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学情检测(一)语文试题

江苏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广东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山东省历年语文期末一模二模试卷汇编(持续更新)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浙江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2020江苏新高考作文集锦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理科)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文科)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江苏卷高分作文选读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及答案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金湖中学、洪泽中学等)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2021.06)

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昆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21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阶段联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语文试题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学情检测(一)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这句名言常被引用,其所要表明的是,人们的历史认识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强烈影响,一切历史认识都会打上现实社会的烙印。

但学界诸多论者在引述这句话时,均将字去掉而成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笔者以为或有所不妥。克罗齐称:人们称作或想称作非当代史'或过去史的历史,若真是历史……则也是当代史在历史著作的实际中,这一命题的正确性很容易证实,并获得丰富和清晰的例证,而他所做的是要改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的荒谬外观。实际上,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历史认识的发展趋势无疑是在不断地进步与深化,逐渐趋于。如果引述克罗齐此语时将字去掉,改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中所蕴涵着的意思就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不再是克罗齐的原意。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西方学界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作如是观者不乏其人。卡尔曾谈到,历史上的一些伟人,他们的言行远远地超越了他那个时代,只是后人才认识他们的伟大,并宣称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中国学者亦有类似的认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确有助于人们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在人们认识历史的活动中,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以笔者陋见,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虽然肯定不都是正当的,但却是难以摆脱的,因为史学家作为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人,无力、无法拒绝当代的影响。以美国史的研究为例,如前所述,正是由于现实对美国史研究的介入,带来美国史学的空前繁荣……在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上,都出现了从正统解释、修正解释、后修正解释到新综合解释的演变……这太好了!若仅仅如此,没有任何问题了,都了,到此为止了,那下一个当代的历史学家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呢?难道当代的史学家们就真是得不肯给后来的同行们留下一些什么可继续做的事情吗?

其实,史学家们不断地对过往的历史作出新的、当代的、的解释。之后,人们又将意识到历史书写中存在或出现的新的问题了,又不了,怎么办?这个任务自有下一个当代来完成。还是卡尔说得好: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客观的,过去发生过的历史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克罗齐命题中所蕴含着的历史认识论方面的合理性虽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在阐明了人们认识历史真相过程中存在着巨大困难这一事实之后,进而否认历史真相的客观性,这就走过头了,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选自李学智《历史真历史》,有删改)

材料二:

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前一刻的生命演变到现一刻的生命,这现一刻的生命,就超越了前一刻的生命,包涵了前一刻的生命。因此,前一刻的生命并未过去,它生了现一刻的生命,就没入现一刻的生命里面。至此,我们也就可以明白克罗齐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一切历史都是现时底,没有所谓过去史

和现在史一样,过去史的条件是:它所叙底事必须在它的作者的心灵中回荡;作者须有证据在面前,而那些证据必须是可理解底。显然只有现时生活中某一种兴趣才能发动一个历史家研讨过去底事实。这过去底事实并不针对着一种过去底兴趣,而是针对着一种现时底兴趣,因为它与现时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比如说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在现时它们对于我毫无兴趣,所以在现时它们对于我并非历史,至多只是一些历史著作的名称。在曾经思索或将要思索它们底人们的心中,它们曾经是,或将会是历史。

总之,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时底思索,打动现时底兴趣,和现时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

(选自朱光潜《克罗齐的历史学》,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卡尔宣称“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意思是说现在的我们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因而更加准确而清楚地把握历史。

B.对于过往历史的“真”的解释,很难画上休止符,因为随着“当代”的不断出现,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必将进行一场场新的对话。

C.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基于认识历史真相的巨大困难,否认历史真相的客观性,这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D.“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因为研究者对它们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思考而以历史而非历史著作的名称存在。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克罗齐称自己要“改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的荒谬外观”可知,克罗齐坚信这一命题的正确性。

B.既然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是难以摆脱的,那么克罗齐所说的“真历史”必然是具有相对性的。

C.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当代”的史学家只能对之进行解释而非改变。

D.按照“历史是真实界的生命过程”这一说法,倘若没有“现时”的历史学家对过去史进行观照,过去史就将不复存在。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关于孙中山思想及革命活动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在茅家琦等著的《孙中山评传》中有了专门的论述。

B.基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现状及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近年来关于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用与贡献的评价发生了重大变化。

C.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和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地位的提高,关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命题的提出与确立更符合历史的真相。

D.基于民族大团结的政治要求和社会现实,关于岳飞、文天祥等人是否应该继续冠以“民族英雄”这一光荣称号的讨论确实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两则材料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时史)”这一论点都予以认同,但又有所区别。试对二者不同之处作说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不是开铺子的,不是摆摊的,也不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都均匀,很香,很甜,很好看。他的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有虫眼的、挤筐、破皮、变色、过小的全都剔下来,贱价卖给别的果贩。他的果子都是原装,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都是“树熟”,——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的。他经常出外,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也很喜欢到处跑。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

叶三卖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人了。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有一个卖果子的老爹,不好看?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

叶三还是卖果子。

他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他给季陶民送果子,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

“好不好?”

“好!”

“好在哪里?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陶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

“何以见得。”

“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

“对!”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他佩服李复堂,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李画多凝重,季陶民飘逸。李画多用中锋,季陶民微用侧笔,——他写字写的是章草。李复堂有时水墨淋漓,粗头乱服,意在笔先;季陶民没有那样的恣悍;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净,而且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

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季陶民送给叶三的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不卖?”

“一张也不卖?”

他把季陶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棺材里。

十多年过去了。

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叶三看了他的名片;这人的姓很奇怪,姓“辻”,叫“辻听涛”。一问,是日本人。辻听涛说他是专程来看他收藏的季陶民的画的。

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辻听涛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辻听涛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不卖。”

辻听涛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埋了。

1982228日,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用较大篇幅写叶三对选果子下的功夫,表面看似是与鉴赏家无关的内容,其实反映的却是鉴赏家的特质。

B.“紫藤有风”“花是乱的”,汪曾祺借助寥寥数语,让一个果贩与一个鉴赏家的形象巧妙地叠合在一起,可谓神来之笔。,

C.“红花莲子白花藕”的题诗,写出名画家与普通果贩之间的平实、坦诚的交流和沟通,呈现了“江湖人物”的自然状态。

D.小说塑造的叶三,朴实能干、生活经验丰富,对绘画艺术有热情。如果不卖果子,而当一个画家,也一定会很出色。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季陶民爱画荷花,作者有意将季陶民和李复堂所画的荷花进行对比,突出了二人画风的不同,也将褒贬寄寓其中。

B.文章最后叙述日本人买画的事情,写出季陶民绘画水平高、影响力大,更衬托出叶三爱画是一种毫无功利的精神挚爱。

C.小说语言准确、干净、质朴、自然。大量运用短句,使作品语言简洁明快、活泼凝练,形成汪曾祺独特的文风。

D.从情节和结构来看,文中基本找不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颇有“散文”特征。

8.小说是通过哪些情节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作概括。

9.小说结尾写叶三的儿子将画装在棺材里埋了,作者的安排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名著阅读

10.完成下面的填空。

“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这句台词出自___,暴露了她的“有奶便就是娘”的人生信条。“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她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这就是感喟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命运的___一句台词。

11.简答题。

裕泰茶馆唯一没变的是什么?王利发为什么对此不加改变?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杜甫》)

1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B.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C.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D.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乡试、院试、会试、殿试。

B.“赐骸骨”古代大臣请求致仕的婉词。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意思。因年老、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

C.“擢”“迁”“除”都指古代官员职位的升迁。“擢”指升官,如“擢佐”,是选拔辅佐人才的意思,“擢奇”,是选拔奇才的意思,“擢举”,是选拔荐举是意思。

D.《六经》指儒家的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六部书籍。

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B.杜甫为房琯辩护,认为房琯是宰相的儿子,是位学术精纯的儒者,有才能,重情义,但他的缺点是生性过于简慢,希望君主“罪细,不宜免大臣”。

C.唐玄宗很看重杜甫,命令宰相考查杜甫的文章,提拔他为河西尉。杜甫觉得这个官太小,因此没有接受。后来在玄宗祭祀于太清宫期间杜甫献上了三篇赋,又极力赞扬自己的文才,才被提拔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正是因为他矢志不渝的忠君报国思想,以及“数尝寇乱”,郁郁不得志的遭遇,他的诗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

(2)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注)①云梦故城:指战国楚都郢。②梦渚:云梦泽中的小洲。

16.诗人孟浩然与__齐名,同为唐代____诗派代表诗人,但《与诸子登岘山》在题材上属于____

17.这两首诗都提到了“人事”,下列对它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事”指世间的事,在两首诗中应指那些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

B.孟浩然认为人事是不停变化的,着一“有”字体现出必然性。

C.虽然戎昱也认为人事会变化,但“一朝”二字更突出它的偶然性。

D.人事之感,孟诗劈空而来,雄阔浩瀚,戎诗因登生念,叹惋怅惘。

18.这两首诗的颈联都借景抒情,请作具体说明。

 

 

六、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滕王阁序》中,王勃通过自然物写出滕王阁居高临远、寂寞冷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诗中很多意象暗示时间,如“烛”表示夜晚,如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③《送友人》中,李白巧妙运用眼前之景作比,表明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旅夜书怀》一诗中,杜甫用反问语气表达了一腔愤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兵车行》一诗中直接揭示悲剧根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七、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人们的日常文化消费结构与往年相比呈现巨大差异。较长时间的居家抗疫,家庭大屏在其中发挥了_______大众焦虑情绪的重要社会作用,不仅有丰富的电视内容供给,_______的网络视听也为之赋予了更充分的想象空间。

一段时间的宅家生活,“追剧”被多数人的主流文娱选择。今年中国剧集市场_______成长,无论在影响力和口碑层面都取得了_______的成绩。尤其在网剧领域,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的网剧有效播放量达896亿,同比去年提升近两成。(   )。从“野蛮生长”到“良性循环”,剧集工业化已步入新阶段,无论在理念与实践、结构与体系、过程与结果等方面都收获了颇为可观的成效。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抚慰   日臻完善   逆时   可圈可点

B.平复   日臻完善   逆势   有口皆碑

C.抚慰   渐臻成熟   逆势   可圈可点

D.平复   渐臻成熟   逆时   有口皆碑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方面这固然源于特定背景下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市场厚积薄发的直观结果

B.这一方面固然源于特定背景下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市场厚积薄发的直观结果

C.一方面这是市场厚积薄发的直观结果,另一方面则固然源于特定背景下的社会需求

D.这一方面固然源于市场厚积薄发的直观结果,另一方面则是特定背景下的社会需求

2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药食同源”,即食物和药物具有同源性,这是人们对食物和药物关系的认识和归纳。虽然这一概念出现于近现代,①________。隋唐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中所写的“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就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尽管药食同源,但药与食终有别。其中,那些既有食用性又有药用性的物质,被称为药食两用物质。②________,如橘子、山楂、赤小豆、龙眼肉、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南瓜子、蜂蜜等,它们既属于中药,③________;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满足口腹之欲。

明确了药食两用物质及其功效,才能安全地发挥食物在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等方面的功效,否则会适得其反。

23.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4.请分别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

 

 

八、材料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校团委举行“坚定信念,开创未来”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D

3.D

4.①引用论证,例如引用了历史学家卡尔的话来证明中西方学者都认为现实对历史研究有很大影响;②举例论证,例如文中举美国史的研究为例,证明随着“当代”的演进,历史的“真”也不断被赋予新的解释;③对比论证,例如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进行对比,证明克罗齐观点的合理性。(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5.①分析角度不同:材料一从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从史学家的“当代”属性进行分析,材料二则从现时的“思索”、“兴趣”、“心灵生活”进行分析;②认同度不同:材料一在认同的同时,指出这一论点与克罗齐观点并非完全一致,材料二则以之为克罗齐的观点并予以完全认同。

【解析】

1.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A.“意思是说现在的我们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因而更加准确而清楚地把握历史”错误,卡尔强调的是现实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C.“……观点是基本一致的”错误,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是“走过头了”;

D.“因为研究者对它们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思考而以历史而非历史著作的名称存在”错误,“古希腊内战史,墨西哥艺术史,或是阿拉伯哲学史”也可能是历史著作的名称。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过去史就将不复存在”错误,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客观的,过去发生过的历史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可知“类社会的历史是真实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

D. “关于岳飞、文天祥等人是否应该继续冠以“民族英雄”这一光荣称号的讨论确实具有现实的必要性”错误,材料一论述“‘历史’与‘真历史’”关系,选项这种讨论割断历史,属于历史相对主义的悖论。

 

6.D

7.A

8.①叶三看画时,惊呼吸气的地方正是画家的得意之笔。
②叶三能看出季陶民紫藤画里有风。
③叶三能看出画家笔下上灯台的是只小老鼠。
④叶三能指出荷花画中的错误。
⑤叶三与画共存亡。

9.【观点一】合适。
①更好地突出人物关系:鉴赏家与画家是知音,叶三让画与自己生死相随,酬知己。
②深入刻画人物性格:叶三不为金钱所动,谨守信用,人格高尚,是真正的鉴赏家;
③深化主题,显出平淡朴素中的深长韵味。叶三深明民族大义,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丰富。

【观点二】不合适。

①情节赘余。故事已经讲完,画蛇添足,显得多此一举。

②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产生负面作用。容易让读者产生错觉,认为叶三自私、顽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占有欲。

③不利于丰富主题。埋画虽在某种角度上体现民族大义,但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反映了国人思想意识的封闭狭隘,使主题显得单一。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

D.“当一个画家,也一定会很出色”理解错误。假设有过于肯定之嫌,会评画不见得可以当画家。

故选D。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也将褒贬寄寓其中”理解错误。作者将季陶民和李复堂所画的荷花进行对比,是为了突出了二人画风的不同,并无褒贬之意。

10.宋恩子    崔久峰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是《茶馆》中宋恩子的台词。吴祥子说“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宋恩子便说“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二人是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极其凶恶的狗腿子,可见其是老式特务;二人说起话来肆无忌惮、毫无廉耻,是贪婪、蛮横、霸道的人。

“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她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这段话是崔久峰说的。此处“他”为秦仲义。帝国主义的侵入和渗透,看见了社会的动荡不安。结合“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分析,资产阶级的改良原本就救不了中国,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再也起不来”这句说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民族工业的弱小无力。“实业救国”实则救不了国。秦仲义的人生也没能逃脱世道的钳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寡头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给他留下一丁点儿施展的空间。也说明了要想活命,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寻找国家和人民的正确解放之路。

11.①“莫谈国事”的纸条没有变;
②在黑暗统治下,老百姓没有言论自由;
③王利发怕引火上身。

 

12.A

13.A

14.C

15.(1)唐玄宗在太清宫朝拜献祭,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

(2)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严武再次统领剑南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解析】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子大意是:我感叹他功名没成,志气被挫败,非分地希望陛下您弃小错取大德,所以冒着死罪称述,我直言激怒、违背了圣意。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功名未就”“志气挫衄”结构相同,中间停顿;“冒死”作“称述”的状语,中间不停顿。故选A。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排序有误,应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故选A。

1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C项,“杜甫觉得这个官太小”错,觉得官小,无中生有。故选C。

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飨祭祀奇:意动用法,感到惊奇待制集贤院介宾短语后置句;会适逢节度统辖焉:代词,他(严武);再再次表:动词,上表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命,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

适逢安禄山叛乱,玄宗皇帝逃到四川,杜甫逃避战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肃宗即位,杜甫穿着破旧的衣服想要从鄜州投奔皇帝的临时驻地,(中途)被叛贼捉住。后来杜甫逃了出来,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遗的官职。杜甫和房琬是平民之交,房琬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召见三司来质问。宰相张镐说:“如果让杜甫抵罪,这是在断绝言路。”唐肃宗(怒气)才缓解.杜甫谢罪说:“琬,是宰相的儿子,年轻时就建立有远大理想要成为纯儒,有大臣的体器。时人认为房琬有三公之才.陛下果然委以宰相一职.我看他深切地为陛下担忧,形色中显出大义,可是他的性情有些傲慢.我感叹他功名没成,志气被挫败,非分地希望陛下您弃小错取大德,所以冒着死罪称述,我直言激怒、违背了圣意。陛下赦免了罪当百死的我,又赐我还乡,这是天下的大幸,不仅我独自蒙受圣恩。”

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只身前往鄜州探视。从京城回来,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严武再次统领剑南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

杜甫见严武,有时竟连帽子都不戴(古代戴帽见客是礼仪),性格褊狭放诞,曾经酒醉登上严武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有一天想要杀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彝,门口都召集了士卒。(严武)将出去的时候,帽子被帘子的钩钩住好几次,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严武的母亲,严武的母亲跑去相救严武才作罢,只杀了章彝.严武死后,崔旰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客居耒阳,当地县令送给他牛肉和白酒,一天大醉后死去,时年五十九。

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写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

 

16.    王维    山水田园    咏史怀古诗    

17.A

18.孟诗:鱼梁洲因水位下降而露出水面,云梦泽一望无际而令人感到深远。凋零肃杀景象,既表现为严冬时令,又烘托了作者的伤感。
戎诗:听觉判断大雁在云梦泽休止,视觉想象荆门群树一派秋色,寄托作者漂泊之感、思乡之情。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A.“在两首诗中应指那些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错误。诗中指的就是普通的人事。

 

19.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灭烛怜光满    银烛吐青烟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武皇开边意未已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浦,暮,岂。

 

20.C

21.B

22.一段时间的宅家生活,使“追剧”成为多数人的主流文娱选择。

【解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抚慰:抚恤安慰;多用与书面语言。平复:恢复平静,痊愈;康复。此题依据所填词语的语境“家庭大屏在其中发挥了___大众焦虑情绪的重要社会作用”分析可知,此处语意是指“家庭大屏抚恤安慰大众焦虑情绪”,且在搭配上,“抚慰”更搭配,故填“抚慰”。

第二空,,日臻完善: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渐臻成熟:就是日益成熟,重点强调过程。依据所填词语的语境“不仅有丰富的电视内容供给,___大的网络视听也为之赋予了更充分的想象空间”分析可知,此处无“完美的境地”之意,且程度过重;此处语意是说“日益成熟大的网络视听”,故应填“渐臻成熟”。

第三空,逆时:失时,不合时宜。逆势:不顺遂的情势,反方向。此处依据所填词语语境“今年的中国剧集市场_______成长”分析可知,应该指“今年的中国剧集市场不顺遂的情势”,无“不合时宜”之意,故应填“逆势”。

第四空,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此成语后面不能接成分,也不能作修饰语。可圈可点:原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后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此处依据所填词语的语境“无论在影响力和口碑层面都取得了_______的成绩”分析可知,此处需要一定语,且语意为“值得肯定或赞扬”的成语,故填“可圈可点”。

故选C。

2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具体分析,所要填写的文句位置在文段的中间部分,在结构上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选项的内容,补写的句子是两个分句,依据“瞻前顾后”的原则,所要填写的文句前的主要内容讲“中国剧集市场取得成绩是源于特定背景下(疫情)的社会需求”,后面的主要内容则是“剧集工业化已步入新阶段,是应市场厚积薄发的直观结果”。根据语意连贯的原则,“这一方面固然源于特定背景下的社会需求”总结前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市场厚积薄发的直观结果”领起后文。

故选B。

2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的语病:一是由于前后分句暗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二是“追剧”不具备施动性,故后一分句用被动句式导致句式杂糅。修改为“‘追剧’被多数人选择”,或是“使‘追剧’成为主流文娱选择”。

最终改为:一段时间的宅家生活,使“追剧”成为多数人的主流文娱选择。

 

23.①但这一思想自古有之②生活中常见的药食两用物质③有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功效

24.(1)“药食同源”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2)药食两用物质既有食用性又有药用性;(3)明确药食两用物质及其功效才安全有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