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年 | ​任虎成:打水漂,我击中小伙伴的后脑勺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2-09-19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2013年的作者

任虎成,1956年5月生于太原,插队两年,当兵三年,198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在国家机关工作八年,2002年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从事律师职业,2016年退休。


原题

儿时玩过的

那些“玩意儿”




作者: 任虎成



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农村学校度过的。1963年至1966年,我在山西省绛县卫庄公社里册小学读完了三年级。1967年,我在卫庄公社斜曲小学读完了四年级。1968年至1971年我在绛县南樊公社中堡七年制学校读完了五、六、七年级。


上学前,我不记得父母给我和弟妹们买过什么玩具。上学后,父亲曾带回家两个皮球,我拿了一个去学校,很快就被老师没收了,并且从此泥牛入海无消息,我再也没见过那个皮球。这两个皮球是我和弟妹们小时候唯一玩过的玩具。


那个年代,我混迹于农村孩子之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快乐。



摔泥炮

雨后,低洼处的泥土被雨水泡的很松软。我们就把泥巴捏成烟灰缸的形状,然后用力扣在地上,比谁的“炮”响声大。

里册同学黑蛋还表演过另一种“炮”。他先把沟子(屁股)在地上蹭一蹭,然后撅起沟子放了个屁,沟子上的土就被蹦得像冒烟一样,可谓有声有色还有味。那时正值抗美援越时期,黑蛋一边放炮还一边喊着抗美援越的口号。

自制“洋戏匣子”


“洋戏匣子”是当地对“广播匣子”的称呼。孩子们玩的“洋戏匣子”是用火柴盒做成的。在火柴盒上固定一根线,线的另一头拴在一根木棍上。转动木棍,火柴盒就会发出“滋滋啦啦”的声音。因为火柴盒形似洋戏匣子,孩子们就把这种玩具称为洋戏匣子。


拉线飞轮

拉线飞轮是用一根细绳和一个瓷夹板做成的。将细绳穿过瓷夹板的两个孔,再把细绳的两个头绑在一起。两手分别抓住绳子绕一会,给绳子上劲,然后用力拉绳子,这时瓷夹板就会转起来,一拉一松就可以不停的转,还会发出“呜呜”的声音。

拉线飞轮还可以用来“打架”,即让自己的飞轮与别人的飞轮相互碰撞,看谁的飞轮结实。


养蚕


在里册,有位同学(名字想不起来了)家里养蚕,他送给我八、九个刚孵出的蚕宝宝,并向我传授了饲养知识。我把蚕宝宝安置在家里的一个托架上,每天摘一些桑叶回来喂。随着蚕宝宝一天天长大,我又准备了一把“干草”(谷子秆)放在架子上。最后,蚕宝宝们一个个爬到干草上吐丝作茧,住进了自己建造的白房子里。

拼水


“拼水”就是打水漂。把瓦片贴着水面撇出去,瓦片在水面上由近及远跳出一连串水花,看谁“拼”的远、“拼”的长、拼出的水花多。


当时我家住在里册鹿场里,里册鹿场北墙外有个“泼池”(池塘),我和小朋友曾在这儿拼过水。一次大雨过后,泼池里蓄满了水,很多孩子都在池边“拼水”。我来得晚,附近的瓦片已经被捡光了,我只好到稍远的地方去寻找瓦片。等我捡了几个瓦片回来时,又发现没有合适的投掷位置。当我勉强找到一个位置,拉开架势把手里的瓦片撇出去的瞬间,联成——附近的一个小男孩——突然跑到我前面拼水,我撇出去的瓦片正中他的后脑勺。

出了这样的事,找家长是免不了的,我吓得够呛。我父亲让张子祥叔叔给联成处理了伤口,倒也没有惩罚我。顺便说一句,张子祥叔叔那时是鹿场的兽医,有时候也给人打打针。

打瓦


打瓦,其实是打砖。先划两条间隔三、四米的线,一条线上立砖,在另一条线上用“瓦”(打磨过圆形砖块或者扁圆形的鹅卵石)把砖打倒。打的方式有“打”“踩”和“蹦”。“打”是把瓦直接扔出去把砖打倒,“踩”是用脚把瓦踢出去把砖打倒,“蹦”是用脚夹着瓦把砖打倒。

踩分为“一踩、二踩、三踩”。“ 一踩”是先把砖扔到一步之遥的地方,然后向前迈一步踩到瓦上,同时变成金鸡独立状态,然后再用着地的脚把瓦踢出去,把砖打倒。“二踩”是把瓦扔到两步之遥的地方,然后向前迈一步,再单腿向前跳一步踩到瓦上,然后把瓦踢出去把砖打倒。“三踩”是单腿向前跳两步去踩瓦。


蹦分为“一蹦、二蹦、三蹦”。“一蹦”是双脚夹住瓦向前蹦一步,在双脚落地时把瓦甩出去把砖打倒。“二蹦”则是双脚夹着瓦向前蹦两步,在第二步落地时把瓦甩出去把砖打倒。“三蹦”以此类推,双脚夹着瓦向前蹦三步的同时把砖打倒。

打瓦可以两人或多人一起玩。玩的规则是,前面的人“坏了”(失败,没有把砖打倒),就换后面的人打;“坏了”的人下次从“坏”的地方接着打,先打完的为胜。等候的人要负责把打倒的砖再立起来。

打瓦能锻炼人的协调性和力量,也有助于提高弹跳能力。因为踩都是单腿动作,需要保持好平衡;而蹦的时候,弹跳好的人就可以尽量把步子迈得大一些,从而尽可能接近目标,提高打击的成功率。

打瓦最大的缺点是太费鞋,踩的时候要用脚尖把瓦踢出去,对鞋的前部磨损很厉害;蹦是用两脚夹住瓦蹦,对鞋的内侧磨损也很厉害。那时候大家都穿布鞋,而布鞋又是很不耐磨的。


抓拐


“拐”是羊的膝盖骨,据说只有羊的后腿才有。每幅拐由五个羊拐组成,也可以是五个桃核或者五个小石子。

抓的方法是,先把一个拐抛到空中,然后去抓其他的拐,最后再把空中的拐接住。抓拐的顺序是,一次抓一个、一次抓两个、一次抓三个,最后是一次把其余四个全部抓起来。

抓拐比较难的是反抓,先把手心里的拐轻轻抛起用手背接住,再用手背把拐抛起来然后反手抓住。一次反抓两、三个拐比较容易,要把一副拐全都反抓住就很难了。

抓拐要求手眼协调、动作敏捷。女孩子玩的比较多,男孩子也爱玩。


做咪棍


“咪棍”是当地人对口哨的称呼,是用柳树或杨树的细枝做的。咪棍样子很像唢呐的哨片,可以吹出声音甚至旋律。

春天,柳树和杨树发芽后,其枝条很容易“秃噜皮”。这时候,弄一截树枝,只要用手指轻轻揉捏几下,就可以把树皮从树枝上褪下来。把树皮一端的表皮刮掉,一个咪棍就做好了,放到嘴里就可以吹出声音。每一个咪棍的声音都不相同。咪棍不仅可以吹出声音,还可以吹出调调来。

另一种咪棍声音很响亮并且富于变化。其制作方法是,在一段手指粗细的树枝(三、四寸长即可)中部把树皮环切一周,使之分为两部分。将其中一部分的树皮揉捏下来,这部分的树皮和树干就可以做活塞运动了。吹的时候,一边往树皮里吹气,一边推拉树干,随着气流的改变,发出的声音也在不断变化。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咪棍是用牛筋草做的。揪一截牛筋草,把叶子去掉,将叶子根部往外掰一掰,放到嘴里就能吹出声音。

做辐条手枪


“拉拉车”是当地对小平车、小推车的称呼。拉拉车的辐条可以做成一种“手枪”。先把辐条弯手枪的样子,把火柴头抠下来装进条帽里,再用一截铁棍(粗铁丝)插进条帽里,然后在墙上或者地上磕两三下,火柴头就会发出“啪”的一声响。


我也做了一把这样的手枪,玩了几次觉得不过瘾。正巧那时候家里刚打过一把铜勺子,由于铜不够我父亲就拆了几发子弹,用“炮壳”(子弹壳)凑了数。子弹里倒出的火药放在窗台上还没有处理。我就突发奇想,想看看在条帽里加点火药会怎么样?

一天晚上,我就在院子里开始我的实验。开始只是想加一点火药试试,等到装的时候又零时改变主意,把条帽里塞满了火药。我在墙角的一块石头上磕了两下,结果威力超出想象。一团火光伴随着一声轰响之后,用来做撞针的铁棍不见了。它的飞行路径应该是,先飞到石头上,再从石头上飞到别出去。我暗自庆幸,幸好它没冲我来,不然还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呢!从那以后,我再没玩过这种手枪。

放风筝


1965年春天,我和黑蛋放过一次风筝,准确地说,是我看黑蛋放风筝。

黑蛋的哥哥那时已经成年,给黑蛋做了一个风筝(也可能是上一年做的),黑蛋就叫上我一起去北坡上去放。在北坡上,黑蛋拖着风筝从高处往低处跑了好几趟,风筝也没飞起来,黑蛋只得放弃。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风筝。

当我再次接触风筝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年之后了。那时我儿子十岁,我给他买了一个老鹰造型的风筝。那时万科城市花园小区外还是大片的农田,我带儿子到空地上去放风筝。风筝很容易就放起来了,只是200米长的风筝线很快就“相形见短”了,旁边人的风筝线都是上千米的。这次买风筝、放风筝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儿子,但也是我自己第一次真正放风筝。

滚铁环


当时里册的孩子中有铁环的不多,我只在靳狗头(当时村里还有一个陈狗头)家院子里看到过铁环。

黑蛋家有个旧自行车圈,已经锈迹斑斑,黑蛋拿它当铁环滚。他用一根手指粗的木棍放在自行车圈的凹槽里推着自行车圈跑,倒也别具一格。

我也滚过几次。这大家伙直行没问题,但拐弯就很不方便。小铁环转弯,只要把叉子顶在铁环的前部,让铁环靠在叉子上,就可以随意转弯了。黑蛋的大铁环没有叉子(也不能用叉子),拐弯只能拐大圈,或者停下来手动“掉头”。

做飞轮


飞轮有简、繁两种。简易飞轮是用夏至草或土薄荷草做的。取一截两端带节的夏至草或土薄荷草,中间插一根酸枣刺,用嘴一吹,夏至草或土薄荷草就在酸枣刺上转起来。


夏至草


土薄荷草


繁琐的飞轮是我跟斜曲小学同学李猛学的。材料包括:核桃、筷子、细绳和鸡毛。核桃两端各钻一个孔,用来穿筷子;核桃一条“脊”的中部两侧各钻一个孔,用来拴绳子;筷子顶端保留一厘米不动,其余部分削成一根棍,粗细要能够穿进核桃两端的孔。鸡毛要用鸡翅膀上的毛。将鸡毛绑在筷子的另一端,甩动绳子,鸡毛就会以筷子为轴在核桃上飞舞起来,还能发出“呜呜”的声音。

蹅拐子


“蹅(zha)拐子”是踩高跷的一种。“拐子”可以人工制作,在一根木棍上安装一个脚踩的木板即可,但这需要技术和成本。农村孩子不用这么费事,一切因陋就简:找一根带杈的小树,杈下一尺多长,杈上一米多长,杈留一寸多长,一个天然的拐子就做成了。“蹅”的时候,两手握住拐子上部,两脚踩在“杈”上,就可以行走了。


斜曲的李晋元那时在卫庄读高小,周末和节假日我们经常一起玩。他做了一副这样的拐子,我们经常一起“蹅”。

茭茭秆系列


在绛县方言里,高粱叫“茭茭”,高粱杆自然就叫“茭茭秆”了。茭茭的用途主要是作饲料,茭茭秆则有很多用途,尤其是茭茭秆最末一节的“梃梃”。艺术家可以用来创作艺术品,农家则主要用来除(捆扎)笤帚和刷锅刷子、做“佩佩”(盖帘)、当柴火等。



孩子们可以用茭茭秆做很多玩具。例如:眼镜、鸟笼、“凑唧唧(蝈蝈)”笼、风车、箭杆等。




风车包括风轮和手柄两部分。风轮是将一节茭茭秆从中间劈开,在其中一片上固定两块写春联用的红纸,红纸呈对角固定。固定红纸的材料通常是用酸枣刺。手柄是一截一米多长的茭茭秆。在风轮的中部插一根酸枣刺,再把酸枣刺插在手柄的一端,一个风车就做好了。这时候手持手柄风轮就会转动,跑的越快风轮转的也越快。


风轮也可以只用纸做:在一张正方形纸的四个角上,沿对角线剪一刀,再把其中四个角折向中心并进行固定即可。

1990年前后,我蜗居在西城北京兵马司胡同的一间平房里,院里几个八九岁的孩子放学后没得玩,我就给他们每人做了一个这样的风车,他们玩的很开心。

做弓箭


用绳子把一截弯曲的树枝固定,一张弓就做好了。箭通常是用“梃梃”做的。箭要求“直溜”、光滑,“梃梃”正好没有节。箭头可以用磨尖的铁丝做,也可以用截掉“盖”的钉子做。比较讲究的箭头,是把铁丝的一头砸扁,再磨出一个菱形的尖。


用“梃梃”当箭杆属于就地取材,省事但不尽如人意:一是“梃梃”太轻,容易受风的影响;二是“梃梃”往往不是很直,多少都有点弧度。

顾名思义,“箭杆杨”的枝条做箭杆比较理想。箭杆杨也叫“窜天杨”,树干和树枝都很直。用它的树枝做箭杆,重量和“直溜”要求都能满足。只是这种“窜天杨”的高度实在了得,想弄它的树枝比较难。

自制耳机


自制耳机要用到漆包线、线轴、墨盒和薄铁片。将漆包线缠在线轴上,再把线轴固定在墨盒里,薄铁片盖在线轴上,墨盒的盖上要钻几个孔。把漆包线的一端接在广播线上,另一端接地,就可以听有线广播了。


这种自制的耳机在当时属于“高科技”了,一是缠漆包线的时候不能伤了漆包线上的绝缘漆,否则,漆包线会短路,制作耳机就失败了;二是铁片要越薄越好,因此磨铁片不但很费功夫,还不能把铁片磨穿了。

“逮”系列


在农村,可以逮的东西很多,例如蚂蚱、龙虼蚤(龙虱)、喕嗷(知了)、凑唧唧(蝈蝈)、各种鸟,等等。

夏天,草丛里、庄稼地里,蚂蚱随处可见。蚂蚱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是蚂蚱和扁担两种,每一种又有绿色、褐色、黑色等不同颜色。个头差异就更大了,相差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都有。

扁担

我们逮蚂蚱没什么目的,纯粹为了好玩,看谁逮的多、逮的快。逮到的蚂蚱用“毛毛草”(狗尾巴草)穿起来,有时候也有人说拿回家喂鸡。那时我家还没养鸡,我就扔在鹿场的院子里喂麻雀。蚂蚱的嘴里有咖啡色的唾液,蚂蚱抓的多了,手上满是咖啡色的斑点。

龙虼蚤(龙虱)只在下雨天或者雨后才有。据同学介绍,龙虼蚤可以烤了吃,而且还很香。如果是母龙虼蚤那就更好吃了,因为母龙虼蚤肚子里有很多籽。

龙虼蚤

有时候我们也抓蟋蟀玩,放在瓶子里看它们互殴。蟋蟀很贪吃,你可以把它的六条腿,一条一条地揪下来喂它,它会很快都吃光。

夏天,喕嗷(知了)很多,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我们不管会叫不会叫,见了就逮。因为喕嗷很机警,不是很好逮,所以能逮着本身就很有成就感,逮到会叫的喕嗷那就锦上添花了。

我们逮喕嗷大多是偷袭趴在树干上的喕嗷,如果上树去逮,不等你爬到跟前,喕嗷早就飞走了。一次在学校院子里,洋槐花树上的喕嗷叫个不停,师兄米贵漫不经心地扔了两个石子上去,居然打下来两只喕嗷。我们都称赞他的“手艺”好,他也洋洋得意起来,好像真能百发百中、弹无虚发似的。

我曾在里册鹿场看到过麻雀追逐喕嗷的场面,一方面,我佩服麻雀的勇气,敢于猎杀喕嗷这种体型比较大的猎物;另一方面,也怀疑一只麻雀能否吃得下一只喕嗷?

逮凑唧唧(蝈蝈)是为了养起来,听它叫。因此,逮之前要准备好笼子。但凑唧唧不好逮,一是数量不是很多,二是它喜欢呆在酸枣树上,逮的时候容易被刺扎到。


在斜曲的时候,曾经看到同学新民的父亲收工回来举着一颗酸枣树,上面有一只凑唧唧。我不禁对他的智慧肃然起敬:凑唧唧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带回家了!

饲养凑唧唧,一般是用葱叶和北瓜花当饲料。

在鸟类里,西春(麻雀)最不招人待见,但又最多、离人最近。1958年西春曾被列为“四害”之一,全民共诛之。里册鹿场的房子上、房子里有很多麻雀窝,我经常去掏,有的是蛋,有的是“西春儿子”(幼鸟),有的是空的。有时候,即使是出窝的小西春也很好逮,它们警惕性差,飞不快也飞不高。

在里册,小伙伴们告诉我,“火燕”(一种小型鸟)不能逮,逮了会“害眼窝”(眼睛生病);还有就是,火燕气性很大,一旦被逮到它很快会气死。火燕气性大,我没有亲自验证过,因为从来没逮到过火燕。

火燕雄鸟和雌鸟的颜色不同。在里册老学校原是一个庙,其东墙外就是一个几十米深的“乃”(悬崖),“乃”下面的窑洞已经塌过多次,形成一个七、八米高的巨型窑洞(里册学校当时也因此成为“危校”),里面经常能看到火燕的身影,但从来没见过它们的窝。

养金鹧


“金鹧”(一种小型鸟)的体型与麻雀差不多,全身呈金黄色,叫声也很好听。听小朋友们说,金鹧是养鸟人喜欢的鸟类。因此,我也很想养两只金鹧。每当听到金鹧的叫声,我都会盯着它,看它往哪里飞、往哪里落、附近有没有它的窝。但在里册和斜曲一直没有发现过金鹧的窝。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南樊,我发现过一个金鹧窝,里面有四个蛋。我把金鹧窝带回家,放到院子里的一棵桑树上,希望金鹧父母能发现它并继续孵蛋。这当然是痴心妄想。

1970年暑假的一天,我和好友红福到南樊中学溜达,在一棵大杨树上发现了一个金鹧窝。我俩正在树下观察,突然从金鹧窝里飞出一只小金鹧,它越飞越低,最后落在附近教室的窗台上。我俩喜出望外,迅速跑过去把它抓住。它的羽毛还没有长全,很可能是最后出壳的那个倒霉蛋,哥哥姐姐们早已羽翼丰满出窝了,父母只好把它放弃了。

逮到小金鹧,我如获至宝,要求先拿回家去养,红福表示同意。没有鸟笼,我就在一个小木盒上钉上纱窗代替。我在里面放了一些小米和水,小金鹧倒也懂事,在里面除了吃、喝、拉之外,就是扑棱。过了十多天,我看小金鹧羽毛渐丰,想看看它是否会飞了。但又担心它真的会飞、从此一去不回头了,就在它腿上拴了一个细绳。果然,这十几天的成长、锻炼效果显著,小家伙一下子飞出好几十米远。最后是那根细绳卡在树枝上,它才没能逃之夭夭。十几天后,我又试了一次,它一下子就飞出了我的视线,我再也没能找到它。对它回归大自然,我并无多大不舍,只是担心我拴在它腿上的那根细绳很可能会要了它的命:一旦细绳缠(或卡)在什么东西上,它是无法挣脱的。

总之,那个年代,农村的孩子是贫乏的,但也是富有的。

2022年6月28日于北京家中

任虎成专列

我的大学梦,鱼与熊掌都有了

与我偕老白头的伙伴竟然是它

任虎成:司考之路,

一个非科班生的“半路出家”

任虎成:在斜曲人看来,

老师打骂学生是天经地义的

任虎成:懵懂岁月

小伙伴嘲笑我的无知

一个人逃学传染一个班,我惹祸了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童年记忆
谭敏:我在机关幼儿园的“另类”记忆

马雅:我在北海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鲍风:幼儿园里的爱,
以及对书本的信仰危机

曾昭宏:嬉戏的童年和三年困难时期
倪小英:在吃不饱饭的时代,
小人书是最长情的陪伴

任力:贺兰山下的幼儿园生活
刘海鸥:梦一般的记忆碎片,
在幼儿园排排坐吃果果
黄培:祖国像个大花园,
花园就在清华幼儿园
黄培:清华白楼的童年记忆
付颀:拍花子的来了,
铁道部大院的回忆
王骥:儿童剧,伴我度过那个年代
尚言:我们呼啸而过,万物遭殃
野夫:童年的恐惧与仇恨
刘海鸥:保姆小美的故事
刘海鸥:我家保姆阿巧,
“北漂”自梳女的后半生
陈好梅:我的阿姨,
一直管我叫“儿子”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