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昆明翠湖赏荷(昆明记)(图、文、曲)

杨福泉 杨福泉 2020-02-23

    翠湖,原称“菜海子”,因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又名“九龙池”。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于湖中建碧漪亭(俗称海心亭),水光潋滟,绿树成荫。唐继尧时在湖中筑有东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为四,湖中有海心亭,西侧有观鱼堂,东南有水月轩。翠湖堤畔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


七月翠湖柳如烟,

满池荷花绽笑颜。

绿叶青枝红黄玉,

出于污泥身不染。

春城四季花如歌,

长伴滇人赏自然。

一湖荷韵醉清风,

红尘闹市可悟禅。

 

      2016年7月11日
























  • 翠湖(

    云南昆明翠湖)

        翠湖,原称“菜海子”,因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又名“九龙池”。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于湖中建碧漪亭(俗称海心亭),水光潋滟,绿树成荫。唐继尧时在湖中筑有东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为四,湖中有海心亭,西侧有观鱼堂,东南有水月轩。翠湖堤畔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

        翠湖位于昆明市区五华山西麓,是城区的中心观光点。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 [1]  ”。“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翠湖被誉为镶嵌在昆明城的“绿宝石”。元朝以前,滇池水位高, 这里还属于城外的小湖湾,多稻田、菜园、莲池、故称“菜海子”。李专《菜海行》诗中说:“昆明池水三百里,菜海与之为一体。菡萏之国蛟龙窟……”翠湖涌出之泉水,直接入注滇池。因东北面有九股泉,汇流成池,又名“九龙池”。至民国初年,改辟为园,园内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茶花,始 有“翠湖”美称。

      “翠湖”面积21公顷,水面就占了15公顷。两道长长柳堤呈“+”字交汇于园心,把全湖分而为四。南北横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间云南总督阮元仿西湖“苏堤”美韵修筑,东西纵堤叫“唐堤”,于民国年间修建。两堤交接处,是湖心小岛,以湖心亭为主轴,构成中心游区。湖心亭又叫“碧漪亭”,亭阁飞檐黄瓦,亭内有前后两个内院,为各种展览举办之地。亭西侧有建于嘉庆年间的莲华禅院和放生池,是有名的“濠上观鱼”处,如今禅院变为游艺宫,“放生池”成了一座水上园林;西北角有“来爽楼”,设有溜冰场;西南角是“葫芦岛”;棕榈挺拔,东南角有一个由三个半岛连成的大花园为“水月轩”花木繁盛;东北角有“知春亭”,逢节便有人聚此对唱山歌,别有一番情趣。如今的翠湖之美,又增添了雪白的红嘴鸥,从头年11月到次年3月,成群地从遥远的北方飞到这儿过冬,一年一度,从不间断。“翠湖观鸥”已成为昆明热门的景观之一。

延伸阅读

昆明西山龙门感怀(昆明记)(文、图、曲)

纪念红嘴鸥到春城34年(昆明记)(文、图、曲)

夕阳滇池吟(昆明记)(文、图、曲)

咏昆明金马碧鸡(诗、图、区)

莲花池畔凭吊陈圆圆、李广田(诗、图、曲)

拜谒聂耳故居(昆明记)(文、图、曲)

昆明西山龙门感怀(昆明记)(文、图、曲)


西昌邛海感怀(川行记)(文、图、曲)

杜甫草堂感怀(诗、图、曲)

                 游都江堰(川行杂咏)(文、图、曲)

雨中再登青城山(川行记)(文、图、曲)

游成都青羊宫(川行记)(文、图、曲)

游松潘黄龙(川行记)(文、图、曲)

九寨沟随想(川行记)(文、图、曲)

拜峨眉山(川行记)(文、图、曲)

朝拜乐山大佛(文、图、曲)

大渡河畔感怀(川行记)(文、图、曲)

雨中过二郎山(川行记)(文、图、曲)


故乡吟三首(文、图、曲)

静静的文海

玉龙雪山第一村

歌咏泸沽湖(诗、图)

放歌泸沽湖(文、图、歌)

剑川石宝山歌会有感(诗、图)

康巴艺术节看华装盛服(《西行茶马古道》选载)

来到滇越铁路人字桥——《滇越铁路行与思》(节选)

走进云南边城屏边(文、图)

乐于为人引路的古城老人(丽江古城忆旧)

喜欢音乐的古城少年(丽江古城忆旧)

走进碧色寨——《滇越铁路行与思》片段之二

咏虎跳峡(诗、图)

《远去的背影——云南民族记忆1949-2009》编撰札记(文、图)

碧塔海与木增(《忠臣雅士—木增》节选,文、图、曲)

咏茶花(诗、图、曲)丽江元宵节观灯(诗、图、曲)

游普者黑二首(文山行之一)

到“桃花源”坝美——文山行之二(文、图、曲)

在广南坝美看小孩戏水(文山行之五,文、图、曲)

《西行茶马古道》选载:前言:古道序曲(文、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