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本来想结合鹿道森自杀等几个新闻写篇长稿子。但写到一半,突然觉得思路有哪里不太对,对这个话题,应该有更好的谈论方式。这个感觉很崩溃,就像盖房子盖到一半,突然发现设计不对,必须推倒重建。而我又没有陶设计师那个脸皮,敢硬着头皮把房子交了。
今天就不熬夜重写了,留着这篇稿子再打磨一下。写个更好一些在给大家。发一篇之前写的旧文吧,类似话题,我这次想谈的思路其实是它的延续,愿对您有启发。本号也开了一年了,不知对我这样偶尔发一下旧稿的“偷懒”大家是否能理解和喜欢——不成也没辙,不这样,遇到这种情况,那就只能停更了。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一项调查数据的公布,少子化一下子成了热门议题。近日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下了1978来的新低。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1200万人,亦比2019年下降达18%。一个文明,真的会因为个体纷纷放弃生育而走向衰亡吗?这种图景,在曾经重视生育的东亚的历史上几乎找不到先例的。可是,类似的故事在欧洲历史上却存在——曾经混一地中海世界的罗马帝国,最终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子化问题。罗马的人口增长,曾经是地中海城邦中的一个奇迹,从建国而至鼎盛的数百年时间里,罗马从一个人数仅有数百人的台伯河畔小村落,人口上百万的巨城。为了在相对拥挤的地域内挤下这些人口,罗马当时建造了很多“超时代”的设施。
所有这些设施,都在暗示一点:当时的罗马有着傲视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巨量人口。
据考证,在鼎盛时代,罗马城的人口曾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00万人左右,其中约有10万-20万人是罗马公民(不同统计有出入),正是强盛的人口,让罗马能够聚集起所向披靡的庞大战力,铸造了罗马的辉煌。然而,大约从公元前后的奥古斯都时代起,罗马社会精英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状况:这座城市的公民们,似乎突然开始不愿意生孩子了。
如果追溯起来说,罗马的“少子化问题”,在其立国之初就已经埋下了祸根。根据罗马建城者罗慕路斯所著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公民如果生育男丁是必须养育的。但生了女孩咋办?《十二铜表法》里没提。而根据罗马的风俗,女儿出嫁时娘家要给一大笔嫁妆,于是,为了避免破财,当时很多罗马人都将女婴扔到台伯河中央的一个小岛上,这就是所谓的“弃婴岛”。当然,由于罗马早期的对外扩张所产生的人口抢掠与战争减员,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并没有凸显。但随着罗马进入扩张停滞期,该问题突然成为了困扰罗马的大事。并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先,随着国家的扩张逐渐陷入停滞,财产增量减少了,而罗马人节制生育的风俗,也在保卫财产的名目下被理论化。生活于公元前二世纪的罗马政治家、思想家大加图,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计划生育理论家。他提出,“节制生育是一个罗马贵族应具备的美德。”理由是在财产固定的情况下,如果生育多个儿子,必然导致贵族财产的分割——老子是贵族,儿子是小贵族,等到了孙子辈,弄不好就成了平民甚至穷光蛋了。大加图提问说,一个人生育孩子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把他抛到这个世界上受穷吗?因此他呼吁“有理智的罗马人”管住下半身,不要生那么多孩子,以便保卫财产,让子孙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当然,加图这么说,如果避孕技术条件达不到,也就只能说说而已。但倒霉的是,罗马人还真能做到这一点——拜《十二铜表法》所赐,罗马男女比例长期失衡,为了解决大量单身男青年的性苦闷问题,罗马的娼妓行业十分盛行,随之发展出了十分早熟的避孕技术。罗马人会用羊肠制作避孕套,会合理地运用松香草、石榴汁、淫羊藿等各种草药制作避孕药和杀精药。这些技术的推广导致了罗马贵族们完全能做到在纵欲的同时节育——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达成这种“两全其美”。到了公元一世纪以后,对外扩张停滞的罗骂,在社会的风俗已经陷入十分不堪的境地:有财力的男子以流连于妓院、搞同性恋为荣,而女贵族则风行找一个阉人作为名义上的丈夫,再去性聚会场所甚至妓院里寻欢作乐。这种放荡的风俗导致了罗马中上层社会人口急剧减少,在和平年代,很多有着悠久传统的大家族因为绝嗣而消亡。而与此同时,兼并的加剧,导致大量底层公民沦为赤贫的乞丐,在男多女少的社会中根本无力组建家庭。总之,在疆界大体固定的罗马帝国里,罗马人生不动了。面对此种情况,罗马的领导者想过很多方法,但终归都是无用的。恺撒及其继任者奥古斯都,都曾将问题归因于罗马人的道德沦落,试图以立法鼓励生育、反对通奸的方式重新刺激人口增长。最为著名的案例,奥古斯都时代曾经颁布的“反通奸法”,既《尤利乌斯法》,奥古斯都以他继承自凯撒的祖姓为该法案命名,可见对其的重视。在法案中,奥古斯都规定从今以后所有罗马的公民必须忠实于自己的婚姻生活,与他人通奸的人将被放逐出罗马城,恶意勾引甚至强奸有夫之妇的男子可能将面临死刑——很显然,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已经看到了核心家庭的被破坏所造成的生育率下降问题。试图通过维护核心家庭的稳定来提高生育率。只可惜,奥古斯都的法案很快遭遇了现实的“打脸”,法案通过后不久,他的女儿尤利娅就被人告发通奸。这位帝国“公主”在已经嫁给奥古斯都制定继承者提比略之后,居然公然与奥古斯都当年的政敌安东尼的儿子尤鲁斯·安东尼相恋,两人的幽会在罗马城内闹得尽人皆知。奥古斯都不得不亲自下令流放了自己这位唯一的血亲子嗣。并再次重申《尤利乌斯法》的严肃性——不论地位如何,逮谁灭谁。但遗憾的是,付出巨大代价的《尤利乌斯法》收效甚微,奥古斯都死后,《尤利乌斯法》逐渐被淡忘,在2世纪被彻底废弃。于是到了其继任者那里,政策变了,罗马皇帝们开始转而赤裸裸的奖励生育。罗马第三任皇帝克劳迪一世,曾经亲自授予一名角斗士以公民权,并赏赐了他一笔黄金,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位角斗士与其妻子生育了四名强壮的儿子,充实罗马军队。克劳迪后来还将此事写成文告,在帝国境内传播,以鼓励罗马公民向这位卑贱的角斗士学习,多生子女。然而,这一切努力最终都付诸东流。罗马帝国的终局,是由于极度缺乏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开放国门,大量雇用蛮族佣兵来镇守防线。到头来,这些对罗马缺乏认同感的“野蛮人”反而成为了罗马鼓励生育政策真正的受益人,并最终“新桃换旧符”,完成了对罗马帝国的替代。罗马帝国后期,由于本土兵源不足,军队几乎完全被蛮族雇佣兵所取代。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在其著作《恺撒与基督》中曾总结说:从根源上讲,罗马帝国不是亡于武力征服,而是亡于种族的嬗变,在罗马灭亡前,信仰基督教、重视生育、子嗣众多的蛮族早已替代了自我节育的罗马本土人成为了这个帝国的主体。而在罗马废墟上建立的天主教会反堕胎、反弃婴、要求信徒忠于家庭义务的风俗,也可以被视为对导致罗马灭亡旧俗的矫枉过正。 两千年后,一位美国学者的生物实验,又重演了一遍这个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国家心理健康部(NIMN)的资助下,动物学家约翰·卡宏(John B. Calhoun)做了一个名叫“25号宇宙”的小白鼠实验。之所以名叫“25号宇宙”,是因为在此之前,卡宏教授曾经搞过24次类似的实验。在实验中,他圈出一块固定的空间,在里面养老鼠,卡宏提供了尽可能好的条件,为他的老鼠子民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水,同时也会有适当的医疗照顾。唯一的限制。就是老鼠们只能在这座鼠城中活动,他们的生活范围是被高度圈定的。卡宏想测试的是,在一个边界固定、但物质极大丰富的空间中,老鼠作为一个社会能否增长到环境所允许的极限。但前24次实验都让他失望了,鼠群每次在增长到距离极限值还有相当空间的一个数量之后,就会陷入增长停滞,而后莫名其妙的走向消亡。不甘心的卡宏于是发了一次狠,他从政府要来海量经费,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老鼠乐园”,卡宏为老鼠提供了几乎无限的食物、饮水和充足的房舍,乐园中央还有一个“中心广场”,供老鼠玩耍嬉戏。根据卡宏和他的研究团队测算,这个乐园至少能承载4000只左右的老鼠。一切准备停当后,卡宏在乐园中放进了四公四母共八只“创世鼠”,然后用了数年的时间,仔细观察究竟发生了什么。根据卡宏团队后来发表的研究报告,整个鼠群的发展被分为ABCD四个时代。A时代是第一天至104天,这个时代是老鼠们的创业探索期,就像刚刚登上新大陆的先行者一样,不断探索发现这片未知的新大陆它们花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才适应,期间,老鼠们秉承这自己与生俱来的天性,划分地盘、求偶交配,有争斗有流血甚至有死亡,但整体种群数量保持着稳定。104天之后,探索完成的鼠群进入了B时代,这个时代是鼠群的“黄金时期”,开始快速繁殖,种群数量每55天就会翻一番。在几乎无限的物质供应条件下,老鼠们的生活似乎一派欣欣向荣。但“盛世”之下也隐藏着危机,由于种群的扩大,老鼠之间的贫富差距开始拉开,更强壮的公鼠开始占有更多的母鼠、强据那些条件较好的“老鼠宿舍”。而弱势的公鼠则被驱赶到了中心区域,丧失了交配权。老鼠的生活出现了典型的阶级化。终于,当这种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鼠群社会的社会危机开始爆发,从315天开始,鼠群进入“鼠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与少子化同时加剧的C阶段。这个阶段老鼠的数量虽然还仅有1000余只,远没有达到鼠城4000只的设计上限,但鼠口增速却突然放缓,从55天翻一番,下降到145天翻一番。究其原因,是雄鼠在这一时代的行为也开始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上层的雄鼠为了在竞争中占据、并保卫自己过量的占据的交配资源,开始展现拉帮结派,结成“联盟”,从而使他们的优势地位变得更加不可撼动。而下层的雄鼠,由于抗争无望,便显出了越来越弱生存意愿,他们中不少远离雌鼠,放弃交配,聚集在鼠城的中央,过混吃等死的生活。这些“下层雄鼠”,有时即便发生打斗,甚至被其他雄鼠强奸,也不会做出反抗,完全成为了行尸走肉。而更有意思的是雌性,由于雄鼠不是忙于争斗就是直接“躺平”,雌鼠开始展现出越发强烈的雄性特质,它们不得不自己来捍卫领地,打败入侵者,这种身份的错位,让很多雌鼠放弃了做母亲的责任,它们不愿意再与雄性进行交配,或者干脆弃养自己生下来的孩子。卡宏还注意到,虽然同一时期鼠群的异性交配行为迅速下降,但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却在暴增。为何会这个现象,至今缺乏一个令人信服的研究和解释。卡宏将这个阶段老鼠们的异常行为称为“行为沦丧”(Behavioral Sinkl), 他指出当一定空间内的生物群体数量突破一定能够限度时,个体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就没那么在意了。最终,在560天,鼠群迎来“鼠口”的拐点。至此,老鼠的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最大值停留在2200只左右,远没有达到乌托邦的承受极限。由于这个阶段鼠群的主力都是在C时代以后成长起来的老鼠,它们在幼年期就被母鼠抛弃,缺少长辈的抚养和照顾,所以这个时期的老鼠几乎完全丧失了正常的行为意识。母鼠即便怀孕产下幼崽也无法将它们抚养到断奶,问题公鼠也没有交配的欲望,它们也不会与同性打斗,生活极简化,只有吃饭、喝水、睡觉、梳毛四种行为,卡宏将这些老鼠称为“美丽世代”。整个老鼠社会就在“美丽世代”的精心梳理打扮中终结了,据卡宏推算,最后一只有生育能力的公鼠大约会在第1780天死去,此后整个“25号宇宙”将彻底走向毁灭。我们不知道卡宏什么时候终止了实验,截止到1973年论文成稿时,“25号宇宙”应该仍在运作中。在做完这项研究之后,卡宏依照自己的“老鼠天堂”对美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过比较和测算。他认为美国社会当时出现的很多现象,如嬉皮士、吸毒、同性恋泛滥等等,不过是自己的“老鼠天堂”中鼠群行为的重演。卡宏还预言美国社会将在2025年迎来人口拐点。新生人口不足将成为终结美国繁荣的致命伤。这个预言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最担心的还都是人口爆炸问题。可惜的是,卡宏的这个论断,没有被美国学界所重视和采信,因为该论断再延伸一步,就是同性恋、独身主义,不婚不育等现象,其实并非人类基于自由意志的主动选择,而是对社会内卷化的应激反应——这在美国实在是太不政治正确了。但即便被无视,卡宏的预言似乎仍在实现。2019年,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就是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首次降到了100万人以下。与之类似的,日韩、欧洲等地,都在被严重的少子化问题所困扰。而有趣的是,那些”鼠城“越小的社会,进入少子化困局当中的世间也就越早。比如最典型的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能力遭遇美国新一轮阉割之后,立刻就进入了这个梦魇当中。少子化、美丽世代等现象,几乎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就接踵而至。生命的基本需求有什么?除了饮食、求偶之外,其实还有不断地扩张。对比罗马帝国末期与卡宏的“老鼠天堂”,我们会发现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个“文明”的自杀,都发生在疆界固定的“内卷”时代。当发展的需求不再能被满足,即便文明内部的物质总量仍是足够的,它也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卡宏的“老鼠天堂”不愁吃不愁喝,资源总量足够,最大的问题之在于它的边界是固定的,老鼠族群不能依照自身的本性进行自由迁徙。
同样的,罗马在扩张末期,也遭遇了边疆被限制的问题,由于帝国的扩张在各个方向上都达到了极限,罗马社会阶层的矛盾不能再通过对外战争输出的方式转嫁,而只能进行内部消化。而边疆固定之后,内斗的加剧和阶层的分化,又同样让两个社会都出现了严重的“行为沦落”现象——各个阶层纷纷在扭曲的竞争压力下,因为不同原因丧失了繁育的冲动,导致整个社会的生育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整个社会活力在触碰到编发生了不可挽回的衰竭。这样的故事,在人类历史上,已不止发生过一次。猜您喜欢(点击下方标题即可观看):
1.BBC纪录片《世界金融发展史》
2.维生素D的真相你不懂
9.美文选刊|十大经典西部片(上)
12.BBC纪录片《化学史》全3集
13.BBC纪录片《香水》全3集
14.美文选刊|中华美食行天下(上)
15.不要吝惜你的“赞”
16.止痛不用吃止痛药?修改基因或许也可以
17.美文选刊|独特的摩梭文化,你了解吗?
18.美文选刊|十大经典西部片(下)
19.美文选刊|中华美食行天下(下)
20.新研究发现:人造甜味剂会促进全身炎症和脂肪肝的发展,不过有一种甜味剂例外…
21.氟化物能防龋,到底哪种方式更有效?
22.他因科学研究被蛰了1000次
23.压力导致脱发的科学依据
24.【诺奖得主Wilczek科普专栏】要不设立一个反诺贝尔奖?
25.地磁场的两极倒转,曾推动物种大灭绝?
26.数坛上的一代“歌王”——辛格
27.“白娘子”真的有毒!
28.受哲学思想的启发导致的重要科学发现︱科学史
29.头发稀疏、脱发和秃顶的原因终于找到啦 |荣登《自然衰老》杂志
30. O
31. 治不好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在作怪
32.BBC纪录片《植物王国》全3集
33.观念的囚徒:哈耶克从未过时,却注定是少数
34.塑料不消化,吃下去大不了拉出来?不,它还跑进了人类胎盘
35.天然的广谱杀虫剂——鱼藤酮(Rotenone)
36.过去十年,考古学十大里程碑发现
37.美文选刊|为何探索火星?
38.袁靖老师说牛,真牛!
39.飞行器像蜜蜂一样避障?《Nature》发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机器学习飞行器
40. BBC纪录片《数学的故事》(全4集)
41.BBC纪录片《 科学的故事》全6集
42.BBC纪录片《植物私生活》全6集
43.BBC纪录片《生命的奇迹》全5集
44.BBC纪录片《睡眠十律》
45.BBC 纪录片 《发现中国:美食之旅》全4集
46.BBC纪录片《人类感官 》全3集
47. BBC纪录片《现代世界的天才》(全3集)
48. BBC纪录片《糖脂大战》
49. 间歇性禁食的益处再添新证:降血压立竿见影,胆汁酸或是关键!
50.BBC纪录片 《生命》全10集
51. BBC 纪录片《强迫症·心魔 》
52.BBC纪录片《健康饮食的真相》
53.BBC纪录片《维生素的真相》
54.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
55.BBC纪录片《地球脉动 I 》全11集
56.BBC纪录片《人脑探险 》全6集
57.BBC纪录片《进食、断食与长寿》
58.类器官的前世今生
59.雄蝇授精后,会“看守”雌蝇,直至受精卵排到牛粪上…动物奇特的生殖方式里隐藏着怎样的演化奥秘?
60.传递快乐的分子——多巴胺(dopamine)
61.抗衰老基因疗法,是美好的前景,还是无良的骗局?
62.博物学的浪漫,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丨展卷
63.有颜色、有花香,甚至还有花蜜,为什么还不配叫花?
64.失温冻死,不仅仅在严冬,也不仅仅在室外
65. 中国古代的金矿
66. BBC纪录片《狗的秘密生活》
67. 纪录片《美国商业大亨传奇》全8集
68.NHK纪录片《敦煌莫高窟》全2集
69. BBC纪录片《伟大的作曲家》全7集
70.闲谈美国大学tenure track制度:菲尔兹奖得主也曾挣扎
71.长寿大法哪家好?人类能否学得了?
72.端午节,为啥纪念的是屈原而不是他
73.BBC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
74.BBC纪录片《地球伟大河流》
75.BBC纪录片《德国艺术》 全3集
76.NETFLIX 纪录片《社交困境》
77.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78. NHK纪录片《血糖飙升:揭露潜在威胁》
79.颠覆性研究:早餐吃巧克力,不仅不长胖,反而有助于减肥
80.纪录片《金城兰州》全4集
81.BMC子刊:50万人大型研究,喝任何咖啡都能降低肝病风险
82.BBC纪录片《压力的真相》
83.专访理论物理学家内森·塞伯格:数学对终极物理学理论的导引
84.PBS纪录片《众病之王:癌症传》全3集
85.郑州暴雨,一句“千年一遇”不能挡住所有追问
86.BBC纪录片《生命循环:奇异的腐烂科学》
87.用一个词总结东京奥运会开幕式,那就是……
88. BBC纪录片《二战全史》全26集 (1-10集)
89. BBC纪录片《二战全史》全26集 (11-20集)
90. BBC纪录片《二战全史》全26集(21-26集)
94.BBC纪录片《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和衰亡》全6集
96. 苏炳添这个第六名,比他真拿一块金牌更好
97. 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全10集
98. 叶檀老师:你可以舔,但别舔的这么不专业
99. Netflix 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大爆发 》全6集
100. 性侵案一出,阿里这项著名制度成了笑话
101. 热力学怎样理解生命 | 展卷
102. 从简单规则中产生复杂图案,自然是如何做到的?
104. 与病毒共存,张文宏这话说的有错吗?
108. BBC纪录片《香料之路》全3集
109. “及时雨”宋江,到底算不算个好人
110. BBC纪录片《性格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Personality )
112. BBC纪录片《乳香之路 》(全4集)
113. 2021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身体感受冷热、触觉的科学解释
114.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获奖
117. 王羲之《蘭亭序》
118. 联合二甲双胍,四类常见降糖疗法效果有何差别?ADA重磅发表“迄今最大最长”研究
119. 手机刷视频,越刷越上头——沉迷社交媒体是病吗?
120.NHK纪录片《睡眠的科学》
121. 诺奖青睐的触觉研究是怎么做出来的?| Piezo封神之路(上)
122. 机械力如何塑造我们 | Piezo封神之路(下)
123.专访丁奎岭:化学诺奖发错了吗?合成化学的下一个突破在哪里?
131. BBC纪录片《航空发动机制造全过程》
132. 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罗曼什语、英语:瑞士人是如何彼此沟通交流的?
133. 科学可以被统一吗?
134. 综述|药物递送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