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选择性必修下册《种树郭橐驼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上册《师说》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上册《劝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上册《赤壁赋》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阿房宫赋》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促织》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答司马谏议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答司马谏议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鸿门宴》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谏逐客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六国论》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庖丁解牛》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与妻书》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高一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之心》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老子>四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老子》《五石之瓠》《兼爱》原文译文及习题


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苏武传》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文言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屈原列传》《苏武传》《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及习题


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种树郭橐驼传》相关知识点及练习

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我当(本来)

B.其性焉尔(情趣,意志)

C.则又爱之太(宠爱)

D.尔植(勉励)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脊背弯曲)  名我当(本来)

B.而鸡豚(成、养好)  故且怠(困苦)

C.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  有橐驼者(同类)

D.尔植(勉励)  而幼孩(养育)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B.硕茂,早实以蕃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C.吾不害其长而已  三日断五匹,大人嫌迟

D.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曰爱之,其实害之  ②鸡狗不得宁焉

B.舍其名  ②击沛公于坐

C.①橐驼非能使木寿孳也  ②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不得暇

D.①吾小人辍飧饔劳吏者  ②爪其肤验其生枯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B.既然已,勿动勿虑

C.不抑耗其实而已

D.不过焉则不及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我固当        ②视而抚  ③早以蕃  ④其欲密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之也 ⑦其肤以验其生枯 

⑧而木之性以离矣     ⑨又何以吾生而吾性耶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7.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B.视而

C.而木之性以离矣

D.旦暮吏来而呼曰

8.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乡人号之“驼”              以其后名之曰“褒禅”

B.乡曰丰乐乡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他植者则不                  有穴窈

D.爪其肤验其生枯              敛赀财送其行

9.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非有能早而之也B.其事以为官戒也

C.其本以观其疏密D.我固当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若不过焉则不及

B.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C.旦暮吏来而呼曰                      吾小人辍飱饔以劳吏者

D.驼业种树                            我何面目见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然已,勿动勿虑B.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C.不抑耗其实而已D.他植者则不然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传其事以为官戒也B.既然已,勿动勿虑

C.不抑耗其实而已D.不过焉则不及

13.下列句子的特殊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故不我若也

C.吾又何能为哉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14.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不我若也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C.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D.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1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B.故不我若也

C.理,非吾业也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16.下列各句,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理,非吾业也B.故不我若也

C.摇其本以观其疏密D.吾又何能为哉

1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B.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C.《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真实的传记,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

D.《种树郭橐驼传》以郭橐驼种树为喻,阐发了顺应民心,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抨击了当朝统治阶级繁政扰民的做法,表现了要求改革的强烈愿望。

 

二、通假字(2分)

早缫绪,早织缕,字幼孩,遂鸡豚              

 

三、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并翻译。

1、我固当                    

2、早以蕃   

3、甚者其肤以验其生枯          

4、而木之性以离矣    

5、旦暮吏来而呼            

6、驼种树    

7、则其天者而其性得矣   

8、非有能硕茂之   

9、非有能之也

10、又何以吾生而吾性耶

 

四、古今异义

不抑耗其实而已          

 

五、翻译下列重要实、虚词

1、 名我当        

2、 他植者窥伺效慕,也。  

3、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       

4、 勿动勿虑          

5、 故吾不其长而已    

6、 有能反者    

7、 若甚怜焉,而以祸   

8、 而幼孩   

9、 吾小人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10、 其事以为官戒    

 

六、翻译下列加点字一字多义(6分)

1、故:(1)其土欲                        

(2)吾不害其长而已                          

2、病:(1)瘘   

(2)故且怠    

3、顾:(1)去不复顾       

(2)三臣于草庐之中         

 

七、翻译下列加点字虚词

1、然:(1)他植者则不         

(2)吾居乡            

2、以:(1)摇其本观其疏密     

(2)子之道,移之官理   

(3)又何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八、指出特殊句式并翻译

1、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2、非有能硕茂之也。

 

3、官理,非吾业也。

 

4、故不我若。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1)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2)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3)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4)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5)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18.解释加点字。

(1)不抑耗其实而已(________)(2)尔植(____________)

(3)早缫而(________)(4)而幼孩(___________)

19.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故不我若也

A.卿邀名人也(选自《孟业廉谨》)

B.幸老见归,何为谢之(选自《刘宽温仁多恕》)

C.盖规之也(选自《刘羽冲泥古不化》)

D.善,陈孺子之为宰(选自《陈平任相》)

2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21.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作者“以德治国”的进步思想。

B.本文在阐明“任其自然,顺其本性”的意义,反对政令烦苛,吏胥扰民。

C.本文通过叙述郭橐驼善于种树之事,借题发挥出以其法治民的道理。

D.《种树郭橐驼传》以郭橐驼种树为喻,阐发了顺应民心,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抨击了当朝统治阶级烦政扰民的做法,表现了要求改革的强烈愿望。

22.以文章的第(3)(4)段为例,分析一下本文运用对比和类比手法的作用。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爽,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2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B.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C.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D.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即黄河以东,在文言文中“河”一般特指黄河。

B.侍御史,简称“御史”“侍御”。唐朝时,侍御史所居称“台院”,居三院之首。

C.元和,唐朝的一个年号,“庆历四年春”的“庆历”是宋朝的年号。

D.京师,古代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也可指天子的军队。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少有才华。他小时候就聪明出众,富有文采,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当时同辈都推崇他。

B.柳宗元受到器重。唐顺宗即帝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入禁宫之中,一起商议大事。

C.柳宗元重视友情。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史,柳宗元担心刘禹锡不方便去蛮地做官,请求与刘禹锡互换任地。

D.柳宗元提携后辈。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一些学子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的人,都会成为名士。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27.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柳宗元的形象,请举出一种手法,并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封建论

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封建,非圣人意也。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泼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有删改)

2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

B.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

C.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

D.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

2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封建,指封邦建国。即古代帝王分封土地给诸侯,使其建立邦国。

B.侯伯,泛指诸侯,即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个小国家的国君。

C.郡邑,郡与邑,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置邑,相当于现今的省与县。

D.禄邑,即食邑,指古代君王分封给臣子的城邑,而受封的臣子要在这个地方生活。

3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封制度不是先贤的本意。作者开篇以“天地”“生人”为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天地”“生人”有各自的原始阶段是比较接近事实的,由此得出分封制度不是古代圣人的本意。

B.文章列举周朝主要是证明封建制的弊端。封建制度下,诸侯骄横,国家一般是动乱的。因为制度本身的原因,诸侯王不能改变动乱国家的政治措施,天子也不能撤换不称职的诸侯王。

C.秦朝实行了郡县制,但也存在很多弊端。郡守、县令不能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郡县制发挥不了正确的作用。朝廷的治理出现了许多的过失,不过这些过失是政治原因。

D.作者认为郡县制比封建制进步。在最后一段,作者从诸侯王的角度分析,因为世袭,在上位的不一定贤明,而处于下位的不一定不贤明。如果想推行世袭制度,只有统一百姓思想并对国家有利才可行。

3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

(2)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梓人传(节选)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字。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厅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3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B.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C.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D.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梓人善于计算建筑材料,查看房屋建筑的规模,考虑怎样用料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要。他自称若是没有自己,工匠们无法建成一座房屋。

B.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看到梓人指挥许多工人劳作。最后房屋建成,在正梁上题的字就是梓人的姓名,而所有实际动手建造房屋的工匠们名字不在其列。

C.“我”认为那些帝王治理国家,关键在于用人。梓人的行为完全可以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效法,指挥工匠与治理国家有相似之处。

D.梓人具有组织才能和大匠风范,通过对梓人的歌颂,有力地抨击了朝廷的用人制度,直接表达出“我”对朝廷用人制度的不满。

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2)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款?

35.作者借梓人指挥营建官署这件事,为辅佐国君的当权者提出哪些相应的建议?

 

3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十年才被召回,可是,回到长安只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比永州更遥远、更荒僻的柳州。这首诗就是他到柳州后所写。

(1)这首诗的第二句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2)就诗而言,诗思在我为情,在物为境,请从“情”和“境”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爸有福

邹世奇

老爸是个有福之人,让我感触尤深的是在妹妹的婚礼上。

妹妹本来要裸婚、坚决不办婚礼的,后来在长辈劝说下妥协了,但她的底线是不要司仪。她说:“姐,你给我主持。”于是在学校主持过文艺活动的我,生平唯一一次当了婚礼司仪。

和妹妹,妹夫站在小城婚礼的红毯上,我作为主持人和家庭成员向来宾讲述这对新人在燕园相识,相知的经过时,现场起了一阵骚动,我清晰地听见,离舞台最近的人都在说着类似的话:“老邹命真好啊,有这样两个女儿。”“他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呀?”“老邹这辈子值了。”我下意识在现场找了找老爸,他坐在主桌主位上满眼含笑注视着台上,笑容那叫一个满足。轮到他致辞时,他重复说了好几次:“我觉得自己很有福。”

在小城亲友眼中,读了名校博士便是“出息”了,当然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还差得远呢。即便这样,我们仍然觉得老爸命好,这是因为,相对于这世上大多数父母的殚精竭虑,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投入几乎是事半功倍。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妹妹是姥姥姥爷带大的,都是学龄前后才来到父母身边。那个年代不存在校外辅导班,父亲也从不辅导我们。我们做功课时,他在旁边看闲书。做完家庭作业,我们自觉检查一遍,确保无误后拿去给他签字,他拿过来用红笔草草写上一个“阅”,再签上日期,仅此而已。印象中他说的最多的话是:“学习是自己的事。”然后到了期中、期末考试,考好了不予置评、更不要说奖励,考得不好、名次退步了却是要打要罚的。妹妹一次也没被罚过,我几次挨罚,那滋味,至今仍不堪回首。

在父亲“无为而治”的教育方法下,妹妹一路成绩优异,不仅考上北大,还成了核物理学博士。和妹妹比起来,我的学业可就逊色很多,唯一令我在她面前保持长姐尊严的,可能就是我的一点所谓的文学特长,这也是受老爸影响。

妹妹很恋家,已经有了自己小家的人,只要有3天假期,必定携先生飞行近2000公里回小城跟父母一起过。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妹妹回家,在家庭微信群里发了一段视频,内容是老爸在用毛笔写字。视频中,已有几颗淡淡老人斑的手握着毛笔,笔走龙蛇,随意挥洒间,笔力道劲,布局严整,是一阕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几个字映入眼帘,我的眼角突然有点湿润,许多尘封的记忆扑面而来。

这只手,曾在纸上用钢笔工楷写下一首首古诗词,教我们认字,后来是让我们照着练字。我对诗词、继而对文学的热爱,就是那时候播下的种子。后来,父亲变“俗”了,爱上了搓麻将,那是因为他眼花了,看字会重影。但骨子里,他始终是那个爱读书、一肚子诗词文章、一手琴棋书画的爸爸。他是一个被行政工作和搓麻将耽误了的“文艺青年”,他对文艺的敏感、热忱,也许到我这里发了一点点芽。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一直以来被我忽视的事:也许因为他是那样的他,所以我才是这样的我。

而妹妹可能从另外一个方面受了父亲的影响。我们小时候,爸爸太爱看书了,家里的藏书多,爸爸还在源源不绝地从外面借书、租书。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爸爸都坐在椅子上静静看书。虽然看的都是些“闲书”,但在妹妹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书是一件美好而重要的事,不然为什么爸爸每时每刻都在读呢?

几年前在云南木府,雪山前,耀眼的阳光下,抬头看见匾额上“天雨流芳”4个婆金大字,导游解释说,那是纳西语的“读书去吧”,我一下子又想起爸爸和我们。

爸爸就像《种树郭橐驼传》里那个善于种树的驼子,在最合适的时候给小树苗舒展了树根、培实了土,然后就拍拍手走开,任两棵小树沐天风浴海雨,自由、茁壮地成长。爸爸用的是巧劲。

老爸的福气,何尝不是我们自己的福气呢?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3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坐在主桌主位上满眼含笑注视着台上,笑容那叫一个满足。”这个情节说明老爸此时内心极大的满足和无尽的幸福。

B.“那个年代不存在校外辅导班,父亲也从不辅导我们。”这个情节与当今的教育方式有对比作用,目的是揭示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C.父亲“无为而治”的教育方式,让“我”和妹妹都成了别人眼中“有出息”的孩子,说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适时放手。

D.“也许因为他是那样的他,所以我才是这样的我。”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的重要影响。

3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爸是个有福之人”在文章中通过“我”之口、邻居之口和老爸之口反复出现,以此来串联小说情节和揭示小说主旨。

B.“我”是小说中的叙述人,既起到串联情节作用,又是小说中重要人物,“我”的所思所感,引发了读者对老爸教育方式的思考。

C.妹妹回家发的老爸在用毛笔写字的视频,此处描写细致入微,尤其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几个字,巧妙衔接了文章后面的回忆内容。

D.文章引用了《种树郭橐驼传》,将爸爸教育孩子与郭橐驼种树的方法进行了对比,丰富了文章内涵,突出表现了爸爸教育孩子善用巧劲。

39.小说开头描写妹妹的婚礼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0.小说以“老爸有福”为题目,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以致其性焉尔,意思是:让它尽情生长罢了。致:使达到。

故选B。

2.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C.“有类橐驼者”意思是“好像骆驼的样子”,“类”,类似,像。

故选C

3.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因”均为副词,于是,就。

B.“且”,连词,表并列,并且。/副词,将要。

C.“故”,连词,因此。/副词,仍然。

D.“然”,连词,表转折,但是。/代词,这样。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获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