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现状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

编者按

为持续跟踪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进展,亚洲金融智库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研究项目,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亚洲金融智库首席研究员、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担任课题主持人,并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由王志峰博士担任课题协调小组组长。其中,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研究助理喻奇、方堉豪、朱伟豪、赵一迪参与了课题研究和报告撰写。课题成果《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在2018年11月20日在亚洲金融智库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上正式发布,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9)》课题已启动。


本文选自《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第三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中“第一节: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现状”,文末附有报告购买和征订信息。



课题主持人:巴曙松教授(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亚洲金融智库首席研究员、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粤港澳三地金融机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政府通过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不断加强深化金融合作,为三地金融机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多样性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广度及深度方面都在持续提升。与此同时,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为三地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三地的金融科技发展优劣势互补,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然而,三地的金融机构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粤金融机构需要应对更开放的市场环境带来的汇率等市场风险以及如何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应对更激烈的竞争,而在粤布局较晚的港澳金融机构需根据自己特色走出差异化的道路。随着大湾区发展规划逐步实施,大湾区将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与欧美经济体进行连接和转换的关键平台。通过协同构建金融信息平台,共享大数据,实现平台智能化等金融科技创新手段,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将得到进一步促进。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现状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去观察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和发展,应重点考察粤港澳三地的异地金融机构在本地的发展程度:一是异地金融机构在本地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异地金融机构服务本地金融需求的广度,三是异地金融机构服务本地金融需求的深度。广东地区,港资银行已经成为广东跨境金融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有益补充。香港地区,中资银行已经成为香港银行业的重要力量,正积极向领导者的地位发起挑战;中资券商的发展渐入佳境,中资险企在长期险领域崭露头角,两者追随领导者的步伐不断前进;中资资产管理机构目前处于市场补缺者的位置,市场份额较低,但机构数量持续增长。澳门地区,中资金融企业发挥着领导者的引领作用。


一、港澳金融机构在粤的发展现状:港资银行成为中小企业服务领域的有益补充


(一)广东省金融机构的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金融业业态单一、基础薄弱。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广东省金融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是金融业态由单一的银行业向全业态发展,涵盖了大部分金融细分子行业。银行业从单一到多元,从国有商业银行扩展到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多元化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截至2017年末,广东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共有1.73万个(包括法人机构、营业网点),从业人员35.8万人,资产总额22.71万亿元。总部设在广东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分别为28家、31家和22家;总部设在广东的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分别为32家和109家。二是规模得到迅速提升。以银行业为例,1978年末广东银行业本外币存款余额只有71.01亿元,1988年末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以占全国9.8%的份额首次超过各项贷款余额的占比,并跃居全国第一;2017年末,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45万亿元,是1978年的2739.9倍,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在此过程中,广东与港澳的经济金融关系日益密切,并逐渐成为港澳金融机构在内地拓展业务的重点市场。


自1982年1月香港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成为首家香港在粤银行机构以来,港澳金融机构在广东的经营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这些金融机构以港资银行为主。从银行业来看,2017年底,有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58家外资金融机构在广东省内设立了257家营业网点。其中,有10家香港银行的24家分行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总共设立了129家异地支行,占广东省外资银行网点总数的56%;这10家港资银行在广东省境内的分行数占其全国分行数的26%,支行数占其全国网点数的37.4%。例如,汇丰银行实现了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全覆盖”,在广东省的网点数量从2010年的20家增长至2018年6月底的54家。2018年1月大西洋银行在横琴设立的分行是第一家进驻内地的澳资分行,也是第一家通过CEPA11补充协议进驻广东的澳资分行。从证券业来看,仅有东亚前海和汇丰前海两家港资券商。


截至2018年9月30日,国内共有131家证券公司,其中合资证券公司有12家,包括中金公司、瑞银证券、高盛高华、德邦证券、中德证券、瑞信方正、摩根士丹利华鑫、东方花旗、华菁证券、申港证券、东亚前海、汇丰前海等,占证券公司总数不足10%,其中,港资券商仅有东亚前海和汇丰前海两家。从保险业来看,仅有汇丰人寿一家港资险企。截至2018年9月30日,国内共有24家外资财险公司和26家外资寿险公司(平安健康和恒大人寿除外)(见表3-1)。港资险企仅汇丰人寿一家,澳门险企尚没有进入内地。


表3-1:内地外资保险机构名单


(二)港资银行在粤经营状况:港资银行是广东跨境金融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有益补充


1.机构布局


从机构分布看,在粤港资银行的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广州和深圳。进入内地的10家港资银行广东省分行总数和支行总数分别占全国分行和支行总数的26%和37.4%。其中,位于广州和深圳的分行数总数和支行总数分别占其广东省分行总数的14.9%和61.2%。而且,有些港资银行仅在广东省设有分行,例如创兴银行、大众银行和大兴银行。


表3-2:2018年港资银行内地分支机构分布情况


2.业务特点


零售业务领域,虽然港资银行一直强调要在财富管理领域积极发力,但实际上目前还是以个人住房消费为主,港资银行在财富管理等零售业务领域的经验优势尚没有发挥出来。例如,汇丰银行的个人贷款中绝大多数为个人住房贷款,且比例呈逐年上升之势,从2012年的12.7%上升至2017年的25.4%(见表3-3)。东亚银行的个人贷款中近六成皆为个人住房贷款。此外,东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增长较快,在个人贷款业务中的占比从2012年的3.0%快速提升至2017年的23.8%。与此相反的是,零售业务是香港地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2011年其零售业务的利润占比就已经普遍在50%以上了,主要银行如汇丰、恒生银行的零售业务利润占比在60%以上,渣打银行的零售业务对盈利的贡献率更是高达80%(胡妍斌,2011)。


3-3:汇丰银行个人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


表3-4:东亚银行个人贷款分布情况


对公业务领域,从行业的角度看,港资银行主要聚焦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几大行业。在此基础上,各银行也有自身的客户偏好。例如,汇丰银行2013年至2017年企业贷款比重排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东亚银行2013年至2016年企业贷款比重排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17年的企业贷款比重前三位则分别是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批发零售业,批发零售业由2013年的20%下降至2017年的8.0%,从第二位下降至第三位。恒生银行2013年至2017年的企业贷款比重排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其中房地产业的贷款比重持续上升,由2013年的20%上升到2017年的27%;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则持续下降,由2013年的24%和18%下降至2017年的13%和13%。


从业务类型的角度看,港资银行的对公业务重点集中于跨境金融和中小企业金融。一方面,聚焦于跨境金融。在“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下,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企,都产生了大量的“走出去”需求。在“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下,境外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广东市场。无论企业“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为港资银行带来很多机会。例如,汇丰银行(中国)将其对公业务板块分为了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工商金融服务和企业中心三大部分(见表3-5),其中包含跨境金融服务在内的工商金融服务业务一直是汇丰银行(中国)排名第二的盈利来源。


表3-5:汇丰银行分板块业务盈利情况(单位:亿元)


另一方面,致力于中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广东中小企业数量庞大,2017年底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约33000家,比五年前增长了五倍,总量居全国首位,这些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与广东的情况类似,香港中小企业数量也很多,港资银行积累了丰富的中小企业服务经验。因而,除了服务“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企业之外,中小企业是港资银行在粤积极拓展的业务对象。CEPA6签订之后,广东银监局推介了珠三角9个城市(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中山、江门、珠海、肇庆、惠州)先行先试异地开支行。这些地区均是广东中小企业集中的城市。


二、粤澳金融机构在港的发展与融合:中资银行是挑战者,中资券商和中资保险是追随者,中资资管是市场补缺者


从自身历史纵向看,金融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1997年香港金融业生产总值为1245.1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0.5%,为进出口贸易、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产业;2018年上半年,香港金融业增加值达2490.8亿港元,超过房地产成为第二大产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为17.7%。此外,金融业的增长速度较快。2016年以来在所有细分行业中保持数一数二的增长速度。


表3-6: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情况


表3-7:香港主要行业经济增长率的情况


从城市比较横向看,如第一章所述,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稳中有升。2017年2月,美国智库“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经济自由度指数》,连续二十三年将香港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整体得分89.8分,较2016年增加1.2分。在《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的12项评估因素当中,香港在其中8项得分90分或以上,并在“金融自由”“财政健康”和“贸易自由”等方面名列第一。2018年9月12日,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4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会”公布了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共有100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其中全球前三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香港进一步巩固了在“纽伦港”全球金融中心第一阵营中的地位。


(一)香港金融机构的总体现状


香港是全球金融机构进入内地市场的天然门户,开拓亚太市场的必争之地。香港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重要区域,中外贸易往来的第一重要枢纽,中外资本市场交流的第一过渡地带,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的第一重要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中资金融机构已经成为香港金融市场版图中的重要力量。


银行业,香港是跨国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7月底,香港共有154家持牌银行、18家有限制牌照银行和17家接受存款公司,还有47家外资银行在香港设立了代表办事处。


证券业,香港证券市场的参与机构数量众多。截至2018年6月末,持牌法团的总数为2699家,其中联交所参与者、期交所参与者和非参与者分别为569家、116家和2014家;联交所参与者(持牌机构,业务范围和内地的券商牌照基本一致)637家。


保险业,香港是亚太区内保险公司最密集的地区,保险业比较发达。香港保险业分为长期业务(类似于内地的人寿保险)、一般业务(类似于内地的财产保险)和综合业务。截至2018年6月30日,香港共有160家获授权保险公司,其中93家经营一般业务,48家经营长期业务,其余19家则经营综合业务。在登记委员会登记的保险代理商共有2410家,个人代理人则有63931名,负责人及业务代表25668名。


资产管理行业,香港资产管理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其机构数量相对较多、基金规模相对较小。2017年年底,香港市场1477家机构管理总资产(20.23万亿元)约等于同期内地银行表内理财余额(21.63万亿元),略高于内地131家券商管理资产总规模(17.37万亿元)。从机构数量看,2007年至2017年底,香港持牌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机构数量从580家上升至1477家,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0%。截至2018年6月底,香港资产管理机构为1563家。


(二)中资金融机构在港的发展现状


为了便于讨论,本节主要聚焦于中资金融机构在港的发展现状。原因在于,总部位于广东的金融机构与总部位于内地其他地区的金融机构同属于中资金融机构,它们在香港市场的经营约束条件基本一致。此外,总部位于澳门的金融机构在香港市场的影响力较小。


1.银行业,中资银行机构已成香港银行业重要力量


中资银行已经成为香港银行业的重要力量。香港银行市场由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这三类银行机构组成,被称为三级银行体系。其中,持牌银行可以吸收任何数额和任何期限的存款,同时经营所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利率受银行公会利率协议限制。有限制牌照银行只能吸收不少于50万港元、短于3个月的存款,大多经营投资公司贷款业务,利率自行制定。接受存款公司只能吸收不少于10万港元、不短于3个月的存款,贷款业务以分期贷款、房屋抵押贷款为主,利率自行制定。中资持牌银行17家(本地注册5家,境外注册12家)、有限制牌照银行2家、在香港设立代表办事处的银行7家。


从总资产的角度看,2017年底,持牌银行中有五家中资银行进入总资产排名前十的行列,包括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第二,简称“中银香港”)、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第五,简称“工银亚洲”)、中国建设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第七,简称“建银亚洲”)和南洋商业银行(第八,现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子公司)和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第十,简称“中信国际”);外资银行分行中也有五家中资银行进入总资产排名前十的行列,包括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简称“交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简称“建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简称“农行”)、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八,简称“国开行”)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九,简称“中行”)。从盈利能力看,2017年底,持牌银行中有四家进入税后净利润排名前十的行列,包括中银香港(第二)、工银亚洲(第五)、建银亚洲(第九)和南洋商业银行(第十);外资银行分行中有六家中资银行进入税后净利润排名前十的行列,包括交行(第一)、农行(第二)、兴业银行(第五)、招商银行(第七)、建行(第八)和国开行(第九)。


从发展速度的角度看,中资银行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速。从资产增速看,持牌银行中有四家中资家银行进入2017年总资产同比增速排名前十的行列,包括南洋商业银行(24.7%,第二)、工银亚洲(第六,12.4%)、中信国际(第七,12.4%)和中银香港(第八,12%);从利润增速看,虽然由于中资银行2016年基础增速较高,持牌银行中中资银行没有进入2017年税后净利润排名前十的行列,但是2016年持牌银行中有四家中资银行进入税后净利润排名前十的行业,包括中银香港(106.3%,第一)、建银亚洲(21.7%,第三)、中信国际(17.5%,第六)和工银亚洲(9.0%,第八)。


从贷款结构看,中资银行主要以公司贷款为主。以内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香港分支机构的香港地区贷款结构为例,2014年至2017年,农银香港的公司贷款一直保持在94%以上,且比重还有略微上升。与农银香港相比,工银亚洲和建银亚洲的公司贷款比重稍低,但是依然是贷款业务的主力。明显不同的是中银香港,其贷款结构与汇丰银行的贷款结构较为类似。公司贷款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下,较汇丰银行的公司贷款比重还要低。


表3-8:内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香港分支机构和汇丰银行的香港地区贷款结构


企业贷款中,占比前三名的细分行业为物业发展、物业投资和运输及运输设备业,这与香港的产业结构较为匹配。例如,中银香港的企业贷款中,物业发展由2014年的8.4%上升至2017年的13.2%,排名从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物业投资的占比下降较快,由2014年的12.9%下降至2017年的7.1%,排名从第一位下降至第三位;运输及运输设备业的占比由2014年的7.1%缓步上升至2017年的8.2%。


个人贷款则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以中银香港为例,2014年至2018年上半年,商品房贷款(购买其他住宅物业之贷款)和廉居、廉租贷款均占个人贷款的比重在75.4%至79.8%,超过2017年底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的65.6%和内地银行业54%的平均水平。在此期间,中银香港的个人贷款比重有所下降,下降缘由是住房贷款的占比连续下降,尤其以商品房贷款的下降为重。其中,廉居、廉租贷款占比从2014年的1.6%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1.2%,商品房贷款的占比从2014年的35.4%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29.8%。


表3-9:中银香港贷款的行业分布情况(2014-2017年)


2.证券业,中资券商渐入佳境


香港证券市场的参与机构数量众多,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规定,包括券商、银行和资产管理等机构在内,只要取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相关从业牌照,成为“香港证监会持牌人”,即可从事相应的证券服务。从设立机构的区域背景来看,香港市场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有三类:一是国际投行,包括美洲的高盛、摩根大通和花旗等;欧洲的渣打、汇丰和德意志银行等;东亚的野村证券、大和证券和三星证券等。二是香港本地券商,包括英皇证券、时富证券和耀才证券等。三是中资内地券商,以内地商业银行和内地券商在香港设立的券商为主。


中资券商于1993年进入香港。当时,上海万国证券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王集团”,随后将其更名为上海万国(香港)有限公司,在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后,这家公司成为现在的申万宏源香港有限公司。随着赴港上市的中资企业越来越多,中资金融机构纷纷开展海外布局,中资在港券商数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从2007年中资证券业协会成立至今,会员单位从8家增至111家,会员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内地商业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券商12家、内地券商在香港设立的券商24家、其他类型公司设立的券商9家,还包括数家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交易所和评级公司。


香港证券市场的业务板块分类与内地类似,同样可以划分为经纪、投行、资本中介、资产管理、自营等主要板块。例如,国泰君安国际将其业务分为五大板块:经纪业务、企业融资(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贷款及融资(资本中介)和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业务(自营业务)。虽然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业务的业务内容和内地的自营业务的业务内容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均是券商通过自持证券,赚取买卖差价的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消耗的资本较低,通常被称为轻资产业务;资本中介业务和自营业务消耗的资本较高,通常被称为重资产业务。


从第一家中资券商进入香港至今,中资券商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夹缝中求生存到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巨大变化。


经纪业务领域,中资券商正由中型券商行列进入大型券商行列。在经纪业务领域,港交所将券商分为A、B、C三组,A组为大型券商,由交易量排名前2%的券商构成;B组为中型券商,由交易量排名前10%的券商构成;C组为小型券商,由交易量排名前10%以外的券商构成。其中,A组的交易量市场份额保持绝对第一且呈上升趋势,2017年7月底至2018年8月底,A组的交易量市场占比由54.94%上升至56.72%,B组由35.05%微升至35.31%。而C组的市场份额持续收缩,由10.01%下降至7.97%。虽然A组券商大部分是外资大投行,中资券商仅有中银国际和海通国际(美银美林,2017)位列A组。但从位于B组中型券商之列的国泰君安国际和交银国际等机构的交易数据观察,中资券商在经纪业务中的市场占有率保持着持续提升的趋势。


投行业务领域,中资券商已成主力。IPO承销条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香港IPO市场的领导者是外资投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得益于大规模的中资企业赴香港上市,中资券商的投行业务得以迅速发展。一是排名位置逐渐上升。按IPO承销总金额排名,2008-2012年仅中银香港进入前十,排名第九;2013-2017年中银香港排名上升至第五位,中信证券国际排名由此前的第十一位上升至第七位。2017年,排行榜前四位均为中资券商。二是进入前二十位的中资券商数量大大增多。按IPO承销总金额排名,2008年至2012年,进入前二十的中资券商为6家,进入前十的中资券商为1家。2017年,进入前二十的中资券商为13家,进入前十的中资券商为7家。


表3-10:香港IPO承销商按金额排名(2008-2012年、2013-2017年及2017年)


债券承销条线,中资券商稳步前进。以亚洲(除日本)G3投资级债券承销业务为例,2007年没有一家中资机构进入前二十名;2017年进入前二十名的中资机构有6家,其中有两家进入前十。


表3-11:亚洲(除日本)G3投资级债券承销排名


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业务领域,中资券商的产品的深度和广度尚显不足。一方面,中资券商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主要品种限于信用债做市,利率产品、货币产品、外汇和大宗商品等较少涉足。而与之对比,高盛年报披露的相关FICC业务包括大宗商品、利率产品、货币产品、信用产品和抵押贷款五大类,而外资大行利率产品、信用产品以及外汇大宗商品等均具有显著收入贡献。另一方面,中资券商在产品设计的深度处于初级阶段。例如,结构性票据大多只是具备代持和杠杆的功能,在收益结构设计方面较少涉及,与外资大行产品设计复杂程度也有显著差距。


3.保险业,中资企业在长期险领域开始崭露头角


香港是亚太区内保险公司最密集的地区,保险业比较发达。香港保险业分为长期业务(类似于内地的人寿保险)、一般业务(类似于内地的财产保险)和综合业务。中资保险公司共有18家,包括11家经营一般业务的财险公司、4家经营长期业务的寿险公司和1家经营综合业务的再保险公司。


表3-12:获授权保险公司注册来源地


表3-13:在港中资保险公司名单


中资险企在长期险领域开始崭露头角,中资企业的国寿海外和中银人寿已经进入保费收入前十位,分别维持在第三位和第五位左右。以2017年为例,对于个人新单业务而言,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年化保费)算,个人新单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6.3%,较2016年的95.0%提升1.3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其中,国寿海外和中银人寿排名分别是第四和第六,市场份额分别为11.4%6.6%。收入排名前3的公司(友邦、保诚与汇丰人寿)市场份额为49.6%


表3-14:2017年长期业务前15家公司个人新单总保费收入


按照标准保费收入(10%×整付保费+年化保费),个人新单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7.3%。其中,国寿海外和中银人寿排名分别是第三和第五,市场份额分别为17.2%和8.7%。


表3-15:2017年长期业务前15家公司个人新单标准保费收入



对于有效业务而言,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非整付保费),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3.5%。其中,国寿海外和中银人寿排名分别为第三和第六,市场份额分别为13.7%和5.2%。收入前三的公司(友邦、保诚与国寿海外)市场份额占比为52.0%。


表3-16:2017年长期业务前15家公司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单位:万港元)


按照标准保费收入(10%×整付保费+非整付保费),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3.9%。其中,国寿海外和中银人寿排名分别为第三和第六,市场份额分别为15.7%和5.6%。收入前三的公司(保诚、友邦与国寿海外)市场份额占比为54.7%。


表3-17:2017年一般业务前15家公司个人新单标准保费收入


从业务结构看,国寿海外和中银人寿以小于五年期缴费的储蓄型产品为主,而友邦和保诚等企业则有相对较高的整付保费收入(一次性趸交)。从业务渠道看,国寿海外、中银人寿以银行渠道为主;友邦、保诚和宏利等企业以代理渠道为主;友邦和全美人寿则依赖经纪渠道(牟剑群,2018)。从件均保费来看,整付保单中,国寿海外和中银人寿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平均每张保单的保费分别为567.9万港元和531万港元;非整付保单中,件均保费最高的为太平人寿香港,平均每张保单的保费为172.0万港元。国寿海外和中银人寿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平均每张保单的保费分别为26.9万港元和18.6万港元。


表3-19:2017年香港个人新单TOP15公司保单数及件均保费


4.资产管理业,中资机构市场份额较低,但机构数量持续增长


虽然本地经济体量有限,但是香港资金进出自由,深受外地投资者青睐,除了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资金外,外地投资者的资金占比一直保持在50%左右的高位。2008年到2017年底,香港基金业务管理总规模从5.85万亿港元迅速上升至24.3万亿港元,增长了近4倍之多。



图3-1:2017年香港证券市场投资者分类


图3-2:香港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2008-2017年)


和内地市场相比,香港资产管理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其机构数量相对较多、基金规模相对较小。2017年年底,香港市场1477家机构管理总资产(20.23万亿元)约等于同期内地银行表内理财余额(21.63万亿元),略高于内地131家券商管理资产总规模(17.37万亿元)。从机构数量看,2007-2017年底,香港持牌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机构数量从580家上升至1477家,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0%


3-3:香港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机构数(2007-20186月底)


从管理规模看,2017年末,香港基金业务总规模为24.3万亿港元,以2017年12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港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0.8328计算,约为20.23万亿元。与此同时,内地大资管行业总规模突破100万亿元(部分重复计算),其中,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余额为6.75万亿元、21.63万亿元,信托资产余额23.1万亿元,公募、券商资管、基金专户和子公司、私募规模分别为11.14万亿元、17.37万亿元、14.4万亿元和10.3万亿元。


中资机构占据的市场份额虽然较低,但是占有率在稳步提升。非房基金业务方面,内地持牌机构管理的基金总值从2010年的2345亿港元持续上升至2014年的9868亿港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3%。2014年后香港证监会停止披露该数据,按照内地相关基金管理的证监会认可基金的规模增速估算了2015-2016年的非房基金管理业务总值,结果显示内地相关持牌法团及注册机构非房基金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从2010年的2.3%增长至2014年的5.6%,再到2016年的6.7%。证监会认可基金方面,内地相关基金集团管理的基金规模从2010年的532亿港元增长至2016年的2320亿港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8%。按照内地相关基金集团管理的证监会认可基金规模相对于证监会认可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规模的占比来计算,内地相关基金集团在公募市场的占有率从2010年的0.6%持续上升至2016年的2.3%。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中资机构数量仍保持快速的增长。机构数量从2012年5月末的169家持续增长至2017年3月末的313家,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其中,内地证券公司设立的相关持牌法团从2012年5月末的69家增长至2017年3月末的124家,在中资相关持牌法团数量的占比中保持在40%-41%。


三、粤港金融机构在澳的协同发展:中资金融企业发挥领导者的引领作用


澳门的经济结构较为特别,第一产业在澳门微乎其微,第二产业主要是出口加工制造业,第三产业是澳门的龙头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门形成了博彩、建筑地产、金融保险和加工制造四个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为支柱产业)。1999年回归之后,加工制造业逐渐萎缩,商贸服务业(批发、零售、酒店、餐饮等)快速发展,取代了加工制造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博彩、建筑地产和金融保险继续保持支柱产业地位。以2016年澳门生产总值各产业的占比为例(注:2018年11月底,澳门政府统计暨普查局将公布2017年澳门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比为93.4%,第三产业中占比前三的细分行业分别为博彩业(占比47.2%)、不动产业(占比10.6%)和金融业(占比6.9%)。


(一)澳门金融机构的总体现状


澳门金融业市场结构单一,主要由商业银行和保险企业等金融机构组成,商业银行是澳门金融业的主体构成部分。2016年,银行业和保险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5%和1.4%。澳门现有银行29家,分支机构210个。截至2017年底,澳门银行业总资产为1.53万亿澳门元,同比增长9.8%;客户存款为1.02万亿澳门元,同比增长8.6%;利息收入为172亿澳门元,同比增长9.9%;非息收入(其他收入)为78亿澳门元,同比增长7.7%。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81.6%。


表3-20:2017年末澳门银行机构分布相关情况



表3-21:2015年至2017年澳门银行业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亿澳门元)


澳门现有保险公司24家,其中11家为寿险公司,13家为非寿险公司。寿险公司中,有7家寿险公司可经营私人退休基金管理业务。24家保险公司中,有9家是本地公司,剩下的15家公司分别来自6个国家及地区。其中,中资保险公司有两家,在寿险领域和非寿险领域各一家,分别为中国人寿和中国太平。港资保险企业仅有汇丰人寿一家寿险公司。2017年,澳门保险业总保费收入为219.3亿澳门元,同比增长6.8%。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为196.4亿澳门元,同比增长6.9%;非人寿保险保费收入为22.9亿澳门元,同比增长6.0%。


表3-22:澳门保险保费收入情况(2015-2017年)(单位:亿澳门元)


(二)中资金融机构在澳的发展现状


1.银行业,中资银行已经成为澳门银行业的主要力量


中资银行和港资的分支机构占近半数,是澳门银行业的主要力量。中资银行和港资银行共15家(中资7家,港资8家),分支机构共100个(中资79个,港资21个)。其中,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市场份额占据澳门银行业的半壁江山,两者2017年的总资产之和与营业利润之和的行业占比分别为55.4%和53.5%;而中国银行又是中资银行中的领导者,2017年其总资产和营业利润的行业占比分别为40.3%和37.9%。


表3-23:澳门中资和港资银行名单和分支机构数量



表3-24:中行澳门分行、工行(澳门)总资产和营业利润之和的行业占比


从贷款结构看,在澳中资银行的贷款结构和内地银行业的行业发展趋势较为类似。以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为例,其企业贷款占比从2015年的70.6%降至2017年的66.9%,个人贷款则由2015年的29.4%上升至2017年的33.1%。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底,内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发放的境内贷款占境内总贷款的比重为66.31%;对住户部门发放的境内贷款占境内贷款总额的33.16%,同比上升2.49个百分点。


表3-25:2015年至2017年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的分布情况


从企业贷款的行业分布看,非银行金融业、批发及零售贸易业、建筑及公共工程的贷款比重占据了前三名。以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为例,非银行金融业的贷款占比从2015年的第三位(20.17%)上升至2017年的第一位(28.34%),批发及零售贸易业的占比从2015年的第一位(30.93%)下降至2017年的第三位(18.35%),建筑及公共工程的贷款占比稍有下降但依然保持第二的位置,从2015年的21.64%下降至2017年的19.28%。


表3-26:2015年至2017年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企业贷款的行业分布(单位:亿澳门元)


从个人贷款的内部结构看,与内地银行业类似,澳门银行业的个人住房贷款在个人贷款中同样占据主要份额。例如,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的个人贷款中,个人房屋按揭贷款由2015年的64.6%微增至2017年的65.6%。《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底,内地银行也对住户部门发放贷款40.52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为21.9万亿元,占比54%。


表3-27:2015年至2017年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个人贷款分布(单位:亿澳门元)


2.保险业,中资险企已经成为领导者


早期保险业在澳门被称为“燕梳”。澳门保险业可追溯到100多年前葡萄牙人开设的燕梳代理行。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澳门共有10多家燕梳代理商,业务种类不多,主要是水灾、火灾的保险及人寿保险,代理的公司多是欧、美、日等国的老牌保险公司,如美亚、友邦、康年、三井等。战后澳门保险业逐步恢复,到20世纪50~60年代,有部分代理商开始正式设立代理公司营业,并逐渐有海外保险公司来澳设立分公司,如香港永安保险公司和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到70年代末期,澳门经营保险业的商号和保险公司超过30家,保险业务种类趋向多元化,承保险种约有30多种(游春,2009)。当前,澳门的保险公司24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有两家,在寿险领域和非寿险领域各一家,分别为中国人寿和中国太平。港资保险企业仅有汇丰人寿一家寿险公司。


中资险企在各自领域均为领导者。寿险领域,中国人寿的净资产规模和保费规模保持行业第一的位置,且市场份额在稳步上升。净资产方面,中国人寿的净资产由2014年的88.32亿元大幅增长至2015年的170.66亿元之后,净资产一直处于行业第一的位置,行业占比由2014年的29.65%增长至2017年的54.97%。保费收入方面,随着净资产的大幅提升,中国人寿的保费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增长速度不仅高于行业的平均也高于自身净资产的增长(2017年除外),行业占比由2014年的37.37%提升至2017年的58.19%。与此相反的是,港资的汇丰人寿虽然净资产在小幅提升,2015年至2017年资产增幅分别为3.14%、4.14%和2.76%,毛保费收入却连年下降,尽管降幅由2015年的-54.91%收窄至2017年的-17.27%,但仍然保持两位数的降幅。


表3-28:2014年至2017年澳门寿险企业净资产情况(单位:亿澳门元)


表3-29:2014年至2017年澳门寿险企业毛保费情况(单位:亿澳门元)


非寿险领域,中国太平也保持了与中国人寿类似的增长态势。净资产方面,中国太平的净资产一直保持行业第一的位置,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行业占比在26.93%29.16%之间波动。保费收入方面,中国太平的毛保费也保持着行业第一的水平;毛保费占比保持在30%左右,略高于净资产在行业中的占比;2015年和2016年毛保费增速低于行业水平,但2017年的增速为14.1%,是行业增速6.04%的两倍之多。


表3-30:2014年至2017年澳门非寿保险企业净资产情况(单位:亿澳门元)


表3-31:2014年至2017年澳门非寿险企业毛保费情况(单位:亿澳门元)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

编委会


课题主持人:巴曙松

学术支持单位: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

课题协调小组:

 王志峰 (组长)  谌 鹏  宋 昕  姚 飞

课题执笔人:

 孔 颜  胡未名  白海峰  郑伟一  刘 璇

 李瑞雪  喻 奇  朱伟豪  方堉豪  钟凯扬

 唐时达  孙 旭  徐 亮  王 珂  陈 昊

 冷 冬  黄泽娟  胡文韬  赵一迪  郑嘉伟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

课题组简介


2018年7月,考虑到金融发展在全球大湾区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持续跟踪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进展,由巴曙松教授担任课题主持人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研究项目启动,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由王志峰博士担任课题协调小组组长。课题成果于2018年11月发布。其中,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研究助理喻奇、方堉豪、朱伟豪、赵一迪参与了课题研究和报告撰写。



征订信息


由巴曙松教授担任项目主持人、由亚洲金融智库隆重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已上市发行,这被视为第一本由金融专业人士担纲、由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组织推出的关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的专业研究报告。本书定价58.00元,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请有意订阅者与出版社联系订购。订阅方式如下:


1.请将书款汇至:

户 名:中国金融出版社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长安支行

账 号:083518120100304006660

在银行汇款凭证用途栏上填写订购“粤港澳大湾区”字样


2.联系人:王玉莎 王雪珂

联系电话:010-63802779

     010-63820996

邮箱:13718717189@126.com



淘宝购买链接



  也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京东购买  


报告摘编


前言和执行摘要


以“金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与沟通枢纽


执行摘要


第一章:粤港澳大湾区与全球主要湾区的金融运行对比


第一节: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金融+”支撑全球湾区一流城市群建设


第三节:全球主要湾区金融市场:多层资本市场发展特征各异


第四节:对标全球主要湾区金融监管


第二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与融合的进展研究


第一节: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金融融合政策进展分析


第二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分析


第三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金融需求和空间分布分析


第四节: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中心发展及金融合作分析


第五节: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与融合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第四章: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融合与发展


第一节:股权市场融合推动大湾区新经济产业迅速发展


第二节:债权市场融合助力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实体企业发展


第三节: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推动金融对外开放与大湾区金融市场融合


媒体报道


巴曙松领衔发布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我院提供学术支持


财经网丨巴曙松:粤港澳大湾区有助于中国居民实现资产国际化配置


大公网丨巴曙松:香港金融机构加速布局湾区,外资银行网点占比过半


大河报丨巴曙松:大湾区跨境金融融合为产业结构转型带来新机遇


央视财经丨海闻: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措施(含精彩视频)


课题周边


北大汇丰金融圆桌会第一期丨巴曙松等五位金融专家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巴曙松、王志峰:从粤港澳大湾区看珠海和澳门的金融融合发展


海闻院长出席第十届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发展论坛,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参与发起“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


巴曙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名列中国金融出版社金融类热销书籍第四名


延伸阅读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对话第十三期丨巴曙松主持,王健主讲:中美贸易摩擦与大湾区机遇


海闻:推动新兴人才培养,共建世界级金融科技大湾区


巴曙松: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新趋势


海闻: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面临六大挑战


巴曙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下一步关注的重点在哪里?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投50人交流会举行,巴曙松教授发表主题演讲(含精彩视频)


文章来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等,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整理

本篇编辑:朱伟豪、黄宇宸、张琦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