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疯狂的投资——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

万敏 SaaS生长的山土地 2023-07-29

2019的公司半年会,我给同事们分享了一个故事:疯狂的投资——跨越大西洋电缆的商业传奇。这个故事源于《疯狂的投资》这本书,《伟大的博弈》的作者戈登所著。讲的是在19世纪,菲尔德为了实现一个伟大而疯狂的构想,历经无数艰险,先后尝试了5次,耗时了整整12年,冒着生命危险横渡大西洋50多次,最终成就了时任美国财政部长兼首席法官萨蒙.P.蔡司所评价菲尔德的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事业

“企业家”这个单词直到1852年才进入英语词汇,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塞勒斯·菲尔德可以说正是这个词语的完美注解。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作为资本主义的“灵魂”,本质就是创新,而创新的主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谈到企业家精神,“诸如冒险精神、好奇心、创新、自信、果断、偏执、有担当、不循规蹈矩、英雄主义、百折不挠等。我们都已耳熟能详。”1

在菲尔德的故事里,企业家所拥有的这些鲜明、典型的人格特质都在他身上得到一一印证。

故事始于菲尔德一个天方夜谭的设想:在19世纪50年代,在海底铺设电报电缆,穿越大西洋,从爱尔兰直接到纽芬兰。基于敏锐的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菲尔德意识到如果做成即意味着拥有与伦敦市场的即时通讯工具,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巨大金矿。为什么说这接近天方夜谭呢?因为这个构想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实在太超前。当时正常运作的海底电缆长110英里,深不超过300英寻,然而穿越大西洋的这条电缆所需长度超过2,000英里, 深度达到了2,600英寻。

菲尔德在开始大西洋的电缆探寻之旅前,已经是一名成功且有相当好口碑的企业家。菲尔德因太太想定居纽约,所以他投资30%以次要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纽约一家纸张批发公司。这家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在1837年的金融风暴中受到重创后于菲尔德加盟不久后便宣告破产。菲尔德盘下了公司存货并还清了他投资比重的30%债务,另外成立了一家后来全美顶级的纸张和印刷品批发商。在菲尔德的运营下,新公司生意规模迅速扩大,也有了丰厚的利润。10年后,菲尔德给之前那家已经宣告破产的公司连本带利还清了债务——这并不是菲尔德的义务,他在10年前就已还清自己负担的债务。一位收到钱震惊又感动的股东写信给菲尔德说:我们对您的还贷表示感谢,并不是因为金钱的价值,而是因为您让我们看到‘如今还有诚实的人’诚实信用的声誉让菲尔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菲尔德天性乐观、勇敢,敢于冒险,有着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与诚挚的热情。敢想敢干的菲尔德决定投入这项穿越大西洋的工程。“正是过分乐观,使得企业家去做了许多从理性计算来看根本不可能做的事情(如重大创新)。”2乐观的菲尔德和团队当时并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多么艰巨又壮丽的事业。
他卓越的演讲能力与非凡的资源整合能力让项目之初的募资、游说政府、吸引顶尖人才等等异常顺利。跨越大西洋的电缆项目有了一个华丽的开始。然而这份事业的过程却是跌宕起伏,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5次大的失败。
就像曾经媒体取笑消遣财务不稳定且岌岌可危的特斯拉,“汽车真相”网站在2008/5还专门开设了一个媒体专栏“特斯拉的死亡倒计时”一样,菲尔德也因为料想不到的失败,受到了媒体的群嘲,从被众人拥戴的英雄成为了众人眼中猜测的骗子。因为跨越大西洋的电缆的历史意义实在太重大了,不仅仅是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在关注,“在伦敦,一向很有自制力而不会带有什么亲美立场的《泰晤士报》这样写道:“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人类还没有什么成就可以像它那样极大地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大西洋干涸了,我们像所希望的一样在现实中成为一个国家……大西洋电报相当于废除了一半1776年的宣言,它再一次把我们塑造成一个民族。”3

不管失败有多少次,菲尔德如曾国藩的湘军般屡败屡战。不管路途多么艰险,听到多少嘲笑,菲尔德自始至终一根筋全力以赴地在做这件事。在公司初始发行股票时,菲尔德投资的30.5万美元加上他已经投进去的20万,那是他大部分的资产,也是数额巨大的一笔资金(1854年,联邦政府的总开支仅略高于5,800万美元)。在1858年的大失败后,筹集资金的道路变得尤为艰辛。“他几乎抵押了自己所有的财产,包括他的家具和在麦迪逊大道长老会教堂的包间在内。”3菲尔德投入了自己全部的金钱、声誉、精力到这个创业项目之中,倾其所有,与公司深度绑定,荣辱与共。

幸运的是,故事的结尾最终是绝境中的“大东方号”背水一战,电缆完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实现梦想的菲尔德终于像孩子一样放声大哭。

这项伟大的事业是那个时代的荣光,维多利亚女王也认为这样的成就值得铭记。因为不是英国人,所以菲尔德无法获得女王的授爵,但他被英国称为“电缆之父”,英国国会还授予了菲尔德一枚金牌。同时,横跨大西洋的电缆在商业上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最初大西洋电报费用昂贵到每个单词10美元,而当时10美元大约是一名技术工人一周的报酬。

菲尔德的企业家特质在这个故事里表现得淋漓尽致:除去罗辑思维总结的企业家的素质为 “乐观的禀赋+马上行动的能力+资源整合的能力”,就如同菲尔德墓碑上的话:

“塞勒斯·菲尔德

由于他的勇气、精神和毅力

世界上才有了大西洋电报”

书中还有一个细节令我记忆深刻,是一位对之前失败了如指掌的同行乘客记录了对这位精力充沛、才智过人、雄心勃勃的天才企业家的印象:“我们对他深表同情,然而让我们吃惊的是,他是这条船的生命,也是船上最振奋的一个人。”4 

菲尔德绝不向困难与失败妥协,他坚定的信念让他一次次顽强地站起来。

这也让我想到福特家族。“有人把福特公司比作汽车行业里的拳王洛奇(Rocky)。它能在承受近乎致命的打击后反弹重生。每次当人们觉得它将完蛋时,它却总是奇迹般地站起来。”

这段时间读了张维迎的《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书中有很多段落都很打动我,如同菲尔德的这个故事一样给予人力量。

“给定数据,最优选择是唯一的。企业家决策是基于直觉、想象力和判断。同样的数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象力和判断,选择会很不同。因此,科学决策能形成共识,有标准答案;企业家决策是非共识的,没有标准答案。换言之,有标准答案的决策都不是企业家决策。


但对企业家决策而言,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很可能恰恰是错误的。所以,我们看到,那些杰出的企业家做出的最重要的决策,最初常是多数人不认同的,甚至是被认为荒谬的。多数人认同的决策,只能是科学决策,一定不是企业家决策。当然,我们也不能反过来说,多数人反对的决策一定是正确的决策。我的意思是说,企业家不会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做决策。当然,他一个人的意见,可能对也可能错,要由市场事后检验,事前我们没有办法判断。多数人的意见不能成为判断标准。”5

“正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测,不可能基于统计模型,不可能基于计算,而只能基于他们的心智模型(mind model),他们的想象力、警觉性、自信心、判断、勇气!任何通过统计模型可以做的预测,都不是企业家的工作。所以毫不奇怪,企业家的判断通常是常人不能理解的。几乎所有伟大企业家都是被嘲笑过的,都是被嘲笑出来的。”6

阳历新年第一天,重新读了2015年初买的这本《疯狂的投资》,再读一次,依然动人。今天文章的标题便直接借用了这两本书的名字,作为我的敬意,对书中的主人公,对作者。

1.张维迎. 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M]. 1版. 北京: 海南出版社,2022年6月,pp.32

2.张维迎. 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M]. 1版. 北京: 海南出版社,2022年6月,pp.47

3.约翰.S.戈登. 疯狂的投资[M]. 于倩,译. 2版.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4年12月,pp.172

4.约翰.S.戈登. 疯狂的投资[M]. 于倩,译. 2版.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4年12月,pp.243

5.张维迎. 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M]. 1版. 北京: 海南出版社,2022年6月,pp.35-36

6.张维迎. 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M]. 1版. 北京: 海南出版社,2022年6月,pp.90

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