政策研究》《国际政治科学》征稿启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理论学刊》征文启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最新3期法学论文要目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4期法学论文要目
2020世界知识产权日线上论坛
《天涯法学》征稿来袭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0年3月结项情况的通报
中国国际法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变更会议时间的通知
“互联网法治研究”“数据法律资讯”公众号联合征稿第十六届上海市刑法学博士论坛
关于设立体育法律师库的通知
2020年度《人民检察》重点选题参考
关于第八届“社会建设与法治中国论坛”延期的通知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2020年度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关于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人才推荐人选的公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征稿启事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0年第1期要目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征稿启事
2020年1-3月浙江省社科联结题公告名单
《法学杂志》2020年第4期目录与内容提要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申报2020年度课题研究项目的通知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征稿启事
《期货及衍生品法律评论》第三卷征稿启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历程
全国法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名单汇编
2020全国“法律援助法”立法高峰论坛征文公告
第六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法律与政策论坛(2020)会议通知
关于2020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拟立项名单的公示
黑龙江省关于征集申报2020年度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的通知
孟勤国:如何成为著名的法学教授
第一届“法学经典书评征文大赛”筹备研讨会召开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第1号公告
广西刑法学研究会关于开展2020年学术年会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中文学术集刊网正式上线啦!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关于“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人才”评选结果的公告
中国法学会2020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
《玉融法学》2020年征稿启事!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第五届案例分析大赛结果公示
2020年度“成都市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课题指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年第3期征稿通知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0年第2期要目
《经济刑法》(第20辑)征稿启事
名师指津,精彩来袭——“法学名师大讲堂”开播啦
《知识产权研究》第二十七卷征文启事
《刑事法判解研究》第41辑征稿启事
“妇联组织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术研讨会
会稽山法治乡村建设学术研讨会
第十五届(2019年度)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发布!
山东省第25次全省法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公布!
2020年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工作启动
迈向一流!这所高校放大招,重磅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
厦大经济学科三篇论文在《经济学(季刊)》同期发表,其中2篇与法律有关
山东省第25次全省法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公布!
《刑事法判解研究》第41辑征稿启事
《知识产权研究》第二十七卷征文启事
中国乔丹终审败诉(判决书全文发布)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4期要目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征文启事
2个环境法学科重磅奖学金评选公告发布啦!
《地方治理评论》稿约、《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北方法学》2020年第2期要目
《法学评论》2020年第2期要目
论文为什么难发表?听6位C刊主编怎么说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3期法学论文要目
博士论文都是憋出来的,谁的青春不迷茫
《交大法学》2020年第1期要目
第十六届上海市刑法学博士论坛预告
“纪实影视节目的开发制片与法律保障”专题研讨会
《人民法治》声明
兰州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分享:疫情期间如何写好论文、做好学术报告?
《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第四讲:支振锋教授讲授如何呈现研究过程和发现
第八届“北仲杯”全国高校商事仲裁有奖征文大赛活动通知
中国高校人均科研经费排行榜公布
原来这么多考试都延期了!
《知识产权》2020年第3期要目《东南学术》投稿指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