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五、安忍品(3-1)



一生必读的巨著: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温馨提示:阅读前,让我们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罗刹(1)


    


   无量劫之前,在印度鹿野苑有一国王名为瓦拉玛达,他有次集合起四种军队率众前往园林游玩。途中遇到一野兽,众人便开始跟踪追击,结果国王单枪匹马就追至密林深处。他从马上下来休息时,一母狮见到他后贪心顿起,就将尾巴翘起紧跟国王。国王心下明白母狮已对自己生起贪欲,他想:这只野兽狂暴凶猛,如我不满足它欲望,它肯定会将我吞食。于是在极度恐怖中,国王与之行不净行。

       母狮离开后,手下人追踪前来,他们又将国王接至王宫。

      母狮后来怀上身孕,待月数圆满后就产下一人身但脚有斑纹之子。母狮心想此为国王之子,便背驮着小儿将之送往王宫。国王也明了此乃自己太子,就开始精心抚养,并为其取名为斑足。

       斑足非常勇敢、坚强,他于父王去世后继承王位,又娶了国王种姓、婆罗门种姓两位王妃。一日,他准备前往花园游玩,就告诉两王妃道:“你俩在我动身后开始追赶我,看谁最先找到我,我就天天与她共同享乐。后到之王妃,我从此不愿再与她接触。”国王于是先行出发赶到花园,两王妃梳妆打扮后也同时骑马出发。

       路上遇一天尊像,婆罗门种姓王妃便下马顶礼一番,后又上马赶路。但她最终还是比国王种姓王妃略迟一步,国王就不再与她接触。王妃马上对天尊生起大嗔恨心,她愤愤不平说道:“我对你又是恭敬、又作顶礼,而国王却不愿再接触我。如果真有本领,为何不肯帮我?”她不禁内心暗想:我一定要害死国王。

       回到王宫后她告诉国王:“我有一请求,请国王与我享受一天幸福生活,不知国王能否答应?”国王最终同意了她所提请求。王妃当天就派众人将天尊像摧毁并夷为平地。

       (身像被摧毁之)天尊满怀不悦,他于是就想加害国王。他动身前往国王那里,但保护王宫之天尊却阻止其进入。

       此时在一山上住有一仙人,他原是定期接受国王供养,日日飞进王宫享受蔬菜素食,然后再飞回山上。身像被摧毁之天尊得知仙人恰巧今日不前往王宫接受供养,他便变幻成仙人形象来到王宫门口。守门之天尊再次阻拦他进入,他便大喊道:“为何不让我进入?”

       国王听到后就让门卫放行,守门天尊只得放其进入。他进入王宫后不享用平日惯用饮食,反而说道:“你们所准备食物太为低劣,我要食鱼、肉等荤腥。”国王诧异说道:“大仙人,因你以往一直食用素食,我才未给你准备鱼、肉等荤腥。”假仙人说:“从今以后,我再不愿食低劣素食,你务必为我准备好荤物。”说完就转身离去。

       后当真正仙人来到后,众人便用鱼、肉等荤物供养他,仙人顿时生起嗔恨心。国王也觉好生奇怪,他问仙人:“你昨日不是亲自要求我们供养此类食物吗?”仙人不觉勃然大怒:“我昨日根本未至王宫,何来此等胡言乱语?你纯属捏造污蔑。”他随即咒骂国王说:“愿你十二年中只能以人肉为食。”然后就怒气冲冲离开。

       后来有一天,国王厨师在做饭时恰好一时找不到肉,而他又碰巧发现一具刚死婴儿之尸体,他便把尸体手部筋肉割下后混合以种种香料做好供给国王。国王吃下肚去,顿觉此肉味道胜过所有以前品尝过之肉味,他便问厨师:“此为何种肉食?”厨师此刻则因胆战心惊而低头小声答道:“如果国王不惩罚我,我便讲明。”国王鼓动他说:“你照说不妨,我不会惩罚你。”厨师这才敢道出实情:“我找不到其他动物肉,加之时间又紧,恰好发现一具小孩死尸,我便把他身肉做成食物供养给大王。”国王在贪心鼓动下竟然对厨师说:“此婴儿肉非常好吃,日后望你能长期将人肉供养与我。”厨师为难说道:“以后恐再也找不到这种人肉。”国王似中邪一般命令他:“你定要严加保密为我好好做人肉饭食,我有办法,亦有特权搞到人肉。”从此之后,厨师受国王之命,经常于晚上偷偷盗走很多小孩,杀死后做成肉食供给国王享用。不大功夫,城中孩童便相继失踪。众人均感非常痛苦,就请示大臣。大臣们在协商后规定每晚在路口安排专人巡逻,后当厨师再次出动偷窃小孩时,众人将之抓获。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行愿品》


 

 

目录(三、布施品-四、持戒品)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3-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4-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6-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7-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7-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8-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9)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0-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0-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0-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1-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6)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7)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8)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19)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0)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三、布施品(2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2-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2-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6)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7)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8)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9)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0)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3)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4)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四、持戒品(15)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五、安忍品(1-1)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五、安忍品(1-2)


有声书《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五、安忍品(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