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甲

其他

思维模型共修社——感受学透一个思维模型的魅力

思维模型共修社快要走完两个月的旅程了,我们30多位伙伴一起,深度链接,慢下来,每个月共学共修一个思维模型:在过去的7月、8月共修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积极主动、以终为始两个模型。这种慢下来、花一个月的时间死磕一个思维模型,和身边信任伙伴彼此分享、互相支持的感觉,让我非常受益。成甲老师在“以终为始”共修月开营时的一段发言,在我看来,是对共修社特别好的诠释。以下是他的分享节选,分享给大家,看看从成甲的视角,他是如何理解思维模型共修的价值的——一、结硬寨、打呆仗,是很多人少有,但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生活态度思维模型共修社,是帮助人建立一种非常重要、但很多人极容易忽略的“生活态度”的地方。这个“生活态度”,能极大改变一个人对生活的认识。这个态度叫做——结硬寨、打呆仗。在思维模型共修社,大家会对一个概念,花一个月的时间,和一群人深入学习,这是一种慢功夫。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能下这种慢功夫的人非常少,我们通常是一段时间学学这本书,遇到新信息,隔几天又看直播,上课了。我们往往缺乏一种耐心和投入,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则做足够深入的了解,但这一点又是无数顶尖高手证明过非常有效的方法:——乔希•维茨金在《学习之道》里面,把这种方法称为:“划小圈”,他认为顶尖的高手和普通人最大的差别,就是对基本的概念、知识有更深入的洞察;——李小龙说,我不怕会一万种招数的人,我害怕把基本招数练一万遍的人;——曾国藩打胜仗的关键在结硬寨、打呆仗;——富兰克林提出一次只养成一个美德;......然而这种花慢功夫深入学习的状态,很少有人真的做到。二、体验“花慢功夫在重要且基本的概念上”这次思维模型共修社就是帮助很多人第一次建立起这样的体感:大家发现“原来一个知识点聊一个月还有这么多值得聊的!”我听到一些参加完一个月共修的伙伴们跟我说,“原来我以为一个习惯聊一周怎么都聊完了吧,没想到一个月之后,还有很多值得聊的地方。”我们从知道一个道理,到真的有体验,是有很多很难跨越的鸿沟的。其实我们此前组织学习“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这些重要的原则,训练一个月都并不能精通,但是特别难得的是,我们愿意为这四个字,花一个月的时间,这个体验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三、和喜欢的人,持续、反复做喜欢的事,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策略共修社最大的价值,不只是因为柯维的七个习惯;这个场最大的价值是,聚集了很多有同样的志趣、愿意共同探索的人。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观察到大家各个组玩的不亦乐乎,卷也卷的很开心。这样的场的感觉,是我们真的找到了一群良师益友。良师益友之间的合作,是要经历从了解、到熟悉、到碰撞的;经历过时间的沉淀之后,人和人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我自己无论是从个人成长的经历,还是在万物皆可盘的经历,最大的一个体感就是——“和对的伙伴深入交流”,这个过程中,会迸发出很多可能。这也是我做事三原则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比起泛泛地和很多人交流,我更愿意和滋养自己的人,持续反复地在一起。我们这种慢读深修的践行和学习方法,才是刚刚起步,未来会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我建议大家如果加入之后,特别是体验了一个月之后,觉得这里确实是有收获的地方的话,建议持续跟下去,把七个习惯跟完,或者至少像黄虎老师说的那样,体验三个月。如果你真的对一个习惯、一个力量觉得有价值的话,那么持续深耕,就是发现更多可能的方式;如果你遇到一个人,觉得自己喜欢他,和他在一起有力量的话,就和他待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的策略。未来我们也希望和大家深入了解,深入合作之后,把这样的学习态度、方法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受益。一转眼,“以终为始”的共修月也快要结束了。过去的两个月,大家一起深挖了两个模型的理论源头、限制条件、应用方法,彼此分享碰撞自己的实践和困惑。就像成甲老师说的那样,和喜欢的人,持续在一起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以终为始月,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惊喜。在共修开始之前,大家都会觉得困惑,不知道能学出个什么。但是经过一个月的深度碰撞之后,很多伙伴却从中探索和发现到了意外的人生看见。我也是第一次感觉,学了用了8年的以终为始之后,这次,终于觉得这个习惯,在我这里清晰了。✅
2022年9月1日
其他

邀你加入《好好思考》共读活动 | 复利人生共读会:和喜欢的人,读欢喜的书

不急于求果,愿意以慢为快,带着拥抱不确定性的心态一起探索玩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022年7月14日
其他

对我学习帮助最大的两条原则之一:少即是多

我从2011年开始好奇学习的方法,逐步接触到知识管理的题目,一转眼已经十年了。期间也很幸运,有机会在2017年把自己当时学习探索的一些心得和经验用文字写成《好好学习》出版。后来,又出版了《好好思考》分享我对学习和知识管理认识的新进展。未来,我希望还在这个方向上,分享我的思考和实践。因此,在《好好学习》升级版再次出版之际,我想站在十年的尺度来回顾,和大家分享《好好学习》中对我影响最深的两个理念:“少即是多”与“以慢为快”。(点击图片即可购买)今天先聊聊:少即是多。我对“少即是多”的理解,在过去十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寻找少数有效的原理规律——临界知识。曾经我1年阅读将近100本书,持续几年的大量阅读学习,却让自己陷入了迷茫和焦虑之中。我发现书读不完,课学不完。已经学了的东西,虽然有所收获,但更多知识大多是孤立的存在、很多想法是模糊的乃至不同想法之间隐隐有着内在的冲突和矛盾。这让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学习处在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可又不知如何突围。2012年左右,我受查理·芒格先生的《穷查理宝典》启发,发现比起学那么多具体的知识,深入研究各个领域可以复用的规律性的知识才是更重要的。我可以通过聚焦学习各个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解决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问题。这个理念对我帮助很大,因为它让我生活学习的复杂度指数级下降——这对我是一次极为重要“少即是多”的实践。受此想法的影响,我开始从《穷查理宝典》中取经,提取出芒格推荐,我也觉得重要的思维模型,加以反复学习——如复利、系统思考、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二八法则、安全空间、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等等。当然,我对这些原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但即便如此,这些原理对我的生活决策有了非常大的帮助——我在思考和决策的时候,心里更有底了。事实上,我后来选择去“得到”做节目、出版《好好学习》,都离不开这些思维工具的支持。现在回头看,我难以想象,如果当时没有了解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理论,那时的学习困境该如何解决。芒格说,一个人如果掌握八九十个思维模型,就能够比99%的人过得更好。我深以为然,因为我觉得,我才用了8-9个模型就有如此效果,再多十倍的工具,那岂不是威力更大。因此,我的成功实践,激励我进一步在这个领域探索,寻找更多的思维模型。然而,在我探索和寻找更多思维模型工具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其实各个学科的重要原理也非常多,每个工具和原理要弄明白,费的时间也很久。更进一步,我开始思考,我学了更多的思维模型,变得更理性、更有效,这真的是我想要的人生吗?这让我陷入了新的迷茫,我开始怀疑学了这么多工具的价值。非常幸运,这个时候,稻盛和夫先生的一句话,给了我巨大的启发。他说,他一生在追问一个问题:生为人,何为正确?这句话突然点醒了我。我意识到,比起我要学习很多个思维模型,更重要的是弄明白,生为人,何为正确?这个念头就像一个楔子一样打进了我的脑海,时常出现在我面前。那时也正值我在参加混沌学园李善友老师亲自授课的二期领教营,他在课上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人生的笃定感来自哪里?我想,这两个问题都追究到:人生的意义、何以为人的道理。换句话说,不清楚人生的意义,思考亦无意义。这个观点,再次启发了我对“少即是多”的理解。理清楚人生的意义和正确生活的原则,才能让我学的思维模型,真正有价值。这个阶段也启发我对知识管理的“少即是多”有了新认识。我在那时完成了《好好思考》这本书,书中把思维模型的有效性分为了四个尺度:经验层有效、方法论层有效、科学原理层有效、人文哲学层有效。从人文哲学的高度认识思维模型,和我这段探索经历密切相关。所以,第二阶段我对知识管理探索的变化是,把对更多科学原理的应用,建立在到找人生意义的基础上了。马克·吐温曾说,人会出生两次,第一次是你肉体的出生,另一次是你知道你为什么而活。我自己在开始逐步探索“生为人何为正确”的过程中,一路磕磕绊绊,有幸遇到很多贵人加持和帮助。2019年去美国见查理·芒格先生,结识了李录先生和常劲老师,乃至后续几年的交流学习,都给我很多的帮助;2020年我人生第一次发起了社会活动——支持人们活出想象力的破壁节,期间认识了很多活得真实有力量的榜样,比如独自徒步穿越罗布泊的雷殿生老师,比如曾是在阿富汗作战的美国特种兵、在看到战争残酷后退伍来中国办教育的M校长等等,他们都让我对人生应当如何活,产生了更多启发。慢慢地,我意识到,所谓人生的意义,其实对我而言,就是很简单的道理:诚实、真诚、善意待人、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仅此而已。有一次我看俞敏洪老师讲,做事有三个阶段:简单的事情简单做;复杂的事情复杂做;复杂的事情简单做。我的经历,似乎也有类似的印证。一开始,生活就是解决具体的问题,那么我就掌握思维模型来应对具体的问题——简单的事情简单做。后来,我发现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就要学习各个领域的思维模型和工具应对——复杂的事情复杂做。最后,我发现,虽然生活看起来很复杂,但是真正重要的其实是那些基本的原则:诚实,善意,真诚对人,投入,专注,进取,勇敢地做事,真的没那么多复杂。把简单的道理和常识,反复在每件事上磨,这就是人生的意义。这时候,我对学习的“少即是多”有了第三个阶段的感悟: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在每件事上学习践行真诚、善意的智慧和勇气。真诚,在于实事求是,不端不装;善意,在于理解包容,美美与共。有了这个认识之后,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但有力量了。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成了我的原则之一。原来复杂的生活,突然变得简单了很多,这让我非常有真实的感觉。回头来,在这十年的学习探索旅途上,“少即是多”的理念,对我产生了奠基性的价值——或许是受中国文化中“大道至简”思想无形的影响,我始终相信,有更简洁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和面对生活,所以我会被芒格多元思维模型吸引,被稻盛和夫一生追问的问题启发。过去几年里,不断有人给我反馈,他们看了《好好学习》这本书后,获得很多启发,感觉生活更有掌控感了。我觉得这就是价值——在今天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尝试寻找和建立更简洁、但更可靠持久的力量根基,是越来越值得的一件事情。《好好学习》这本书的内容,真实展现了我面对生活的大量繁杂问题时,如何利用“少即是多”的理念寻找更简洁解法的方法总结和经验分享。这也是我理解这本书5年后仍然值得再出版的价值之一:鼓励人们寻找更简洁但更好的生活方式。当然,我的案例和方法当然不完美,个人经验也有局限性。因此,在这次升级版中,我们又在《好好学习》的读者中,遴选了更多样的学习《好好学习》的实践案例,希望这些案例也能让你获得更多启发,找到自己的成长方法。此外,我们在《好好学习》升级版中,也为大家准备了新的彩蛋和福利,欢迎你来探索。最后,在新书上市期间,我也准备了一部分签名版书籍,点击下面第一个京东的链接可以选购(签名版有限,售完后发正常版);当然,还有当当、天猫平台,欢迎大家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求选择——↓↓↓点击购买《好好学习》京东签名版↓↓↓点击购买《好好学习》当当版,送思维导图↓↓↓天猫淘口令淘口令:0/lCyS2oylKsF/(复制浅蓝色部分,打开“淘宝”APP即可)如果你也是《好好学习》的读者,或者对这本书感兴趣,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面对精彩的故事,我们也会联系你,赠送一本作者签名的升级版《好好学习》。
2022年6月29日
其他

如何与最伟大的头脑对话 | 成甲×韩焱 “相约四十二”第6期

本期要采访请教的嘉宾是湛庐文化的创始人:韩焱老师。我对韩老师一直抱有一种好奇。首先,在我印象中,韩老师是第一个去“得到”APP做说书节目的图书出版创始人。得到“每天听本书”栏目上线的初期,各个出版社和图书公司对它的态度不明,是欢迎、还是无视,还是有意见?我虽然不了解具体情况,但大概也想得到,肯定是有不同的声音的。因此,当我发现韩焱老师,作为一个重要的图书出版机构的创始人,亲自披挂上阵,在得到“每天听本书”栏目解读湛庐出版的重磅书籍时,我是有三分意外和七分敬佩的——面对新事物,勇于尝试和创新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我心里也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为什么韩老师会这么与众不同?其次,有一次,我和董明大哥聊天的时候,正好华为那时在支持湛庐做“思想马拉松活动”,他对湛庐这个团队非常欣赏。那时董哥已经是华为中国区副总裁了。他见多识广,博闻强识,看人看事总有独到见解,因此,他的推荐我会格外留意。后来,我发现我喜欢的很多经典书都是湛庐出版的,比如:西奥迪尼的《影响力》、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都是湛庐引进的。这让我对湛庐和韩焱老师,更多了一份好奇。后来我和湛庐的不同部门的同事,因为一些合作也有或多或少的交流,还去湛庐公司参观交流过,和韩老师也加了微信,但是一直没机会和韩老师深入交流。正好,最近韩老师新书《把思考作为习惯》上市,对外交流分享也成了韩老师工作的一部分。我有幸邀请了韩老师做一场“相约四十二”的直播对谈,面对面地请教韩老师个人和事业的成长故事。在为这次对谈做准备的过程中,我对韩老师这个人的认识,也有了更多的角度。比如,我采访了一些认识韩老师的朋友以及湛庐的一些同事,他们对韩老师的评价包括:▶
2022年6月14日
其他

瑞·达利欧的思想启示:痛苦+反思=进步

今年2月,我和谭昊、刘波老师一起,围绕瑞达利欧的思想和《原则1、2》做了一场直播交流。谭昊老师以前是知名媒体人,后来转做投资,一样很成功,现在是彼得明奇资产管理公司的CEO、《优势投资法则》作者,湛庐《原则》精读班的主理人。刘波老师是中国著名财经评论人,还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公共政策及评论主编,也是中信出版社、《经济观察报》评选的年度译者。和两位老师的对谈,给我的感受是:理性思考,极致透明。非常感谢万物皆可盘我心社群的伙伴一起支持完成了这次直播内容的整理,让我们这次对谈能够在直播结束之后继续分享给更多感兴趣的朋友们:录制:佛系小智(罗智)、潇洒在路上校对:Stone、Yx(小杨)、冲、QHChen(呼呼)、陈庚(校对+组织)因为交流内容信息量大,我们根据主题拆分开来,分享给大家。成甲:我很早听说《原则》是在
2022年5月21日
其他

史蒂文·约翰逊的思想启示:未经思考的道理不值得讲

3月底,我和马徐骏老师做了一场视频号连麦直播。马老师是中国zui贵的商业演讲教练,也是开年演讲的发起人。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也获益良多。我非常好奇,他快速成长的背后,有什么样的顶级思想在支持着。因此,在“相约四十二”的第三期,邀请了马老师一起,我向他请教他的成长秘籍。因为对谈内容信息量很大,我们拆解成三部分内容分别发送。以下是对谈精华内容的第二part~感恩马老师团队的整理和输出~第一part链接:塔勒布的思想启示:一定要避免坏事情让人生清盘马徐骏:对我影响很大的第二个思想家叫做史蒂文·约翰逊,他也是一个作者,这个人给我的启发是他看问题的角度非常的刁钻,就是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很不一样。史蒂文·约翰逊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有很多传统意义上的看法,比如说认为像游戏、美剧、综艺这样的大众流行文化,很浅薄,会让人变得很傻,变得不会思考,你同意吗?我一开始在很多的外刊里面,看到大量的批评,说游戏会带坏孩子,美剧会让人傻,全是这样的批评。但是我在看史蒂芬·约翰逊的《极速传染》的时候,里面就讲到,其实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面,大众文化是让人变得越来越聪明的。我当时一下就愣住了,我说怎么可能?我们从小就听父母说,多读点儿书,少看电视。但是他的观点以及他的论证让我不得不服。首先关于连续剧让人变傻,他说那是因为我们对于连续剧的印象停留在上个世纪。上个世纪我们看连续剧都是很脸谱化的人物,很简单的剧情,放在现在小朋友根本就看不下去。相反那些越来越复杂的美剧,比如《越狱》《神探夏洛克》《绝命毒师》,每一集都写得非常精彩。这些连续剧的剧情不再是线性的,甚至很多的细节完全是电影式的,一个镜头里面可能有很多的彩蛋。中国也有这样的剧,比如说《白夜追凶》《开端》。综艺也是一样的,在过去的20年里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越复杂的大众文化才越接近真实。但是,如果仅仅止于此,我们依然不能认为约翰逊是个很厉害的人。其实他分析的是,为什么像美剧这样的大众文化,敢于挑战观众的智力,甚至来调戏你,把它做的这么复杂,让你看一遍不够,还看很多遍?史蒂文·约翰逊他给出了一个解释,让我目瞪口呆。核心原因是什么?是人们现在的选择多了,美剧需要竞争的对手就多了。以前美国只有三个电视台,在甚至没有录像机的年代,你是不能重播的,那可不是给你什么你就看什么,说白了那时候大家都没见过世面。但现在呢,大家见过的好东西太多了,这就导致只有让这个东西变得耐看,它才会有被讨论、被传播的价值。以前的很多美剧现在都没有人看了,但像《绝命毒师》这样的电视还在重播,每重播一遍都是要给作者和主创钱的。他们能从一部片子里面获得的收益,可能是原来的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所以他们有动力把大众文化做得复杂,做得精彩。这就是一个基本的趋势,而这样的趋势使得我们的年轻一代,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比我们的上一代,甚至比我们要有办法得多。举个例子,像我爸爸他是喜欢玩游戏的,但是他只玩一个游戏,就是纸牌,只有这种简单游戏可以。但是你发现,小朋友是不是几乎一上手就能玩很复杂的游戏?而玩游戏本身,不是在锻炼手脑的协调能力,而是在让一个孩子学会在一个新的规则里面,快速地去探究它的边界。你想一下,每一个游戏都是独特设定的一个世界观,操作不一样,要获得奖励的方式也不一样,但孩子很快就能摸索到。而且游戏做得越来越精巧,越来越复杂。越复杂的东西就越接近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所以这是史蒂芬·约翰逊对于大众流行文化的一个看法,都写在这本《急速传染》里面了。你就会发现这个人的视角,他看待事物的眼光跟人云亦云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他给我一个特别大的冲击。在我的CCOC首席内容官训练营里面,史蒂文·约翰逊的《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是我们的入门教材,第一周要读的就是这本书。包括他的《远见》,是万维钢老师做的序,里面就是讲如何做出正确决策的。我觉得他给我最大的一个启发,就是凡事我们得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可能跟大众是相反的,但是人云亦云你一定是不会有什么提高和收获的。他会把那些大家默认正确的概念重新拿出来,再用筛子筛一遍,或者再用锤子去锤一锤,看看是不是真的经得起考验。成甲:多元文化这个题目涉及的点还是很多的,有太多人想给你传播那么多东西。我就想到两个问题。第一点就是,你愿意让孩子和坏孩子打交道吗?如果你的孩子和那些很霸道、不讲理、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打交道,你愿不愿意管教?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所谓这种低俗,或者是不同的思想,你是要看呢还是不看?有一个研究者写过一本书叫《教养的迷思》,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有争议,但是对我个人很有启发的观点。他的意见是,就算父母管住,不让他接触这个孩子,其实他的未来的人生中也一定会接触到,这样的人就是社会存在的一部分。所以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重要的不是把他放在温室当中,只接受某一种教育,重要的是让他接触了多元的社会以后,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就跟男孩儿要富养还是穷养是一样的,上一次和老喻直播的时候,他闺女有一个同学,过生日搞了一个超长的豪华车去过party,她妈妈有点儿担心,说和这种太炫富的孩子交往是不是不好?老喻说,让她去,以后别有个小伙子拿个车就把我闺女骗走。这个过程给我的感受是一样的。所以对于文化的多元性,我觉得你要去接触,但与此同时呢,我个人的观点是,接触不等于没有边界。因为对于很多问题,其实我们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能力,我们很容易被人云亦云的观点影响。所以在各种信息和传播当中,还是要回到你自己能看懂的。比如很多人说一定要读一手书,读经典,不能看“二手书”,但如果我看一手书就是看不懂,我就是需要一些别人“嚼过”的东西,帮助我消化和理解,我才能走向下一步。所以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不懂得就是需要接受很多人的帮助。像马老师刚刚提到的美剧做得很好,今天国内也有很多这样的剧,但没有他们做的好,这说明什么?我的理解是,说明今天中国人的视野和文化存在提升空间,传播不是独立存在的,总体而言要和国民的精神审美相匹配的,就像抖音快手中那些能传播火热的东西,就是对某些人有吸引力。这是我的一些联想。马徐骏: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同样的,未经思考过的道理不值得讲。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是人云亦云的,而且我发现,在很多重大的人生问题上面,一般人的思考太少了,而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面,我们纠结的太多了。比如说淘宝上,同样你要买个锅,两家店铺差两块钱,反复地比较,这没有意义。可是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工作是为了什么?我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以及我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包括我们常说父母催婚,但大部分的父母都没有思考过婚姻是怎么回事,爱情到底是什么。史蒂文·约翰逊我觉得这是史蒂文·约翰逊给我一个最大的帮助,就是我会把原来那些默认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但是跟我的人生又很相关、很重要的问题,拿出来重新审视一下。前面成甲老师也说到,不是盲目地跟孩子说,要去或者不去要接触炫富、霸道的孩子,重要的并不是接触或者不接触,而是你给他什么样的引导。换句话说就是,你接触也好,不接触也好,不能是一个直觉上面的快速判断,而应该是一个仔细思考过,甚至是求证过之后,得出来一个符合你世界观、价值观的,一个坚韧的判断。前面成甲老师也说到,现在信息量这么大这么多,这怎么选?我反而没有这个焦虑,为什么呢?因为我遵循史特金定理。史特金什么叫史特金定理呢?这是一个科幻学家史特金说的,在一个领域里面,90%的东西全是垃圾,不用看,你只看10%的内容就行,因为只有那10%是最好的经典。他说这样做,就能极大地减少那些对你产生干扰的信息。但我觉得这可能是有个进阶的层次,对每个人的每个阶段来说,这10%都不一样。所以我一般就是看那些经过时间验证的,同时我会追着一些厉害的作者或者推荐人,万维钢老师也说他看书是追作者的。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塔勒布的思想启示:一定要避免坏事情让人生清盘

3月底,我和马徐骏老师做了一场视频号连麦直播。马老师是中国zui贵的商业演讲教练,也是开年演讲的发起人。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也获益良多。我非常好奇,他快速成长的背后,有什么样的顶级思想在支持着。因此,在“相约四十二”的第三期,邀请了马老师一起,我向他请教他的成长秘籍。因为对谈内容信息量很大,我们拆解成三部分内容分别发送。以下是对谈精华内容的第一part~感恩马老师团队的整理和输出~马徐骏:成甲老师给我的一个很大的思考,就是每个人的思想都有一个底层源流。我们都是一张白纸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要在上面画什么呢?第一是你自己的努力。第二,其实有个东西叫“抄作业”,我们不需要把人生都过完一遍之后,才能总结一些经验,有一些优秀的人已经给我们走好的路,你“抄作业”就完了,只是要把这个“作业”个人化,不然会水土不服。所以成甲老师他让我很佩服一点,就是他研究曾国藩,学曾国藩的日课,还有查理·芒格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那我想了一下,我列举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对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今天分享三个给我影响比较大思想家,他们都是外国人。第一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叫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他是《黑天鹅》的作者,第二个你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叫史蒂芬·约翰逊,这个人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作家,他的视野非常开阔,而且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很刁钻;第三位,是万维钢老师也经常提到的,斯科特·亚当斯。他是《呆伯特》漫画的作者,但他不只是一个漫画家,同时也是卓越的演讲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首先是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很多人知道塔勒布是《黑天鹅》的作者,我认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比较重要的一位在世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思考,包括他出的一系列的书,像《黑天鹅》《反脆弱》《随机漫步的傻瓜》,这些我都读过,但是我在读的时候就很好奇,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或者说他的这些独特的思考是怎么来的?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很幸运的是,去年春节我正好关在家里面读书,我就读到了格拉德威尔的《大开眼界》。这本书教你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它里面正好有一篇很早的采访,讲的就是塔勒布。所以我想先用一点时间来给你讲一讲,塔勒布这个人的故事。塔勒布是一个交易员,我们现在都知道芒格、巴菲特是很厉害的金融的大师,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巴菲特之前华尔街谁最有名?在格雷厄姆、林奇和巴菲特中间其实还有一个人,但这个人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这个人叫做尼德霍夫。他是投机界的大师,他甚至出过一本书,专门教大家怎么做投机交易。维克多·尼德霍夫在1996年,尼德霍夫已经是如日中天的金融大鳄,他的别墅就是那种带仆人、带草坪、带孔雀的,而且有一支专门服务他的队伍,办公都在这座房子里面。然后他听说有一个正在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就约他见一见。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塔勒布。见面之后,尼德霍夫就拍着塔罗布的肩膀说,你看小伙子,我是不是很厉害?你要不要做我的徒弟啊?但是塔勒布看过尼德霍夫的交易方式,以及他的生活之后,他下定了一个决心,就是我绝对不能做和他一样的事情。为什么?因为塔勒布他有一个很厉害的思想就是——没有人真正懂金融。因为市场太过于复杂,我们常说价格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有太多的复杂因素,塔勒布认为没有人真正懂市场,就像没有人真正懂大自然一样。好事情不会总是发生,但一定会发生的,是一场又一场重大的灾难。就好像每过十多年,会有一个大的经济危机,或者像疫情这样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的天灾。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塔勒布就下定决心,一定要避免坏事情的发生让自己的人生全部清盘。注意,这是塔勒布思想一个特别重要的底层,但是什么样的生活经历,让他对生活有这样的思考的呢?成甲:我很好奇一个问题,就是你也不是搞金融的,你怎么会突然对一个交易员的思想很感兴趣呢?马徐骏:这个跟成甲老师的社群名字有点像,叫“万物皆可盘我心”嘛,我之前在写专栏的时候,西方世界的东西看得比较多,所以你看我今天讲的三个,都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外国人。金融是我们这个时代,或者说是被人类发明出来之后绕不过去的坎儿,很多历史上的灾难都是因为金融造成的,就比如说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个金融问题,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所以对金融的研究就很有必要。我读的第一本塔勒布的书,是他的《反脆弱》,读完了之后我就大受震撼,所以我才把他所有的书都看了。但是我一直很好奇他的想法到底是怎么来的?所以这是我为什么会去研究塔勒布。成甲:让你产生触动的地方是哪些呢?马徐骏:塔勒布小时候其实是一个官二代加富二代。他生活在黎巴嫩,有多有钱呢,就是在黎巴嫩北部,你放马出去跑三天,经过的土地全都是他家的。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黎巴嫩的首相。所以本来他想着,我长大之后应该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官二代加富二代吧,还有他从小体质不好,所以他喜欢读书。但是没有想到。一场阿富汗战争打得整个黎巴嫩烟消云散,从天堂变成地狱。而他的外祖父,权倾朝野的这么一个政治家,最后是在希腊一个很破旧的小旅馆里面,离开了这个世界。塔勒布作为难民逃到了美国,后来做了一个交易员,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所有你认为坚固的东西,可能在瞬间烟消云散,这就是他“黑天鹅”思想的第一个起源。当塔勒布交易员做得还不错的时候,有一天他觉得喉咙有点痛,他以为是因为在交易大厅喊多了,结果他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你得了喉癌。他就懵了,医生说这种情况确实很少见,在你这样的年纪,得喉癌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当时塔勒布从诊所里出来,在大雨里向前走,他感觉又一次被“黑天鹅”击穿了。这样小概率的事件怎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而且他是一个不吸烟的人,生活非常的健康,居然会得这样的喉癌。(后来他想办法治好了。)这两件事情使得他对金融和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产生了本质性的颠覆。我们常常觉得金融就是买点股票,等着赚点小钱,是好事情,但塔勒布从此之后把他的交易模型全部改了,他和尼德霍夫、巴菲特他们完全相反,他并不以“做多”,也就是“买进持有”来赚钱,相反,他在等的就是市场上的“黑天鹅”事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他的整个公司只有四个人,其中只有他自己是做决策的,另外有一个是实习生,一个是技术员,还有一个人他管他叫“警察”,这个人干什么呢?这个人就天天管着他,让他不要去赚小钱。因为这种策略其实很痛苦,这是一件很逆人性的事情。你可以做一道选择题,这是书里面讲到的,如果在一年的365天里面,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叫做,你364天都在愉快地赚小钱,比如说一天赚个20美金、100美金,但是到第365天你会全部赔进去,而且还要几十倍地往里面贴;另外一种正好相反,是你364天都在亏钱,每天亏的也不多,一二百块钱,但是等到第365天,你会几十倍、几百倍地赚回来。这两个选择,一个是364天赚小钱,一天亏大钱,而且赔个精光;另外一个就是364天赔小钱,最后一天赚大钱。如果是你,你怎么选?这个问题所有我问过的人都说他们会选第二种,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一个模型,就好像很多东西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但是在现实生活就不一定。如果放到现实,你根本不知道你要熬几年才能等到赚一次大钱,这就是为什么塔勒布要找一个人专门看住他,不要去做这种小额的赚钱的交易。他等了好多年,才等到第一个机会,“9·11”恐怖袭击那一次,美国股市大跌,他把之前亏的所有钱几十倍地赚回来了。而在那次事件里面,他的师父尼德霍夫赔得倾家荡产,什么豪宅、仆人、大草坪通通没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又过了七年,塔勒布等到了第二次机会,就是08年的经济危机,而这个时候尼德霍夫已经输光离场了,所以你再也没有听到过这个人。而塔勒布在那之后出版了《黑天鹅》,其实在这之前他已经写过书了,但是这两次的成功让他抱得大名。作为一般人,如果你是他,一下子从一个富二代加官二代,变成了一个难民穷光蛋还得了喉癌,你会怎么想?大部分会怨天尤人,但是你看,塔勒布不是let
2022年5月17日
其他

感谢你关注“万物皆可盘我心”社群~

你好,我是小京。很高兴与你相遇。每个人眼中的社群,都是不同的。作为社群创始团队的一员,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眼中的万物皆可盘我心。壹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万物皆可盘我心”社群?前一段,社群中有朋友问大家,怎么样才能更快成长?成甲老师给他的回复是——每个人适合的成长方式不一样,我自己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原则帮助很大:1、成长就是,不断去做自己觉得开心好玩的事情。2、如果觉得什么事情,让自己特别愉快、有收获,就继续做。3、如果觉得和谁在一起很舒服,有成长和被滋养到,就多和他在一起。4、做事的时候想一想,如果我能怎么样做这个事情,那就太好了。我可以为此尝试做哪怕很小的一点推动吗?我觉得这个答案,正是我们发起这个社群的原因——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相信和希望找到这样的人,大家真诚交流、彼此启发,甚至一起携手做点好玩的事情。于是,就发起了这个社群。慢慢地,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人正在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追求热爱、自由且不断创造的生活方式。并且,在热爱的生活当中,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一群人可能走得更远。这也正是这个社群存在的目的,不懂就学,不会就问,好玩就探索,信任就给予,合作就创造。今年,成甲老师对学习的一个新理解是:不仅在学习中学习,更要在贡献中学习。我们不是因为自己学习而人生有意义,而是因为做出贡献而值得被记住。所以,我们期待找到秉持类似理念的朋友,一起相遇,发生点什么。在过去一年里,我们这个小想法,一点点生长着,也很幸运遇到了“臭味相投”的人,大家彼此影响,开启了新的成长模式。就拿我们社群当中的一位朋友来说吧,她之前是英语培训行业的从业者,参与社群共读活动时,意识到追求自己内心热爱的价值和重要性,于是尝试找回初心,创建自己的服装品牌。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面对自己并开始行动的时候,很快就有了新的人生体验和创造——给朋友的孩子设计了一套衣服。(具体故事点击右侧链接阅读:《我是如何被一群人和一本书毁三观的》)青青的✦设计成果类似的故事,你之后可以在社群中接触到,我也希望你也成为故事的主角,写入到我们的真人图书馆里。哦,说了这么多,还没说我们社群具体做些什么呢——贰“万物皆可盘我心”社群具体在做什么?这个社群做什么?核心的原则,就是做什么事情能够帮助成员变得更好。因为,我们这个社群的发展,靠的全是社群成员的内驱与贡献,合作与创造,所以,大家才是这个社群发展源源不断的力量。只有社群的每个成员都变得更好,我们的社群才能变好。因此,我们所有的行动都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帮助和支持社群的成员。目前,这个阶段社群在为大家服务的事情有:1、成甲老师的专属内容分享学习与交流:✅
2022年5月15日
其他

老喻×成甲|人生就是带着好奇心,参与其中,成为见证者

2022年3月24日周四中午12点,我有幸与《人生算法》作者、公众号孤独大脑的主理人老喻求教,受益良多。以下是直播对谈的文字整理。1
2022年4月28日
其他

成甲:找到人生独特的打法

感谢马徐骏老师邀请,给我一个机会在回响·2022开年演讲的舞台上,和大家说说我的心里话。一个人的过往经历,可以从无数个角度来诠释,但总有那么一个视角,是在你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悉心珍视的。人要认识自己,是需要在一次次反思中,和自己、他人碰撞,慢慢找到一个和世界相处的稳定关系。这条路没有尽头,却充满乐趣,感谢一路上遇到的每个人,包括此刻正在看这些文字的你,是你们和我一起塑造了这段人生故事。我同样期待未来和你们一起创造新的人生故事,为这个世界,留下更多的回响。以下为演讲文字稿——你好,我是成甲。我有很多身份,是创业者,是文旅发展规划师,也是一名写作者,但我最想你记住我的身份,是“学生”。
2022年1月5日
其他

对我写作能力提升很有帮助的两个方法

关于认知成长与思维精进的原创思考。作者采访查理芒格先生,在国内较早研究知识管理以及查理·芒格多元思维模型。在得到APP和混沌大学有相关课程,发起“思维精进社群”和查理芒格价值投资内部社群。
2021年10月22日
其他

为什么要进行冥想训练?我对冥想有了新的认识。

关于认知成长与思维精进的原创思考。作者采访查理芒格先生,在国内较早研究知识管理以及查理·芒格多元思维模型。在得到APP和混沌大学有相关课程,发起“思维精进社群”和查理芒格价值投资内部社群。
2021年10月9日
其他

复利人生:愉快地做别人眼中很难的事

Scalers的做法,和绝大多数学习社群服务用户的方法不一样。但这只是Scalers社群的一面,他的另一面是带着大家读《资本论》、《毛选》等大部头,前面的手段都是努力让大家靠近这些经典的智慧。
2021年6月1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查理·芒格最重要的思想不是多元思维模型,而是对常识的尊重

我认为,芒格和巴菲特在继承格雷厄姆安全边际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能力圈”这个概念。而能力圈的提出,一下子把投资的主要问题,从“如何选择有价值的股票”转变为“如何提升能力才能看懂股票的价值”。
2021年5月21日
其他

李录:好的投资人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价值

但我也遇到极少数例子,管理层对业务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样的公司的长项就是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运营体系、极具生命力,几乎任何人都能管理和经营,并且做得相对不错。不过这样的公司凤毛麟角,一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2021年5月14日
其他

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得太慢

接下来,我们准备在知识星球和大家一起开发训练反思能力的训练营,分享彼此的思考的方法和经验,创造一个正反馈的环境。先从知识星球内部小创业内测这项付费服务,未来有可能面向星球外的朋友开放训练营。
2021年3月12日
其他

不要去追逐平庸的机会——查理·芒格

关于认知成长与思维精进的原创思考。作者采访查理芒格先生,在国内较早研究知识管理以及查理·芒格多元思维模型。在得到APP和混沌大学有相关课程,发起“思维精进社群”和查理芒格价值投资内部社群。
2021年3月2日
其他

成长的八字箴言:顶天立地 良师益友

关于认知成长与思维精进的原创思考。作者采访查理芒格先生,在国内较早研究知识管理以及查理·芒格多元思维模型。在得到APP和混沌大学有相关课程,发起“思维精进社群”和查理芒格价值投资内部社群。
2021年2月26日
其他

关于“复利人生”的思考

关于认知成长与思维精进的原创思考。作者采访查理芒格先生,在国内较早研究知识管理以及查理·芒格多元思维模型。在得到APP和混沌大学有相关课程,发起“思维精进社群”和查理芒格价值投资内部社群。
2021年2月21日
其他

怎样冲出重围,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

4、在这个路上,如果正心诚意、全力以赴,不断提升自己,积极勤奋学习求教,迟早会在路上遇到贵人,帮我们加速成长的。因为,一个愿意脚踏实地努力,还不断优化策略提升自己价值的人,是最值得投资和支持的。
2021年2月15日
其他

2021开挂人生,辞旧迎新,牛转乾坤!

关于认知成长与思维精进的原创思考。作者采访查理芒格先生,在国内较早研究知识管理以及查理·芒格多元思维模型。在得到APP和混沌大学有相关课程,发起“思维精进社群”和查理芒格价值投资内部社群。
2021年2月11日
其他

成甲:如何学习能够提升创新能力?

在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终身学习、持续创新进化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但是不是只要学习,就能持续进化,拥有创新力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关心的。去年,有幸受水滴产品学院的创始人周一老师的邀请,让我有机会与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就学习与创新力的主题进行交流分享。(水滴产品学院是一家旨在帮助企业与产品创新先锋者通过产品匠心,改变世界,致力于成为产品人的终身学习组织。)感谢水滴产品学院的同事,把这次分享的内容整理成文字稿。今天发布的文章,节选自当天分享。(经编辑)1什么是创新?大家好,感谢水滴产品学院的邀请,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向大家学习。我个人一直对人是如何学习的,以及如何能够有效提升深度认知水平这样事情的感兴趣。研究久了我发现,人们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让自己更高、更快、更强,学习的目的是提升效率,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大多数人“学以致用”的逻辑。但是,我发现也有人学习还有另一个方向,他们不满足于只学习前人确定的答案,而是渴望探索不确定的问题,在看似无路的地方,找到全新的路径,在应对不确定性中获得成长。这两种学习方式对人类的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不过,我发现,那些特别有创造力,尤其是从长期看真正推动一个行业发生系统性进步的人,往往都善于进行第二类的学习:提升创新力的学习。讨论到创新,我们就先要对创新有一个定义。有人说创新是invonation、是重新连接、是增长动力……其实,创新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有完全不同的定义。但我最近理解这个问题在尝试从“新”这个概念入手。“新”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必须有“旧”才有“新”。“新”是不可能独立出现的。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很少有一件事是绝对创新的,它取决于你和谁比、用什么标准比。比如,前些年,一个游戏公司的高管和我讲,他们在游戏行业中首次引入了1对1服务VIP客户的机制,结果公司单个季度的收入就增加过亿。从游戏行业角度看,这确实是一个创新,因为此前没有游戏公司这么搞。但是你要问问银行的员工,没有人会觉得你搞了个vip客服是个创新。因此,从实用的角度看,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追求绝对的创新,而是能够做到在有竞争利害的群体中有创新优势,就实现了我们常说的“商业创新”目的。2意外是人类创新的阶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方法,系统提升我们发现有竞争优势的创新策略,那对我们提升商业创新能力就大有裨益。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于是就研究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创新的来源。结果,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时候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创新,最初可能是来自一个意外。比如大家知道我们在工业时代的标志性企业是福特汽车。福特在那个时代有多牛呢?当时其他汽车厂家一台汽车的售价大概是三千美金,而福特汽车能把价格做到三百美金。这是由于福特大幅地提升了汽车生产效率。早在100年前,福特就把生产一辆汽车的时间压缩到了93分钟,而当时其他同行竞争对手的产能效率加起来也比不过福特。福特做的事情,用今天埃隆·马斯克的话说,那就是产生了“十倍好”的商业创新。可是,福特凭什么能指数级地领先于同行呢?但凡了解企业管理史的人都会知道,福特崛起的原因是它第一个引入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这是汽车行业乃至工业时代巨大的创新,给福特汽车带来了巨大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创造了惊人的利润。不过,我们研究创新更关心的问题是,福特是怎么提出“流水线生产”这个创新策略的呢?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福特的这个创新既不是来自领导的英明决策,也不是来自公司的创新研究院,而是源自一次非常偶然的意外事件。福特的一个工程师一次去屠宰场时,无意之中看到屠宰场批量杀猪,用到了流水线的工作方式。这个工程师受到启发,向福特公司建议借鉴杀猪的方式生产汽车,最终带来流水线的创新变革。影响人类汽车生产的创新方案居然来自屠宰场,惊不惊喜?如果你以为这种狗血的剧情是人类创新史一个偶发的特例,那就大大低估了意外对创新的作用。因为,很快汽车行业的第二次创新的到来,又源自意外。如果说福特的流水线生产,使得人人都有车成为了可能;那么,当人人都真的可以买得起车的时候,很多人就不满意了——因为所有的福特T型车都是同一个模板出来的黑疙瘩。人们想要更多个性、款式和颜色的车。于是,汽车行业开始为细分需求生产不同类型的汽车。但是,生产多个型号的车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零件库存成本高。有时候厂家认为一款车会畅销,提前准备了大量的相关零配件,结果市场反应平平,导致库存激增;而有时候原本厂家不看好的车,卖得出乎意料的好,可是库存零件却不足,导致无车可卖。怎么办?我对这段历史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材料。不过,我推测,当时汽车行业应对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还是靠储备足够的库存——生产足够的汽车和零件,慢慢销售。这对财大气粗的美国公司而言,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可对当时国力刚刚恢复的日本汽车厂家而言,却是个要命的问题。因为储备更多的零件、整车就需要占用更多的资金,而日本汽车公司当时没有那么雄厚的财力。难道,日本汽车就要在这个资本游戏中束手就擒了吗?日本汽车厂商为这个问题头疼的时候,丰田汽车主管生产的大野耐一无意中发现,他们面临的库存压力问题,其实零售业的“超市”概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受此启发,通过看板管理推动了JIT(Just
2020年7月25日
其他

如何构筑持续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感谢北大价值投资1789群与清泉石资本邀请,上周五我在Vclub读书沙龙活动分享了这几年读《穷查理宝典》和最近读李录先生《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些心得和感受,本文节选自当天分享内容。
2020年7月17日
其他

芒格 李录 价值投资与正道——读《文明 现代化 价值投资与中国》有感

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数据证明从长期看,股票是最值得投入的资产,可是现实生活里,为什么我们身边投资股票的人,绝大多数却是赔钱呢?今天赚的钱,可能明天又赔出去,这时的“股神”,过一段时间却要破产跳楼。
2020年7月10日
其他

大尺度下的问题,就像海地的洋流,重要到看不见

我们看到过去几年中,已经开始出现这方面的松动,比如说借助于金融科技,我们看到消费信贷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当然长期来说,能不能把房地产抵押贷款做得更好,释放二次再抵押贷款的潜能,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2019年11月21日
其他

成甲:与学习相关的7个新视角

正所谓,不同生态系统的交汇之处,生物多样性最广泛。同样的,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高手聚集的地方,给大家创造一个深入交流的氛围,大家能够将彼此点亮。这种做法本质是文艺复兴时“美第奇效应”的复制。
2019年9月1日
其他

独家专访查理·芒格:我是孔子思想在美国的实践者

关于认知成长与思维精进的原创思考。作者采访查理芒格先生,在国内较早研究知识管理以及查理·芒格多元思维模型。在得到APP和混沌大学有相关课程,发起“思维精进社群”和查理芒格价值投资内部社群。
2019年6月21日
其他

成甲:查理·芒格访谈收获的三个感受

5月份伯克希尔哈撒韦年会的时候,我有幸和《穷查理宝典》的出版人施宏俊先生一起采访了芒格先生,具体采访的主要内容见这篇文章→《独家专访查理·芒格:我是孔子思想在美国的实践者》(今天第三条推送)。
2019年6月21日
其他

巴菲特股东大会现场的收获复盘 | 成甲

不过,来股东大会现场,能收获的也不仅仅是股东大会上两位老神仙的对白,毕竟,巴菲特股东大会作为全球最顶级的投资者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精英前来参会,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本身就会给我们很多惊喜。
2019年5月11日
其他

“五星笔记法”,开启学习新技能!

书,我会选取好文章发在公众号上,甚至有可能选取一些笔记,作为新书正式出版时的案例,并在致谢中署名感谢。
2019年4月30日
其他

情境学习法:知识不再学了就忘

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很多人在商场地下停车场停车后,回来就找不到车停哪儿了,经常要转半天才能找到。如果你懂得“未来怎么用知识,现在就怎么记知识”的原则的话,这个问题出现的概率就小多了。
2018年12月26日
其他

不坚持的人往往有贵人相助

关于认知成长与思维精进的原创思考。作者采访查理芒格先生,在国内较早研究知识管理以及查理·芒格多元思维模型。在得到APP和混沌大学有相关课程,发起“思维精进社群”和查理芒格价值投资内部社群。
2018年11月29日
其他

“曾迷茫到绝望,现日入过万”丨7个激励你的改变故事

一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他拿着月入3k的工资,做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知识付费时代,他深知“想要改变命运就要多学习”,于是买了许多书、听了很多课,每日沉浸在知识焦虑中,却依然迷茫不知方向。
2018年11月14日
其他

靠近优秀的人比自己努力还重要

如果一个公司,虽然名气很大,提供的福利待遇也不错,但是员工每天日复一日生活在确定性中,工作很少有新变化,或者就算有新想法,也会被系统的惯性和阻力扼杀,那么,在我看来,这样的公司也只是一个低价值网络。
2018年11月14日
其他

成甲:小的进步拼努力,大的进步毁三观

这是我最近在混沌大学创新院TED上的主题演讲,用15分钟时间阐述了我对学习和三观的理解。(PS,请原谅我这次演讲中埋伏了各种段子,讨论学习这么严肃的话题,自己却一点也不严肃)
2018年11月7日
其他

【深度】如何跨越式进步?

(2)然而,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却按照惯性思维在走,产生路径依赖,仍然沿用过去“最好”的评价标准。可是,这个时候真正“最好”的答案早已是“不同”的。只不过,我们的认知还没有跟上罢了。
2018年9月3日
其他

读经典著作好,还是二手解读书好?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种汇总全貌类型的二手解读书外,其他二手解读书往往聚焦在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理论上,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宏观的视野。没关系,这种二手解读书也有其妙用:帮助我们形象地理解、应用原本枯燥的理论。
2018年8月15日
其他

向“生物学”学习,就是高维打低维的捷径

这段故事大家应该都熟悉了,沃森和克里克破解了DNA的奥秘,提出生命复制的基本模型——原来,遗传就是几个碱基对排列组合的打牌游戏。而这些DNA,本质上还是门捷列夫发现的那些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组成的。
2018年7月30日
其他

【快讯】新书招募核心内测读者

赵阳——米未传媒创新学院负责人。我认识赵阳的时候,好像他是米未奇葩说团队的HR负责人,怎么后来变成创新学院负责人了?他是我见过的最博学的HR了,几乎聊到啥啥都知道。找他来拍砖,一定开眼界~
2018年7月19日
其他

隐形的关键: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文末有彩蛋]

我自己在践行中发现,任何一个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真正的阻碍往往在执行的细节里,正是这些具体的操作障碍,影响了很多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接下来我稍微多说几句细节的方法,希望对你实际训练能力时会有帮助。
2018年6月23日
其他

没时间读书? | 史上最简单的“不读书法”

大多数人在读书的时候,追求的是阅读获得启发的快感。我们希望阅读的脑高潮,一个接一个。可是这样读书有一个特点:读书的过程感觉很爽,好像读了不少内容,可是不知为什么,回头一想,感觉啥都没记住。
2018年6月10日
其他

为什么最努力的人,一遇到大事就搞砸?

坚持是一件好事,可是学习难道就剩下留言写作业这一种方法了吗?花这么长的留言写作业,太奢侈了吧,就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了吗?如果是为了全勤拿奖学金,也要问问你这么多时间就值这么点奖学金吗?
2018年5月13日
其他

成甲:为什么顶尖高手学习效率远高于普通人?

因此,锚定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转化为:在某种情况涉及到你的收益,但参考标准又不明确的情况下,你给出对方高锚定,就容易带来高收益。在这种情况下,锚定效应就变成了你可以用的某种策略。
2017年12月16日
其他

印象笔记的用法:简单做到极致就是绝招

每次听到这样的事情,我就觉得很可惜——多好的一款工具,因为用法不对,就被耽误了。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印象笔记这么简洁的软件,看一眼就知道怎么用,怎么会用法不对呢?
2017年6月24日
其他

以教为学 | 为什么教别人也能促进自己的学习

今天是《临界知识》新书内测反馈计划的最后一天,到今天下午18:00,我们的购买通道就会正式关闭,并把书按照相应的数量交付印刷。感兴趣的朋友们,抓紧时间啦!这两天呢,也有各位参加《临界知识》“抢先阅读
2016年10月26日
其他

【视频】半小时颠覆你的学习观

2015年10月,我和罗友霸王课合作录制了一期节目:《半小时颠覆你的学习观》。这个视频上了优酷教育频道首页,访问量突破了40万。视频中提到的方法对我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不代表读所有的书都要这样读。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愉悦,一种是提升能力。致用类的书籍,带着问题阅读,一定是完全不同的高效。不过,说来惭愧,这个视频的方法也是讨巧,虽然很实用。但是有两点要注意:1、你要有界定问题的意识,才能用这方法,甚至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阅读量;2、这个方法其实是“带着问题阅读”这一主动阅读的一个具体场景用途罢了。视频节目就是这样的特点,因为时间限制,必须30分钟说完整一个道理,还要兼顾传播和用户注意力的问题,所以相关背后的东西很难说清楚。如果对这个问题,你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请留言与大家分享。最后,感谢罗友霸王课团队的付出,他们是一帮有战斗力的小伙伴,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口号是:收费课程免费看。免费谁不喜欢呢?:)今天这个视频,也要感谢霸王课的组织和剪辑工作,就不用原创标签了。看完想赞赏的,就扫二维码吧~·如何把读到的内容化为己用?跳出读书的“低水平勤奋”陷阱·最热文章:为什么最高效的方法总是反直觉?快速变化的世界,位置比努力重要黄金思维圈: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利器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最容易栽跟头·热门音频节目:成甲说书:番茄工作法成甲说书:搞定成甲说书:精要主义成甲说书:清单革命·想直接向作者提问?在微信公众号“分答”搜索“成甲”即可提问~也欢迎关注,获得最新提问消息~
2016年10月17日
其他

培养预见性认知,万维钢更能帮到你!

上面的这些问题,都是我在应用临界知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答案的思考,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陆续提到。不过,现在我们最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样能够把临界知识真正应用起来,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
2016年10月5日
其他

李笑来和万维钢的付费订阅产品,最大的差异在哪里?

前一段时间去罗辑思维,和我《成甲说书》的主编聊起「得到」的付费订阅产品,我当时就说:李笑来的订阅产品和万维钢的订阅其实本质很相似,都是在介绍改变认知的知识。(虽然李笑来的节目包装为“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但实质上还是在讲认知改变,升级系统。)
2016年9月28日
其他

个人知识管理新书预售——《临界知识:让知识爆发惊人威力》

感谢您的信任,感谢您对《临界知识》书籍出版的支持!《临界知识》现进入出版社对接调整阶段,书籍预售已经结束。欢迎您在书籍正式出版之后,于各大平台购买;届时,公众号“个人知识管理“(微信号:PKM100)也将推送新书相关资讯!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期待新书能够为您带来更多的价值与收获!
2016年8月24日
其他

天赋不是神奇能力,而是理所应当

新书《临界知识:让知识爆发惊人威力》内容在本公众号首发连载。本文正式出版时可能会有修改调整,以最终出书为准。“直到大学三年级,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平庸的人。我甚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我的名字很普通——如果我叫牛顿或爱因斯坦的话,可能自己取得的成就会更大。
2016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