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丨任虎成:在斜曲人看来,老师打骂学生是天经地义的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任虎成,1956年5月生于太原,插队两年,当兵三年,1980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在国家机关工作八年,2002年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从事律师职业,2016年退休。
斜曲旧事
作者: 任虎成
里册峪峪口
结缘
我和斜曲的缘分,全拜三年自然灾害所赐。那时我父亲在山西省医药公司保卫科工作,本就身体不好的他开始浮肿。组织上照顾他,让他到条件较好的晋南来调养一段时间,于是父亲来到位于绛县南樊的“山西省药物培植场(简称药场)”。
上街一看,集市上居然还有红薯卖,这在太原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稀罕物!于是,父亲先斩后奏,偷偷把家搬到了南樊。组织上见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也就顺水推舟,批准他到药场工作。
药场给父亲分配的工作是担任“二队”队长,即里册鹿场的场长。这样,我们家就从南樊搬到了里册,住在里册鹿场里。
这时,国家压缩城市人口,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父亲积极响应,准备把家属下放到农村。里册村作为近水楼台,自然是首选对象。但是,里册村干部嫌我们家孩子多、孩子小、没有劳动力,不愿背这个包袱。
那时斜曲村的支书李银柱、主任宋福德去公社、县里开会,都是“撂小镢子”(步行),中途常到里册鹿场歇歇脚、喝点水,因此和鹿场的人很熟。当父亲向二位谈起家属下放之事时,二位当即表示:“只要你不嫌我们是山区,我们欢迎!”就这样,我们家就成了斜曲村的村民,从此与斜曲结缘。
虽说户口落在了斜曲,但我们家还是住在里册鹿场里。每年斜曲人顺便把口粮捎到鹿场,父亲则按时把口粮款交给斜曲的干部。文革开始后,科级干部的父亲也受到冲击,“革命群众”要求“下放要名符其实”。于是,我们家在1967年春节后搬到了斜曲村。
在斜曲,我读完了小学四年级。1968年春,我离开斜曲到南樊中堡七年制学校读书。随后,我家也搬到了南樊药场家属院。1972年,绛县公安局考虑到我家孩子小没劳力、影响父亲工作的实际情况,恢复了我家的城市户口,我也结束了长达11年的“斜曲人”身份。
尊师重教
进入里册峪,要走一个“Z”字形的山谷,斜曲村就位于这“Z”字的中间位置。因此,斜曲村四面环山,村子就坐落在东侧的山坡上,西侧是一条宽大的季节河。由于东、西两侧都是高山,所以斜曲村的日照时间不长。早上八九点钟,太阳才能照进村子;下午三四点钟,太阳就落山了。
那时,斜曲村有200来口人,400多亩地,分为三个生产队,隶属于绛县卫庄公社。斜曲小学四个年级只有一间教室一名教师,学生四、五十人。教师是绛县槐泉村人马金堂。
我是在里册小学读完了三年级后,到斜曲小学插班读四年级的。开学不久,我就有一个惊人发现——马老师居然打学生!在里册上学时,偶尔也见过老师请犯错的学生吃“毛栗子”(用弯曲的食指和中指敲脑袋),或者向做小动作、不好好听讲的学生扔粉笔蛋,但没见过哪个老师打学生。马老师则不然,他的“打”不是点到为止,而是真打,能真切地听到那“啪啪”声。
很快我就了解到,在斜曲人看来,老师打骂学生是天经地义的,只要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就该打!其实,有不少家长,自己从来舍不得打孩子,但却允许马老师打,从来没人表示过异议或不满。甚至,“打学生”成为斜曲人评价马老师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的一个重要指标。
客观地说,马老师并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相反,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是和颜悦色的,尤其是与村民们相处的时候。那时候老师吃派饭,每个学生家吃一天,轮流坐庄。马老师跟各家都很熟悉,关系都很融洽。只是在学校里马老师比较严肃,鲜有笑脸。
槐泉离斜曲有十多里路,而且从里册到斜曲的8里路中,有一半是河滩路。一发洪水路就消失了,需要重新经历一个“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过程才能恢复。1967年雨季,里册峪发大水,马老师就因洪水的阻隔没能按时到校上课。
河滩路的特点是,如果自行车轱辘气比较足,走在硬的地方会跳,这时需要把气放掉一些;若是走在松散的地方,轱辘又会下陷,骑不动,就像走在沙地上。因此,到斜曲当老师离家远、路不好走,对马老师而言并不轻松。
后来听说,当各村老师普遍回本村任教时,马老师也回到槐泉学校当老师。但斜曲人不干,村民们到县教育局请愿,硬是把马老师又请了回来。
民风淳厚
1967年,正是“文化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年月。破四旧、抄家、戴高帽子、挂牌子游街、造反、夺权甚至武斗都已经遍地开花,屡见不鲜了。然而,斜曲却很平静,连张大字报都没有出现过。大队支书李银柱、主任宋福德照常工作,好像也没人对他们的职务和权力感兴趣。村里的地主、富农没人过问,反革命、右派村里没有。唯一和“地富反坏右”沾点边的事,就是羊倌“联带”的风流韵事曾经被民兵过问过,但也没有把他定性为“坏分子”。
联带当时三十七八岁,是个单身汉,和六七十岁的老母亲共同生活。正值壮年又单身的他,与村里多个女人有染。本来这事也只是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村民们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可能是村里的“文化大革命”实在没啥搞头吧,民兵们就拿这事聊以充数了。
为了不耽误生产,“过问”是在晚上进行的,开会的地点就是马老师的宿舍。那时斜曲村没有开会的地方,开会通常是借用马老师的宿舍或者教室。“过问”会是怎样进行的我不得而知,只是白天看见联带依然谈笑风生,丝毫看不出“挨整”的迹象。更令人称奇的是,联带的“活动”一点也没收敛。一天晚上,联带又出动了,正巧遇上一个村民“走茅子”(上厕所),联带急忙躲进暗处。那村民也假装没看见他,径直走到他藏身的地方开始“放水”。联带有苦难言又不敢啃声,只能忍气吞声地挨“浇”。
斜曲的“文革”这样进行,可能有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斜曲的民风淳朴。斜曲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是慢性子,吵架的事无论在夫妻之间还是邻里之间都鲜有发生,打架的事更是闻所未闻。大家见面总是客客气气,和颜悦色。这种氛围绝不是其他地方的那种“面和心不和”,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损人利己,在这里是看不到的。干部们两袖清风,群众很信赖干部们,干群关系很融洽。当然,互相耍贫嘴、开玩笑也很常见,但贫嘴就是贫嘴、玩笑就是玩笑,说者不会话里有话,听者也不会听出弦外之音,都是一笑而过。
唯一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是本地人对外来人的“歧视”。这种“歧视”主要表现在通婚方面,即本地人更愿意与本地人通婚,而不太愿意与外来人通婚。究其原因,主要是外来人大多是逃荒过来的山东人和河南人,由于没有“经济基础”,家境往往比本地人差。只有需要入赘的人家,由于“招女婿”(上门女婿)难找,才会接受外来人。通婚歧视也主要表现为本地女不愿嫁外来郎,至于外来女是不愁嫁的。外来郎大多是回原籍“领媳妇”。
四大“神兽”
斜曲村有四大“神兽”,其一是二队“拴不住的驴”,其二是一队“成精的牛”,其三是“小伙”家能打败豹子的狗,其四是一只人见人爱的猫。
“拴不住的驴”是一头灰色“草驴”(母驴),它的神奇之处是饲养员根本不管它,因为缰绳对它是没用的。无论你怎么拴缰绳,它都能解开,所以饲养员干脆不管它。
这头驴虽然凭借自己的聪明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但却从不乱跑,而是每天乖乖地和其他牲口待在一起,同进共退。更为神奇的是,这头驴怀上的驴子居然是双胞胎,这在大牲口中是十分罕见的。可惜的是,它和它的双胞胎孩子都夭折了。起因是一个叫“心儿”的小伙子用它拉车,这个十七、八岁的愣头青驱车狂奔,结果导致这头“孕驴”流产,母子双亡。当人们看到流产的胎儿是双胞胎驴子时,都十分惋惜。
“成精的牛”是一头老黄牛,体型高大,毛色呈黄白色。它的神奇之处是能感知人和它的距离。拉磨时(牲口都蒙着眼睛),只要身后没人跟着,它就停下来偷懒。人一旦靠近,它又“不待扬鞭自迈(它太老了)蹄”了。如果你想“偷袭”它,无论你的脚步多么轻,只要你离它还有两三步远,它就开始向前走了。老马识途,这老牛成精了。
“小伙”是我的同学,他家住在斜曲最高的坡上头。为了看门,他家养了一条黄狗。这黄狗很温顺,体型与普通的黄狗别无二致。那时小伙的侄子刚会走路,和黄狗玩耍时常常把小手伸进黄狗的喉咙里。
一个下雪的夜晚,小伙和家人听到黄狗在和什么动物打架,听了一会见没了动静,也就没有出来查看。第二天清早发现,地上有血迹,黄狗不见了。有经验的村民查看脚印后说,黄狗遇上的是豹子,十有八九是回不来了。没成想,几天之后黄狗居然回来了。人们仔细查看黄狗的身体,浑身上下竟然完好无损。至于这几天几夜黄狗去了哪里、那只豹子是死是活人们不得而知。
那只人见人爱的猫是一只有着黑灰色条纹的普通家猫。那时人们养猫不是当宠物养,主要是为了捉老鼠。这只猫因为谁家都去,广受欢迎,已经说不清是谁家的了。
天一黑,它就开始到各家巡查,从各家门槛下的猫洞进入室内,悄悄搜索每一个角落。只要你听到“吱”地一声,那就是这只猫捕猎成功了。它会叼着它的战利品迅速离开,到一个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去享用它的大餐。
常言道:“贼不走空”,这只猫也很少无功而返。有时候我甚至想,它捕猎成功率那么高,每天捉那么多老鼠,它吃得完吗?但无论如何,正是基于它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捕鼠能力,它成为斜曲村一只人见人爱的猫。
木轮马车
还在里册住的时候,我就见过斜曲村的木轮马车。那时“胶车”(胶轮马车)已很普遍,唯独斜曲村的马车是木轮马车。这是由斜曲村的山区特点决定的,胶轮马车在石头路上不耐用,橡胶车轮很快就会被石头的棱角“啃”得坑坑洼洼,使用寿命很短。
木轮马车则没有这个问题。木轮的周边有一圈铁箍,铁箍用铁钉固定在木轮上,走在石头路上铿锵作响,碾过的石头上会留下点、线相间的白色车痕和石头粉末。
木轮马车也有缺点,一是车轮和车轴之间没有轴承,需要经常涂油来润滑,因此油葫芦是每辆木轮马车的标配;二是刹车比较费木头:木轮马车的制动是靠一根木头贴紧两个车轮实现的,再结实的木头也经不起铁箍和铁钉的切割,因此需要经常更换木头。
木轮马车之外,斜曲还有一种小马车。它比“平车”( 人力平板车)大一些,轮子是橡胶轮胎,用一头牲口“驾辕”即可,有时也用两头牲口拉。它也是为了适应斜曲山区路窄的特点出现的。
2022年5月19日于北京家中
乡土中国
操风琴:人间烟火最温暖 操风琴:双抢啊,双抢
葛有彦:故乡旧事 葛有彦:从小看戏着了迷 张维迎:辛庄村的特朗普
冯印谱: 工分,工分 社员的命根 冯印谱:父亲的旱烟袋 周永威:放牛娃的冬天 谢长顺:东北乡下杀年猪 佟振国:心底深处的小山沟
田平疆:水井之缘 冯印谱:贫管会和工宣队 冯印谱:谁毁了我们的青少年 冯印谱:“大锅饭”与“土皇帝” 冯印谱:自留地是命根子 冯印谱:村庄革委会诞生记 冯印谱:渴望城市的乡下人 冯印谱:难忘文革恓惶年
冯印谱:大牲口充公与私分 冯印谱:闹洞房,穷折腾 冯印谱:在大锅饭夹缝中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回忆 文革经历 上山下乡
当兵岁月 青工光阴 高考之路
校园回望 浪漫故事 菁英人物
职业生涯 学术履迹 家国春秋
……
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
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