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教学之:分论点分解
议论文教学之:分论点分解
教学目的:
1、认识分解论点的使用要求。
2、探讨分解论点的方法。
3、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
议论文重在说理。道理贵在深刻而广博。平时习作都只满足于树立明确新颖的中心论点,而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观点加论据的简单议论文。语言平淡、苍白,思维缺乏张力。 确定论点固然重要,但展开论点更加重要。要将道理分析得深刻,就应该分解中心论点,得出分论点,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具体而言有以下分解方法:
一、并列分解(并列式分解)
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一)、并列分解“是什么”(解释概念) 2、并列分解“为什么”(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目的性) 3、并列分解“怎么样”(解决问题的办法)
1、并列分解“是什么”(表述方式为判断句)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这样分解:
自嘲,是机敏的退让; 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 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 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练习:列出《阅读是一种孤独》的分论点:
阅读是一种孤独 吉林一考生[满分作文]
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首先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
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当我们捧读一本书,徜徉在字里行间时,我们与文本对话,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时我们需要环境的清幽。嘈杂的环境固然也能读进去,但很难走出来。阅读需要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一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曾记否,夜深人静、细雨如丝的夜晚,我们坐在椅上,品一杯香茗,与书相拥,思绪在文字间游走,情感在文字间跌宕,这样的夜晚是何等惬意!曾记否,在孤灯相伴的夜晚,读孔孟言、悟李杜诗、品刘墉文、赏清玄章,积智慧之沙建文学之宝塔,感悟文学之纯美,悟得人生之真谛的思路过程!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宁静致远”是一种大境界。阅读,同样需要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所谓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阅读时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祛除芜杂的思想,净化心灵的空间,是阅读需要的一种境界。不管是浏览,还是精读,都要有一种心理孤独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咀嚼文字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给我们营建的思想空间。
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强者。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一种丰厚人生积淀的好方法。书籍是人类最好的精神朋友,是至高无上的朋友。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得失参半,当你得到其中的一部分时,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些东西。阅读也是这样,当你在享受读书带给你的快乐时,你也失去了与朋友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时刻。但作为一个真正读书的人,不因失去这样的机会而惋惜,而是更加庆幸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深知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精神上的孤独,也就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在精神领域全方位地阅读,才是阅读的真正要义。
阅读是一种环境、心理、精神上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是大智慧的孤独,我喜欢这样的孤独!
阅读就是孤独!但在孤独的时候,我懂得了阅读!
分论点:1、
2、
3
2、并列分解“为什么”(表述方式为能怎么样,会怎么样,可以怎么)
这是因果关系的分解,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也就是回答“为什么”。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题目已经表明了中心论点,那么分论点可以这样设计:
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
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3、并列分解“怎么样”(表述方式为需要怎样,要有什么等)
这是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分解,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
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 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 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练习:构思《爱,用心来传递》的分论点:
《爱,用心来传递》
电磁波时刻在我们的身边穿行,可是我们的心却捕捉不到;光纤线路密集地在我们的脚下穿梭,可是我们却融摸不到。电磁波与光纤在传递着无尽的信息,为何我们却无法接收?
因为活生生的我们有着炽热的心,冰冷的死物却不能把爱传递。是的,无情的事物只能传递冷漠,爱的传递需要我们用心去搭建桥梁,让温暖源源不断地涌动,在你我之间,在人与人之间。
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是否想过,传递竟是如此简单?不用兴建电缆,不用高筑电闸,仅仅是真诚的一个笑容,温暖的一声问候,紧紧的一个握手,就能把爱撒播于别人心上。德兰修女用她慈祥的笑容告诉我们,她那传递于各个阴暗地的爱,如此温暖直接。她微笑地拥抱艾滋病孤儿,慈祥地问候贫民窟的妇女,没有鄙夷,仅仅是真诚的眼神,就传递了无尽的爱意。还记得刘少奇与掏粪工人的一次紧紧的握手吗?那无尽真诚的紧握,胜过了无数金钱的奖励,因为它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一声鼓励与珍爱。用真诚传递爱意,纯洁无瑕,感人心脾。
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就如核磁场,太紧太密会互相排斥,给各自一点空间,却能互相供给无穷的力量。爱的传递也一样,父母爱着子女,却不能用无穷的拘束来把爱传递,用无比的严格把爱传导。试着宽容,爱其实就在那无形的缝隙中渗透。张良退墙让邻里三尺,蔺相如藏车避廉颇几段,都是宽容在传递着无形的感情。邻里之爱,同僚之心,在宽容的搭建下,无限温暖。
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或许只是弯身为别人的一次拾捡,或许只是抬手为别人的一次取物,或许只是为希望工程捐款,只是为“手拉手活动”捐物,爱其实就在不言中传递。助人有多难?只是一举手一抬足;传递有多难?只须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爱,需要用我们的心来传递。笑出真诚,做出宽容,伸出援手,爱在我们心中的桥梁轻轻走过。
构思:1
2
3
二、层进式分解(层进式结构)
1、按逻辑思维顺序递进
议论文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递进关系。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意一方面,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还以话题“人生的加减法”为例,可以这样分解:
是什么: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
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高尚;
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2、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要严于解剖自己(侧重方法)
引论: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本论: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1)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2)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3)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3、按论点内涵递进
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如话题“问”,一位考生以“问——打开真理之门”为论点,然后分解成三个分论点:
好问,就是对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与探究欲,是问的基础;
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是问的发展;
会问,才能真正发现真理,是问的目的。
文章从“问”的三个方面“好问、敢问、会问”层层递进展开,由基础到发展到目的,逐层深入地解开“问”的道理,论证严谨有力。
(4)按摆现象、谈意义(或危害)、挖根源、提方法的思路纵向开拓
这里有两种结构
结构图一(要肯定的观点)
引论: 提出中心论点
形式
内容
摆现象 性质
特点
必要性
本论 谈意义 重要性
目的性
可能性
挖根源 产生原因
方向
提办法 途径
方法
结论 总结全文
结构图二(要否定批判的观点)
引论 提出中心论点
形式
内容
摆现象 性质
本论 特点
谈危害
挖根源
提办法
结论 总结全文
练习一:
担责任,用理智的肩膀
“天下不当死而死,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于我辈者能忍之乎?”林觉民理智地分析了国家阴暗的现实,用生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猛力向前担当责任时,若有“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的理智,则终有成功之日。
那些用理智肩膀担当责任的人才是社会的脊梁。“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孔子在“厄于陈蔡之际”仍能“讲诵礼乐不衰”,一如既往地担当着救世育人的责任,其原因就在于他有着一份深知自己的行为是“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的理智。“我生下来时是印度教徒,但我死时绝不是印度教徒”,印度的宪法之父安倍卡率领遭受歧视的达利特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有一份深知印度教已不合“善长恶消之天理”的理智,从而能正确地分析形势,为印度人摆脱种族歧视开辟了一条新路。他们在担当社会责任时如此理智,从而,顺应潮流,承继责任之路走得坚定而又顺利,为社会踏出一条光明大道。
然而,这一对理智的肩膀却不是天生就存在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这样的肩膀,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力来面对失败。“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张良年轻气盛时,虽有敢于担当不怕牺牲的气魄,却少了“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的理智,然而面对失败,他没有灰心丧气,在圯上之老人命之以仆妾之役时,油然不怪,坚忍的意志力让他借着老人的兵书,将自己的“匹夫之力”转化为“太公之谋”,终练就一对理智的肩膀,担负起灭秦兴汉的重大责任。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却发现有的人少了这对肩膀,少了这份理智。当然,我不能责备那挥舞着爪牙无情地将梁林故居推倒在地的推土机没有担当保护文化名人故居责任的肩膀,可这背后,操纵它的人呢?我不能责怪那长江大学十八个鲜活的生命在搭建人梯时不幸殒灭是不理智的,但我也实在不想看到这承责之肩殒灭后给社会带来的另一番伤痛。如若理智能够传染,我愿意见证司机吴斌在危难关头拉手刹、开双闪的理智能被更多的人接纳并应用于生命,让这社会多一些勇于担负责任的理智肩膀!
一个厚重的肩膀用于担负重任,肩膀上的理智光芒用于照亮责任的长路,坚忍的意志力用于抚慰这个肩膀形成过程中的所有失败伤痛,你、我——未来社会的主人可大声向孙中山先生汇报一声:“准备好了!”
【列出写作提纲】
练习二
严于解剖自己 王绍玲
1.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他一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的这一为人守则:严于解剖自己。(引论部分)
2.“解剖”原为医学术语。鲁迅先生借来用于自己的为人处世倒也恰如其分。(起始部分)(第一个分论点)这种“解剖”用的不是刀,而是脑;对象也不是身体器官。而是思想和行为。“解剖自己”即剖开表面,深入内层,对自己的思想品性进行研究分析.而“严于解剖自己”是指对自己思想品性的透彻的分析与批判,是拿着鞭子鞭笞自己的灵魂,执着“手术刀”剖析自己的心灵,是所有自我批评中最激烈的最严格的批评,也是最有益的。(展开部分)一场彻底的“解剖自己”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清醒的神智,需要揭开面具,需要“无情面”,需要“严”字当头。(终结部分)(本论部分第一层,“提出问题”,讲“是什么”)
3.严于解剖自己,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起始部分)(第二个分论点)由于自我批评是对自己灵魂的考察,看得清,看得深,不隐讳,不包庇,所以对个人的品行节操的净化最有效果。曾子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屈原有“闭心自慎,经不失过”之言。在一次一次的“解剖”后,就能发现不足,找出症结,思而改之,从而达到“解剖”的目的。让我们来看看不朽名著《忏悔录》的作者卢梭,幼年的卢梭又懒又喜欢撒谎,自己偷了东西还诬陷诚实的女佣,如此一个泼皮无赖,后来却幡然醒悟。严厉解剖自己,直面自己的过失,终于由此走上了弃旧图新的道路,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卢梭的忏悔不仅未被世人耻笑,反而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奉为学习的榜样。那么,一个人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后,还要不要作深层次的自我解剖呢?答案是肯定的。汉高祖刘邦攻下南阳后,并不沉醉于胜利中,而是仔细分析了自己取胜的原因,得出“得人者易,失人者亡”的经验,为最终横扫中原。建立汉朝打下基础。日本著名医学博士野日英在研究黄热病一举成名后,居然买了高中课本来读,原来只有高小文化的他深知自己从小学到大学读得不正规。他分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感到还很不扎实。于是就决定从头起,为进一步攀登科学高峰作准备。可见,能在成功后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解剖自己。或积蓄经验。或挖掘弱点.这才是有远见,能成大器的表现。(展开部分)这样的解剖,有利于树立更明确的目标,争取更大的成功。(终结部分)(本论部分第二层,“分析问题”,讲“为什么”)
4.既然严于“解剖自己”如此重要,那应该如何“解剖”呢?(起始部分)(第三个分论点)首先,解剖要全面,要优劣兼顾。特别是不能讳疾忌医,回避失败的“耻辱”。这时,就要有鲁迅先生所说的“无情面”的勇气,忍痛揭伤疤。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弥足珍贵的失败经验,不让“病毒”继续蔓延。其次,解剖要深入、细致。查其原委,探其究竟,从而更清晰彻底地认识其本质,这样才会有更深刻的感触。再次,解剖要坚持及时性和长久性。如同治病,越早治疗,成功希望越大,若一拖再拖只会贻误治疗,加重病情,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长久性。就是说“自我解剖”不能一时一事,而应该是“时时”解剖。(展开部分)这样一个人才能不断净化,不断进步。(终结部分)(本论部分第三层,“解决问题”。讲“怎么样”)
5.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定期的全面的体检,有病治病,无病保健。这是对我们身体健康负责。同时,别忽略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和行为,它们更需要经常严格地做全面的“解剖”,这是对我们自己思想品性的健康发展,并不断完善的负责。也是给事业不断成功不断卓越下的一份保单。(结论部分)
列出结构提纲:
[评析]第1段是引论部分,用“引言式”开头,提出中心论点。2、3、4段是本论部分。分三层:第一层是第2段,“提出问题”讲“是什么”,解释“严于解剖自己”的含义、内容、性质、特点。第二层是第3段是本文的重点,“分析问题”讲“为什么”。分析“严于解剖自己”的重要性、好处。第三层是第4段“解决问题”,讲“怎么样”解剖自己。结论部分是第5段,用“总结式”结尾。
《严于解剖自己》结构图
引论 1、提出中心论点
2、严于解剖自己的表现
本论 3、严于解剖自己的作用
4、怎样严于解剖自己
结论 5、总结全文
三、辩证分解(对照式分解)
辩证分解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透过事物的本质看到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缺点,即事物的反面,防止“一叶障目”或“过犹不及”,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方能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可以是分论点的对比展开。如2005年北京卷作文《说“安”》可以分解为:
我们喜欢安,渴望安;
我们又要提防安,不要以一晌贪安而蒙蔽了双眼;
人生、国家定要将“安”字慎选。
四、牛刀小试
以“拆除心墙”的话题作文 为例谈怎样确立分论点
从“是什么”的角度
示例
(总)家庭成员,师生,朋友之间都会有隔阂,有阻挡的心墙。
(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学生与老师之间远远的距离是心墙,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
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
(总)我始终相信,推倒彼此之间的心墙,你将会看到别样的洞外天。
(分)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悟无私的亲情。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知真挚的友情。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彻不变的爱情。(带来的效果)
(总)人有适当的戒备之心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心墙,我们应该坚决说:“不”!
(分)首先,心墙阻止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合作。其次,心墙的存在间接影响了社会风气。再者,心墙还使人看不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存在的危害)
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论点
(总)那怎样才能拆除心墙呢?
(分)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嫉妒,拥抱宽容。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自私,拥抱微笑。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虚伪,拥抱真诚。
(总)那怎样才能拆除心墙呢?(让我们拆除心墙,体验美好。)
(分)拆除心墙,我们要多宽容一些。拆除心墙,我们需要多主动一些。拆除心墙,我们需要多尊重别人一些
(总)那怎样才能拆除心墙呢?
(分)无形的墙,我们用文明来击垮。无形的墙,我们用礼貌去瓦解。无形的墙,我们用宽容来毁灭。拆除这堵墙,需要放下自私。拆除心墙,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拆除心墙,我们要有责任心。机智的交谈也是拆除心墙的一个好方法
综合式
四、作文训练
从前有个出色的雕塑家,他的手艺远近闻名。一天,一个雕像爱好者向他请教秘诀,雕像家毫不隐瞒地说:“没什么秘诀,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行了:一是把鼻子雕大一点,二是把眼睛雕小一点。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眼睛小了,还可以扩大。如果一开始鼻子就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没办法改小了。”雕像爱好者听后茅塞顿开。
读完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