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德庆:我的第二次"新婚"之夜(上)

于德庆 文海墨韵 2022-06-25

[枣乡纪事]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从没离过婚,哪来的第二次“新婚”之夜啊?这不是大白天说梦话吗?朋友!我这样说,并非荒谬糊涂的呓语,当你耐心听(看)我讲完事情的原委后,可能会引起你的深思、默许。

今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初二,幸亏我女儿细心,发现她母亲干点活儿或走不了百多米路,就胸口憋的心慌上不来气,强拉硬拽她到医院做胸部造影检查,发现了心脏血管堵塞的病根,并及时做了支架手术,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不然,步入夕阳岁月的我,说不上哪天就成单身老翁了。妻子的这场大病,让还没有泯灭良心的我,惊恐之余幡然醒悟,令我好似步入了倍加珍惜,重新开始的第二次婚姻。

时间不会倒流,世事没有如果。几十年来,不会烧火做饭,只知道一门心思在外忙工作,忙下饭店喝酒取乐,回到家倒了油瓶不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对妻子苛刻挑剔,缺乏宽容理解的我,夜间守候着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妻子,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瞅着熟睡妻子的面孔,回想起了妻子的过往,握着妻子的双手,羞愧而又高兴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直流淌,打湿了妻子的胸襟.....




我有个大爷(父亲的哥哥),从小右腿残疾,走路脚拖地,佝偻着腰,左手腕伸不直,鳏寡孤独集聚一身。他不到五十岁时,如今看来像六七十岁的人。有段时间,他越思越想觉得活得没意思,整日神呀魔的寻死觅活,到处乱跑乱窜。我的父母怕他寻短见,时常到处寻找他,操碎了心。姊妹兄弟七个的我,虚岁十七那年,父亲为挽救大爷的生命,坚定他生活的信念,没办法,只好也不得不自愿将我过继给了大爷。并说好,在我没成家立业之前,大爷的吃穿有我母亲照应,我仍跟着父母过,待我结婚后,就去跟大爷过日子。

那年代,村里和我般上不下的年轻人,大多都娶妻抱子了(有的不到20岁就结婚),可我二十四岁的人了,却仍然打着光棍儿。媒人给我提婚,家有闺女的人家,不是嫌我跟着娘过姊妹多,就是嫌我跟着大爷是“过继”,心灵的窗口立刻调转方向。25岁那年,我才经人介绍,和本村不嫌弃我的现在的妻子结婚。婚后不到半年,父亲就履行诺言,给了我一把菜刀,两元钱,七十多斤玉米,一百多斤小麦,一只怀孕的小山羊,让我和妻子跟随大爷过起了日子。




我的妻子对大爷很孝敬,大爷在世时,和大爷公公相处得很好。农村刚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时,村里的小青年时兴穿军大衣,在和我大爷同龄的有儿有女的人中,还没有一个穿上大衣的时候,妻子就给大爷买了带绒毛的棉帽和黑色的大衣。那几年,农村兴起了赶会立集热,只要立集必雇唱戏的,唱戏就唱老年人最爱看的穿袍戴帽的古装戏。有一年,离我村四里多路的洼里高村立集唱老戏,因那时爱好写作的我,被选用到公社文化站工作了不能回家,为让大爷及时看到多年来想看,但人人都不能看到的老戏,天还没黑,妻子就让大爷早早吃饱晚饭,用自行车推着大爷看戏去了。妻子怕大爷在车上坐不稳,来回的路上都是慢慢推着走的。看戏时,妻子怕人挤大爷看不到,就让大爷站在借来的椅子上,自己在下边扶着让大爷看。妻子虽然自己看不到戏台上演员的表演,但听到大爷发出的一阵阵“哈哈”的开心笑声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1993年夏天,七十六岁的大爷得了老年痴呆症,有时不顾身体裸身乱跑,我上班不在家,妻子就像哄小孩子似的哄着大爷回家。大爷临终病重期间,卧床不起,一个多月光拉稀,妻子不光给大爷请在村里开诊所的退休老军医天天输液,还及时给大爷喂饭、擦洗身子,搓洗屎尿布。在90年代初农村那条件,我的大爷屋里拉尿一个多月,屋里从来没有见过蚊蝇。村里知道底细的人,都夸我大爷有福气,说:“别说是侄媳妇了,就是亲生自养的儿女,又有几个能做到这样呢?”



我的妻子很能吃苦,很会持家过日子。从我去公社文化站工作,到后来转正成为国家公职人员,有10多年,妻子在家不但养育着独生女儿,照顾着大爷,而且还忙活着六亩责任田,养了一头大母猪。虽然她睁开眼一天像春日的蜜蜂忙个不停,很辛苦劳累,但她从没向我抱怨过。1997年,我调市直机关工作后,为了侍候女儿读书,妻子退掉了责任田,跟我到县城居住。刚来县城那几年,怕我几百元的工资,养活不住她和读书的女儿,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数九寒天的严冬,她每天披星戴月起床,给我和女儿做好早饭后,就骑三轮车去蔬菜批发市场批菜,而后去县城外的村子串乡卖菜,中午赶回家再给我和女儿做饭。中午顾不上休息,心急火燎的吃口饭再去串乡。在外风吹日晒吆喝一天,不管怎么劳累,长年累月,风雨无阻。后来年岁大了,不能串乡卖菜了,就在家不是养鸡,就是去城外拔草喂兔子。麦秋去城外地里捡麦穗,大秋去捡玉米、拾枣,冬天就在家给人家插花。就是晚上出去遛弯,看见个木棍、板子的,也要捡拾到家来砸成段,在烧心壶里烧水用,从没有个站脚的空儿。(未完待续)


往期有更多精彩 点击可阅览杨源水: 我的奶奶    杨源水: 我的继母娘杨源水: 我的岳父    杨源水: 我的大姐     杨源水: 我的大姐夫 杨源水: 我的妻子杨源水:我的二姑   杨源水: 我的三大娘杨源水: 我的网络“情人”杨源水: 悲情表叔(上)(乡村人物系列之一杨源水:悲情表叔(中)乡村人物系列之一杨源水:悲情表叔(下)乡村人物系列之一杨源水:冰火二爷(上)乡村人物系列之二
杨源水:冰火二爷(中)乡村人物系列之二
杨源水:冰火二爷(下)乡村人物系列之二
杨源水:族叔老宁(上)乡村人物系列之三杨源水:族叔老宁(下)乡村人物系列之三
于德庆: 庭院中的坟茔(小说)上
于德庆: 庭院中的坟茔(小说)下
于德庆: 庭院中的坟茔(小说)续下
于德庆:庭院里的石榴树(散文)顾清森:我的奶奶 | 鞠登德:曾经与现在 比健康
陈西山: 战地黄花颂
陈西山:晚秋杂咏|邓贵振:红叶书签 赞昙花|唐云华:随筆二则|李文秀:当下抒怀| 孙林凤:叶
孙林凤(山东): 邻居
邓贵振: 重阳抒怀(外一首)战友诗书画印(12) 袁庆禄 苗培红 王绍祥 徐茂林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13)  云门子 徐世敬 陈西山 王观岭 郝军 史献伟 董庆利等同志之作品
巩振生国画山水作品选
[艺术天地] 乡间自有高手  剪刀胜笔生花----浅淡并举荐杨德华剪纸作品 | 徐茂林
留白冰雪画创始人 | 王自修老  猫:赞李自健先生---油画《乡村童趣》系列诗配画 | 成彬 唐云华 陈西山 徐家兴等配诗  徐茂林绘画
李彦 | 国画作品选(一)徐茂林 : 秋之韵(组诗)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苦(歌词)郝军:观抗美援朝纪录片《冰血长津湖》有感郝军:追忆英雄舰长肖德万同志 | 史献伟: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日感(外四首)  | 董庆利:无题郝军: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组诗三首

请关注《文海墨韵》,让精彩的文字、书画、摄影走进你的心灵天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