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省绍兴市蕺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2019-2020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盟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月份)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浙江省台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衢州二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2019年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浙江省A9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慈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0届浙江省杭州市二中高三6月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8届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Z20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舟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蕺山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kuàng)     巨)       官野史(bài

B.ào)        采xié)      针时弊(biān

C.然(fěi)       学(chuò)     一而就(

D.测(chuǎi)     热(zhì)      安步车(d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稗草    驴肝肺    仗义执言B.查缉    揪辫子   意兴阑姗

C.发韧    冷板凳    美轮美奂D.沉湎    结骨眼   克已奉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只要认真梳理这些细节,那么书中的许多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

B.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未免太不礼貌了吧。

C.李克强总理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

D.中国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其性能和美国航母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一时难以赶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B.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消费总额5年连续居全球第一,带动了全球旅游行业的发展。

C.我们既要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用,也要提高原有科技骨干的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D.据三大运营商的方案显示,可转存至下月的流量套餐包含基础套餐、流量可选包等。

5.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远方的游子,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        ”。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     ”。但乡土的梦,永远追随着他们,“ ”,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A.②①③B.①③②C.①②③D.③②①

6.下列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范成大)

B.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

C.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郑思肖)

D.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

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既望:望日的后一天,指农历的每月十六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百工:各种手工艺人

C.美人之迟暮           美人:喻指君王

D.诸父异爨             诸父:各位伯父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

B.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C.所以遣将守关者

D.舍郑以为东道主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请允许用剑作舞,趁机在座位上击倒刺杀沛公。

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者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C.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不是我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让人取用。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10.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上片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历史上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业绩,引发感慨。

B.下片开头追述刘义隆草率出兵而溃败的史实,建议当权者挥师北伐。

C.结尾词人以廉颇自况,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

D.作品运用典故自然贴切,寄意深远,历史感怀与现实忧思互相交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夫人之相,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兰亭集序》)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信:相信

B.夫人之相,俯仰一世           与:相处

C.情随事迁,感慨之矣           系:附着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12.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当其欣所遇

A.会稽山阴之兰亭B.况修短随化,终期

C.不能喻之怀D.亦将有感斯文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14.下列对《荷塘月色》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语段用了动态静写的手法,把画面写活了,赏景的角度也不断变换。

B.“酣眠”指月光朗照,“小睡”指淡淡的云遮住了这满月的意境。

C.“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与作者此时的心境相吻合。

D.最后一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和谐美妙的荷塘月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15.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1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1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3)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大阉亦逡巡畏义,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侍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周朴园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周朴园  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  (低头)哦。

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  (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选自《雷雨》)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以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恶!然而……。”四叔说。

(选自《祝福》)

18.周朴园说做了“于心不忍”的事,你认为真的是这样吗?

19.两段文字中画线句的言外之意分别是什么?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顾城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注意)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1.C

A项,“粗犷(kuàng)”应为“guǎng”。粗犷,一指粗鲁强横,二指粗率豪放。

B项,“执拗(ào)”应为“niù”。执拗,形容固执任性,坚持己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D项,“炽热(zhì)”应为“chì”。炽热,极热,温度极高;(情绪等)热烈;烧热。

故选C

2.A

【解析】

B项,“意兴阑姗”的“姗”错误,应改为“珊”。

C项,“发韧”的“韧”错误,应改为“轫”。

D项,“结骨眼”的“结”错误,应改为“节”;“克已奉公”的“已”错误,应改为“己”。

3.D项,“望其项背”,比喻赶得上或者是比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句;用于此处不合语境,“望其项背”使用错误。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B项,语序不当,“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消费总额5年连续居全球第一”,改为“我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消费总额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

C项,表意不明。“他们”可以理解为“原有科技骨干”,也可以理解为“引进人才”,还可以理解为二者全包括。”

D项,结构混乱,“据三大运营商的方案显示”句式杂糅,删掉“据”或“显示”。

故选A。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属于补写诗句题。解答本题,应根据语段内容及具体语境分析作答。可在读懂原文段的基础上,联系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首先浏览语段,把握整体意思,然后重点研究横线前后的内容,注意和诗句内容的关联。

由横线前文的“流连光景”可知①“未老莫还乡”与之在内容上吻合;故排除AD。由③“还故园”可知与“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相吻合,故接下来选③;由“线”可知,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与之相吻合,故最后一句为②。

故选B。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对比等。然后根据诗歌内容,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来找出修辞手法,再通过分析比对,得出正确的答案。

A项,“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说菊花在节日与节后受到人们的不同待遇,恰好像当官的辞官之后一样的待遇。采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后菊花无人欣赏的无限悲叹。

B项,“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菊花不与春花争高下、孤傲、高洁的特点。

C项,“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菊花坚守气节,宁死不屈的精神。

D项,“由来不羡瓦松高”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通过写菊花在池边含露飘香,不与没什么用处的瓦松比高,表现了它的淡泊名利的品质。

故选A

7.D项,“迨诸父异爨”是说“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诸父:伯父叔父们。

故选D。

【点睛】

解答识记文化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化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常见文言实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解答此类题时,应先看清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审清题目要求。常见的方法是运用知识迁移能力和排除法。

A项,“爪牙”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为爪子和牙齿,常比喻勇敢的武士,今义为坏人的党羽,该句中为古义“爪子和牙齿”;

B项,“荣辱”古今意思相同;

C项“所以”的古义有……的原因、用来……的、缘故等,该句中为“……的原因”;

D项,“东道主”为古今异义,古义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为宴客或接待的主人;该句中为古义。

故选B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B项,“或”错误,有人。整个句子应该译为:“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

C项,“取”的主语错,应该是“我”。整个句子应该译为:“假若不是属于我所有的,即使一丝一毫也不去强取。”

D项,第一个“为”解释错,治理。整句话应该译为:“治理国家的一国之君不要使自己被积威所胁迫啊”。

故选A。

10.BB项,“建议当权者挥师北伐”错,应该是以史为鉴,防止重蹈覆辙,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应该是不建议北伐,是警醒当权者。故选B

 

11.A

12.D

13.B

【解析】

【分析】

11.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确定它的词性,根据词性并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其意义。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项,信,副词,实在。句意: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故选A

12.

此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例句中虚词的用法;然后认真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句子,通过翻译句子,理解内容来确定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最后进行比较根据要求选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中“于”,介词,表示对,对于。句意: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

A项,“于”,介词,相当于“在”。句意: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    

B项,“于”,介词,引进动词对象,相当于“向”。句意: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C项,“于”,介词,相当于“在”。句意:不能在心里明白。

D项,“于”,介词,表示对,对于。句意: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故选D。

13.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B项,“因此要及时行乐”理解有误。作者在文中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殇”论调进行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故选B。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14.A项,“语段用了动态静写的手法”错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写月光,月光是静态的,把“月光”比作“流水”,富有动感,“泻”这个动词写出了月光的流动;“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写薄雾,用动词“浮”写出薄雾的轻盈;“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通过叶子和花写月光,月光是静态的,“洗”字写出月光的皎洁;可知语段主要运用了静态动写的手法。

 

15.C项,“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结合原文“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由文中的表述可以看出,中国饮食的“和”主要体现在中国饮食接受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并作出调整和改变。而选项中是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结合,不符合“和”文化的含义,而是体现中华饮食坚持“本土性”原则的特点。

 

16.D项,“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错。应是“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并不是大范围推广;另外,从原文看“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是“大范围推广并改造创新后”才推动了进餐形式的发展,选项说“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犯了“以偏概全”和的错误。

17.无边落木萧萧下    小学而大遗    凌万顷之茫然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18.不是这样,这是他为自己丑恶的灵魂所找的自慰的借口,是为自己可耻的行径开脱。

19.1)你不要对鲁贵说什么,否则对你对我都没有好处。(2)祥林嫂被劫走损害了鲁四老爷家的体面还给他家生活添了麻烦,实在可恶,然而婆婆劫回逃走的媳妇也合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