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惊艳!有了它们,成都足以跻身中国商业第一城!

葫芦娃 大碗楼市 2021-09-25


这是成都的第一篇稿子。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成都的第一篇稿子,该写什么?

写点什么,才能让诸位在刹那间就感知到成都光怪陆离的魅力?

想来想去,不如剑走偏锋。

成都开篇,我们干商业。

干的还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商业,IFS和太古里。

这两个商业,让成都足以跻身“中国商业第一城”。

此时此刻,一定会有杠精跳出来,拿出一堆的数据,来论证“成都,并非中国商业第一城”。

至于杠精的批评,我一概选择性失明。

我不管,我说是就是。


毫不夸张的说——

成都远洋太古里,就是中国商业第一神作,截止2021年夏。

刚进入太古里,可能多数人就会觉得——

这不过就是一个有点漂亮、网红很多、奢侈品更多的商业街区。

但是,当你沉浸其中后,总有那么几个瞬间,让你觉得——

这片商业,是如此惊艳!

以至于,你的潜意识里会肯定此后再不会有如此惊艳的作品。

惊艳的瞬间,有你刚刚从卡地亚推门而出的一刹那。

你的面前,就是一座庞大的静默古寺,大慈寺。

对,太古里的这片商业中,完整保留了一座拥有1600年历史的古寺。

这座古寺,就隐匿在太古里,隐匿在成都最纸醉金迷的奢侈品窝里,隐匿在成都街拍最密集的网红窝里,隐匿在成都最光怪陆离的商业集群里……


你可以想象一下,眼前的场景——

你的对面,是肃穆了1600年的古寺,可能这座古寺还在传出厚重的晨钟暮鼓声;

你的旁边,是闪耀金光的玻璃橱窗,以及玻璃橱窗后面挂着一串0的珠宝名包大金表;

你的侧面,还有露着半拉奶子的网红妹子,她们在镜头前拨弄长发,渴望一秒就被全世界看到;

此时此刻,身着僧袍的僧侣,穿过滚滚红尘,闪入大慈寺的深墙后;

此时此刻,有所求的信徒,顶礼膜拜后,从寺院中走出,一脚踏入红尘里……


滚滚红尘与晨钟暮鼓,在太古里的光影中重叠了。

僧侣从红尘中穿过,穿过欲望,跨入青灯古佛的寺院。

我们从寺院里踏出,带着佛香,跳进滚滚红尘的俗世。

什么叫高级?

这特么就叫高级!

惊艳的瞬间,还有你穿过川西古巷的一刹那。

太古里的片区内,留存下大量的历史性建筑。除了大慈寺之外,还有明朝字库塔、民国广东会馆、清末川西民居欣庐……

为了与这些建筑融为一体,太古里采用了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和现代风格的大面积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几乎全部向外。青瓦屋顶和川西民居墙,几乎全部向内。

于是,整个街区就营造出一条又一条的狭窄川西古巷。


在一条又一条的古巷尽头,是一个又一个的奇妙场景——

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玻璃幕墙,以及玻璃幕墙后的奢侈首饰和挂着职业笑容的柜姐;

亦可能是,从灯红酒绿霓虹下和身姿妖娆网红里,低头穿过的大慈寺小沙弥;

还可能是,被清冽的灯光穿透而过,把东西方哲想洒满广场的艺术装置“漫想”……

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建筑与艺术,也在太古里的光影中重叠了。

西方现代艺术,投射在东方古典文明的幕布上。

东方传统建筑,拥抱着消费主义的绚烂和虚妄。

什么叫牛批?

这特么就叫牛批!

太古里的厉害之处,从来不在于它拥有多少家的“中西部首店”,甚至是“中国首店”。

譬如GUCCI的亚太旗舰店、Hermès 亚太旗舰店、MUJI 世界旗舰店、Chloé 新概念双层旗舰店……这

些都只是点缀太古里神作的余晖。

太古里真正的牛逼之处是——

它让无法同时出现的元素,坐在同一个场景里碰撞、对话!

你路过歌帝梵,买个甜筒冰淇淋,出来对直走两步,就进了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寺。

从古寺出来,慢慢把冰淇淋干掉,迈脚就进入了爱马仕。

然后,往右拐去茶馆里要两杯盖碗茶,坐在露天里吹水晒太阳。

太古里,最骚的不是这些国际奢侈品店,也不是那些高逼格网红打卡地。

而是你从国际奢侈品店能直接逛到千年古寺,想去停车,被人告知之前的停车场下面发现了唐宋遗迹。

更牛批的是,一切的转场都那么自然。

我们在多元素难得一见的碰撞中,习以为常的逛街、拍照、打卡、吃饭。

历史和潮流、文化和建筑、东方与西方、传统宗教与现代文明的碰撞火花,在我们脚下闪耀。


中国任何一个城市,能诞生出类似太古里这样的商业神作,已实属难得。

而成都的牛批之处在于——

它不仅有太古里,还有另一座神级商业,IFS。

两者不仅背靠背,在同一个街区,而且同时跻身内地商业TOP 15。

IFS与太古里,仅一街之隔。

近处的低矮街区,是太古里;远处的高大水晶体,是IFS。


它们的开发,相隔5年,但如今已如孪生。

太古里,让我们看到商业街区中,多元素碰撞的火花;IFS,让我们被集中商业里,多业态组合蕴藏的能量。

IFS,从诞生之初起就面临一个问题——

这是个地王!

而且是个自持比例极高的商业地王!

2007年,九龙仓从华润、远洋、恒隆、新世界等一票发展商口中,夺下了这片全成都总价和单价最贵的土地。

地王项目,都要面对一个问题——

如何让单位土地产生最大的利润?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攫取持续的高利润?

14年前的内地,少有做4层以上的商场。

不做的原因,很简单——

客流无法高效的导入高层区,高层区租金收益不足。

反正没租金,做了也白做。

而14年前的IFS,不仅把商业拔到了7层,而且还做到了让更多的人流进入高层区,让高层区的人流、营业额和租金,几乎不逊色于中低层区。

它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不断强化双首层的设计。

用露天扶梯,将商场入口广场与第三层商场中庭直接连通,吸引客流从广场直达商场3层。

从入口出,就直接把客流干到3层以上。


从市政道路上,设计一条从地面通往商场三层的高架车行道,并且与公寓、写字楼、酒店的大堂联通。

从入口出,再直接把车流干到3层以上。
 


客流和车流上来了,这还不够。

九龙仓同时说服诸多一线奢侈品牌,落位在IFS的3楼。

九龙仓先把自己的高端百货卡莲佛拉上来,再把梵克雅宝、范思哲和劳力士,也拉上来……

甚至个别奢侈品牌主力店,直接把大门开在了3层的车行通道上。


我把客流干到了三层,车流也干到了三层,甚至连奢侈品牌的主力店也干到了三层……

你说我的三层,算不算一层?

你说我能不能把三层的租金,干到接近一层?

我知道,近两年也有很多商场在玩类似双首层的概念,但我必须强调的是——

第一,他们玩的都没IFS顺畅;

第二,IFS比他们要早14年。

除了双首层的设计,IFS还有更牛批的骚操作——

IFS的客流,甚至是从7楼往下穿透的。

前面我们也讲了,传统商场最难的就是“把客流向上引导”。
每上一层,客流减半。

而IFS仅仅用了一招,就让大量的客流直接从1楼干到7楼,然后再向下渗透。

喏,就是这个趴在IFS屋顶,晃荡着大屁股的熊猫。


可能很多人都没去过IFS,但都见过这只网红熊猫装置。

如果你正好站在IFS的楼下,看到这么一只熊猫,把大屁股怼到你头顶,你的下意识想干啥?

想爬上去,想爬上楼顶看看熊猫的大胖脸!

来,是不是上去了?

部分人流是不是直接干到7层了?

等你爬上楼顶,看过熊猫的大胖脸,再回过头,你会发现——

除了熊猫,顶楼还有更有意思的秀展。

商场顶层的雕塑庭院,与7层的餐饮主力店打通,形成露天的屋顶花园。

九龙仓还不定期邀请欧美日韩原创大展在顶层开展,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主题花园。

譬如,类似于这种极端适合小浪催情侣的“LightRose Garden玫瑰灯海园”。


来都来了,要不要顺便看个展?看都看了,要不要顺便吃个饭?

吃都吃了,要不要顺便走下去消消食?

来,客流是不是不仅上去了,而且留下了?

不仅留下了,而且完成了顺畅的自上而下渗透。

除了这些之外,IFS还在内部的动线上也做了很多创新。

譬如,在奇数层设置了多部跨层电梯,方便垂直通行,让客流在高低层间,顺畅且高效的流动。


IFS的厉害之处,也从来不在于它拥有多少家的奢侈品旗舰店,更不是在于趴在屋顶的大熊猫和顶层露台上的各种展……

IFS真正的牛逼之处是——

它让辗转流连于高层商业之中的你,选择性的忽视了“你在第几层”。

传统商业的客流引导问题,在IFS几乎不存在。

可能你直接从入口广场就被带到了3层;

也可能你从车上下来,就站在3层的梵克雅宝门口;

还可能你被撅着屁股的大熊猫带着一口气干到了7层;

更有可能你在跨层电梯中,被某个橱窗吸引,迫不及待的跃入5层。

更牛批的是,上或下的转场是那么顺畅且自然。

传统商业最难破除的垂直屏障,在IFS被消解的轻松且无痕。

我们仿佛置身在平行城堡里,享受闪烁荧光的纸醉金迷。


可能很多人提到成都,想到的是——

熊猫、茶楼、川菜、火锅、锦里、武侯祠、掏耳朵……

以上这些,都是成都的过去。

什么是现代的成都?

太古里和IFS,就是现代成都的缩影。

多元的文化,在传统的笼子里左突右撞,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网红与潮流,在大慈寺晨钟暮鼓的背景里,头也不回的奔赴向前;

传统的笼子,被多元大潮冲击后,圆润的包裹一切奔赴向前的力量;

远比绝大多数城市超前数十载的商业,高唱着消费主义的灯红酒绿歌……

我连续来过四五次成都,这次在成都也已经呆了一周以上。

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深刻的感知到这座城市——

是那么自信,又那么不普通!

它坚守传统,又不因循守旧,它追逐潮流,又不摒弃过往;

它奔流向前,但仍不忘在市中心的绝版地段中,留存下一方宁静的古刹。

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被问到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有价值的城市?

所谓的有价值,有着诸多的评判标准,各种各样的详实数据。

譬如人口流入、小学生数量、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比例、本外币存款余额……

除了这些冷冰冰的数据之外,总有那么一类城市——

哪怕不用看数据,你也能感受到它的美好!

也能感知到它兼容并蓄、自信开放的蓬勃生长力量!

成都,就是这样的城市。

这是关于成都的第一篇文章。

我想以两个商业的切入——

还原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现代成都,还原一个蕴藏巨大能量的限贷成都,还原一个自信且多元的现代成都。

下一篇,入正题,干楼市!







专题研究:


  万字长文:上篇 | 中篇 | 下篇
  螺旋解体:上篇 | 中篇 | 下篇


 城市调研:


重庆:一线调研 | 城市分析 | 政策分析 刚需购房 | 两江四岸
北京:固安 | 雄安(上) | 雄安(下) | 北三县 | 燕郊 | 香河
上海:调控政策 | 大虹桥 | 改善置业 | 五大新城 
苏州:城市发展 | 楼市分析 | 工业园区
武汉:城市分析 武汉与重庆
天津:学区房 | 楼市妙计
其他城市:宁波 | 嘉兴 | 南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