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开复:未来50%的职业将被淘汰,女儿的一个问题让我深思

榴莲EDU 2022-11-30


01

面对AI,学习有价值的技能

 

我的小女儿德亭曾经说过一段让我特别尊重、特别赞许的话。德亭很早就喜欢摄影,她5岁的时候得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并从帮姐姐设计出来的漂亮时装拍照开始,逐渐拓展拍摄物件,很早就成了一个小摄影爱好者。

 

她中学时很想以摄影作为自己的专业,但我担心她喜欢摄影只是为了逃避功课。申请大学前,我反覆跟她讨论,并提醒她:


“你必须想清楚哟!专业摄影师很快就会被淘汰,现在摄影工具愈来愈方便,大家都可以轻易拍出好照片,专业摄影师的优势会渐渐消失。”


我没有料到,德亭很郑重地说了下面这段话:

 

“我做过调查了,目前在美国,一个专业摄影师的薪水比记者还要低,而记者的薪水相比其他各行业也愈来愈低了。可是爸爸,我愿意赚比较少的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我非常庆幸生活在高科技时代,可以轻松拥有数位摄影以及低成本、大容量的存放装置,还有无处不在的网络,让我像一个装备齐全的猎人,捕捉所有的感动。未来的摄影绝对不只是按下快门,而是要用新的眼光,让影像产生新的意义,那不是科技可以取代的。”

 

每当我思索人和机器共存的未来时,就总会想起德亭的这段话。的确,摄影技术再先进,照片画质再好,也取代不了摄影师内心因拍摄物件而产生的感动。这种感动可以赋予风景、人物、静物、街景新的意义。


即便以后有了人工智能照相机,可以自动帮助人完成捕捉美景、纪录美好瞬间的任务,人的感动、人的审美、人的艺术追求也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02

这些领域,AI依然薄弱


在人机协作的时代,我们可以发挥人工智能的特长,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做更多感兴趣的事。AI虽然在很多领域表现出色,但是它们在有些领域,依然很薄弱。


我想,只有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薄弱方面,我们才不至于因为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而乱了阵脚。

 

1. 跨领域推理

 

和AI相比,人有一个明显的智慧优势,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利用这种能力,人类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解决非常复杂的具体问题。

 

2. 抽象能力

 

目前AI深度学习的技术,几乎都需要大量训练样本来让计算机完成学习过程。可是人类,哪怕是小孩子要学习一个新知识时,通常只要两、三个样本就可以了。这其中最重要的差别,也许就是抽象能力的不同。

 

3.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人类基于实验和科学观测结果,建立与发展物理学的历程,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最好体现。


按照现在机器学习的实践方法,给计算机看一千万次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视频,计算机就能像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所做的一样,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吗?

 

4. 常识

 

即使2岁婴儿也能理解直观的物理过程,比如丢出的物体会下落。人类并不需要有意识地知道任何物理学,就能预测这些物理过程,但机器做不到这一点。


5. 自我意识

 

人类常常从哲学的角度诘问这个世界的问题,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显然,今天的弱人工智能远未达到具备自我意识的地步。

 

6. 审美

 

虽然机器已经可以仿照人类的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风格,照猫画虎般地创作出计算机艺术作品来,但机器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美。


审美缺少量化的指标,比如我们很难说这首诗比另一首诗高明百分之多少,但只要具备一般的审美水平,我们就很容易将美的艺术和丑的艺术区分开来。


7. 情感

 

机器完全无法理解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信任与尊重。前段时间,有位人工智能研究者训练出了一套可以“理解”幽默感的系统,然后为这个系统输入了一篇测试文章,结果,这个系统看到每句话都大笑着说:“哈哈哈!”,也就是说,在理解幽默或享受欢乐的事情上,今天的机器还不如2、3岁的小孩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看到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依旧距离人类的大脑很远。这对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应该学习什么提供了一个思路:人工智能时代,程序化、重复性、仅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技能,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来完成。

 

反之,那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例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由生活经验及文化熏陶产生的直觉、常识,基于人自身的情感(爱、恨、热情、冷漠等)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些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学习的技能。

 

而且,这些技能中,大多数都是因人而异,需要“订制化”教育或培养,不可能从传统的“批量”教育中获取。


比如,同样是学习计算机科学,今天许多人满足于学习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比如Java)并掌握一种特定程序设计技能(比如开发安卓应用),这样的积累在未来一定会变得价值有限,因为未来大多数简单的、逻辑类似的程序码一定可以由机器自己来编写。



03

怎样才不会在AI时代变成无用的人

 

人类工程师只有去专注计算机、人工智能、程序设计的思想本质,学习如何创造性地设计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或者指导人工智能系统编写更复杂、更有创造力的软件,才可以在未来成为人机协作模式里的“人类代表”。

 

完全可以预见,未来机器翻译取得根本性突破后,绝大多数人类翻译,包括笔译、口译、同声传译等工作,还有绝大多数从事语言教学的人类老师,都会被机器全部或部分取代。


但这不意味着人类大脑在语言方面就完全无用了。如果一个翻译专业的学生学习的知识既包括基本的语言学知识,也包括有足够深度的文学艺术知识,那这个学生显然可以从事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


而文学作品的翻译,因为其中涉及大量人类的情感、审美、创造力、历史文化素养等,是机器翻译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

 

未来的生产制造业将是机器人、智慧流水线的天下,人类再去学习基本的零件制造、产品组装等技能,显然不会有太大的用处。


在这个方面,人类的特长在于系统设计和质量管控,只有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才能真正展现出人类的价值。就像建筑行业,最有价值的显然是决定建筑整体风格的建筑师,以及管理整体施工方案的工程总监。



他们所具备的这些能够体现人类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决断力、系统分析能力的技能,是未来最不容易“过时”的知识。对于你们在AI时代如何学习,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1. 找到你的兴趣,找到你最爱、而且最擅长的事情

 

兴趣是最能引发你们发挥个人独特性和价值的东西,只有追随兴趣,才更有可能找到一个不容易被机器替代掉的工作。


因为美、好奇心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兴趣都有可能达到更高层次,在这些层次里,人类才可以创造出机器不能替代的价值。

 

2. 要珍视自己的好奇心、批判式思维和创造力

 

AI是不会创造的,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是最不会被AI取代的工作之一,这让人类的创造力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所以,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锻鍊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过去死记硬背和条条框框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未来的教育更加倾向于启发式,你们要适应这种教育方式,要去享受它。



3. 学会人机协作,但一定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情感

 

未来的人机协作时代,人所擅长的和机器所擅长的有很大不同。人可以拜机器为师,从人工智能的计算结果中汲取有助于改进人类思维方式的模型、思路甚至基本逻辑。


未来面对面的课堂仍将存在,但交互式的在线学习将愈来愈重要,你们要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的优势,利用好那些可以分享的教育资源。

 

但是,AI无法取代的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与人沟通,很多事情必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才能实现。所以,你们一定要记得多花时间跟人交流,跟人学习。


你们要注意锻炼自己的团队精神、表达能力、社交能力,感受亲情与爱的能力,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4. 追随自己的心

 

未来跟AI有关的工作会愈来愈多。如果你擅长数学、物理,不妨考虑学习计算机科学和研究人工智能。之前的冷门行业也完全有可能热起来,文科学生的机会也会多起来,因为文科涉及跨领域思考、审美、情感等因素,而这些都是人工智能不太擅长的方面。


如果你对文科有兴趣,记住要去追寻它,即使父母劝阻你,也不要轻易放弃。你在感兴趣的领域里做深,就很难被人工智能替代。

 

5. 主动挑战极限

 

当未来人工智能高度发达时,人类不断去挑战自己的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不在挑战中完善自我,人类也许真有可能落伍于智能型机器。


同学们,你们是人类的未来,你们对人类极限的挑战,体现了人类的尊严,也代表着人类的文明。


  来源:节选自《李开复给青少年的十二封信》

相关阅读:
北大清华学霸都在看什么书?2020前十书单出炉

葛剑雄: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的中国问题

一位考上清华的男孩给学弟学妹的8个忠告


看遍全球教育(点击即阅):

奇学校  最奇葩大学 |Alt School |大山里的幼儿园

           高中毕业礼|史家胡同|暖娃养成记|42|HTH

趣节目  70岁对20岁说 | 婚姻指南  |  请回答1966

           教育部 F4 | 黄渤加盟忘不了 | 英国郭德纲

大咖说  施瓦辛格 | 刘慈欣 | 周国平 | 杨绛 |  洪晃

           吴冠中|顾明远 |任正非|陶行知 |  稻盛和夫

热电影 《冲破天际》|《风雨哈佛路》| 《无名之辈》

          摘金奇缘《流浪地球》 《权利游戏》 

大事件  减负 |教育2035 | 高考移民|山东大学|港生

           人工智能 |本科撤销|外事办的信 |疫情心声

深挖掘  导师制 | 自闭症 | 原生家庭 华裔 |  脆弱

          中美硬杠|菲律宾英语|焦虑|留学生|心理咨询 

看全球  以色列 | 美国 | 韩国 | 香港 | 台湾 |新加坡

          日本 | 芬兰 | 英国 | 墨西哥 |俄罗斯|加拿大


榴莲EDU有一线老师、海归派、高校教师及码农宝爸宝妈,关注全球教育资讯。加微信at52hz入教育社群,不定期教育资料分享。

扫描以上二维码/阅读原文进入榴莲EDU精选教育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