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忆丨顾晓阳:1968年 “全国山河一片红”,路遇女生也脸红

新三届 2021-04-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野事野史 Author 顾晓阳


作家简历本文作者

顾晓阳,作家、导演。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1987年赴日本留学,1990年移居美国。作品有《洛杉矶蜂鸟》等,冯小刚电影《不见不散》编剧,电视剧《花开也有声》导演。


原题

1968年

“全国山河一片红”




作者 :顾晓阳

01
    
大约是1968年前后,大力家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的一个“黑据点”。
    
他家就在我家的前院,有兄弟五个,还有一个姐姐。“文革”前他们大都上寄宿学校,很少在胡同露面,加之父亲是右派,全家有些抬不起头,所以跟我们没有来往。“文革”一起,好多家庭都“黑”了,与原来的党内右派混成了一锅粥,不再有差别,所以你是骂也好、歧视反感也好、或者本人感觉牛逼哄哄也好,反正帽子一样,都叫“干部子弟”。
    
之前一年,有天早晨我还在睡觉,忽然被一阵“语录歌”吵醒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只听胡同里有一队人马的脚步声伴随着歌声由远而近。我以为是奔我们家来的,赶紧穿衣服下床,跑出院门——那时候我已见怪不怪,锻炼出临危不乱的本事,随时准备应对灾难。到胡同一看,果然是一队造反派,但已走过我家,向南向西,去了大力家。这一去,把他家抄了个底儿掉。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先前有一个男性造反派曾去过他家,想趁火打劫,占他家的房子。他们家老大大鹏在,坚决不允,与那人吵了起来。那人很凶,想来硬的,大鹏不吃这套,一拳就把他右脸颧骨上打起个大包。后来我们都管这人叫“大金包”。大金包本是个怂人,欺软怕硬,挨了打落荒而逃,回到机关去搬救兵。这一队人马,就是他叫来的。
    
等我进到大力家的院子,他父亲也回来了,正被造反派围攻。他父亲也很硬,只听他说:“我们家大鹏是练武的,真要动起手来,七八个人不得近身……”大鹏在另一边,也被围着,他仍旧骂骂咧咧,好像要跟谁再干一架。可惜没一会,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被轰出来了,详细的情况不得而知。反正最后的结果是:房子没占成,但把大力家给抄了。

当年所有“公家人”的家里,家具都是由单位按干部级别配给的,收取极便宜的月租金。大力家人口多,没收房子的理由不充分,但造反派不肯善罢甘休,便以家具是国家的、必须收回为由,把他家的家具全部运走了。这是明显的报复行为。

影视作品中的红卫兵抄家

    
抄家持续了近一天。大金包站在院子当中,指手画脚,不可一世。我和谢鸡子儿等小孩爬到房上,观看院内情形。鸡子儿家在大力家西边,从房上可以过去,他家有一棵杏树,正值春夏之交,树上结了青杏。首先是球子摘了一兜杏儿,趴在房顶,偷偷砍院里的大金包,纯粹是淘气,砍着玩儿。我和鸡子儿一看,也搞起了偷袭,见谁砍谁,乐趣无穷。结果我们被发现了,有的人认识我们,大喊:“那是顾××的儿子!”“那是谢××的儿子!……”我们一缩脖子,赶紧逃跑。
    
属于大力家自己的东西:衣服、被褥、锅碗瓢盆、几只箱子等,全部被扔在院门外的胡同里,靠墙堆成一个小山。下午,我从房上绕到了他家院门上的小门楼,手把树干往下一看,大力半躺在那座“小山”上,两手抱着后脑勺,眼望天空发呆,那忧郁无助凄惶的神情,使我内心一震,充满同情。这年他15岁。我们俩从无来往,一个招呼都没打过。这时他正好抬眼看到了我,我们的目光第一次有了交流,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从此就算认识了。
 
02
    
大力是个美男子。大伙曾经评分玩儿,把他评为“罗马型5分”。5分可是满分啊!小建一家三兄弟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都是那么俊秀文雅。鸡子儿细高挑,小红嘴唇儿,属他最能吹牛逼。京平说话结巴,小个子,穿柞蚕丝军上衣,骑个26燕式线儿闸自行车,最厚道。小弟谈吐斯文,郁郁寡欢,皮肤白皙,目睛发黄,他父亲是山西崞县人,估计祖上有胡人血统,家里人都有些像外国人。小白憨厚内向,平常不说话,急起来满眼血丝,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我在这里边最小,什么也不懂,满嘴胡同口音,是他们的跟屁虫。
    
现在已记不清什么原因——在1968年的某些时段,大力的父母经常不能回家。于是,这些孩子就没日没夜地泡在他家。桌椅板凳和床都没了,家人打地铺睡觉,我们也全部卷缩在地铺上坐着。满屋烟气缭绕,人人都抽烟,有好的抽好的,没好的抽次的,最便宜的叫“经济烟”,9分一盒;最常抽的是“战斗牌”,1毛多一盒。

警察和居委会大妈已经盯上了这里,因此为避免暴露,发明了一些“切口”,比如谁去小铺子买东西,你追到外面托他带烟,就要喊:“喂,给我捎一两盐,要火药味儿浓的!”火药味浓的,就是“战斗牌”香烟,精装的叫细盐,简装的叫粗盐。也都喝酒,但可能因为酒太贵,每人喝不到几口,印象中发酒疯的只有一次,是大力的弟弟小龙喝醉了,抄起顶门杠跑到胡同里要打架。大力等人连拉带扯把他弄回家,好一通骂。这要让片儿警或街道大妈看见,还不把咱们全端喽!
    
这么多的光阴,如何才能打发掉呢?有一天外号叫“老头儿”的孩子说:“晓阳,咱俩玩玩儿?”“玩儿什么?”“你打我一拳,我也打你一拳。”“好。”“你小,你先打。”我打了他一拳,他也打我一拳。“我操!你怎么那么使劲儿啊?”他是中学生,比我大好多岁,高出我一头还多,力气当然大。“我没使劲儿啊!”睁眼说瞎话,没使劲会这么疼?第二拳我出手就重了,他更重,更重换来更更重……结果我俩打了起来,直到他把我打哭。“哎,晓阳,别哭啊,咱们不是玩儿吗?”
    
老头儿家住永安里学部宿舍,我去过,他的单人床床底下全是烟头。烟屁股抽完一扔,用脚尖一捻,顺势踢到床下,从来不扫。后来他去了农村插队。1978年忽然给我来了一封信,在河南当工人,满纸是怀念之情。再后来又没消息了。我也挺想他的。
    
当时中国芭蕾舞团在天桥剧场演出《红色娘子军》,是北京青少年中的一件大事。只要演出消息一出来,半城的“老兵儿”、痞子、土晃儿,就像蝇群冲向一坨新鲜的粪便一样,立刻扑向天桥剧场,他们要在售票处外的露天排上一个通宵,才能买到票。京平也加入到购票的人群中。

影视作品里的“老兵儿”


有一次,夜里太冷了,又饿,老兵儿痞子土晃儿和京平们砸了旁边的一个饭馆,把现金和食物一抢而空,又劈桌子劈椅子拆掉门框窗框,点起篝火取暖。第二天早晨,京平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大力家,眉飞色舞地把夜里的事情描述一番,然后倒在地铺上睡死过去。
    
这天,大力家来了个新朋友叫大森,他是军乐团吹圆号的,20岁上下,一身崭新的军官服,虎背熊腰,气宇轩昂。这可是真正的现役军人哪!大家七嘴八舌把京平买票的事给大森讲了一遍,然后让他假扮军代表,吓唬吓唬京平。
    
大森来到京平身边捅他:“嘿,起来!说你呢,起来!”
    
京平挣扎了几下,嘴里叨叨咕咕,扭过头一睁眼,一个带领章帽徽的军官站在他面前,吓得一激灵,立刻坐了起来。    

“叫什么?”
 “×……京平。”
   
“×京平就是你呀!我是市局军代表。”   
“?!”
    
“说!昨天晚上干嘛去了?”   
“昨、昨天晚……上,没干嘛!”
    
“没干嘛?饭馆是怎么回事?”
    
京平一听,当即就撂了:
   
“不、不……是我砸的……我跟着别人进去的……是我、我就吃了一块红烧肉……”
   
“讲清楚!什么红烧肉?”
   
“就那饭馆不是有红……烧肉嘛,放在一个大、大盆里,我就用手这么一挖,挖、挖出一捧肉,就吃了……是我就吃了一捧红烧肉,没干别的……”
   
我们实在憋不住了,笑得弯腰直不起来。大森也笑起来。京平好一会才明白怎么回事。
 
03
    
小弟把一副皮手套借给他们班一个同学,同学找了各种借口,长期不还,看样子是要“咪”(私贪)。
    
一天中午,大伙儿去了127中,想在放学时憋住那个同学,把手套要回来。这热闹事我自然是不肯落下。七八个人骑着自行车往学校门口一戳,还挺狂的。直到下学的人都走干净,也没看见那人,他没来学校。
    
我们打道回府,都去了大力家,我的自行车也放在他家院子里,大家商量着去那人家里找他。我饥肠辘辘,回自己家吃了个馒头。再回到大力家,一个人都不见了,我的自行车也一起失踪。咳!他们已经出发了,我差一步没赶上,好不失落!
    
那人住在北京站西边,他们不认识,找了“黄鼠狼”带路。黄鼠狼跟他熟。到他家门前,把他喊了出来。他挺横,干脆不承认有借皮手套这回事。大家跟他讲理,还没说几句话,小白从书包里掏出三棱刮刀,冲上去照他屁股就捅了两刀。他还狂呢,说你们他妈玩儿真的是不是?说着一摸屁股,再看看手,一见手上有血,立刻软瘫在地。

影视作品里的打群架

   
“朝阳群众”不是一日练成的,街道大妈受党教育几十年,早炼就了一付金睛火眼!从这帮人一进胡同,大妈们就知道不是好人,马上通知了派出所。在小白插完人、大家撤退时,胡同两头早被警察和群众堵上了。京平个儿小,没被关注,成了漏网之鱼。大力可能面相太俊了,不像歹徒,群众识别不了。小白一看大力没事,急中生智,追过去冲他喊:“嘿!嘿!你买菜去怎么不叫上我呀?”也溜了。鸡子儿本来没动手,在路边跨在自行车上看热闹,但长得太像坏人,被大妈一把薅住。黄鼠狼最倒霉,其实没他什么事,也折进去了……
    
大力躲到小建家避难,小建家住永安里,没有参加这次流氓斗殴。我记得大力的姐姐还要让我给他送东西。过了两天,他以为平安无事了,就回了家。京平逃了两天,也认为没事了,这天跑来大力家打探消息。片儿警小魏摸透了这帮小流氓的心理,当大力京平劫后重逢额手称庆之时,小魏带着人把他俩逮个正着。

我的自行车还在大力家放着呢。小魏认定这是赃证,把自行车挂到京平脖子上,又抽走了他的裤腰带,让他两手提着裤子、挂着自行车向派出所走。小白家住台基厂,顺藤摸瓜,没几天也给擒住了……
    
又过两天,街道大妈通知我去喜鹊胡同派出所。让我去干嘛?我可是清白得不能再清白啦!到那儿一问,是让我把自行车骑回去。看来我对组织上还是不够信任,党怎么会冤枉一个好人呢?
 
04
    
大力的朋友老孙,是师范学院体育系学生,学拳击。他曾把一副拳套放在大力家给我们玩儿。有一天大力让我把拳套送回学校去。我不知道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是两个学校,骑上自行车就出了新街口奔铁狮子坟,大夏景天儿的,骑了30里地,汗出如雨。到北师大一问,人家说师大是师大,师院是师院,你要找的师范学院在花园村。我直犯晕!什么铁狮子坟、花园村,我不但从没来过,连地名也是头一次听说。我是城里人啊!

那时的北京人真好,我一路打听着路线,不论是下棋的老头还是行路的阿姨,都非常耐心地给我指路,又骑了10几里地,终于找到偏僻的师院。可一打听,还是不对!体育系不在本校,在10几里地之外、现在北三环蓟门桥附近,苦煞我也!……

那个鬼地方,比农村还农村,一条土路,树木茂密,我从门口来来回回过了好几趟,硬是看不到校门。当我终于找到老孙时,眼泪差点掉下来,亲人哪!老孙听完我的遭遇哈哈大笑,摸着我的脸说:“可把我们晓阳折腾惨了,今天跑了小一百里地……”

老孙哪儿都好,就是老爱摸我的脸蛋,说比婴儿屁股还嫩,弄得我浑身麻痒痒的。后来他看出了这是我的软肋,一见我就揸撒开巨大的双手说:“哎呀晓阳,你怎么这么嫩哪!”我撒腿就跑。
    
唉,要是老孙现在看见我长成了这么一副糙样儿,非得自残。
    
有一次在大力家,我和老孙去买东西。在大羊毛胡同,我的一个同班女同学和同伴迎面而来,她们可能刚洗完澡,披散着湿头发,端着脸盆,这在当时的小丫头是常事。我一看见她就脸红心跳。这天我觉得我很注意控制自己,但可能太紧张,迈步有些僵硬。老孙一眼就看出来了,大笑,说:“晓阳你怎么脸红了?啊哈哈哈……你这个小崽子,真他妈逗!”大概他觉得我小得还没长全乎呢,怎么居然也会对异性有反应?回到大力家,他见谁对谁说一遍,把我臊得够戗。
    
小龙比我大一岁,有一次他的一个小学同班女生从我们胡同过,他脸也一下就红了。我眼尖,立刻发现了,但当时我还没到开这种玩笑的年龄,憋着不敢说。那个女生住在我们小学旁边,高个子,有些黑,长得挺漂亮,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后来,直到现在,我还拿这件事跟小龙逗。

影视作品里的“拍婆子”
    
京平15岁,成熟老练,胆子也大,看上谁就“拍”谁,“哎同学,咱们交……个朋友吧?”而且他为人仗义,更多的是替别人“拍婆子”。别人一般都是色大胆小,不敢主动跟女孩说话,他上去替别人说,“同学,那、那个人是我朋友,他想跟你认……识认识。”最牛的是,拍成的机率比拍不成的高,从没拍炸过。
    
冬天,他叫上鸡子儿和我,跟他到永安里去憋一个女孩。这女孩是他们学校的,当时好像叫日坛中学,就在现在LG大厦的后面,女孩家住永安里。他想在女孩放学回家的路上跟她说话。鸡子儿穿了一双“将校靴”,那叫狂!我把我妈妈的一双不太像女鞋的牛皮鞋给蹬上了,虽然大,倒还能走起来。不过这双鞋我只穿了那一次,再也没脸丢人现眼了,鸡子儿光数落这双鞋就数落了半小时。刚下过雪,路上的积雪被自行车和行人压得又硬又滑。我们在寒风中哆哆嗦嗦,两只脚不停地剁着地面,等了两个小时,冻得张嘴都困难了,只好撤兵。
    
不过后来京平到底把那个女孩给拍上了。有一天,他带着女孩来到大力家。这可是件大事,人们都集中在正屋(北房),围着新添置的桌椅坐了一圈儿。我太小,上不得台面,只好假装灌暖瓶,提着一个开水壶走了进去,匆匆瞥了一眼:女孩很清秀,端端庄庄,穿一件发白的黄军装,不喜也不愠,很大方……后来京平当兵探亲回来,我还问过他与女孩怎么样了?他说吹了。我惋惜半天。
 
05
    
大力学手风琴才两年,已接近专业水准,声名四播。有一天北京军区炮兵的欧阳“小胡子”来,邀大力去西山跟人“叉琴”(比赛)。他俩出门骑上车后,我习惯性地跳上大力车的后座,也想跟着去。小胡子说:“这小孩儿,太丢份了!去干嘛?”大力只好说:“晓阳你别去了。”我尴尬地跳了下来。
    
他学琴的第一年练得最刻苦,没白天没黑夜地拉,左手腕被带子磨破了,缠上手绢照拉,大哥大鹏监督着,稍有懈怠就打。夏天有午睡习惯,琴声惊扰四邻,我们院儿的孟阿姨站在他家后窗下喊:“别拉啦!吵死了!让不让人睡觉!”那时他家还没被抄,他就关上后窗户,钻到大衣柜里去练,汗如雨下。
    
我们经常如醉如痴地听他拉琴。最欢快的是《小苹果》,最炫技的是《马刀》和《霍拉》,我最爱听的是《牧民歌唱毛主席》。一听就是几个小时。
    
他家有一台苏联落地式大收音机,像个柜子,柜顶有翻盖,打开翻盖里面是留声机。唱片只有几张,其中还有借的。《梁祝》百听不厌。有一张外国的,因为都不会外语,不知是什么,乐曲进行当中,忽然传来女人一声尖叫,接着一个男低音不怀好意地笑了几声:嘿嘿嘿嘿……这张唱片引来最多的关注和议论,是强奸吗?杀了人?音乐中怎么会有这个?……结果有一天唱片放在地铺上,鸡子儿一屁股就给坐碎了。
    
大力提出“百鸡宴”的倡议:每个人都去偷鸡,凑不到一百也得弄个十来只,作成红烧的、白煮的、白切的、香酥的、酱的、炒的……大家热烈响应,但实际上去偷的,好像只有京平一个人。

影视作品里的大院子弟

    
京平家住东大桥。这时鸡子儿的父亲不知又犯了什么错误,全家被赶了出去,也搬到东大桥,跟京平家挨着,是那种一排一排的平房。京平夜里爬起来,偷袭了邻居家的鸡窝。他说鸡在夜里不叫,他打开鸡窝门,手上放些米粒,嘴里学着“咕咕咕、咕咕咕”,抓住鸡脖子,一拧,就齐活了。他偷了三四只,送到鸡子儿家,鸡子儿连夜就奔了大力家。第二天邻居发现鸡没了,顺着地上的鸡毛找到了鸡子儿家。鸡子儿坚称昨天不在家。邻居明明知道是这俩坏小子偷的,但找不到证据,没辙。
    
小建最本分。他带来了双胞胎大宝二宝。大宝二宝家住黄化门总参宿舍,都是1米9的大个子,长得一模一样。直到现在,如果我不看人光听他俩说话,分不出是谁说的。但两人的个性可说截然相反,大宝能说会道,二宝少言寡语;大宝幽默外向,二宝沉稳有干才。那时,大宝偷了衣服,交给小建让他帮着卖,等警察来他家搜,什么赃物也没有。有一阵子商店里灯泡紧缺,他就偷灯泡,一次路过一间房,亮着灯,他进去就要摘,手都够着灯泡了,一低头,下面坐着一个人在看书。个儿太高了,有时也会出现盲点的。
    
有一次鸡子儿又折进去了,不知关在哪儿,他妈妈请京平帮助寻找。京平到东大桥派出所问,警察说没这个人,然后反问他:“你叫什么?”“×京平。”警察说:“哦,我们正找你呢!你就别走了。”当即把他扣下,关进“学习班”。
    
在学习班,警察让他念《毛主席语录》,“第×页第×段,开始!”京平捧着语录本照念:“对于那些盗窃犯、诈骗犯、杀人放火犯、流氓集团以及一切危害社会的坏分子,也必须实行专政。”警察说:“重念!”“对于那些盗窃犯……”警察再次打断他:“重念!”“对于那……”警察上去抽了他大嘴巴,喝斥他再重念。这回他突然开了窍:“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对于那些盗窃犯、诈骗犯、杀人放火犯、流氓集团……”终于念对了!少了这个前缀是万万不可的,在封建社会,这叫“大不敬”罪。
 
06
    
1968年,全国的运动已经失控了。前一年上海“一月风暴”,造反派夺了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权,从此夺权风潮遍及全国,到1968年9月,“全国山河一片红”,各省市领导班子都被打烂重新换了血。但毛希望的大联合局面并没有出现,各地都分成两大派,你死我活,武斗越演越烈,无法制止。除北京外,几乎所有城市都动了真枪真炮,打起了真正热兵器的战争。
    
北京在1968年最闻名的是清华大学武斗,从春到夏打了一百天,使用的武器有棍棒、长矛、自制“莫洛托夫燃烧瓶”、崩大砖头的弹射器和土坦克,双方各有死伤。
    
在民间,最有名的是1968年夏“王小点刀劈小混蛋”,此事衍为传奇故事,真真假假,至今传诵不衰。2002年我曾问过小点儿,当时你们到底去了多少人?小点儿说:“这么说吧,从甘家口到二里沟,一条路全被‘老兵儿’的自行车堵满了!到底多少人我也不知道。”
    
2000年在洛杉矶,我和陈凯歌聊天,他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我说刚写完一本1968年的小说。凯歌一听眼睛就亮了,说:“六八年,可歌可泣的年代!”聊到“刀劈小混蛋”,他说:“如果拍电影的话,要用俯拍,只见刀起刀落……”

影视作品里的“小混蛋”

    

大力当时就给我们讲了刀劈小混蛋的故事,他说是计委大院曹京生手执一把日本军刀架在小混蛋脖子上,问小混蛋“服不服?”小混蛋面不改色,说不服!这才被乱刀砍杀……实际上,这起事件中并没有曹京生。可见当年一开始传播,就出现了各种版本。
    
1968年底,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人人都要离别可爱的家乡。北京站从早到晚是远行的人流,站台上挤满了送别的亲友。汽笛鸣叫,火车哐当一动,整个站台上轰地一声响起一片哭声……这个场面,令人终身难忘。
    
大力和他大哥先去南方的农村插队,后来都走后门当了兵。他二哥大新好像早在1967年就去黑龙江了。小建大宝都是先去农村再当兵。鸡子儿也入伍了,在四川。小白去了黑龙江建设兵团。京平随父亲去河南农村五七干校,在那里目睹了我父亲挨斗的情景,“你爸嘿,脖子一梗,就……是不服!”后来他去河北当兵,刚到县城还没穿军装时,与一个同伴闲逛,遇到几个当地流氓要“洗”他俩,他先假装逃,然后抄起板儿砖左右开弓,花了三个、拍晕一个,被抓进公安局。别看个儿小,论打架,那是行家里手。
    
有一天小弟来找我借自行车,说他父亲病了,要驮着父亲去医院。他感叹着说:“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虽然我还不能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他的情绪感染了我,心情灰了好一阵子。我看着他推着自行车载着老父亲黎玉,向建国门门诊部走去。
    
我上了中学。大力从山西炮兵部队回来探亲,我一听说,立刻飞奔到他家。他穿着军装,正在与姐姐说话。他姐姐一见我就问:“晓阳,你知道赫鲁晓夫是谁吗?”“知道啊。”他姐姐立刻嘲笑他:“你看,连人家晓阳都知道!”他说:“不知道赫鲁晓夫怎么了?我会背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插话说:“这个好像是古文,不是诗。”姐姐又笑他:“露怯了吧?露怯了吧?……”
    
听她这么一说,我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延伸阅读

牟志京:拍婆子与黑格尔

杜欣欣:拍婆子的考证

1968年6月"小混蛋"之死:

亲历者还原文革北京江湖

王冀豫:我是杀人犯

一个红卫兵的反思

北京顽主们的血色青春
文革时北京流行的江湖黑话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顾晓阳写字楼

顾晓阳:儿时的夏天

顾晓阳:革命年代的记忆碎片

顾晓阳:新儿女英雄传

顾晓阳:我的1976,

大地震、国丧、粉碎"四人帮"

1979,人民大学罢课亲历记

顾晓阳:八十年代大学校园纪事

顾晓阳:安徽芜湖支教半年,

我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顾晓阳 :洛杉矶湖街客栈,

高朋满座一碗炸酱面伺候

顾晓阳:顾城最后的日子

顾晓阳:洛杉矶的家被盗,

阿城哥几个成了福尔摩斯

顾晓阳:洛杉矶,乡愁变成数码的

顾晓阳:我在美国时发现:

中国人家里没书

我们的今天得益于他们的昨天

顾晓阳:新生代诗人的锦绣年华

顾晓阳:先锋小说家马原

顾晓阳:“窑洞”博士

顾晓阳 :"大姑娘"

顾晓阳:老革命詹富光

顾晓阳:怀念老同学吴方
顾晓阳:混在北京的美国好友老康
被资本家耽误了的法国文青老白
 顾晓阳:日本的房东井口大叔
顾晓阳:逛书店:正在消亡的生活
李梅:我眼中的顾晓阳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