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维迎:市场失灵理论的谬误

张维迎 辛庄课堂 2023-12-15


黄土地上望星空

窑洞文化撞击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xinzhuangketang

辛庄课堂四期班招生中

(点击👆了解更多)

张五常教授的《经济解释》[i],是他五六十年经济学思想的总结。我本人从80年代开始受杨小凯的影响读他的著作,目前仍然在读,而且我认为这本书需要我们反复去读,因为他提出的很多经济学思想是创新性的,反传统的,而这些创新思想过了几十年并没有被我们经济学界所普遍地接受。

我今天要谈的问题就是“市场失灵理论的谬误”。我们知道,市场失灵理论仍然是我们经济学,特别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古典经济学被认为是证明市场有效性的理论,但实际上它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并对经济政策产生最重要影响的结论,是市场的失败,而不是市场的成功。这些市场失灵理论我认为都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反思经济学本身,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因为市场失灵理论是从这一范式推出来的。新古典经济学为了证明市场的有效性做了很多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在现实当中几乎都是不成立的。结果,人们就开始用这些假设的不现实性来攻击市场本身。在我看来,市场的有效运行不需要新古典经济学的那些假设,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只是为了证明理论家脑子里的市场的有效性,而不是现实市场的有效性。

下面,我谈三个问题。第一是关于外部性问题,这是张五常教授做出最重要贡献的一方面;第二是关于垄断;第三是关于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概念的谬误

先谈一下外部性问题。我们知道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证明市场的有效性时,假定不存在外部性。假定不存在外部性,等于假定不存在社会,因为只要存在两个人以上,一定就有所谓的“外部性“。比如你的长相怎么样就会对我发生一些感官上的、情感上的影响;你说话声音高还是低,我会感受到舒服或者是不舒服。所以没有任何一件事是没有外部性的。如果我们以外部性来证明市场失败,并由此推出政府干预的正常性,那么可以说没有任何一项活动不需要政府干预。但像科斯已经证明的,外部性其实是个产权界定问题。[ii]张五常教授“蜜蜂的寓言”告诉我们,当事人之间也有能力解决相互的外部性。[iii]

张五常教授

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当一个企业造成环境污染的时候,他对别人造成损害但没有赔偿,所以他的选择不是最有效率的,需要政府来干预。但假如我开一个饭馆,我的饭馆比竞争对手做得好,我把他挤垮了,这是不是外部性?这也是外部性。那么我应不应该赔偿他?我想我们经济学家不会认为要赔偿他。那么为什么前一种情况要赔偿,后一种情况不要赔偿?外部性理论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核心是产权界定,就是什么是我的权利,什么不是我的权利。我做得好,价廉物美,打垮了竞争对手,这是我的权利。他也有同样的权利。但是,比如说,我在你家门口堵塞客户进入你的饭馆,我侵害了你的权利,需要政府干预。所以简单说,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产权来定义,也就是说任何侵害个人产权的行为,都是不正当的,都应该受到限制。反过来说,任何没有侵害他人产权的行为,不论它造成多大的外部性,都是不需要进行补偿的。所以福特汽车汽车公司当年打垮了很多马车夫,很多马车夫失业了,但是福特公司不需要赔偿他们。同样,今天我们看到大量的互联网公司打垮了传统的公司,这种外部性也不需要去补偿。所以简单的一个结论是,我们必须从产权角度来看待过去被称之为外部性的东西,否则就会陷入误区。


我再强调一下技术进步。经济学家大量地研究技术进步中的外部性,就是溢出效应。按照现在的经济学理论,因为发明者、创新者没有办法享受所有技术带来的好处,所以在市场经济中技术进步一定低于最优水平,如果要有社会最优的技术进步,就需要政府给技术进步以补贴。这个结论太荒唐。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最有效地促进技术进步,而我们经济学家却认为它没有为技术进步提供足够的激励。理解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包括张五常教授在书中谈到的自然选择、生存竞争,而不是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你发明、创新,是因为你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是你的生存问题,而不是说看是否获得了发明创造的全部好处。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观点,用外部性理论证明政府干预市场的合理性,或者证明市场的失灵,是完全错误的,至少是不成立的。


传统反垄断理论反对的是真正的竞争

第二,垄断问题。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一旦有了垄断地位,效率就降低了,市场就失灵了。为什么呢?因为垄断理论是以完全竞争为参照系的。但是把完全竞争作为有效市场的标杆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所谓完全竞争,实际上是没有竞争。比如,我们经济学教授怎么进行“完全竞争”?就是所有的经济学教授写一样的文章、教一样的课、收一样的钱。这就叫“完全竞争”!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经济学教授,要跟人竞争就要有跟别人有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写作风格,这才是真正的竞争。但是按照经济学传统解释,只要你跟人不一样就带来垄断。以这个标准,张五常也是经济学市场的垄断者,他占有的市场率太高,他的读者太多,政府应该干预他。这显然是错误的。

传统经济学上讲的好多所谓的垄断行为,恰恰是市场中的竞争行为,而反垄断法所反的恰恰是真正的竞争行为。按照我们现在的经济学理论,企业是没有办法做任何竞争的。如果你的价格比别人定得高,说你是垄断定价;如果你的价格比别人定得低,说你是在倾销;如果你的价格跟别人定得一样,说你是合谋。任何一种价格行为都可以被说成是垄断行为,那么企业在市场上还怎么去竞争呢?

经济学的垄断理论与现实完全不符。垄断理论讲两个企业合并之后价格就会上升,但我们看一下历史,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历史上没有任何两家相当规模的企业合并之后价格出现上升的趋势,反而是价格都在下降。[iv]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取得市场力量后,就不思进步了,技术进步就慢了。但我们看看世界上大量的新技术是怎么出现的?就是这些所谓的“垄断企业”带来的,无论是早期的美国铝业公司、IBM,还是现在的微软、苹果、谷歌,都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按照经济学关于垄断的定义,马化腾的腾讯公司和中国移动同样是垄断者,这是非常荒唐的。中国移动不需要多大的努力仍然可以赚钱,而腾讯公司即使占有80%、90%的市场份额,只要它半年不努力就完蛋了。所以仅仅几年时间,微信技术就推出了6.0版。所以我们经济学家要改变传统的思考方式,要正确认识到现实的市场是怎么来进行竞争的,市场的有效性靠的是什么。

传统的经济学有关垄断和反垄断的理论,建立在企业只是一个生产函数的假设上。其实企业不只是生产函数,企业还是一个创新函数。同样重要的是,企业还是声誉机制的载体,是市场信任的建立者。[v]我们看现在人类的合作,为什么能在全球范围展开?因为有大企业!如果没有那些大企业,都靠我们经济学假设的无数的小企业进行竞争,谁会信任谁?谁都不会信任谁!正是这些大企业,以它们的品牌、声誉作为担保,对所有的上游企业承担着连带责任,我们才有了有效的市场、可信任的市场。比如我们去买宝马车,我们不需要监督生产零部件的,也不需要监督生产钢材的,更不需要监督生产铁矿石的,只要监管宝马公司就行了,宝马公司替我们承担了对所有上游生产环节的监督责任。如果汽车行业不是有十来家大的企业,而是有成千上万几十万家小企业,没有任何企业能影响价格,我们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汽车工业吗?不可能。所以我说这是传统经济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失误,它只把企业看成生产函数,没有把企业同时看成创新函数,没有把企业看成信任机制的建立者。


没有非对称信息就没有市场

我想谈第三个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论非常有用,但是这个理论的很多结论如果我们不加深入地思考就会陷入误区。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逆向选择,优胜劣汰就没有办法实现,而变成劣胜优汰,所以需要政府干预。所以我们就需要大量的政府监管机构,包括食品医药管理局、质量管理局等等,决定谁有资格进入,检查产品质量,批准产品能否出售,等等。我觉得这些理论也是完全错误的。

为什么错误?因为按照非对称信息理论,非对称信息导致市场失灵甚至消失,但如果市场消失了就不存在非对称信息,也就是说,非对称信息本身是市场创造的。如果我们都自给自足,生产自己消费的东西,没有任何非对称信息,就像我当农民的时候没有什么非对称信息,也没有了市场。市场就是需要非对称信息,因为有专业化,因为有分工,就有非对称信息,没有非对称信息,市场的任何优势都不会存在。当然,非对称信息理论提出的一些问题对理解市场机制如何运作是重要性。市场为什么能创造非对称信息?是因为它能够解决非对称信息带来的问题,任何情况下市场如果不能解决非对称信息带来的问题,它就不会创造出非对称信息了,这时候市场是根本不存在的。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认识到,市场不只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且是“一双隐形的眼睛”,你做的任何事情,好事坏事,其实市场都有很强的记忆力。你做了好事会奖励你,你的声誉越来越好,企业越做越大;你如果做了坏事,它一定会惩罚你,你一定会完蛋的。所以我们看到市场上那些最成功的企业,不是靠利用非对称信息骗人的企业,而是最值得消费者信赖的企业。按照阿克洛夫的文章,在二手车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好车卖不出去,坏车才能卖出去。但你调查一下,哪个市场上是好车卖不出去,坏车好卖?所有真正的市场都是坏车不好卖,好车才好卖。“劣币”之所以能驱除“良币”,是因为政府扭曲了不同货币的价格,而不是因为非对称信息。[vi]

按照非对称信息理论,政府干预可以减少逆向选择。但现实中,哪一个国家的逆向选择最严重?一定是政府干预市场越多的国家逆向选择最严重。不看其他市场就看人才市场,哪个地方劣胜优汰?哪一个地方优胜劣汰?如果我们真正按照市场的规律,那一定是最优秀的人才最能得到高的回报,最能成功。

总结一下,传统经济学有关市场失灵的理论都是错误的。第一,外部性并不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正当理由。没有外部性就没有社会。第二,传统的反垄断理论是完全错误的,反垄断法反的是真正的竞争。第三,没有非对称信息,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有效性,也不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进步。

因此,我们要重新反思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因为所有这些市场失灵理论都是建立在经济学基本范式的基础上,如果我们不反思这些范式,政府干预的时候就会有强大的经济理论基础支持。我们不要把传统市场理论的失败理解为市场本身的失败!

  2014年11月1-2日,由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解释》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本文根据作者在这次研讨会上演讲整理而成,全文曾发表于《信报财经月刊》2014年第12期。

[i] 张五常《经济解释》(四卷本),中信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ii] 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iii] 张五常《蜜蜂的寓言:一项经济调查》。见丹尼尔·史普博编《经济学的著名寓言》,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iv] 参阅马克·史库森《朋友还是敌人?奥地利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之争》第7章。杨培雷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v] 参阅张维迎《反垄断的隐忧》,《市场的逻辑》第三版。理想国/西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vi] 参阅Murray N. Rothbard. (1991). What Has Government Done to Our Money? Auburn, Alabama: the Mises Institute. P. 59.



精彩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

“辛庄课堂企业家精神”

欢迎关注




BOOK



往期精彩文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新现实观照暨黄怒波《珠峰海螺》研讨会召开
林雪萍:辛庄课堂的意义
辛庄课堂二期班第三阶段课程顺利完成
韦森: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
怒波走世界 | 贝隆夫人的墓园


感谢您关注“辛庄课堂”。本公众号由“辛庄课堂”制作并享有版权;转载、摘录、引用、改编、阐释本号原创文章的部分或全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若未经本号许可,将追究其相应责任。该平台引用的部分内容、图片、音/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协商相关授权事宜。谢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