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作者简历
冯印谱,山西万荣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高级记者。曾任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三晋都市报社长兼总编辑。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研究生班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中北大学客座教授。著述颇丰。
原题
从“格调不高”到
中学生作文“范文”
作者:冯印谱
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国内如火如荼的经济体制改革形势,新闻改革也风生水起,首先是各省级党报纷纷进行扩版改版,成为一道靓丽风景。一是新闻采访面扩大了,原来党报的新闻仅仅局限于会议报道、领导讲话、工作成就、好人好事,现在新增加了法治新闻、社会新闻、娱体新闻等等,如此一来,原有的新闻版面就包容不下这么多内容。二是允许党报刊登广告了,报社的经济核算由财政拨款改为自收自支,同时还能为国家上缴一些利税,党报原有的4个版面显然捉襟见肘不够用了。在此情形下,省级党报乃至《人民日报》将原有的4个版面,扩充至8个版或12个版,以适应刊登更多的新闻和广告,满足读者的需求。
党报改版扩版之后,由于上面对新闻宣传的政策较为宽松,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文革”期间党报宣传内容及文风的憎恶,迫使党报工作者思考如何把党报办得更贴近读者,更富有可读性。于是,在满足完成各级党委要求的宣传报道大框架下,有的省级党报率先创办了一张周末版,即在每个星期六,增设加报头的“某某日报周末版”4个版,报道内容多是离工作远一点的社会新闻、法治新闻、娱乐休闲新闻、琴棋书画、花鸟鱼虫等等软性新闻。在版面设计上图文并茂,时尚大气,寓可读性、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炉。
党报的周末版一经问世,果然以面目清新、内容可读、一枝独秀,赢得读者欢迎。一时间,各家省报竞相效仿,周末版成了党报吸引读者的一个新亮点。我所在的山西日报社也顺应潮流,创办了《山西日报周末版》,办得红红火火。我曾听一位省委书记在会上说,他每周都要把这张周末版报纸拿回家,星期天供自己和家人阅读欣赏。堂堂的省委书记如此珍爱周末版,普通读者就可想而知了。
那段时间,我在山西日报社政法部担任副主任,工作之余仍喜欢“舞文弄墨”,经常给《山西日报周末版》提供一些杂文杂谈的小言论,被刊登在一版“藏经楼语”栏目,颇受读者好评。该版责任编辑李春耕、李志勇等便常跟我约稿,我也屡试不爽,额外能挣几文稿费。
就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灾祸也在悄悄降临。
那是1994年8月末的一天,星期一,报社编辑部照例召开有总编辑、副总编辑及各部门主任近20人参加的碰头会议,主要是总结上周报纸编辑出版情况,安排布置下周的新闻报道工作。下午3点左右,参会者一个个陆续来到会议室,有的交谈,有的开玩笑,有的窃窃私语,气氛融洽。
这时,时任总编辑推门走进会议室。他面色凝重,表情严肃,一副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在会议室中央一站,两眼绕室扫视,突然,冲着坐在沙发上的周末版主任发问:
“你们周末版那篇《王伦喊冤》是谁写的?”他指的是上周六(8月27日)周末版一版“藏经楼语”刊发的杂文,语气中带着莫名的恼怒。
“哪一篇?谁写的?我不知道呀……”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周末版主任蒙头蒙脑,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
众人听了,顿感莫名其妙,目光齐刷刷投向总编辑,又望望周末版主任,期待着下文。瞬间,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
我一听,立刻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总编辑询问的那篇杂文,正是我撰写的。以前在周末版发表杂文,署名多使用我的真名实姓,恰好这一篇《王伦喊冤》交稿时,鬼使神差,我用了我的一个笔名“马迅奋”。所以,此事只有我和周末版责任编辑两人知晓,周末版主任虽然审阅稿件,签署大样,但他并不晓得稿件的作者是我。
这当儿,我就坐在会场,情势所迫,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转圜的余地,明知不是好兆头,但好汉做事好汉当,我当即脱口而出:“是我写的,怎么啦?”
周末版主任见我自报家门,解脱地长长舒了口气,瞅着我。在座同志的目光立刻聚到我身上。
总编辑扭过头,狠狠瞥了我一眼。
也许我的回答出乎他的意外,也许他压根儿没有想到这篇杂文会是报社自己人写的。顿时,他犹如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摇摇头,嘴里嘟嘟囔囔地说:“怎么啦,挨批评啦!”然后,沮丧地一屁股蹲到他的专座沙发上。
《山西日报》发表的杂文
碰头会前的这一小插曲虽然平静地过去了,别人也许不会太在意,而我的心里却像那首《忐忑》歌曲,翻过来,滚过去,苦苦思索着:我这篇杂文《王伦喊冤》究竟哪里出了差错?是谁批评了这篇杂文?是如何批评的?批评得严重不严重?这一批评会给我自己带来什么后果?会给报纸和报社领导造成什么影响?
整个一下午的碰头会议,会上讲了些什么,布置了些什么,我似乎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好不容易熬到了散会,我心绪不安,尾随着总编辑走进他的办公室,怯怯地问道:“总编,我写的杂文挨啥批评了?”
总编辑坐在他宽大的办公桌后面,瞅瞅我,甚为烦恼,然而却又无可奈何地说:“上面说了,这篇杂文格调不高,不适宜在报上发表。”
“哦……还说什么了?”我问。
“难道这还不够吗?”他抬高了嗓门,接着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很会写东西,你写的杂文我几乎每篇都会看的,写得不错。但是要注意思想倾向性,看问题不能偏激,搞得不好对报纸有影响,对你自己也不利啊!”凭他以前对我的赏识,我觉得他这几句话确实含有几分真诚,跟几个小时前在会议室暴怒的样子,判若两人。
“那,需要我做些啥?”
“现在还没啥,等看看再说吧。”他的态度缓和了许多,但始终没有告诉我他说的哪个“上面”是谁,我也不便再继续深问。
我回到办公室,找出前天的周末版,一字一句认真读了《王伦喊冤》,怎么也找不出稿件存在什么问题,也找不出说它“格调不高”的原因。如果说这篇杂文跟我此前写的许多杂文有点区别的话,就是在写法上活泼了一点,另类了一点。我借用小说《水浒传》中白衣秀士王伦之口,嘲讽抨击了某些官员心胸狭窄、压制人才、打击报复的恶劣作风。老实说,在我过去发表的许多杂文中,论主题思想,该文并不是十分重大深刻的;论讽刺挖苦的锋芒,并不算十分尖锐泼辣的。我并不认为这是我的一篇得意之作,只不过是有感而发形诸笔墨罢了。为什么以前的杂文没有受到过批评,而这一篇竟然招来严重批评,以致引发总编辑的震怒呢?
答案是茫然的。
现将这篇杂文照录如下,请读者诸君品评判断。
“《王伦喊冤》受到‘上面’批评啦!”
总编辑在碰头会前的震怒,立刻在报社内部泛起一阵涟漪。替我抱屈者有之,事不关己者有之,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幸灾乐祸者。此后几天,总编辑再也没有找我谈过,我尽管仍然揪心,但也没有再去找他询问。
不久,报社一位曾目睹总编辑发火的部主任,突然告我:“你的那篇《王伦喊冤》杂文,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瞧咱们总编辑还有啥说的?”
原来,我在给《山西日报周末版》供稿的同时,一稿两投,顺便给《中国青年报》寄了一份,署的是真实姓名。我找来《中国青年报》一看,杂文刊载于9月15日第二版“求实篇”栏目。
有资料显示,《中国青年报》杂文栏目《求实篇》自1984年创办以来,激浊扬清,仗义执言,较好地发挥了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新闻界的好评,并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喜爱它的读者打开报纸先看这个栏目,如果那天它没有出现,忠实的读者还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求实篇》刊载的文章经常被其他报刊转载。吉林的《杂文选刊》几乎每期都选有几篇。
此前,该栏目曾刊发过我的几篇杂文。这一来,我一颗惶恐的心彻底放下了。《中国青年报》是中央级大报,连它都认为此文没啥问题予以发表,我还有啥可怕的呢?后来,《王伦喊冤》还被收入中青报“求实篇”杂文集《过一把什么瘾》一书中。
到了1998年,我的一位杂文忠实读者电话告知,我写的《王伦喊冤》被收入一本《精美散文》书中,书店有售。我买回一本,书名为《精美散文(幽默 杂趣)》,是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林郁编著。该书“幽默卷”收录了31位作者的文章,“杂趣卷”收录了21位作者的文章。《王伦喊冤》放在“幽默卷”中,目录排在第10位,第7至第9位是鲁迅的《捧与挖》,刘半农的《为汪局长脱靴》和梁实秋的《握手》。而排名在我后面的更有唐弢、茅盾、朱自清、老舍等我崇拜的名家。不知这位林郁先生是按照什么方式选稿编著的,反正,我看了这个目录排列甚觉汗颜!羞愧难当。相信读者看了也会贻笑大方!
另外,该书编者和出版社收录此文,连起码的常识也不懂,事前既没有跟作者打一声招呼,事后也没有寄过样书,更没有寄过稿费。为此,我曾给兰州大学出版社写过一信询问,但一直没有回音,国内的著作权保护可见一斑。
《精美散文》封面
又到了2001年秋,一位从未谋面的文友、著名杂文家、《北海日报》副总编辑阮直先生,突然从北海辗转打来长途电话,让我看一看某日的《新闻出版报》,上面的广告内容跟我有关。原来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刊登的出书信息,他们计划出一套丛书,让所有收录文章的相关作者与出版社联系,以便办理有关事宜。我跟该出版社取得联系,他们出版的丛书其中一本是《中学生阅读文选》,所收录我的文章正是这篇杂文《王伦喊冤》。我与出版社签订了同意收录该文的协议。
2002年,出版社寄来了样书和稿费。一篇被“上面”批评为“格调不高”的杂文,竟然被编入《中学生阅读文选》,继续“毒害”青少年,岂不是一则黑色幽默?另外,山东教育出版社跟兰州大学出版社编辑出书的方式,竟然如此霄壤之别?
这篇《王伦喊冤》被网络多次转载,有网友评论此文:“文章构思巧妙,借鬼魂之口笔伐当今社会一些官场腐败丑恶之现象,从中是否也能折射出笔者在仕途中遇到过坎坷?心中藏有羁绊一吐为快?世风日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不陶潜也不能自娱于源中。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而健康来源于平和的心态,所谓知足者常乐就是人生最大的安慰,共勉!”
网上截屏
直到我撰写此文,上网搜索,竟然发现《王伦喊冤》被收入一本《作文攻略:中学生获奖作文》,编者为“《中学生作文攻略》编写组”,出版社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我的这篇杂文一字不差,但是作者署名却换成了“王超”。《作文攻略:中学生获奖作文》自2008年出版以来,已经多次印刷了。
网上随时可见辅导中学生阅读写作的《王伦喊冤》阅读答案: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王伦喊冤》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王伦的缺点是什么?因何被杀?为什么数百年孤魂飘游无依,至今方才喊冤?
2、作者为王伦翻案,用意何在?
3、本文在构思上有哪些巧妙之处?
4、与王伦相比,当今的某些领导干部有哪些不足?
5、简要说说学了本文,对今后阅读其他作品有什么启发。
《王伦喊冤》参考答案:
1、未痛痛快快收留林冲埋下祸根,晁盖、吴用等七人上山入伙又被婉拒。世人偏袒林冲众怒难犯,只得忍气吞声数百年。而今世风流变,嫉贤妒能有甚于“我”却飞黄腾达,甚觉冤气填胸不吐不快。
2、作者为王伦翻案,实则意在揭露当今社会官场上的一些不正之风。
3、借古讽今,借王伦喊冤之名,行讽刺官场不正之风之实,使文章生动形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4、心胸狭窄,无自知之明;嫉贤妒能,压制人才;摆官架子,官气十足;对上点头哈腰,对下气冲斗牛
5、学会反思,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
天哪!我撰写此稿时,一气呵成,没有想得这么复杂。
呜呼!同一篇杂文,时而遭受批评,时而奉为佳作;时而被编出书,时而遭人剽窃;时而悲剧,时而喜剧,令人哭笑不得。
至今,我也没有弄清楚批评《王伦喊冤》“格调不高”的“上面”是谁,是某某阅评组?是某某新闻官员?还是某某党政领导?反正从总编辑的发怒,可见其来头肯定不小。不知道总编辑知晓这篇杂文此后的一连串喜剧,会作何感想。它是给报纸增光添彩了,还是涂鸦抹黑了?
按理,一篇文章问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公开评论批评都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把对文章的好恶跟权力交织在一起,居高临下,蛮横无理地予以指责,甚至戴帽子,打棍子,这就是“文革”遗风,对作者,对媒体,都是一次大祸临头,都是一场灾难。这血的教训在1949年后历次政治运动中我们领教得太多了,为什么有些人仍然不汲取教训呢?为什么有些人仍然在扮演如此不光彩的角色呢?
幸而,时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不然的话,因为这篇杂文,我还不知道会受到怎样的处理呢?
2012年2月12日于凌空书屋
2016年4月7日修改
2020年8月19日改于小店新居
冯印谱读本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媒体前辈
"标题党祖师爷"张友鸾晚年斯文“扫地”贺越明:罗孚与徐复观的隐秘交往胡舒立:缅怀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杨大明:悼丁望"右派"记者朱启平:日本投降的见证者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