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市海淀区十ー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学部语文课程2月诊断试题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1北京高三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微写作汇编含部分例文

2021北京高三期末语言基础运用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散文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默写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红楼梦》汇编

《红楼梦》诗歌鉴赏与章节阅读题目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古诗文默写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基础运用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微写作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论语》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散文阅读汇编


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2020——2021学年北京市高三年级学科综合能力测试语文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默写汇编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名著阅读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默写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名著《红楼梦》、《论语》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古诗阅读汇编


北京市海淀区十ー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学部语文课程2月诊断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涉及敏感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公为子,极于孝;为臣,极于忠。忠孝之休,揭如日月者,敢歌庙中。公尝赴并州掾,过太行山,反瞻河阳,见白云孤飞。曰:“吾亲在下。”久而不能去。左右之感动。《诗》有《陟岵》(1)。伤君子于役,弗忘其亲。于嗟乎:孝之至也,忠之所由生乎!

公尝以同府掾当使域,其母老疾。公谓之曰:“奈何重太夫人万里之忧!”诣长史府请代行。时长史、司马方睚眦不协,感公之义,欢如平生。于嗟乎:与人交而先其忧,况君臣之际乎!

公为大理寺丞,决诸道滞万七千人,天下服。其平武卫将军权善才坐伐昭陵柏,高宗命戮之。公抗奏不却。上怒曰:“彼致我不孝!”左右策公令出。公前曰:“陛下一树而杀一将军,张释之所谓‘假有盗长陵一坏土,则将何法以加之?’臣岂敢奉诏,谄陛下于不道!”帝意,善才得恕死。于嗟乎:执法之官,患在少恩,公独爱君以仁,何所存之远乎!

公迁豫州,时宰相张光辅率师平越王之乱,将士贪暴。公拒之,不应。光辅怒曰:州将忽元帅耶!对曰:公三十万众除一乱臣,彼胁从辈闻王师来,乘城而降者万计。公纵暴兵杀降以功,使无辜之人肝脑涂地!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无恨!光辅不能屈,奏公不逊,左迁复州刺史。于嗟乎:孟轲有言: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公之谓乎!

初,中宗在房陵(2),而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君。中宗自房陵还宫,则天匿之帐中,召仁杰以庐陵为言。仁杰慷慨敷奏,言发涕流,遽出中宗,谓仁杰曰:“还卿储君。”仁杰降阶泣贺,既己,奏曰:“太子还宫,人无知者,物议安审是非。”则天以为然,乃复置中宗龙门,礼迎归,人情感悦。

公之勋德,不可殚言。公为大理寺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岂非刚正之气,出乎诚性,见于事业?当时优游荐绅之中,颠而不扶,危而不持者,何足道哉!

(取材于《唐狄梁公碑》《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注释:(1)《陟岵》:出自《诗经・魏风》,表达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之情。(2)房陵:地名。武则天废其子中宗之帝位,改封其为“庐陵王”,软禁于此。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尝以同府掾当使域            绝:距离远

B.决诸道滞万七千人              狱:案件

C.帝意                          解:了解

D.礼迎归                        具:准备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敢歌庙中        乃复置中宗龙门

B.吾亲在下        公之谓乎

C.陛下一树而杀一将军            公三十万众除一乱臣

D.左右之感动                    公纵暴兵杀降以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长史、司马方睚眦不协

当时,州长史、司马两人正和狄仁杰闹不快。

B.彼胁从辈闻王师来

那些被胁迫跟随的百姓听到朝廷军队到来

C.物议安审是非

众人议论纷纷,哪能分清是非呢

D.当时优游荐绅之中

当时那些在官吏之中悠闲游乐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是为了说明狄仁杰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

B.作者认为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只顾自己游乐不去扶助的官员不值一提。

C.中宗被软禁之时,只有狄仁杰敢于向武则天提出回复大唐李氏的天下。

D.狄仁杰认为太子还宫要按礼仪且宣告天下,而让人们知晓而明辨是非。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遽出中宗,谓仁杰:“还卿储君。”

11.最后一段中,作者这样评价狄仁杰:“公为大理寺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用自己的话简述其中的一件事,并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件事中所体现的狄仁杰的精神品质。

 

 

三、名著阅读

12.阅读《论语》三则,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1)分别解释句中“敏于事而慎于言”“士而怀居”的意思。

(2)这三则中,孔子共同强调了什么主张?对你有哪些人生启示?

13.曹雪芹给香菱的一字评是“呆”字,《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呆”字的解释为“笨、傻”,这显然和曹公的评价相左。请结合《红楼梦》具体情节,谈谈你对香菱一字评“呆”字的理解。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吴潜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注:①李珙:字开伯,吴郡人,历官御带国子司业(武臣的荣誉性官衔),是作者的友人。②吴潜:南宋诗人,曾任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主张积极抗金,清除奸倭,却受谗被贬。③红玉阶:红色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代指宫殿朝堂。④垂虹:指江苏吴江县垂虹桥上为纪念晋代吴江人张翰而修的鲈乡亭,也叫垂虹亭。

14.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玉阶前”的一“问”,表明了作者対友人辞官的疑惑和关切。

B.“空自怨”的“空”,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的“空”意思相同。

C.“留君”又“送君”,表明作者内心欲留而又不敢留的胆怯心理。

D.“一笑问青天”,既有内心的不平,又有早知结果的自嘲与豁达。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垂虹”“堪煮”,表达了对江南丰饶物产和秀丽风景的赞叹。

B.“世事悠悠”“年光冉冉”显示出作者对过去美好岁月的深切留恋。

C.全词语句短促,节奏鲜明,与作者内心情绪上的激切与愤懑相应。

D.这首词,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与苏东坡《赤壁赋》的手法相同。

1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以划线句的观点对“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一句加以赏析。

 

 

五、情景默写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荀子《劝学》中强调积累和坚持,有“不积跬步,_____”“____,朽木不折”的名句。

(2)“2020感动中国”的叶嘉莹先生虽然已经90多岁的高龄,却情牵华夏,传扬文脉,诲人不倦。现在的我们,“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更应奋发努力,传承民族文化,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

(3)清代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明代王叔远所刻“大苏泛赤壁”核舟,舟舱小窗两旁刻有文字,右刻《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前赤壁赋》“_________”,联语不工,却极为切题。

(4)在去年6月中印边境冲突中,我军官兵面对来犯之敌,毫不畏惧,奋勇反抗,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我们可以用《国殇》中的“_________”赞颂他们坚强勇武的精神。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在远方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

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我不知道。

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一百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的荷池莲塘,春天嫩绿的桑树地里透紫酸甜的桑葚儿,秋天金黄璀璨的柚子,冬天过年时挂满厅堂的酱肉粽子、鱼干,还有一锅喷香喷香的煮芋艿……

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此地的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我究竟来自何方?

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那些神秘的森林居民给予我无比的亲切感,曾使我觉得自己也是否应该从此留在这里。

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飘泊动荡的青春年华。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取材于张抗抗的同名散文,有改动)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潋滟:“潋”读作liàn

B.静谧:“谧”读作

C.闷热:“闷”读作mēn

D.粗犷:“犷”读作 kuàng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展现了作者对自己现实中有形的故乡及内心中无形的故乡探寻的心灵之旅。

B.外婆家所在的洛舍镇充满了江南生活气息,那里的一景一物常出现在作者梦中。

C.作者离开出生地杭州城后,对杭州有着一种既日夜思念又敬而远之的复杂心理。

D.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几个故乡的情感体悟,表达了对“故乡”深层意蕴的思考。

20.作者为什么会时时想起那遥远的冰雪之地的北方?

21.作者在倒数第二段中先说“我己没有了故乡”,又说“我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而文章题目则是“故乡在远方”,这些说法看似矛盾却蕴含深意。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七、选择 简答

    ①滴滴汗水,折射闪光的人生价值;颗颗螺钉,铸就新时代的发展征程。②孙泽洲、白玉晶等10人当选为2020年度全国劳动模范。③他们有的致力于深空探测领域研究;有的埋头于供排水岗位;有的潜心于发明创造……④他们爱岗业,立足本职,殚精竭虑,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长为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劳动者。这些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激励了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之中,⑤绘就了一幅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和一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奋斗赞歌!

2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中的分号可以改为逗号。

B.③句中的“有的”删除之后不影响语意。

C.④句中的画线词语顺序与第③句对应不当。

D.④句中的“殚精竭虑”可改为“处心积虑”。

23.文段中⑤句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八、微写作

24.①学生会《悦读》刊物准备出一期“名著阅读推介”专刊,请你从自己读过的《呐喊》《平凡的世界》《红岩》《老人与海》中选择一本,以“一句话”推介的形式,介绍这本著作,吸引大家阅读;再写出推介理由。要求:结合作品,理由充分,语言流畅。150字左右。

25.“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学会学习”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字左右。

26.请以“灯”为对象,写一段抒情文字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抒情文字150字左右,小诗不超过150字。

 

九、材料作文

27.根据要求作文。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臧克家这首著名的诗形象而又深刻地道明了老黄牛精神的内涵。平凡的岗位、普通的身份,默默耕耘,任劳任怨、奋斗至生命最后阶段,这就是“老黄牛”侧影。但也有人认为“老黄牛精神”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合时宜,如老实吃亏、默默无闻、效率低、活得太累,甚至成了“庸碌”的代名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十、命题作文

28.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大多习惯用手机拍照,捕捉瞬间,记录生活。一张张照片,留下的也许是一棵草芽带给你的惊喜,一片落叶带给你的,或是一张笑脸带给你的鼓励,一个身影带给你的感动……

请以“一张照片”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答案

 

1.C

2.【甲】发送信息/发射信号/发出信息【乙】回应信号【丙】用户/用户端/服务区用户

3.B

4.B

5.技术特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短报文功能,能够实现双向通信(点对点的信息交互)。应用优势:通信稳定(在无人区、弱信号地区可以使用),覆盖范围广(无通信盲区),数据传输加密,性价比高。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使得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依赖国外的卫星导航系统”错误,原文是“我国重要基础设施的时空基准自此不再依赖国外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只有限制条件,“重要基础设施的时空基准”。

B.“时间基准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和关键”错误,原文是“时间基准是一个国家安全的保障,如高铁、电网、股市、网络通信等,都需要时间同步”,可知选项“基础和关键”理解有误。

D.“北斗双向通信功能可以恢复灾区移动通讯中断”错误,原文“该功能可以在灾区移动通讯中断、电力中断或移动通信无法覆盖的情况下,实现与现场人员的信息交互”,而不是“恢复”。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内容要点、信息补充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地面、用户三部分构成。其定位工作流程是:地面控制站发射信号到空间卫星,空间工作卫星接收信号后,运用转发器传输信息到用户端,服务区用户对工作卫星所发出的信号进行回应;地面控制站接收到用户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数据解析,将处理得到的数据发送给空间卫星,空间卫星接收用户坐标资料,将数据返回给用户,从而形成整个定位过程”,可知“空间、地面、用户”三部分缺“用户”,可知丙处填入“用户”;

根据“空间工作卫星接收信号后,运用转发器传输信息到用户端,服务区用户对工作卫星所发出的信号进行回应”,可知“空间卫星”和“用户”之间是“传输信号”和“回应信号”,乙处填入“回应信号”;

根据“地面控制站接收到用户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数据解析,将处理得到的数据发送给空间卫星”,可知“用户”要对“地面控制站”输送信息,即甲处填入“发送信息”。

3.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军队、海关的调度工作都依赖干北斗卫星”错误,原文中的“北斗满足特殊调度要求”不等于“调度工作依于北斗”,范围、程度都不同。

C.“最大优势在于大大降低了海员、渔民海上通讯的费用”错误,于文无据。相关信息“目前已有的北斗短报文产品,实现即时通讯的‘北斗海聊’,具有通信稳定、性价比高的特点。一般的海事卫星电话费用为1分钟几块钱,‘北斗海聊’发送一条短信只需0.29元,其微信海聊信箱则无需通信费用”。

D.“……旨在为地壳活动监测提供位置变化信息”错误,原文表述“为国家坐标系统维持与更新提供自主的高精度监测,为地壳形变监测、滑坡监测等提供精密的位置变化信息”,二者是并列的不能强加目的关系。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推断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

B.“……北斗卫星导航功能的应用领域更广泛”错误,于原文中无据。相关信息“短报文通信使北斗成为首个通信一体化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它将数据经由北斗的空间站进行中转,具有覆盖范围广、无通信盲区和数据传输加密等优势,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通信手段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海上作业、森林火灾预防、环境管理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

故选B

5.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技术特点,“短报文通信使北斗成为首个通信一体化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它将数据经由北斗的空间站进行中转,具有覆盖范围广、无通信盲区和数据传输加密等优势,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通信手段使用。北斗具有双向通信的功能具体来说就是点对点的信息交互,用户在知道自己位置的同时也能够告诉别人自己的位置”,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短报文功能,能够实现双向通信(点对点的信息交互)。

应用优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海上作业、森林火灾预防、环境管理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可以满足军队、公安、海关等单位的特殊指挥调度要求”“而具有中国北斗特有的RDSS短报文功能的‘北斗盒子’,实现了在无人区、弱信号地区使用北斗终端和短信、微信互通的功能。在紧急时刻,用户还能通过‘北斗盒子’上的SOS键发送求救信号,以提高救援效率,减少损失”“北斗为维护和管理无移动信号覆盖海域的航标,提供了一种新的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可以降低航标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海员、渔民在海上无公网信号区域与亲友联系困难的问题”,即通信稳定(在无人区、弱信号地区可以使用),覆盖范围广(无通信盲区),数据传输加密,性价比高。

【点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6.C

7.A

8.A

9.C

10.(武则天)立即叫出了中宗,对狄仁杰说:“把储君还给你。”

11.①高宗坚持处死权善才,而狄仁杰却犯颜直谏,向盛怒的高宗奏免权善才死罪,表现了他守法不阿/爱君以仁/仁义勇敢的精神,可以看出他“抗天子而不屈”。

②抗拒元帅张光辅入城,面对威胁,为了保护百姓,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他威武不屈/刚正不阿/正气凛然/当仁不让的可贵精神,可以看出他“拒元而不下”。

③狄梁公担任丞相时,想方设法恢复了庐陵王的太子地位,保住了李唐的国本,表现了他忠君爱国/忠心耿耿/志虑忠纯/一心为国的精神,可以看出他"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句意为:高宗的怒气稍稍缓解了些。解:消解、缓解。

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于:都是“在”。

B.其:代词/大概。

C.以:因为/用。

D.为:作为/被。

故选A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A.“当时,州长史、司马两人正和狄仁杰闹不快”错误。“时长史、司马方睚眦不协”,意思是:当时,州长史、司马两个人正彼此间闹不愉快。

故选A

9.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C.“只有狄仁杰敢于向武则天提出回复大唐李氏的天下”错误,“初,中宗在房陵,而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则天无复辟意”,可知当时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

故选C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句首补充主语,“武则天”;“遽”,立即;“还卿储君”,把储君还给你。

11.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陛下以一树而杀一将军,张释之所谓‘假有盗长陵一坏土,则将何法以加之?’臣岂敢奉诏,谄陛下于不道”,意思是“陛下因为一棵柏树而杀掉一位将军,正如汉代张释之所说:‘如果有人盗取了长陵的一捧土,那么要用什么刑法处罚他呢?’我怎敢听从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使陛下陷于不讲道义的境地呢!”即高宗坚持处死权善才,而狄仁杰却犯颜直谏,向盛怒的高宗奏免权善才死罪,表现了他守法不阿的精神,可以看出他“抗天子而不屈”。

“公以三十万众除一乱臣,彼胁从辈闻王师来,乘城而降者万计。公纵暴兵杀降以为功,使无辜之人肝脑涂地!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无恨”,意思是“你率领三十万兵力剿灭一个乱臣贼子,那些被胁迫跟随的老百姓听到朝廷军队到来,登城投降的人数以万计。但你却纵容残暴的兵士屠杀无辜百姓,把这当作功劳,使无辜的百姓肝脑涂地。如果我得到尚方斩马剑,一定砍下你的头颅,我即使身死也没有什么遗憾”,即抗拒元帅张光辅入城,面对威胁,为了保护百姓,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他威武不屈的可贵精神,可以看出他“拒元而不下”。

“仁杰慷慨敷奏,言发涕流,遽出中宗,谓仁杰曰:‘还卿储君。’仁杰降阶泣贺”,意思是“狄仁杰慷慨陈奏,话一出口就痛哭流涕,武则天立即让庐陵王出来,对狄仁杰说:‘还你皇太子。’狄仁杰走下台阶,流着眼泪恭贺庐陵王”,即狄梁公担任丞相时,想方设法恢复了庐陵王的太子地位,保住了李唐的国本,表现了他忠君爱国的精神,可以看出他"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

【点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文言文译文:

狄仁杰,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祖父狄孝绪,贞观年间担任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担任夔州长史。作为人子,极为孝顺;作为臣子,极为忠贞。忠孝的善行,高举如日月,能够在祖庙中颂唱。狄公曾经去并州任州掾,路过太行山,在山上转身遥望河阳,看见白云孤零零地飘去。他说:“我的父母就在云下。”久久不忍离开,同行的人被他感动。《诗经》中有《陟岵》篇,为行役中的君子不忘记双亲而感伤,(这就是狄公要说这句话的原因)。啊呀!孝心到了极点,忠心便由此产生了。

狄梁公在并州任法曹参军时,他的同僚郑崇质被派作使者,去非常遥远的地方,当时郑的母亲不但年高而且有病。狄梁公就对郑崇质说:“太夫人有病,而你将出使远方,这难道要你走一路操心一路吗?”狄梁公不等郑崇质说话,就直接找州长史,要求代替郑出使。当时,州长史和司马两人正闹不团结,为公的义气所感动,就自动消除了他们之间的矛盾,齐心协力,合舟共事。狄梁公在同僚之间,都能为同事承担责任,解除忧愁,那么在君臣之间就更不用说了。

他担任大理寺丞时,判决各地积压的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天下人叹服他的公正。武卫将军权善才因为砍伐昭陵的柏树,高宗下令处决他。狄仁杰直言上奏不肯退却,皇帝大怒,说:“他让我做了不孝的人!”身边的近臣扯了扯狄仁杰的衣角,示意他退出宫廷。狄仁杰却走上前说:“陛下因为一棵柏树而杀掉一位将军,正如汉代张释之所说:‘如果有人盗取了长陵的一捧土,那么要用什么刑法处罚他呢?’我怎敢听从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使陛下陷于不讲道义的境地呢!”高宗的怒气稍稍缓解了些,权善才因此得以饶恕死罪。啊呀!执法的官员,让人担忧的是寡情少恩,然而唯独狄梁公用仁爱之心维护君王,用意多么高远啊!

狄梁公调任豫州刺史,当时,宰相张光辅率领军队平定越王叛乱,将士贪婪残暴,狄仁杰将暴军阻拦(在城外),(对于张光辅的要求)不回应。张光辅大怒,说:“刺史你要怠慢元帅吗?”狄仁杰回答说:“你率领三十万兵力剿灭一个乱臣贼子,那些被胁迫跟随的老百姓听到朝廷军队到来,登城投降的人数以万计。但你却纵容残暴的兵士屠杀无辜百姓,把这当作功劳,使无辜的百姓肝脑涂地。如果我得到尚方斩马剑,一定砍下你的头颅,我即使身死也没有什么遗憾。”张光辅不能让狄梁公屈服,便上奏朝廷说狄梁公对他骄纵不敬,狄梁公被贬到复州任刺史。啊呀!孟子说:“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概说的就是狄梁公吧!

最初,中宗皇帝被软禁在房陵,吉顼、李昭德都有匡复李氏天下的正直言论,武则天却没有恢复李氏江山的想法。只有狄仁杰坦然地上奏回复,没有不拿母子亲情作为进谏内容的,武则天也渐渐清楚明白,最终召回中宗,再次将他立为皇太子。中宗从房陵返回朝廷,武则天将他藏在宫帐中,召见狄仁杰,询问对庐陵王的处置方式。狄仁杰慷慨陈奏,话一出口就痛哭流涕,武则天立即让庐陵王出来,对狄仁杰说:“还你皇太子。”狄仁杰走下台阶,流着眼泪恭贺庐陵王,恭贺完毕,上奏说:“太子回宫,没有人知道,众人议论纷纷,哪能分清是非呢?”武则天认为狄仁杰说得对,于是又在龙门安置中宗,准备好礼节迎接归来,百姓非常感动,欣喜不已。

狄梁公的功勋道德,是说不完的。狄公在任大理寺丞时,抗颜直谏而不屈服;在豫州刺史任上,阻拦元帅而不退让;等到升任丞相时,又恢复被废黜的太子的地位而匡正了天下根本。难道不正是狄梁公刚正不阿的正气出于他忠诚的性格,表现在他的事业上吗?当时那些在官吏之中悠闲游乐,国家倾倒而不扶持、危难之际而不救助的人,怎么值得一提呢!

12.(1)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要勤勉(或:敏捷),说话要谨慎。
士而怀居:士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或:作为士人,心中却想着安逸的生活)

(2)主张:人不应过多关注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享受,而应该在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习道理这些精神方面上有所追求(或应该追求正道,勤谨好学)。

启示:沉迷物质享受会使人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而艰苦的环境往往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理想追求更会促使人完善自我。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把心思放在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上,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不应比吃比穿,追求物质享受。(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句子含义的能力。

“敏于事而慎于言”,即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怀居:留恋家室的安逸。怀,思念,留恋。居,家居。“士而怀居”,士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段观点、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第一则材料,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即有德、博学。

第二则材料,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第三则材料,孔子理想中的士,具有安贫乐道的美好品格。他认为,如果士人贪图安逸的生活,就失去了作为士的资格,这与前面他所说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启示围绕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来写。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论语•学而》)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论语•里仁》)

孔子说:“士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足以做士人了。” (《论语宪问》)

13.①“呆”的解释:

(1)过于投入执着某件事,在他人看来显得如痴如狂,有些痴傻“呆气”。

(2)过于天真单纯,不谙世事,在他人看来显得不圆滑不懂世事,有些可爱呆气。

(3)一生命途多舛,却忘记了自己所受的苦痛活在当下,有些大智若愚的“呆气”。

②事例:

(1)薛蟠娶夏金桂之前,香菱听说夏金桂漂亮又会做诗,巴不得夏金桂早些过来,没有猜妒防卫心理,还认为宝玉的担心是没必要的,毫无心机,体现了她的单纯厚道。

(2)“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一回,香菱和丫环们斗草,滚在草地上,把刚穿上的石榴裙弄脏了,宝玉把新裙子拿来给她,香菱让宝玉背过脸去,把裙子换上,她心里完全没有男女之心体现了她的天真单纯。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这道题重点考的是结合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具体情节,谈谈对香菱一字评“呆”字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回答此题分两句走:第一步要对“呆”进行解释。“呆”字有三种解释,一是痴傻“呆气”,指过于投入执着某件事,如痴如狂;一是可爱“呆气”,指于天真单纯,不谙世事;一是大智若愚的“呆气”,指虽命途多舛,却能忘记苦痛,活在当下。

第二步是结合在《红楼梦》中香菱的表现,分析其可爱的“呆气”。

例如:“呆霸王调情遭苦打”一回,香菱平日总挨薛蟠的打骂。但是在薛蟠被柳湘莲打了后,香菱确哭得眼睛浮肿,体现了她憨厚、善良的天性。

再如:“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一回,香菱和丫环们斗草,把石榴裙弄脏了,香菱让宝玉背过脸去,把宝玉拿来的新裙子换上,体现了她的天真、单纯。

 

14.C

15.C

16.湖海之上,满汀鸥鹭,自由自在;远处烟雨中露出一半远帆,空阔、自然,写出了作者和友人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烟雨茫茫,也暗示出心中对报国无门的怨愤、对未来的渺茫。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

C.“表明作者内心欲留而又不敢留的胆怯心理”错。从全词看,作者并没有想留却胆怯而不敢留的矛盾。“留”是为了给朋友饯行。

故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语言、情感的能力。

A.“表达了对江南丰饶物产和秀丽风景的赞叹”错。“过垂虹”“堪煮”,用晋代吴江人张翰典故,以张翰“人生适志”之语安慰友人。“堪”字除了传达出主人殷勤款留之意外,还替友人表达了心里的多少不得已。

B.“世事悠悠浑未了”是指世上还有很多未了之事,“年光冉冉今如许”,意思是岁月匆匆今天我们已经这样了。全句加起来是对年华已逝,事业未竟的慨叹,选项说“美好岁月”欠准确。

D.“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错,这首词并非主客问答形式。上阕用设问,开篇以“问”写送别,问友人因何事隐去,引出后文“报国无门空白怨,济时有策从谁吐”的回答。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湖海上、一汀欧鹭,半帆烟雨”三句,借景抒情,景中含情:遥望湖海上满滩沙鸥白鹭,自由自在。远处船儿微露半帆笼罩着烟雨。整体景象悠然、空阔,充满自然之趣,从而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翩然”之状:出朝后漫游湖海,与鸥鹭为友,出没于烟波雨浪,显得多么自在、轻快,表现了了作者和友人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半帆烟雨”,烟雨苍茫,意境迷离,暗扣作者前路迷茫;照应了后句“报国无门空自怨”“欲归何处”,暗示出心中对报国无门的怨愤、对未来的渺茫。

17.无以至千里    锲而舍之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至”“锲”“茂”“清”“既”“武”“刚”“凌”。

 

18.D

19.C

20.因为作者在情感(精神)上已经把那里当做了自己的一个故乡。

1)因为那里的群山、山泉、青草、小清雪等景物令作者沉醉。

2)那里燃木取暖、炊烟缭绕的生活情景令作者回味。

3)那里神秘的森林居民(不知名的小动物)令作者感到亲切。

4)那里的土地融进了作者的青春血汗,使作者成长得柔韧而坚实。

21.1)因为作者到过许多许多地方,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对祖籍新会、外婆家洛舍、出生地杭州,都缺乏故乡之感。所以作者说“我已没有了故乡”。

2)作者总是在走,走过太多的地方,到哪里都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所以说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3)题目说“故乡在远方”,是因为作者一直在流浪,之前的故乡已被抛在了身后的远方;以后的日子,则要到远方寻觅,创造自己心(精神)之所居的故乡。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D.“粗犷”的“犷”应读guǎng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C.“对杭州有着一种既日夜思念又敬而远之的复杂心理”错误,敬而远之不准确。作者表达的是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

故选C

2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能力。

作者想起北国的原因,梳理文脉,筛选整合检索区间13-19自然段。概括每段所写北国内容和作者的关联,然后整合答案。

13段,“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因为那里的群山、山泉、青草、小清雪等景物令作者沉醉。

14段,“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那里燃木取暖、炊烟缭绕的生活情景令作者回味。

15-16段,“那些神秘的森林居民给予我无比的亲切感,曾使我觉得自己也是否应该从此留在这里”“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飘泊动荡的青春年华”,那里神秘的森林居民(不知名的小动物)令作者感到亲切。

19段,“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那里的土地融进了作者的青春血汗,使作者成长得柔韧而坚实。

所以作者时时想起那遥远的冰雪之地的北方,是因为作者在情感(精神)上已经把那里当做了自己的一个故乡。

2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故乡在远方》是一篇写故乡的散文。但与一般写思念故乡的抒情散文不同。文章借助自己对几个故乡情感的体悟,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一种理解,一种更深意义上的探求。

“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此地的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因为作者到过许多许多地方,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对祖籍新会、外婆家洛舍、出生地杭州,都缺乏故乡之感。所以作者说“我已没有了故乡。

“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可知作者总是在走,走过太多的地方,到哪里都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所以说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作者笔下的“故乡”不只是指单纯的地域,更多的是指精神的家园。一个安放感情的地方。所以。“故乡”随性而动,因情而生;所以。“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所以,只要作者“还会继续流浪”,就会处处无家处处家。她的故乡就会如题目所说——故乡在远方。对于现代人而言,安土重迁的恋家情结不再牵绊人们追求幸福的脚步,现实有时也让人们背井离乡,在这样的时候怎样找到精神世界的归属才更值得思索。作者用她的文字指给了我们一条通向精神家园的路。

【点睛】

散文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阅读这类文本一定要掌握答题方法,并且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2.C

23.搭配不当。应改为:绘就了一幅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奋斗赞歌!

【分析】

22.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句子的能力。

A.①句满足并列分句内部有逗号,分句之间用分号的原则,应使用分号。

B.“有的”删除之后就是所有人的特点,严重影响句意。

C.正确。④句中划线词语应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

D.“处心积虑”修改不当。处心积虑意思是形容蓄谋已久,贬义词。

故选C

23.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绘就了一幅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和一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奋斗赞歌”错误,“绘就”和“画卷”搭配;“绘就”和“赞歌”搭配不当。应改为:绘就了一幅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奋斗赞歌!



我居然被恶意举报了

避免我真的被封号,各位可以先扫码添加我微信

或者直接加微信号:27643345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