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王静、汪大昭等 新三届 2021-04-24

      老编的话: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新三届大学生即77、78、79级通常被视为一个群体,聚集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新三届以平均6%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


        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特辟“卌年”和“校园”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如寄:

一个口号的诞生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男排在香港的一场胜利,使北大学生呼喊出一个时代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一口号是继“五四运动”之后,北大学子又一次历史性地表达出中华民族一个时代的需要。


  其时,我正在北大就读,耳闻这一口号响彻北大校园和海淀中关村的街道,热血沸腾之中,谁也没有去追寻这一口号是何人率先呼出,以至一呼百应,并最终成为那个时期的“国家口号”。


  事过两三年后,大家离校谋生,似已淡忘当初那一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在《光明日报》供职的原北大中文系学生刘志达,谈及此事,刘志达淡笑言之,这一口号是他带头呼出的。而这个口号也是“五四”时期北大学生的“振兴中华”口号的一个延续。而共同的“策划”还有同班的李春。


  据此,我在当时的《体育报》上撰写了《一个口号的诞生》,首次披露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一响彻中华大地的第一个呼者的情况。


中国男排全家福


中国男排北大联欢


  “文革”期间,中国排球事业受到巨大冲击,国家队解散,队员停止训练,技术急剧下降,再加上连续多年没有与外界交流比赛,水平陷入低谷。1976年,体育系统开始“拨乱反正”,当时国家体委重新组建国家男女排球队,任命袁伟民为女排主教练,戴廷斌为男排主教练。


  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子排球队与韩国队(前南朝鲜队)在香港争夺参加当年晚些时候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排球赛的入场券。尽管中国队赛前信心十足,但韩国队开局便以2比0领先,将中国队逼入绝境。第三局开始前,主教练戴廷斌要求队员打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比赛再次展开,中国男排亮出撒手锏——中国式快攻——双快、梯次、前交叉、背交叉……层出不穷的快变战术打得对手防不胜防、晕头转向。“网上飞人”汪嘉伟施展“前飞、背飞”,“世界跳发球第一人”徐真充分发挥发球优势,场上局势瞬间扭转,15比5、15比7,中国男排很快扳平大比分。


中国男排在比赛中


  决胜局中国队以15比9再胜韩国队,获得世界杯参赛权。


  赛后,中国男排并没有太多庆祝活动。第二天早晨,领队孙志安拿着几麻袋各行各业发来的祝贺男排取得胜利的电报,队员们看到后非常兴奋,没想到比赛会有这么大的反响。


  返回北京后,孙志安宣布队伍暂停训练,全队去北大与学生们联欢。3月29日,中国男排坐着大客车到了北大,队员们刚下车,学生们一拥而上,便把他们抬了起来。从北大校门,一直抬到礼堂。在庆功会上,热情的师生冲着教练和队员们鼓掌、喊口号,最响亮的就是那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几天之内,这一口号传遍全国各地,北大学子的这一心声,成为那一时代的最强音,感动了中国。


  回想当年的瞬间,汪嘉伟不无感慨:“1981年,竞技体育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电视直播这种全新生活方式的促进下,成为抒发爱国激情、吐露时代心声的突破口。”


中国男排主攻手汪嘉伟


王静 、周生辉:

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


  距北大图书馆正门不远处有一座纪念碑,上书八个字: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它记述着32年前发生在北大的一段往事。今天,当年的北大学子刘志达再次回味——


  背景:1981年3月20日,男排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决赛在香港进行,中国队与韩国队(前南朝鲜队)争夺进军世界杯的入场券。在0比2落后的局面下,中国男排连扳三局,击败对手。喜讯传来,北大几千名学生兴奋地游行,他们高唱国歌,并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受访人:刘志达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77级本科生,光明日报高级编辑,现已退休)


  记者:那天晚上,你是否看了中国男排的比赛转播? 


  刘志达:当晚,中国男排与韩国队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决赛,胜者代表亚洲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男排世界杯。下午,北大各宿舍楼的电视室里早早就有人用小方凳占了位子,准备观看这场比赛的实况转播。我平时对体育不是很热心,不过对排球还是懂一些。我们是“文革”后恢复高考首批进校的学生,班里同学岁数不一。上大学前,我在工厂里工作过10年,在厂里有时也凑热闹打打排球,虽然成功的扣球屈指可数,但基本规则和技术还大致了解,因此那天许柏林、王林等同学在我们楼的电视室里占了位子,约我晚上一同去看,我也就去了。


中国男排在比赛中


  记者:当时看比赛的情形是怎样的?


  刘志达:比赛晚8点开始,7点多,电视室已挤满同学,来晚的只好站在凳子上从门口伸着头凑合看。比赛的详细情况已记不清了,只记得中国队一上来就连输两局。同学们越看越揪心,议论纷纷,有人甚至认为大局已定,中国男排肯定冲不出亚洲了。可没想到,从第三局起,中国队克服了前两局的拘谨,挥洒自如,队员们越战越带劲儿。电视室里,同学们也越看越兴奋,鼓掌叫好已不足以抒发心中的痛快,就不停地给场上队员出主意。坐在我旁边的新闻专业的一个同学使劲喊“时间差!”他一喊,我们的队员真打了一个时间差,扣球得分,弄得其他同学们也一个劲儿地高喊“时间差!”


  可比赛快结束时,转播突然中断,因为当时中央电视台租用国际通讯卫星的时间已到。1981年时,我们还不太懂这些,同学们就等。等了一会儿也不见转播恢复,估计香港的比赛已经结束了,大家就陆续回了宿舍。在楼道里,我遇到了我们班的李春。他对我说:“收音机里广播了,比赛已经结束,第五局15比9,中国队赢了!”


  记者:后来自发出去游行是怎样形成的?


  刘志达:中国队反败为胜,大家非常激动,那种兴奋劲儿释放不出去。李春岁数小,比较活跃,他对我说:“外面热闹着呢,咱们去看看!”我就跟他下了楼。不知谁找来了一面不大的鼓,两个同学抬着,还有一个在敲,敲的是秧歌点儿,大家围着看。有人摇着手中的红旗。楼上的窗子全开了,许多同学从窗户探出身向下看,还喊着什么。我俩看了一会儿,李春说:“想办法让大家在校园里转转,行不行?”我说:“有个办法,你去跟敲鼓的同学说,只要鼓一走,大家就会跟着走。”李春真就过去说。我在这边看得真切,只见那敲鼓的同学边敲鼓边点头,两位抬鼓的同学就抬着鼓走了起来。随之,大家就跟着走。鼓和旗在前面,后面越跟人越多。


中国男排队长胡进获颁冠军奖杯


  记者:游行中,“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怎样喊出来的?


  刘志达:一开始喊的口号是“中国队万岁!”当队伍行进到留学生楼时,口号就变成了“中国万岁!”后来,到了校外的马路上,队伍有些稀拉,人也没有在校园里时多了。这时,有人起头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过一会儿,队伍停住了,前面的同学在讨论往哪个方向走。当时队头正在北大南大门外东边不远的丁字路口,往北可去清华大学,往南可去人民大学。我正打听这事,后面来了一个同学对我说:“咱们换个口号好不好?”我问:“换什么口号?”他说:“团结起来,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我想了想说:“太长了,不如喊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吧!”那位同学说:“行!”我就对旁边的几个同学说:“把他抬起来,让他跟大家说,换个口号。”几个同学抬起了那个同学。他面朝大家,双手握成喇叭状,大声说:“同学们,咱们换个口号,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大家一齐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大家就跟着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记者:这八个字是怎样想出来的?


  刘志达:这不是说谁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有个酝酿过程。当时大家先喊“中国队万岁”、“中国万岁”,后来又唱《团结就是力量》,而那个同学又提议喊“团结起来,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我曾看过一篇报告文学,标题是《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是一位伟人说过的话,有印象,加上中国队刚刚赢了韩国队,可以说是扬眉吐气,我就把那个同学提的口号浓缩了一下,“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也就脱口而出了。


汪嘉伟在北大讲述夺冠之路


  记者:口号提出后,又是怎样传播开的?


  刘志达:当时,大家把那个同学放下来,又回到了去哪儿的问题上。我看已是半夜,就说还是回校吧,大家全都同意了。这个口号当时没喊多少声。但第二天中午,北大广播台报道了这件事,说北大学生昨晚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又过了一天,《人民日报》就此发了一篇新闻特写,大标题就是《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记者:你认为这个口号的提出是偶然还是必然?


  刘志达:“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提出绝非偶然,是很多偶然汇集在一起形成的必然。


        首先是中国队与韩国队那场比赛。在人们心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体育比赛是国与国之间的一种没有硝烟的较量。那天中国队在先输两局的情况下连赢三局,反败为胜,非常振奋人心。这个胜利让我们的男排冲出了亚洲,走向世界。当时我们的国家呢,“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需要从头收拾旧山河,国门开放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在落后的状况下奋起直追,这个心情与男排胜利带来的激情就完全契合了。


        其次,作为“文革”后首批考入大学的学生,身上有种使命感,尤其是北大的爱国历史传统,让我们处在那样一种氛围里面,这些都促成了这个口号的诞生,因此在游行中,口号从“中国队万岁”到“中国万岁”再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变化很自然,非常有哲理。从体育层面上升到民族层面,这是一种思想的升华、精神的升华、境界的升华。


汪嘉伟被北大学生抛了起来


  记者:你怎样看这一口号的影响?


  刘志达:30多年来,先后多次有新闻单位来采访我关于这个口号的提出等等,说明这个口号受到广泛的持久的重视。其原因就在于它表达了时代的要求 ,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对于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渴望。“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民族的心声。


  记者:现在再次回首这个口号的提出,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刘志达:这么多年,很多人说起这件事,我一直强调这个口号不是我个人提出的,而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下,由北京大学的同学们共同喊出的。32年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回首往事,我感到有幸成为北大1977级学生,有幸在1981年的“3·20之夜”全程参与北大同学为中国男排的胜利而欢呼庆祝的活动,那是我人生中永远难忘的一个片段。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北大同学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由衷的心声。直到今天,它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会越来越好,振兴中华,希望在前!


男排队员在给北大学生签名


汪大昭:

这句口号激励一代人


  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相比,“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有更多的政治成分,甚至在字面上一点看不出是一句源于体育比赛的口号。


  1981年3月20日傍晚,北京大学,凡是有电视的学生宿舍楼里,都像是分赛场,等待收看央视转播中国男排与韩国队争夺世界杯入场券。30多年过去,我也当了半辈子体育记者,还是弄不明白那场比赛究竟有什么非凡的意义。单纯以竞技而论,当时的人们对这样一场比赛的胜负并没有看得特别重,尽管也关注,但仅限于体育比赛的层面。这是一种相当自然的状态,没有人为造势的成分,因而队伍不会有特别大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越是如此,越能够发挥出自身水平,即使比赛过程起起伏伏,也都是体育竞技常有之事。


  事情的波澜发生在午夜,央视称租用卫星时间已到,现场直播就此结束。中国男排逆境翻身,悬念已将人心揪住,电视台竟如此不知人心。回到宿舍,谁也睡不着,黑咕隆咚的楼道里净是骂电视台的。不多时,有人从半导体收音机中得知中国队最终得胜的消息。就是这么一段胜利的尾巴,陡然使得沉寂下来的校园重归沸腾。敲脸盆,点笤帚,北大校园里欢腾如昼。假如电视台顺顺当当,一气呵成将比赛全程播完,是否还能有这么多同学,包括很多并不一定对排球有兴趣的同学非要搞点庆祝活动不可?


汪嘉伟是1980年代青年人心目中的“男神”


  在那个不眠之夜,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欢庆活动中,纯粹是自发的,无组织,有热情。这种情况下喊喊口号,也是情之所至,喊出的口号五花八门,无需统一,但求表达兴奋和激动。事后有人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新华社报道时记者加工出来的。在我的记忆中,现场一片嘈杂,其实并没有主题口号,“振兴中华”是数不清的口号之一,不妨当作主旋律。


  也许这个口号的政治色彩过于外露,不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那样具体和专业,因而,很容易超越体育范畴,被社会广泛使用。北京市开展多年的中小学排球赛,就冠以“振兴中华杯”。可是,这个提法不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使用得多,主要用在体育场馆、展厅、会场等地方,制成大字,装饰为背景板。一支运动队可以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自我鞭策,但不可能动不动就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30多年,弹指一挥间,当初喊出这句口号的学子们现在起码是年过半百之人。那一代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不深受时代口号的感染和激励,那一代运动员不会忘记背后有十亿人注视自己在赛场上的拼搏。近日,与前女排主教练胡进一块儿看联赛,聊起此事,仍很感慨。那个无人入睡的夜晚、那句鼓舞人心的口号,源于男排的一场胜仗,胡进正是当时中国男排的队长。


  口号是一种语言浓缩的艺术,“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句只为直抒胸臆并非刻意拟出的口号,成了中华体育文化的历史经典,成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励志动员。


当年的海报


(原载《中国体育报》2013年01月28日,图片来自网络)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珊伊:我在北大留学生楼的文化冲击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一张北大旧照片牵出40年前高考记忆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陈平原:说出你我的故事

高宽众:我考上了政法界“黄埔一期”

侯建刚: 歌乐山下的"西政78级神话"

盖生:1978:入学记忆回放

舒修:追忆复旦新闻系墙报“前哨”

蒋蓉:啼笑皆俱的高考往事

赵凡:那年16岁,我跳级参加高考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张河:我的“自助式”高考复习

邓天雄:我的高考一波三折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汪瀰的故事:坎坷求学路

陈海贤:17岁那个炎热的夏天

张效雄:1977年兄妹三人同赴考场

魏达志:艰辛的求学之路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管士光:回望来时路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吴畏:我的高考,1978

他向邓小平建言恢复高考:

当年只是说了几句真话

1978年入学的那拨大学生(上)

1978年入学的那拨大学生(下)

樊克宁:1977年恢复高考的来龙去脉

1982版中国大学生

《那三届》:中国高考的记忆

李水山:"77级"自画像:

我们承载着时代精神

尹俊骅:高三那年废除高考,

我们连夜致电毛主席表忠心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知青岁月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六: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七: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八:父亲,截止6月父亲节前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