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献选读 | 感恩节·话感恩

高芯芸 亲社会实验室 2022-04-16

Coco有话说


本周四就是西方的感恩节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准备向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呢?“Thanks Giving Day”最初是美国移民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而设立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很强调“报恩”。比如“投桃报李”、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都是感恩的体现。但是,现实社会生活中,也常常会有“好心不得好报”、“忘恩负义”等现象。这些人为什么不“知恩图报”呢?作为一种积极的道德情绪,感恩是如何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又是如何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呢?



Gratitude(感恩)源自于拉丁文“gratia(帮助)”与“gratus(愉快)”。McCullough等学者将感恩分为状态性感恩情绪和特质性感恩品质。状态性感恩情绪是个体接受他人帮助后产生的即时性情感体验特质性感恩品质是能识别他人的恩惠,产生感恩情绪,并做出反应的个体倾向。高水平特质感恩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能体验到更多、更强烈的状态感恩情绪。


人际互动中是否产生感恩情绪,除了受特质性感恩的影响外,也与其他人格特征有关。Watkins的研究证明,宜人性更高的个体更适应与他人交往,更多地体验到感恩情绪;但是自恋的人可能不容易产生感恩情绪:高度自恋的人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有权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觉得他人的帮助都是应该的,因此更不容易产生感恩情绪。


个体对帮助者动机的评价将影响其在接受帮助后是否产生感恩情绪。Tsang发现,当施助者的助人动机是慷慨而友善且不求回报时,受助者更可能产生感恩情绪。但有时,即使施助者的动机是利他的,但如果这份善意被受助者解读为非自愿的,例如被认为施助者是出于维护自己的自尊和控制权、受到道德规范或社会赞许性等约束的话,受助者的感恩情绪会减少甚至不产生。研究者还发现,当受助者认为施助者的帮助行为是自愿做出的时候,才会体验到更强烈的感恩情绪(Weinstein, DeHaan, & Ryan, 2010; 杨莹, 2018)。

受助者对交往双方关系和义务的认知,也影响受助者的感恩情绪很多人倾向于认为家人比其他熟人、陌生人更有义务帮助他们,因此接受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帮助后,产生的感恩情绪更少(Bar-Tal et al., 1977; Welch, 2012)。例如电视剧《都挺好》中的儿子苏明成心安理得地“啃老”,认为父母的钱天经地义是属于他的;父亲苏大强理所当然地向儿女索要,一味要求买房买家具。其实,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朋友,我们都应该感谢他们给予的帮助。


作为积极心理学所关注的美德之一,感恩具有激发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功能。Tsang和 Martin的研究发现,在接受他人的恩惠后,受助者如果体验到感恩情绪,出于表达感谢的动机,受助者就会回报施助者除此之外,研究还考察了“未来互动”和“匿名情境”是否会影响个体的“报恩”行为。结果发现,与原施助者在未来是否有进一步交往的可能并不影响受助者对其的感恩和回报。但在匿名情境下,即原施助者不知道受助者回报的情况下,受助者会减少对原施助者的回报行为。


除了上述国外研究,我们“亲社会实验室”也探讨了感恩促进亲社会行为传递的作用。杨莹的研究发现感恩情绪不仅促进受助者回报施助者,而且也促进受助者进一步向其他人实施亲社会行为,即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传递


可见,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不仅有利于直接交往双方的积极互动,而且能促进广泛的亲社会行为传递。“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正是在这一来一往间,传递了人们的善行,流动了人际的温暖,也让我们更多感受到了社会的美好。


马上来临的感恩节再一次提醒我们,回顾一下自己曾经受到的帮助和恩惠,向这些给予我们恩惠的人表达感恩之情。

看完推送,你最想和谁说一声谢谢呢?转发文章并@Ta表达感谢吧~

推文作者:高芯芸

插图:高芯芸

编辑:林靓

排版:董艺佳

本文由亲社会实验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往期精彩文章



文献选读 | 对财富的感知影响着人们的心态与行为

文献选读 | 怎样买买买,才能获得更大快乐?

热点评论 | “熊孩子”与好孩子

科研成果 | 善良、仁慈,可以依据贫富来衡量吗?

科研成果 | 幸福的童年,是善意人生的底色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怀念恩师章志光教授

科研成果 | 在帮助别人前,请先给自己戴好氧气面罩!

科研成果 | 善待自己,对生活报之以歌

科研成果 | “希望”:弱势群体的力量之源

文献选读 | 学会与情绪相处,才会更幸福

热点评论 | 给孩子优质陪伴,与手机保持“距离”

文献选读 | 竞争与合作,生活必修课

科研成果 | “明知故犯”的心理解析

文献选读 | 得到VS付出:哪种快乐更持久?

文献选读 | 得到想要的,你就幸福了吗?——幸福感的三种源泉

学术交流 | 亲社会实验室成员参加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学术交流 | 亲社会实验室成员赴台北参加学术会议

热点评论 | 给孩子创造有意思的暑假:家长攻略篇

文献选读 | 被求助信息包围的你,为何越来越看似冷漠?

科研成果 | 爱莫能助?别让害羞阻碍你的善行

科研成果 | 为什么明星捐款遭骂名,拾荒者捐款获美名?

科研成果 |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社会支配倾向的关系

科研成果 | 支配型人格的人真的幸福吗?

热点评论 | 幸福的孩子是自主的——儿童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与幸福感

科研成果 | 眼睛图片可以减少不诚实行为吗?

科研成果 | “自欺欺人”的道德伪善:陌生他人在场及其行为的影响

文献选读 | 不经意的问候,却能触动敏感的心弦

好书推荐 | 阅读加练习,提高自信力!

文献选读 | 你自认不凡,为何依旧悲伤?

科研成果 | 善行与感恩可提升服刑人员的幸福感

科研成果 | 名声传播影响合作的即时与后续效应

亲社会实验室介绍




亲知,亲善,亲仁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