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话费充值业务运营经验总结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纲哥杂谈 Author 纲哥杂谈
本文只是记录一下之前尼日利亚Opay的话费充值业务的运营。
北极星指标
1) 定价倾斜:100块减3块,50块减2块,用户发现50块实际更便宜,自然会多买几次。
2) 限量大额优惠券:当时专门做了优惠券系统上线,每天放出一批优惠券给大家抢,比如50减10块,每人最多2次,数量有限,这样本来那些一个月或者一周才充值一次,一次几百块的用户行为就变成每几天都来薅一次羊毛,即使没有薅到,也会明天再来,反正都是小单。
3) 临时活动长期化:在优惠券系统支持下,形成固定机制,即每周三优惠力度大一些,平时减5块,今天减15块,每到周三就有,用户几次以后就接受这种认知,每周三都要过来薅一遍羊毛。对用户留存非常有帮助。
在这几个动作下的结果就是整个系统里全是小额订单,当然就比较容易满足了老板的指标。
至于送出这么多羊毛,老板每次还是要会让我们算一个补贴值,估计每次活动花了多少钱,看能否在他接受的范围内,毕竟做推广就是要花钱的,老板也清楚。
不花钱做好运营那确实需要神级人物,我们都不是。
图标位置
话费充值本身作为钱包的刚需业务,在各个国家的移动钱包里都是必选项,像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里,话费充值都牢牢占据九宫格的一个位置的。然而即使这样,在同一个超级App中抢占更多用户的点击和关注,也需要费一点心思。
在Opay这个App里,通过测试和统计,在九宫格里,左边第一个和右边第一个是用户点击比较多的位置。因此占据这些位置有利于吸引最多用户——不管是误点击还尝试点击都对拉系统内的用户有效果。
内部广告的互换
除了大家都在用的开屏广告,弹窗广告外——其实这两个的效果就是在有优惠的时候效果还好,没有特别优惠的时候广告点击的效果非常一般。话费业务还重点去跟周边的刚需业务合作,比如支付成功页的广告互换,在打车支付成功,充值成功的信息页上,加入了话费充值的广告位,这样引导用户在其他业务完成之后,看到话费的优惠主动点进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用户操作线。
当然话费支付成功后也添加一个打车的广告,大家资源互换,互利共赢。
用户的拉新
由于Opay本身是个超级App,整体拉新的任务主要落在几个主打业务,如打车业务上,对话费的拉新实际上是没有拉新的指标要求,但话费打折这种优惠自然也会一传十,十传百形成口碑效应,在我们的统计中也看出,实际上话费优惠日的用户群体与打车用户群体并不非常重合,说明一大批用户就是盯着话费优惠去的。
裂变也自然需要,传统套路自然是通过社交来分享,在国外最普遍的社交就是WhatsApp,分享到WhatsApp的功能我们也做了,但当时仅限于最普通的分享,并没有将其变成裂变有奖励,没有在这一个方向发力,当时主要原因是研发能力有限,都投入到其他功能的开发上了。当时的设想确实是做成拼多多砍一刀的方式,分享越多,用户买的话费就越便宜。
还有一点就是其实海外用户远没有像国内用户这么熟悉互联网的套路,所以初期很多运营动作不能太复杂,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一但套路太深他们理解不了,就像我们当时上优惠券的系统都是犹豫再三,经过多次尝试后才从立减改到了优惠券,即使这样很多人还来投诉说不会用优惠券。
用户的促活
用户的促活手段也比较传统,多是采用App内Push,定期推送Push消息,这个Push的内容也是不断变化,让用户不会觉得枯燥和打扰。由于内部资源的抢夺,所以基本是固定周期和固定时间的推送。
后期我们也通过数据分析,加入了定向Push,比如这个用户一两周时间内没有使用话费充值了,数据分析定位出这个用户,即向这个推送一个Push,送一张优惠券。这种对于用户挽留的效果非常不错,而且不会大规模骚扰用户。
当然对于长期离网甚至都把Opay卸载了的,我们只能祭出杀手锏——电话客户去打电话来挽留,每周通过RFM模型去筛查出一批这样的用户,然后电话客服打过去“先生,我们看到您很长时间不用Opay,送您一张XX块的话费优惠券,希望您使用“,但说实话这个挽回的成本很高,效果却一般,所以只有在电话客服没什么其他更紧急的事的情况下才会这么安排。
羊毛党
只要有羊毛就有羊毛党,羊毛党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用户行为上只在特定时间来抢优惠券,其他时间什么都不干,顺着这个思路,我们确实发现了上千个账号是这样的,由于尼日利亚对于支付账号在每笔交易1000奈拉以下是允许非实名注册和充值的,所以这几千个账号他们的共同行为是在大额优惠的前一天收到来自一个账号的转账,转账金额基本就是2次优惠券的金额,然后第二天优惠券促销一开,即这些账号就开始抢,每人2次,抢到后统一充值到某1个话费账户,形成了一个1到N再到1的流程。
把握用户行为 ,顺藤摸瓜,自然能统计出一大堆这样的羊毛党,只不过这些羊毛党如果玩得不太狠,我们也不动他,如果量太大,就会封几个玩得大的。
只不过有一点我是没有想通,这些人是怎么通过操作几千个SIM卡去做这个事的,难道要不断地给几个手机换SIM卡?
平台和羊毛党有时候就是一个互生的关系,平台需要羊毛党去走量做指标,而同时又不能让羊毛党把自己薅得太狠,其实国内很多银行App的指标也都是羊毛党做的,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本地化的产品设计
前面提到其实很多本地人依然还愿意去买刮刮卡的方式去充值,并且考虑到毕竟Opay只支持智能机——实际上功能机业务也做了,没有去主推——而尼日市场上还有一半人在使用功能机,怎么去拓展这些人的话费充值市场呢?
于是我们去市场上做调查问卷去调查本地代理,问有多少用户来买话费的时候要USSD串码,有多少用户没有USSD串码不买,哪一种话费充值的方式本地人更能接受,最后的结果是确实是有一部分人是更愿意接受USSD串码充值的,因为这就像一个凭证,而如果找代理直充很多时间是没有小票的。
控制成本
尼日利亚的话费利润空间还是不错的,比如你卖100块,实际的平均成本就在96块,这还是通过中间通道商去买的。
在最开始量不多的时候,我们就是通过一个叫Mobifin的中间商去买话费,主要是对接方便,价格还合适。
后期量足够大了以后,可以跳过中间通道商跟移动运营商直接对接,这个成本可以更低,像用户量最小的9Mobile,可以成本在92-93块,而用户量最大的MTN就不太好谈,成本怎么样也要96块。
成本降下来了就更多的空间以优惠券的方式去补贴用户,去做活动,像国内基本没有空间,自然补贴就不好做。
当时经过半年多的运营动作,话费业务日常从每天2万多单增长到每天20万订单左右,促销力度最大的一天做到了50万单。后面随着业务重点从订单量变成了利润目标后,订单量就慢慢下滑,侧重点不同,运营动作也就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