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连线两岸三地与西海岸的对话,墨斋画廊开启“水墨未来”

阿尔法君本人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1-11-09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以推动东方精神创作线索的墨斋画廊,近日举办了今年以来的第一个展览——“视觉志”个展及“无人岛”双个展

参展的三位年轻艺术家分别来自香港和台湾区域,这也是墨斋画廊新的项目“水墨未来(INK FUTURE)”的第一站

展览来之不易,艺术家和画廊分别位于两岸三地,而画廊的负责人余国梁和其他两位总监远在美国。因为疫情的缘故加上近期紧张的国际贸易局势,展览的运输和沟通都有着极大的挑战。

这样一场两岸三地与国际间交流与互动,最终在2020年夏末秋初呈现,在今天看起来尤为珍贵。

我们在展览之际,连线了远在西雅图的余国梁先生,和在台湾的艺术家苏煌盛以及香港的艺术家熊辉 & 韦邦雨,策展人杨浚承,以及北京的策展人刘嘉


余国梁(Craig Yee)

墨斋画廊联合创始人/总监


 ArtAlpha: 这段时间美国疫情状况如何?

 余国梁:美国疫情状况越来越严重,所以这个展览我没办法回国参与,很遗憾。不过我们团队和艺术家一直通过线上会议进行沟通,所以没有太影响到展览的推进。


 ArtAlpha: 您这个展览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呢?

 余国梁:这个展览准备了很久。香港的两位艺术家熊辉 & 韦邦雨我们是两年前就开始接触,台湾的苏煌盛是去年秋天开始接触。

去年秋天我们开始计划这个展览,预计是今年7月开展,虽然有疫情的困扰,但是最终还是顺利的呈现了。

中间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运输,我们画廊的策展人也就是在展览前几个星期才看到原作。还有就是没法去看艺术家的展览作品,只能通过远程会议来彼此沟通推进。

不过线上会议也非常有帮助,让我们的沟通更频繁了,艺术家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记录自己的工作和创作。

我们还有一位策展人杨浚承在香港,负责和香港两位艺术家沟通,他们利用这段时间还联合创作了新的作品。

疫情的影响的另一面,也促使我们去探索新的可能性。


 ArtAlpha: 墨斋之前都是代理成熟艺术家,此次为何选择了年轻艺术家?

 余国梁:之前墨斋专注成熟艺术家,主要因为我们需要从艺术史发展脉络的角度去梳理东方艺术和美学的脉络。

第二个原因是经济上的,大家都知道我们做展览投入非常多,展览设计呈现、出版等等的成本很高,年轻艺术家的售价刚开始不高,对我们来说,很难去覆盖前期的投入和开销。


艺术家冰逸《不可能的仙山》墨斋画廊的展览现场
(2018.10.13-12.16)

艺术家王天德《遣兴》墨斋画廊展览现场
(2019.11.16-2020.1.10

延伸阅读:


在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梳理和挖掘东方美学这条线索后,我们也越来越关注到这条脉络的未来,所以启动了一个新的项目叫“水墨未来(INK FUTURE)”,这个展览是这个大的项目的第一站


 ArtAlpha: 墨斋选择年轻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呢?

 余国梁:我们选择年轻艺术家的标准和选择成熟艺术家的标准是一样的。

第一从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位艺术家的创作和实践,是不是对艺术史起了重要的推动,或者前瞻性的贡献。

第二是从国际当代艺术方面来看,是否为国际当代艺术带来以往缺失的角度和内容,且这个角度和内容,代表了东方的精神文化背景。

比如这次展览选择的艺术家,苏煌盛是第一种类型的艺术家,香港的熊辉 & 韦邦雨两位艺术家更符合第二个标准。


Su Huangsheng 苏煌盛
Landscape in the Apartments IV, 大厦里的山之四,
2020, Mineral pigment, ink on metal foil, 矿物颜料、墨、金箔, 45 x 90 cm
Image courtesy: the artists 图片来源:艺术家

熊辉 & 韦邦雨
Same Line Twice 16 (Detail), 2019
纸本颜料、墨、圆珠笔,90 x 90 cm
图片来源:艺术家


整体来看我们墨斋的项目,基本标准都是这样的。很多艺术家两个标准都很符合,也有一些是某个标准偏多的。

上面两个标准都是从学术层面来考量的,而商业上的标准,主要由我们另一位总监龙美仙女士来定夺。她在当代水墨方面非常有经验,她之前在苏富比担任专家,很早就开始接触包括刘丹,李津,徐累,郝量等艺术家。商业方面她会考虑哪些作品符合藏家,博物馆的收藏标准。

我们与年轻艺术家的合作更倾向独家代理,偏向2~3年以上的长期合作,通过展览,艺博会等等渠道来宣传推广和销售。


 ArtAlpha: 您会考虑大陆的年轻艺术家合作吗?

 余国梁:我们选择艺术家并没有地域上的考虑,只是我们考虑上面三个相关的标准。大陆的年轻艺术家我们之前也有接触。小小透露一下,我们现在正在跟深圳的一位工笔艺术家接触,他会之后参加我们在纽约亚洲协会的艺术周的展览。


 ArtAlpha: 您能介绍下墨斋画廊在疫情期间面临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后疫情时代会有什么改变?

 余国梁:关于市场环境,今年以来很多艺术从业者的状况在美国或者全球来说是很难的。

上半年的停滞,拍卖行会好一些,大概能影响到三分之一的业务。但是画廊的销售影响大很多,纽约的画廊以往九成的业务都没有了,只能做到之前的10%。

很多画廊的雇员没有了工作,或者收入减少。刚开始是一些不是很重要职位的员工被裁掉,前阵子开始是一些重要职位的员工开始离开,说明情况比较严重了

延伸阅读:画廊巨头高古轩宣布全面减薪和兼职员工强制休假,以应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压力
疫情之下,佩斯画廊无奈让1/4纽约员工强制休假
ArtAlpha观察|豪瑟沃斯又一大将离职,后疫情时代顶级销售人才出走热?!


我们上半年没有展览,艺博会也没有了。跟客户与艺术家沟通都有很大限制。而且我们的团队非常国际化,我在西雅图,其他两位总监林似竹在加州,龙美仙在纽约,画廊又在北京,我们之间没办法互相走动,对我们工作的推进有着极大的挑战。

而且水墨艺术,是非常需要现场感的。必须看实物,才能真正体会到笔触和纸张的关系,照片视频都无法呈现实物的效果。这点很影响我们了解艺术家的最新创作,以及藏家的购买。








苏煌盛
 西游 (局部节选)
2020, 矿物颜料、墨、宣纸,  30 x 1095 cm
图片来源:艺术家


我们的画廊一直都在做很深入的研究以及呈现,现在流行的短视频方式,其实也很难去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所以我们很少考虑线上的推广。

但是疫情逼着我们往这方面走,线上会议我们发现也非常方便,我们最近做的三场线上活动效果很好,似乎跟大家的距离更近。我们的客户偏国际化,即便以前线下可以开展的时候,很多人也到不了现场。

所以,之后画廊的发展重点,艺博会的参与上我们会减少,除了一些重要的艺博会,比如巴塞尔等。会从艺博会转向与当地的共享空间来推广我们的展览和项目

现在我们正在伦敦和纽约寻找当地的共享展览空间,来做短期项目活动。这会比艺博会更符合墨斋对内容的深度把控。这也是一个趋势,很多画廊也正在使用这样的方式



熊辉 & 韦邦雨:无人岛


艺术家熊辉 & 韦邦雨


熊辉和韦邦雨都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而且是同一天的生日。

自2016年开始,两位艺术家对互动性的 Same Line Twice 系列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将二人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融入作品当中,表达出在当下日益破灭的世界中不同立场与观念的融合与碰撞。


艺术家熊辉 & 韦邦雨合作创作过程


在创作过程当中,两位艺术家在同一张宣纸上同时作画,展开一场持续的视觉对话——熊辉用铁尺画出一系列平行直线,行中无数墨点记录行笔的顿挫;而韦邦雨则徒手绘制洒脱柔和的连贯曲线,汇聚成翻涌澎湃的波浪。

两种线条仿佛两股变幻无穷的力量在纸上进行博弈:时而相和,时而相抗;时而互不干扰,自成一格,时而相互纠缠,重叠交织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形态。

艺术家创作过程



 ArtAlpha:这样的创作方式怎么样开始的?

 熊辉 & 韦邦雨:大约2016年,一位老师要出一本法律方面的书,需要设计书的封面,找我们来合作。我们之前就考虑过用线条交流,所以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的机会,于是就开始了第一个合作创作。

我们有很相似的地方,同一天生日,同一个画廊展览,同一个大学毕业,很有意思。


 ArtAlpha: 具体是怎么来创作的呢?

 杨浚承:韦邦雨用圆珠笔,熊辉用水墨笔,同时在一张纸张上开始创作,两种不同的线条,会产生一种很有趣的对话。

有时候从一边画到另一边,有时候会同时从一个方向开始创作。
画面其实也不是重点,这种创作的方式,两个人的对话和协作是重点。

 熊辉 & 韦邦雨:我们每个作品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一个关注的点。两人之前会有一定的沟通和基本的共识,但是创作过程中也会有突发的一些状况,比如在某些局部的意见冲突,但这也是创作的一部分。

Hung Fai & Wai Pong-yu 熊辉&韦邦雨
Same Line Twice 18 (Detail)
2019, Pigmented ink and ballpoint pen on paper 纸本颜料墨、圆珠笔, 70 x 138 cm
Image courtesy: the artists 图片来源:艺术家


 ArtAlpha: 这些抽象的线条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选择纸这样的材质?

 熊辉 & 韦邦雨:我们的创作来源是从日常生活里来的,比如韦邦雨熨衣服的时候会从那个衣服的褶皱中获得灵感,我(熊辉)在浇灌植物的时候会因为水珠的跌落获得灵感。

而宣纸的选择,是因为我很喜欢这个材质,它很敏感和细腻,和笔触接触后会有丰富而有趣的变化,碰撞出惊喜,而这种接触,更能记录我们创作的过程。


 ArtAlpha: 这样的创作方式目前进行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了,接下来会有一些什么新的计划吗?

 熊辉 & 韦邦雨:我们这个系列已经画了25张作品了,目前正在深化这个系列,也可以说是新的开端吧。

比如最近,我们邀请了第三方参与的作品,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日期:2020 年5 月10 日 - 12 日
地点:熊辉柴湾工作室
参与者:熊辉、韦邦雨、杨浚承
尺寸:70 x 138 公分
工具和材料:生宣、黑色墨水笔,铁尺、玻璃纸镇

策展人杨浚承亲历艺术家的材料和制作过程。首先,杨浚承和熊辉按照韦邦雨的示范画出了韦邦雨的徒手线条,然后杨浚承和韦邦雨都按照熊辉的指示画线。最后,三个人都在整张纸上自由发挥,形成一系列复杂的对话:韦邦雨回应杨浚承模仿他的线条(与韦邦雨本人以前不熟练的线条相似),熊辉回应韦邦雨模仿杨浚承模仿熊辉自己,以此类推。其后杨浚承厌倦了单纯的模仿,开始将韦邦雨的曲线扭曲成杂乱无章的乱线,更为了抵抗韦邦雨的干扰把线变成了封闭的螺旋。乱线和螺旋在画面上产生了一种扭力,使得韦邦雨和熊辉以更多的旋转来响应,留下了到最后都没有人愿意填补的空白。


 ArtAlpha: 合作创作怎么来保存艺术家的独立性?

 熊辉 & 韦邦雨:我们在合作创作之前就一直独立创作,而到现在也没有停止,合作创作的时候也会保持自我的状态,所以也会发生冲突,但是这种冲突也是作品中的一部分。绘画是很私人的事情,如何处理跟他人的关系,所以也是我们一直探讨的。

通过这样的创作方式,我们希望表达对于社会的反思,比如人与人的纷争如何产生,又如何解决纷争。人和人的冲突与协作,贯穿人类发展的过往和现在。

而我们使用的媒材——墨和宣纸又仿佛给予我们创作一个横贯古今的背景。


艺术家熊辉 & 韦邦雨合作创作过程

熊辉&韦邦雨
Same Line Twice 10
2017,纸本水墨, 70 x 138 cm.图片来源:艺术家


因为香港的疫情依旧比较严重,所以熊辉和韦邦雨在视频连线的时候依然戴着口罩。而这段时间的创作也是如此,在一个工作室里依然保持隔离创作,他们清晰的记得,在6月户外创作作品的时候,取下口罩,自然的风与脸颊接触的一瞬间。


无人岛 展览现场



苏煌盛:视觉志


艺术家苏煌盛


苏煌盛1987 年生于中国台湾桃园,成长在信息和视觉图像过剩,令人眼花缭乱的数码时代。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一系列丰富且复杂的视觉体验因而成为他绘画语言与艺术创作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煌盛的水墨作品色彩绚丽迷幻,工笔技法细腻精湛,统一连贯的构图中常常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空间变化,为观者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观感与体验——既深深根植于对传统水墨画的理解与认知,又自然而然地与当下数码时代的视觉体验息息相关。


Su Huangsheng 苏煌盛
Hot Valley in Beitou (Detail), 热谷 (局部),
2019,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矿物颜料、墨、宣纸, 96 x 378 cm
Image courtesy: the artists 图片来源:艺术家


霓虹灯缠绕的树枝,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盆栽植物,粗壮树干的抽象纹理,纽约街头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路边井盖冒出的滚滚白烟,传统园林中的赏石与廊桥,都市公寓顶楼的露台一角……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日常视觉所见在苏煌盛的笔下被巧妙地组合成一个个疏离又诡异的场景。
——刘嘉



余国梁在2019年的纽约,认识了苏煌盛,看了他的作品,非常感兴趣,紧接着2020年的1月拜访了他的工作室,确定了7月的展览。展览顺利举行,然而艺术家因为疫情的缘故无法前往北京参加自己展览的开幕式。

艺术家创作过程


 ArtAlpha: 您是第一次来北京展览吗?

 苏煌盛:之前2015年到北京展览过一次,但是我没有到现场去。这一次是北京的第二个个展,也很遗憾没有到现场。

我作品的系列大概有三四种。为了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我,所以选择了多个系列作品,包括疫情以来创作的最新作品。


Su Huangsheng 苏煌盛
Boxing II, 拳击之二,
2020,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矿物颜料、墨、宣纸, 95 x 64 cm 
Image courtesy: the artists 图片来源:艺术家


Su Huangsheng 苏煌盛
Venus II, 金星 II,
2020,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矿物颜料、墨、宣纸, 76 x 53 cm 
Image courtesy: the artists 图片来源:艺术家


 ArtAlpha: 水墨这个方向的创作在台湾区域目前参与的艺术家多吗?

 苏煌盛:在台湾选择水墨方向的艺术家还是很多,因为学校里面有这个专业,所以选择的也很多。但是水墨的空间依然是被压缩的,因为很多毕业生没有继续创作,做了别的行业。


 ArtAlpha: 您选择这个方向的原因是什么呢?

 苏煌盛:我自己的创作,其实更多的顺其自然,正好这个媒材比较适合我,我画起来也很得心应手。

水墨艺术实际上是存在一种观看的方式,没有进入这个系统的,就会被屏蔽在外面,所以很多人会表示没有看懂。

近期我研究的数码媒介对于现实生活的影响,如何用水墨创作来体现。而这样的结果是,很多人也表示能够看明白作品。


 ArtAlpha: 疫情目前在台湾区域的状况如何,有影响到您的创作吗?

 苏煌盛:台湾控制的很好,人们的生活状态变化不大,二三月会有些影响,公共区域需要佩戴口罩。

艺术家的工作和创作本身一直就处于自我隔离的状况,所以疫情对艺术家的影响几乎没有。我在1月定下展览以后,创作了6件作品。


 ArtAlpha: 艺术家没有到现场,您们的布展和准备如何开展的?

 刘嘉:我们之前会有一些忐忑,因为我这边一直没有看到艺术家的原作,只见到图片。作品的运输受到疫情的影响,直到展览前几个星期原作才到北京。

但是线上会议很能解决问题。我们通过频繁的线上沟通,包括现场作品的安排等等,最终展览的呈现效果还是非常满意的。


视觉志 展览现场



展览信息:

视觉志
苏煌盛

展览日期:2020年7月25日至9月12日
策展人:刘嘉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B1,墨斋画廊二层展厅

苏煌盛,1987年出生于台湾桃园。2016年毕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创作研究所水墨组,目前居住、创作于台北。致力于水墨、矿物颜料、金属箔、纸类、绢本及压克力等平面绘画创作,媒材多元广泛。关注水墨及绘画的本质探讨,融合传统与当下的视觉语汇与手法,演译贴近自身文化与生活的题材。曾入选高雄奖(2015)、获选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MIT新人特区(2017),并获选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2019年奖助计划受邀前往纽约。

策展人 刘嘉
刘嘉毕业于纽约大学美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Fine Arts, NYU),获艺术史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为清代仕女画中月窗意象的发展研究。现任墨斋画廊研究与媒体部负责人,曾参与墨斋“无声诗:有声事”、“王天德:遣兴”等多次展览,负责学术研究,翻译及协调等工作。此次苏煌盛个展“视觉志”是刘嘉首次担任策展人的项目。


无人岛
熊辉|韦邦雨

展览日期:2020年7月25日至9月12日
策展人:杨浚承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B1,墨斋画廊一层展厅


熊辉,1988年生于香港,2013年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主修艺术。对中西媒介进行探索和实验,重新演绎水墨艺术,并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技法及表现形式。作品籍着解构传统水墨媒介的元素,以概念重塑绘画,经实验、转化,赋予其新的意义及可能性。作品获香港M+ 视觉文化博物馆及香港艺术馆收藏。

韦邦雨,1982年生于海南,两岁时与家人移居香港。2006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专注原子笔纸本的水墨创作,透过编织线条和对自然的描绘表达情感与想法。画作获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及英国牛津大学Ashmolean Museum收藏。

策展人 杨浚承
杨浚承(1982年生于香港)是独立艺术史学者和策展人。他和林似竹博士共同策划过泰祥洲、魏立刚和杨诘苍的个展,并独立策划过多媒介群展“影窟”和李津回顾展“骨与肉”。“影窟”以一系列佛龛形式展示,探索物质世界的灵性和神性。“骨与肉”则全方位展现了李津1980和1990年代的艺术历程,特别是数次旅居西藏的深刻影响。杨浚承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院艺术史系,目前正在完成关于八大山人的博士论文。



关于墨斋画廊




墨斋位于北京草场地,其使命是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项目,展现中国实验水墨对国际当代艺术的独特贡献。墨斋展览均由深度艺评、学术交流、中英双语出版和多媒体内容作为支持。墨斋每年举办三到四个展览,合作艺术家包括冰逸、戴光郁,何云昌、李津、李华生、王冬龄、杨诘苍、郑重宾,涵盖绘画、书法、雕塑、装置、行为、摄影、影像等多种媒介。自2012创立至今,墨斋多次被邀参与纽约军械库艺术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海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等国际艺术活动,其代理作品已被大都会美术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香港M+博物馆等公共机构收藏。




*  本文为原创,图片来自墨斋画廊和艺术家,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往期精彩内容
>天价艺术品是怎么在拍卖会拍出来的>木木美术馆再迎新机遇,最大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玛特战略入股其主体公司>魔都莫奈《日出·印象》,帝都苏东坡故宫大展,9月两个一生一次的相遇
>曾梵志1.61亿创中国当代艺术最高价,永樂拍卖今年首场圆满迎来新的开始>周春芽8625万成交领衔,许幸之破纪录,疫情中的嘉德春拍平稳中有惊喜>著名艺术家露琪塔·乌尔塔多(Luchita Hurtado)逝世,“作为这个星球的居民,我太开心了”>探访超级收藏家伊莱·布罗德(Eli Broad)挂满艺术品的家>ArtAlpha观察|豪瑟沃斯又一大将离职,后疫情时代顶级销售人才出走热?!
>米罗创欧洲春夏拍卖季最高价,伦勃朗1.3亿元成交,苏富比伦敦独创上下500年艺术专场
>“三十而已”的艺术主线,从“梵高的睡莲”到男主偶像蔡国强>他们是拍卖场上叱咤风云的操盘手,气场惊人,一挥手就是一个亿
>艺博会“最佳着装”带他进入艺术大门,几年间跻身国际收藏家之列>她是理科学霸,毅然放弃生物学做了艺术家,用乐高、黑洞、声波搭建风景>Banksy终于现身,在地铁涂鸦呼吁人们戴口罩,ins人气一哥最近搞了什么事情
>默多克之子詹姆斯·默多克的投资公司或入股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MCH集团
>今夜佳士得首创拍卖界“春晚”,全球接力拍了4.21亿美元>大卫·霍克尼1.15亿领衔,郝量破纪录,5.95亿港币苏富比香港当代艺术夜场现稳健市场>ArtAlpha测评|周哥有话说,佳士得春拍捡漏Top1>香港唐人推出重量级群展,ArtAlpha专访策展人李雅璐
>今夜朱德群破纪录,常玉创第二高价,4件过亿,香港春拍第一弹现市场振奋
>梁缨:胆大无险,悠悠然见南山>又一场全球连线拍卖,100%成交率,刷新三位艺术家世界纪录
>村上隆因疫情濒临破产,砍掉已进行9年的电影项目>疫情后首次大拍,第一次全球连线直播,刷新今年最高拍卖记录>深耕在地艺术,松美术馆疫情后重启,呈现20家画廊与20位艺术家的“2020”>打破线上销售单价纪录,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第二回销售渐强>北京保利首开网拍,带来Kaws、Arsham硬核潮玩>中国美术馆这个超难预约的展览到底有多硬核>全球连线,疫情下画廊生存调查(三):艺术体验需要线下的温度>估价超1亿人民币的伦勃朗罕见自画像将现苏富比伦敦晚间拍卖
>那些年艺术圈摆过的“地摊儿”
>全球市场“冰封”时,对冲基金巨头肯·格里芬1亿美元购买巴斯奎特作品>艺术界参与声援黑人平等运动,诸多大型机构因反应“迟钝”受谴责>SpaceX把他的作品送上太空,他18岁设计的潮玩就已风靡全球>艺术圈“后浪”的一个标杆:两位90后创立的X美术馆开馆了>一座棉花堆成的迷宫,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ArtAlpha专访崔灿灿>ArtAlpha专访 | 勤耕三年,知美术馆逆势出发,从成都开到上海>颜料比黄金还贵,最新研究揭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新秘密>ArtAlpha直播回顾| 加仓中国的好时机,如何配置艺术品>力量与爱,代表“母亲”最震撼的艺术作品>艺术圈的后浪,如果不能有一个毕业展,那我就给自己办一个>全球连线,疫情下画廊生存调查(一)>哪幅是梵高最好的作品?8位顶级专家告诉你他们的选择>ArtAlpha观察 | 疫情4个月,内地的画廊都怎么样了>Lady Gaga发起的One World演唱会凝聚了全世界,艺术与音乐从未走远>在疫情的阴霾下,艺术家用诗歌和绘画带给人们爱与希望>那些年被盗又被送回来的艺术品,贼说,我压力太大了>他是艺术圈中的Zara,与厨师一起创作,消费下沉的现在他带来买得起的美术馆级艺术品>首届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上线,多家画廊销售良好,新的艺术交易方式正在生成中>KAWS全新AR作品改变了艺术的观看、拥有与交易方式>疫情期间的创作,被限制自由的同时获得了自由>那些在收藏界呼风唤雨的女性们>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5%,女性在艺术市场中的重要性增强,2020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出炉>他是"拉斯维加斯之父",刚刚1.05亿美元私洽买下马龙收藏毕加索作品>那些正在跻身拍卖夜场的艺术新星们>击败拍卖行,三大画廊巨头获得唐纳德·马龙价值4.5亿美元藏品出售权>专访香港佳士得晚拍主管何善衡:归零的行业,服务至上,机会永远在>杀死席勒和克里姆特的这场流感,吞噬了半个世界,改变了一战结局>安迪.沃霍尔领衔,伦敦佳士得当代艺术夜场成交5.11亿,成交率达98%>大卫·霍克尼《水花》2亿人民币领衔,苏富比伦敦当代艺术夜场成交超九成>疫情一个月艺术圈都发生了什么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好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