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康界

其他

从日本医药分业改革,看中国药企未来发展的5大趋势

在第16届西普会·医药创新生态大会上,中康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伟博士以“日本医药分业改革研究及中国药企的启示”为题,详细分析了日本医药分业改革的历史变迁,并对中国药企未来发展道路和趋势进行预测。01医药分业——日本百年改革简史日本早年改革进行医药分离/业,开始于明治维新。当时日本全面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制度,医药行业则需要对标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全面西化。而整个过程耗费超过百年时间,历经四次重大改革。第一次是1874-1911:浅尝辄止,医药边界难分,政策流于形式。改革举措有:①1874年:颁布《医制》,首提医药分业。第41条:医生将处方交于患者收取相应的诊疗费,禁止医生买卖药品。第43条:医生进行药品贩卖或通过与药店合作谋求私利将予以处罚。②1889年:颁布《药品经营与药品使用规则》,确立药剂师职能从职业分工上明确医生与药剂师各自职能。但规则没有禁止医生配药行为,医生依然向患者卖药。③1911年:日本政府在第27次帝国会议上表明,无意强制执行“医药分业“。改革结果:①明治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刚刚!阿斯利康“司美替尼”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今日(5月8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最新公示,由阿斯利康(AstraZeneca)申报的5.1类新药硫酸氢司美替尼胶囊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公开资料显示,司美替尼(selumetinib)是由阿斯利康和默沙东(MSD)公司共同开发的MEK抑制剂。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优先审评公示,该药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用于3岁及3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儿科患者的治疗。此前,该药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优先审评资格,针对适应症为NF1。据阿斯利康和默沙东公开资料,2017年7月,双方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一项肿瘤领域战略合作,共同对全球首个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以及MEK抑制剂司美替尼就多个肿瘤适应症进行临床开发和商业推广。双方将携手研发奥拉帕利和司美替尼与其他潜在新药的联合治疗以及单药治疗方案。同时,两家公司还将独立开发奥拉帕利和司美替尼与各自旗下的PD-L1及PD-1抑制剂的联合治疗方案。在中国,司美替尼的上市申请早先已经被CDE纳入优先审评,也正是本次获批的上市申请。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阿斯利康正在开展一项国际多中心(含中国)3期临床试验(KOMET),以评估司美替尼治疗存在症状、不能手术丛状神经纤维瘤的成人NF1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前,一项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开展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司美替尼的治疗使携带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丛状神经纤维瘤的NF1儿童患者的总缓解率(ORR)达到66%,所有患者均为部分缓解。在这些患者中,82%的患者缓解持续时间达到了12个月或更长。来源:医药观澜、医药魔方等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5月8日
其他

2022年中国药品销售额TOP100药品榜单出炉

2022年是药品零售行业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根据中康CMH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零售药店市场销售额达到5,42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0.2%。为了反映2022年药品零售市场需求和药品热度,通过CMH数据库筛选出销售额TOP100药品(按品名计算)。具体如下:图表1:2022年中国药品零售销售额TOP100药品数据来源:中康CMH、中康产业研究院整理2022年TOP100药品销售额共计1761亿元,占药品零售市场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入围TOP100的门槛年销售额为9亿元。从中西药属性来看,化学药和中成药两者占比合计超三分之二。图表2
2023年5月7日
其他

得降糖减肥者得天下,司美格鲁肽一季度大卖42.4亿美元

5月4日,诺和诺德公布2023年Q1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为533.67亿丹麦克朗(约合79亿美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为198.14亿丹麦克朗,(约合29.4亿元),同比增长39%。诺和诺德的收入支柱毫无疑问是糖尿病和肥胖业务,收入达488亿丹麦克朗(约合72.3亿美元),同比增长33%,核心业务GLP-1销售额达51.6亿美元,同比增长54%。肥胖产品潜力开始兑现,销售额达78.42亿丹麦克朗(约合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主要受Wegovy在美国地区的推动。值得注意的是,“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三个剂型合计贡献了42.4亿美元,占总收入超53%。其中,降糖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销售额为196.40亿丹麦克朗(29.1亿美元,同比大涨63%);口服降糖药司美格鲁肽片Rybelsus销售额为43.56亿丹麦克朗(约6.5亿美元,同比大涨111%);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销售额为45.63亿丹麦克朗(6.7亿美元,同比大涨225%)。另外,利拉鲁肽(Victoza+Saxenda)销售额也达60.94亿丹麦克朗(约9亿美元,同比增长15%)。从地区来看,北美地区的销售额增长了47%,国际业务销售额增长9%。中国区收入为44.61亿丹麦克朗(约合6.6亿美元),同比下降8%,主要原因是胰岛素销售额受集采影响大幅下滑,下滑幅度为25%。诺和诺德目前占据中国GLP-1药物市场的66.9%,其中,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销售额约为8.7亿元,利拉鲁肽注射液销售额约为4.7亿元,利拉鲁肽注射液(减肥版)销售额约为5400万元,司美格鲁肽片销售额约为3700万元,销售额约合14.3亿元。按此计算,中国一季度GLP-1药物市场预计达21亿元,全年或可突破100亿元。司美格鲁肽2022年大卖109亿美元,今年第一个季度已经接近去年40%,全年销售额预计将突破200亿美元。GLP-1市场十分火热,同时竞争也非常激烈,司美格鲁肽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礼来的Tirzepatide,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已达5.68亿美元。面对激烈的竞争,诺和诺德也在不断进行相关药物的研发试验。今年3月份,诺和诺德公布了PIONER
2023年5月6日
其他

GPT+医疗健康:中康科技构建三大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在今年关于智能科技的热门话题中,以ChatGPT为技术代表的生成式AI是当之无愧的瞩目焦点。技术的发展拓宽了我们的想象力落地的可能性,在生命健康领域同样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探索如火如荼。然而,在实际应用的场景中,如何利用生成式AI与其他技术嵌套结合,真正提高效率而非只是个噱头;如何将生成的能力合理化发挥至极致与传统检索工具相区分,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中康科技秉承医学人工智能的基因率先在医学垂直领域,面向医学科研、医学沟通及患者管理三个方向,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进行了探索,提交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中康科技唐珂轲博士在第五届医药创新生态大会(CPIE)智能主题闭门会议上向参会来宾分享了最新的探索成果。依从性高,体验佳的患者管理模式-智能随访传统患者随访根据病种制定,无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个性化调节,同时为保证互动黏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进行关系维护。中康科技利用自有AI开放平台的决策流能力实现遵循循证医学管理路径的个性化动态管理方案,并智能自动执行,释放人工成本。同时采用GPT技术,实现高度拟人化的智能随访,完成与患者的交互活动,极大优化患者体验。全病程管理系统介绍效率提升,交互式科研便捷化工具-科研助手中康智能科研助手是一款集文献搜索、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文献研读于一体的科研工具。将研究者从在堆积如山的文献混沌搜寻的苦旅中解放出来,并帮助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同时获取科研资源,极大提高科研效率促进成果产出。科技科研助手-使用教程低成本高一致,医学沟通效率工具-产品助手不同于以往医学沟通官来往于各线下与线上会议,通过中康产品助手,目标客户不再需要阅读大量文档,仅需与机器人对话就可以快速了解产品信息。科技产品助手-使用教程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5月6日
其他

与新冠反复缠斗:重复感染不可避免,但没那么可怕

不久前,张文宏医生被骂上了热搜。因为,他在《新冠二次感染》演讲中提醒大家,应对二次感染、要关注脆弱人群、做好药物储备、再次接种疫苗等。张文宏所说的其实都是许多专家的意见,从国家卫健委到疾控中心,再到各地医院的监控数据,甚至是社交平台上的民间统计,都说明了一点,第二波感染似乎已经在路上。尤其是这一次,撞上了五一小长假。对于刚从新冠疫情走出不久的人们来说,痛苦的记忆还未完全散去,“二阳”又带来了当初被新冠支配的恐惧。参考海外,新冠从未消失过,重复感染也不可避免,但并没有那么可怕。就当下而言,按照张文宏的说法,如果在XBB变异株以后,没有新的病毒变异株出现,那么这一波的感染可能从此就慢慢远去,而低水平的、反复存在的epidemic(流行病)会一直存在。但如果在XBB以后,又不断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则可能又会有一波新的感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再次感染的情况不值得重视。尤其,对于那些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年老体弱患者来说,重复感染带来的高风险仍然存在。好在,如今的我们,有充足的新冠药物和疫苗储备。01第二波感染潮,来了吗?如果只看社交媒体,似乎不难发现第二波感染的蛛丝马迹。加之号称“大角星”的新毒株XBB.1.16登陆国内,新冠疫情再度冒头,成了不少人担忧的事情。这种担忧不无道理,据WHO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XBB.1.16流行率不断上升,在印度XBB.1.16已成为主要流行毒株。不过,从现有数据来看,近期国内新冠阳性患者数量并未出现明显增加。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虽然国内暂未出现大规模新冠疫情的再度爆发,但从海外过去的经历来看,新冠重复感染的情况几乎难以避免。拿美国来说,《自然》上的一篇文章显示,美国65%的民众有过新冠多次感染。而在不久前,日本更是发布新冠警告,要求大家注意第9波疫情的冲击。没错,从2020年开始日本已经统计出8波疫情。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明明已经感染过一次新冠,还会出现重复感染?这是因为毒株变异、中和抗体降低这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新冠毒株的变异。新冠病毒极为狡诈,会不断变异。从2021年的德尔塔毒株到2022年的奥密克戎BA.4/BA.5突变株,新冠病毒的改朝换代,比翻书还快。随着毒株变异,新冠病毒的逃逸能力也在改变,这就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可能会认不出,已经变了模样的变异株,给了变异株逃脱免疫系统制裁的机会。拿XBB毒株来说。北海道大学医学院学者发表的论文显示,即便是在已接种完全接种疫苗、感染过奥密克戎BA.2的情况下,XBB的免疫逃逸能力是BA.2的30倍;而若是已感染过BA.5,XBB的免疫逃逸能力也提高了13倍之多。刊登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感染早期变异株对奥密克戎BA.1变异株再次感染的有效性仅45.3%。也就是说,原始毒株的“阳康”患者仍然有55%的概率感染BA.1变异株。就当下而言,张文宏表示,如果在XBB变异株以后,没有新的病毒变异株出现,那么这一波的感染可能从此就慢慢远去,而低水平的、反复存在的epidemic(流行病)会一直存在。但如果在XBB以后,又不断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则可能又会有一波新的感染。毒株变异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中和抗体水平不断降低。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对抗病毒,并且即便在战斗结束后,中和抗体仍然会存在一段时间,以应对可能卷土重来的敌人。但这批记得病毒模样的中和抗体也会不断死去,这也就导致一段时间后,人体对抗新冠病毒的能力下降。在中和抗体降低、毒株变异等因素影响下,很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都注定要多次感染新冠。回到当下来说,“二阳”究竟会带来多大的杀伤力?02“二阳”没那么可怕根据现有数据来看,“二阳”并没有那么可怕。一方面,按照张文宏的说法,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从海外过往情况来看,的确如此。以意大利费拉拉大学去年发布的报告为例,研究者收集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等数个国家91项研究数据,时间跨度为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包含1500万名参与者数据。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率在逐渐提高,早期毒株Alpha的二次感染为0.57%,德尔塔的二次感染增加至1.25%,而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率是Alpha的5.8倍,达到3.31%。但即使这样,也有最少约85%的民众不会二次感染。以英国为例,在进入奥密克戎时代前,也就是2022年前,累计二次感染人数并不多,截至2021年12月13日,累计人数为9.7万人,占当时总感染数的0.1%。而2022年后,二次感染人数激增,截至2022年12月7人,累计人数达到137万人,占总感染人数的6.75%。但从时间分布来看,二次感染的新增人数在逐渐减少。英国二次感染主要集中在第一波奥密克戎阶段,峰值曾达2万人。而在后续几波疫情中,二次感染的新增人数逐渐下降,平均每天1千人左右。另一方面,根据海外情况看,二次感染的危害并没有想象中大。根据康奈尔大学流行病学组去年3月发表的研究,严重的二次感染很罕见,仅0.1%的病例出现了严重症状,且没有一例出现危急症状。此外,雅典大学医学院9月份发表的研究显示,二次感染以轻症状为主,特别是奥密克戎感染者,轻症状占比达99.17%,较为严重与紧急情况的占比则为0.78%、0.05%,均低于首次感染。不难看出,与首次感染相比,二次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所下降。而在最新变异株XBB控制下的二次感染危害,也是如此。以新加坡为例。去年9月,受XBB影响新加坡迎来了第三波疫情,但在XBB疫情高峰期间,新加披新冠疫情死亡人数波峰并没有第一波疫情时那么明显。虽然,新加坡的新冠住院和死亡人数略有上升,但这些毒株影响的严重程度要小于以往的毒株。新加坡政府公布信息也显示,没有证据表明XBB比以前的突变株更具有致病性,甚至与Omicron
2023年5月5日
其他

这个20亿美元抗癌药,国内首仿药有望今年获批!

众所周知,癌症会危害生命健康,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已经有很多针对癌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靶向疗法、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等等,可以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依维莫司(everolimus)是一种口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2023年5月3日
其他

越来越好!中国哪些中成药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在中国,中医作为盛行的医疗系统的一部分,每天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典型的中医药(TCM)疗法主要包括中草药、针灸、艾灸、按摩等。中草药主要包括单味药、验方、中成药等。这些中医药疗法在众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癌症、缺血性脑卒中、肠易激综合征等多种复杂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中医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科学地证明其疗效,汇集有质量的临床证据仍是一个挑战。为了实现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的目标,中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正在全力鼓励和促进中药的开发。目前,
2023年5月3日
其他

国家医保局:监管风暴来袭,高值耗材仍为重点

5月起,医保飞检将发生重大改变。01新飞检管理办法5月1日实施2023年,“强化医保监管”依旧是全国医疗保障系统的重点工作。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并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行。《办法》共5章、32条,规定了飞行检查的遵循原则、启动条件、组织方式、检查要求、检查程序、问题处理等内容,为进一步规范飞行检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2022年,国家医保局组织飞行检查24组次,检查23个省份的定点医疗机构48家、医保经办机构23家,查出涉嫌违法违规资金9.8亿元。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累计派出飞行检查组184组次,飞行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84家,发现涉嫌违法违规使用相关资金43.5亿元。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累计派出飞行检查组184组次,飞行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84家,发现涉嫌违法违规使用相关资金43.5亿元。作为医保监管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有关飞检管理办法的修订更新自然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相较2019年发布的《医疗保障基金监管飞行检查规程》,新《办法》拓宽了启动飞检的情形,更加强调跨部门联动和后续的移交处理。具体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的;举报线索反映医疗保障基金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医疗保障智能监控或者大数据筛查提示医疗保障基金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新闻媒体曝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其他需要开展飞行检查的情形。其中“新闻媒体曝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这一启动情形属于适应时代发展进行的调整,同时,还在智能监控方面,增加了大数据筛查的形式,这意味着未来医保监管的死角将越来越小。值得注意的是,新《办法》提出,组织飞行检查的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飞行检查结果纳入对被检地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对飞行检查结果处理情况进行督导,适时组织力量开展飞行检查“回头看”。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年将持续加大基金监管力度。伴随着新《办法》落地施行,医保飞检将更具广度和深度,医疗机构需要抛弃侥幸心理,用严肃的态度去面对它。02医保监管风暴来袭,高值耗材仍为重点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飞检一直是医保基金监管的一种重要手段。去年7月,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发布《2022年度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并明确指出,医保飞检的重点为血液透析、高值医用耗材(骨科、心内科)等领域纳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针对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包括:基金使用内部管理情况,财务管理情况,病历相关资料管理情况,药品和医用耗材购销存管理情况,分解住院、挂床住院、违反诊疗规范、违规收费(包括违规收取新冠病毒核酸和抗原检测费用)、串换项目、违规采购线下药品、未按要求采购和使用国家组织集采中选产品等行为。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2023年第一期曝光典型案件,多家医院的上述违规行为被揪出。例如,202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收到举报线索,反映黑龙江辅仁医院有限公司(现名:宾县辅仁医院有限公司)涉嫌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经查,该院存在收取床旁血糖同时收取末梢采血、串换项目收取频谱心电图等16项违法违规行为,涉及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4684083.92元(其中,认定欺诈骗取医保基金89584.60元)。新《办法》依然将“举报线索”列为飞检启动的情形之一。据国家医保局数据,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建立了相应举报奖励制度。各级医保部门先后奖励举报人2570余人次,发放举报奖励近500万元,根据相关群众举报线索查实并追回医保违规金额1.58亿元。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印发《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办法》,明确把针对所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的举报纳入奖励范围,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规定按照案值的一定比例给予举报人一次性奖励。同时将奖励金额上限由10万元提升至20万元,并设置了最低200元的奖励金额下限,这对于欺诈骗保行为起到了极强的震慑效果。除了“举报线索”这种传统方式,未来的医保监管正在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建设智慧医保,要做到“医疗保障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全面建成,‘互联网+医疗健康’医保服务不断完善,医保大数据和智能监控全面应用,医保电子凭证普遍推广,就医结算更加便捷。”在第一期曝光典型案件中,智能监控成效已经得到了体现。2022年6月,福建省医疗保障监测和电子结算中心发现漳州市芗城区通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友病特殊门诊涉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漳州市医疗保障局立即组织检查组入驻该院开展核查,发现该院存在重复收费、将非医保费用纳入医保结算、发放药品和耗材账物不符等违法违规问题,涉及违法违规或违约使用医保基金2983806.77元。近年来,伴随着医保推进,医疗机构“明目张胆”的欺诈骗保行为得到了遏制。但在这个过程中,骗保手段也朝着隐蔽化发展,查处难度也随之增大。在2022年的医保飞检行动中,国家要求结合检查重点,飞检提前提取指定范围内医保结算数据、医院HIS系统数据等,开展前期筛查分析。每个飞检组中包含约7名由第三方机构选派医疗、医药、财务、信息等专业人员,负责数据筛查分析等工作。医保监管风暴来袭,虽然查得是医院,但作为生产端的药械企业并不可能置身之外,合规经营将才是未来行业的大趋势。来源:赛柏蓝
2023年5月3日
其他

全国人大代表李楚源:振兴中华老字号,促进辅助生育,推动大湾区药产融合,为过期药回收立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方面。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两会的召开,医药健康行业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准备了7项建议,包括振兴中华老字号、促进辅助生育行业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为过期药品回收立法、延长春节假期、助力乡村振兴等内容。既有医药健康行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又包含了社会民生的热点。在医药领域主要涉及以下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董事长
2023年3月6日
其他

280亿美金Biotech陨落:杀死你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

入局新冠疫苗研发以来,Novavax管理层向外界传递的信息,都是对未来极度乐观。从临床实验开始,到数据读出,再到携手产业化合作伙伴……Novavax管理层认为每一个动作,都让其距离美好的未来,更近一步。然而,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变幻莫测,对Novavax管理层存在一定挑战。许下的每一个乐观预期,Novavax似乎总是达不到要求。或因为临床节奏拖沓导致进度落后,或是因为临床数据不符合FDA要求上市落后,更或者是因为产业化管控不力,导致疫苗进度再度落后。2021年9月,在又一次推迟新冠疫苗上市申请后,管理层依旧对外表示,“几乎所有的主要挑战都已经克服”。然而,直到半年后,Novavax才递交了上市申请。时移势易,由于新冠疫苗上市、销售不及预期,Novavax一步步跌落深渊。巅峰时期,Novavax市值超过280亿美金;目前,其最新市值不到6亿美金。而在管理层一次次描绘的美好蓝图中,Novavax也成功地把所有对其饱含期望的人,带入了绝望的深渊。01并不逊色的技术2020年初,Novavax几乎在第一时间宣布投入新冠疫苗的研发。这一决定,让其从盖茨基金会那里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赞助。2020年7月,当时美国疫情陷入最严重的境地,特朗普为了疫苗研发不惜投入重金,Novavax再次获得了16亿美元的拨款,从而公司不再为金钱所困扰。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多的资金青睐,根本原因在于Novavax在疫苗研发上“有点东西”。Novavax专攻重组蛋白技术。对于重组蛋白疫苗而言,想要彻底发挥效力,必须拥有两大核心技术:抗原与佐剂。这些正是Novavax“擅长”的。首先来看抗原设计。新冠病毒的S蛋白,为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关键蛋白。因此,S蛋白是理论上新冠疫苗设计中最佳的抗原蛋白。S蛋白是三聚体结构,Novavax此前专注研发的RSV疫苗,也是F蛋白三聚体,并且两者均具有prefusion和postfusion的构象特征。这对于Novavax来说,显然是抢在了起跑线上。再来看佐剂。佐剂之于重组蛋白疫苗必不可少,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疫苗效果。但佐剂开发难度极大,全球仅有5款获批的新型佐剂,其中3款由葛兰素史克包揽。而Novavax则在多年的研发中,积攒了特殊佐剂Matrix-M的技术储备。例如Novavax此前研发中的H1N1、流感等疫苗使用的都是Matrix-M佐剂。这也使得其在新冠疫苗研发中得以应用。得益于抗原和佐剂方面的积累,Novavax的疫苗疗效不输于mRNA疫苗,预防所有新冠肺炎感染总体保护率为90.4%,针对重症疾病的有效性为100%。并且,与mRNA疫苗相比,重组蛋白疫苗的运输和储存温度并没有那么严苛。同时,对于不信任mRNA疫苗的人而言,似乎它就是最好的选择。在疫情概念股情绪高涨之际,Novavax股价也水涨船高,上演1年近百倍的造富神话,市值一度攀升至285亿美金。02输在了进度抢在起跑线的Novavax,倒在了赛中间。直到2022年7月,在经历了漫长的临床试验和监管审批之后,Novavax的重组蛋白疫苗才获得了FDA的紧急使用授权。此时,距离mRNA疫苗上市已经过去了一年零七个月。Novavax面临的是,毒株变异和被mRNA疫苗抢占先机的局面。在这一背景下,Novavax去年全年仅收获了15.54亿美元的收入,相比于辉瑞、Moderna的百亿美金收入,显得“微不足道”。为什么Novavax的疫苗上市获批如此之慢呢?有人认为,这是技术路线的缘故。重组蛋白疫苗的抗原制备过程繁琐,需要根据原始病毒的刺突蛋白改良并确定一款足够稳定的刺突蛋白,然后使用杆状病毒将该刺突蛋白的基因插入飞蛾细胞,从而在其细胞膜上产生大量刺突蛋白。这也导致了其进度落后于mRNA疫苗。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但这并非核心原因。因为,从进度来看,Moderna于2020年8月启动3期临床,而Novavax首个3期临床于同年12月开启,进度相差并没有那么大。最核心的责任,应该归咎于管理层战略失误以及公司供应链管理不过关。首先,在早期临床方面,Novavax错误地将试验地点选择在了南非而不是美国。南非是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理论上在当地开始试验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但Novavax直到2021年6月才拿到期中分析数据,并没有实现后来居上。更重要的是,在后续的上市推进中,Novavax因缺乏美国本地的试验,而无法得到批复。其在美国重新进行关键的3期试验进度更为落后,导致一步慢步步慢,最终申报上市节奏明显落后。其次,制约Novavax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不成熟的制备流程管理。这导致产能成为2021年制约Novavax的最大因素。在Novavax开始着手进行量产时,原本已经与美国CDMO公司Emergent
2023年3月6日
其他

创新药的反脆弱,用内卷消灭内卷

创新药行业的过于内卷,是近两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也被认为是2021年以来的创新药资本低潮的罪魁祸首。在行业景气周期的高点上,内卷是无法避免的,这既是人性使然,也是资本的天性。但是也无须对内卷过于苛责和担忧,内卷是具有自毁性的,能消灭内卷的,只有内卷本身。在医学上,有个“自限性疾病”的概念,也就是疾病的发展就能导致疾病逐渐消亡,比如普通感冒,病毒在体内的疯狂扩增会诱导免疫系统被激活,而被激活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彻底清除感冒病毒。过于内卷的恶性竞争,对于创新药行业来说,也是个“自限性疾病”,具有自我缓解倾向。
2023年3月6日
其他

CPIE荐会|【议程曝光】报名马上截止!IDC2023第四届化学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研发论坛

3月23-24日,IDC2023第四届化学新药与改良型新药研发论坛重磅来袭,70+Speaker以及1000余位嘉宾共聚上海,诚邀您3月23-24日共聚盛会;咨询赞助事宜请联系:李欣欣
2023年3月6日
其他

政府工作报告+两会提案透露了哪些医药行业趋势?

政府工作报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工作回顾、总体要求、未来目标和工作重点,工作回顾中又会针对重大成就进行介绍,因此可以根据重大成就看出当年医药领域的重大突破是否属于政府所重点关注的事项。01近两年医疗领域工作总结对比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总结中,关于改善民生方面(医疗卫生领域)的政策和措施比2022年更加详细和全面,2022年关于医疗卫生领域的总结相对较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许多关于改善民生方面的措施。例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将更多群众急需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等等。2022年关于改善民生方面(医疗卫生领域)只提到了几点,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把更多常见病、慢性病等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60%。严格药品疫苗监管。02近两年医疗领域工作任务对比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改善民生方面(医疗卫生领域)的工作任务较于2022年更加专注,2023年只提到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这应该是与2022年的工作任务基本都完成了有关。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许多关于改善民生方面的措施。在医疗资源方面强调了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卫生服务。此外还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等等。03近两年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对比对于医药领域而言,创新永远是不变的主题,2022年医药领域有很多成就,但是这些在政府的视角中,仍然构不成重大成就,生物医药相关领域未出现在重大成果里面,医药领域的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完成突破。2023年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分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22年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042023年与2022年生物医药工作总结对比但是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将生物医药纳入其工作总结中,在过去几年这是很少见到的,2023年的“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总结里面,提到了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这意味着生物医药已经逐渐成为政府视角中的中高端产业。2023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增加到14.5亿户。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有力促进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其带动就业创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等作用。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制造的品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2022年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扩大科研自主权。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05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提案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近期召开,主办方中国医药行业27家协(学)会通过大量调研,收集当前医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基层企业反映的情况整理成100余份提案建议的素材资料和2份基层调研摘要。而这些资料也会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商务部、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回复,因此提案建议很好地代表了医药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监管机构也可能会尤为关注。关注新康界,回复[2023医药提案],可获完整全文PDF。由于提案过多不便展示,因此将素材资料做成词云图,这个词云图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医药卫生界关注的议题和重点,对于制定和改进医疗政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这个词云图我们可以看到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出的议题中,涉及药品和疫苗的频率最高,这也反映出这两个议题在当前的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高频词汇,如完善、加强、目录、政策、医保、建设、推动等,这些词汇都与医疗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相关。而患者、基本、罕见、管理、治疗、发展、保障、纳入、药物、国家等词汇也出现了多次,涉及到了医疗服务的多个方面,如治疗、管理、保障等,也反映出医疗服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还有一些低频词汇,如血浆、生育、产品、产业等,这些词汇涉及到了医疗服务的一些具体领域和问题,如血浆供应、生育政策、医疗产品质量和产业发展等。关注新康界,回复[2023医药提案],可获完整全文PDF。【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3月6日
其他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医疗行业趋势

刚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了。对于这种意义重大的报告,往往能体现一些医疗政策的变化和趋势,要想正确理解这些政策演变的脉络,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对比过去政府报告相同部分,看看其中的表述、关键词有何调整和变动,或许就能更好的明白政策真正强调的内容。每年报告都有一个专门的段落留给医疗卫生,本文只挑选这一段落内容,对比过往2年报告用词的变化做客观描述,不做个人解读。△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节选)来源:国务院官网△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节选)来源:国务院官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节选)来源:国务院官网在2021年中,开头是用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在2022、2023年分别是用提高、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表述开头。2021年是用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一词,在2022、2023年都是采用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一词。2021年的支持社会办医,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的相关表述,在2022年、2023年没有再出现。在集采方面,2021年在该段末尾有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的描述,2022年是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2023年是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费用负担超过4000亿元。2021年的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的描述,虽然在2022年、2023年报告中都没有出现,但增加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样方向性的描述。2021年的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一词,在2022年依旧是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在2023年中没有出现。2021年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一词,在2022年改为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在2023年中则是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2021年的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2022、2023年分别是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21年的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在2022年是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在2023年是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体系。2021年的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的类似表述,在2022年是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2023年直接出现了设置13个国家医学中心,布局建设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描述。2021年的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的描述,在2022年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大中医药振兴发展支持力度,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在2023年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3月5日
其他

重磅!骨科龙头宣布脊柱业务退出中国,下一或是牙科业务

日前,捷迈邦美原业务板块ZimVie报告称第四季度业绩失利,外加受到中国国内脊柱带量采购的影响,公司宣布将其脊柱业务完全退出中国。另外,由于种植牙集采,其公司管理层也在评估其牙科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态势。据了解,ZimVie于2022年3月,正式分拆独立上市,然公司分拆第一年(2022年)的收入预期仅
2023年3月5日
其他

两会聚焦医药工业三大议题:创新药、中医药、产业升级

近日,两会代表聚焦的医药工业议题又有哪些呢?01创新药允许创新药在一定时间内自主定价: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建议在创新药定价上,允许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比如5年内自主定价,并在医保谈判与支付上突出临床价值导向,制定合理报销价格,提高报销标准。建议在创新药定价上,允许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比如5年内自主定价,并在医保谈判与支付上,突出临床价值导向,制定合理报销价格,提高报销标准;对已纳入国家医保的创新药,适当延长谈判周期,把新增适应症自动纳入报销范围,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患者受益。在使用上,对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的国谈创新药,优先采购应用,畅通进院通道,不列入“药占比”考核,促进创新价值实现。建立健全研究型医生培养机制: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今年重点关注的一个内容是建立健全研究型医生培养机制。李燕之所以关心这个话题,是因为高水平临床研究医生紧缺制约了创新药物研发进展。国内高水平临床研究医生紧缺,能够承担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者更是少之又少。在李燕看来,这主要与医院培养、医院绩效考核等机制密切相关。要解决相关问题,需建立健全研究型医生培养机制。鼓励开放式创新,延长创新药保护: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认为,当前我国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建设还有几个短板,一是我们天使基金或者种子基金的投入与国际上相差甚远。我们看到在生物医药领域里边,现在民间投资比前几年在明显下降,而政府在这里面的投入也是明显的不足;二是现在我们很多创新并没有被国家体系纳入支持的范围,就让很多真正的非常有效的甚至国际领先的创新被埋没掉。所以我们的创新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创新,而不是某个部门或者群体来限定的一个创新范围;三是创新的保护不足,比如在我们生物医药里面,如果我们一个新的创新药出来了,它的市场保护期可能就三年,这也是导致企业对于创新产品投入下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在多次的场合的讨论和提案中,也提到应该延长对创新药品的保护期,比如说延长5年等。如果没有对创新药的一个好的保护,创新一定也会受到一些抑制。中国的创新药企业要抓住时机,加大开放与合作: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科伦药业总经理刘思川认为需要来自于企业家、政府、资本、政策等多方面的聚力共识,为此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建议以政策协同为核心,构建医药创新生态体系的支撑点。“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把医药工业的定位上升到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既然是战略性产业,应该立足于此,进一步的加强监管、卫生、医保、税收、财政、科研等环节的覆盖。第二是建议以开放合作为核心,来构建医药创新生态体系的融合点。第三是建议以创新回报为核心,构建医药创新生态体系的发力点。要确保企业创新活动能够产生合理的利润回报,实现研发投入和回报的良性循环。完善“双首个仿制药”激励制度: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李杰建议延长“双首个仿制药”的市场独占期,同时给予“双首个仿制药”更多激励政策。延长市场独占期。由《办法》中的12个月延长至24个月,让企业能够有更长的时间来消化前期专利挑战和研发的大量投入。希望相关部门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在药品集采和医保谈判的过程中为“双首个仿制药”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1.在药品集采过程中,“双首个仿制药”有优先入选的资格。2.简化“双首个仿制药”进入医保目录的审批流程。3.适当提高“双首个仿制药”的医保支付比例。加快出台中国新药参比制剂遴选政策: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建议,要加快修改完善现行有关政策,赋予国产创新药参比制剂地位,为仿制国产创新药创造前提条件,并鼓励仿制药上市。建议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已批准上市的中国1类创新药和2类改良型新药,直接赋予其参比制剂地位,并纳入参比制剂目录定期向社会和行业公示,鼓励其他企业仿制,以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提高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对已批准上市但临床优势尚不明确的部分国产2类改良型新药,由国家药监局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评估。基于上市后临床使用情况的评估后,对具有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的中国改良型新药,以及国内已有充分临床使用经验且证明具有临床价值/优势、安全有效的改良型新药,建议尽快赋予其参比制剂地位,纳入参比制剂目录进行公布并在《化学药品目录集》上载明。对不具备临床优势的部分国产2类改良型国产新药,在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存疑的,建议药监局责令企业在规定时限内补充提供证明材料,与此同时财政医保应当对其暂停支付,在企业完成发补研究,药监局审评通过后恢复合理医保财政支付。如企业无法在规定时限内申报发补研究,或虽完成发补研究但审议未通过的国产新药,则实行退市处理。完善法规政策,不能让此类药品无限期高价垄断市场,应当引导企业研发上市具有临床价值的、安全有效的同品种改良型新药产品,满足用药需求。此外,开通对照品药品沟通交流通道,允许企业采用经审评沟通选定的对照药品进行仿制申报,仿制药批准后视为通过一致性评价。高度重视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发: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与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在今年两会期间联合提交的一份提案提出,要高度重视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研发与使用。孙洁与毕井泉认为,首先要努力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减少罕见病临床试验受试者数量。对于境外已批准的治疗儿童罕见病药物,可以使用境外取得的临床数据申报在中国上市;缺乏种族差异数据的,可以进行少量样本的临床试验后,加速批准上市。对于鼓励罕见病药物临床申请,实行加快审评、优先审评、附条件批准上市。孙洁指出,对于罕见病患者,有药可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罕见病基金资助治疗药物开发:稳定企业开发罕见病用药的市场预期同样重要。孙洁与毕井泉在提案中指出,市场预期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条件。资源会从预期差的领域流向预期好的领域。专利制度和数据保护制度,本质上是给予创新者市场独占的奖励。孙洁建议延长罕见病药物市场独占时间。目前含新型化学成分的药物数据保护时间为六年,建议参照日本、欧盟做法,把罕见病药物数据保护时间延长至十年。数据保护是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出的承诺,尽快把数据保护的措施落到实处,既是履行国际承诺的需要,更是鼓励生物医药创新的需要。孙洁、毕井泉还在提案中建议,免收企业罕见病药物销售收入的所得税。为了激励提高企业开发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积极性,财政部门已经对罕见病药物增值税按3%征收、研发费用抵免所得税等政策优惠。建议进一步研究对列入罕见病目录的治疗药物,销售收入免收企业所得税。此外,提案还提出建立罕见病药物研发基金。建议各级政府设立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发基金,对于罕见病研发项目给予补助。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罕见病基金,资助罕见病治疗药物开发。02中医药对老字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保护药材资源: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建议对老字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保护药材资源。对老字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如将年营收达百亿的中华老字号龙头企业划分为一级,通过专项支持,培育成为国内外强竞争力的示范品牌;年营收达十亿元以上的中华老字号划分为二级,作为龙头品牌“管培生”,给予相应的资源倾斜。对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李楚源认为“药”是“医”的活水之源。所以除了中华老字号的发展,他还十分关注中药材资源的保护问题。针对当前中药材种植存在的中药种苗混乱、中药标准化种植基地缺乏、中药种植水平低等问题,李楚源建议,构建“时尚中药乡村振兴联盟”,通过中药材产地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当地企业落实配合的方式,实现中药材优良品种有效保育的同时,带动药材产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全面落实《中药注册管理门规定》:中国工程院院士、董事长肖伟建议促成《专门规定》尽快落地。首先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创新培训方式,由各省药监部门统一组织协调,邀请国家药监部门通过走进地方、走进企业等多渠道方式,系统性、针对性地去解决中药研发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全力组织推动中药注册管理政策落地见效,帮助医药企业懂政策、会实施,切实增强药品上市许可人及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中药新药上市的信心。其次推广新思路新方法,强化“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重视人用经验、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中药研制理念,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适应性设计与富集设计、质量源于设计、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等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工具在中药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普及和实施,重视从药材/饮片研究、生产工艺研究、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全程监控与管理。第三,推进人用经验等研发数据监管建设,提升医疗机构制剂监管效能。建议在充分认识中药特色和规律的基础上,吸纳国际经验,加强中药人用经验为核心的医疗机构制剂数据监管,从选题立项、临床科研一体化信息平台、临床实践、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开展人用经验数据科学研究,推动构建以人用经验数据为核心的医疗机构制剂智慧监管模式,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多方力量评选形成一批具备智慧监管的典型示范医疗机构和示范企业,推动高质量人用经验数据收集和整理,促进医疗机构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肖伟认为,中药注册管理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抓好《专门规定》落实,是为进一步激发中药创新发展新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作出新贡献,要全面落实,还要多部门协调推进,促成《专门规定》尽快落地。加强黄河流域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农工民主党中央今年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强黄河流域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认为将中医药产业链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支柱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统一、绿色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融合,将有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首先,要加强黄河流域道地中药材生态种植及保护性开发。一是开展黄河流域优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编撰黄河流域优质道地药材目录,打造黄河流域优质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库。二是扩大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规模,提升以“黄河九味”中药材为代表的道地药材品质。实施国家中药材生态种植项目,制(修)定道地药材标准,遴选“黄河故里”生态种植基地。进行黄河流域重要药用植物种质创新与评价,运用现代辅助育种技术,提升药用植物品种选育速度。三是筛选耐盐碱药用植物品种,建立黄河滩区耐盐碱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体系,打造一批黄河滩区耐盐碱特色药材基地,促进黄河流域中药资源高质量发展。其次,加强黄河流域道地中药材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应用。建议聚合黄河流域九省市中医药专业人才,打造黄河流域中药材产业开发联盟。优选各省区道地药材,整合黄河下游中药制造业优势集群,开发创新中药或经典名方产品,打造“黄河故里”中药名品工程,形成中国中药“国药”品牌。加快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研发大健康产品和保健品,大力发展预制菜行业,打造具有历史底蕴的功能性化妆品基地。最后,黄河流域三产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形成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拉动产业发展新引擎。黄河流域中药材三产融合发展,即是指将中药材生产、中药材加工业、中医药市场服务业深度融合。03产业升级制定医药产业链发展规划,让“链主”带头飞: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尽快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产业链长制发展规划,发挥链长统筹协调促进作用以及链主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支持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和创投基金共建产学研医投紧密结合的创新联合体,依托龙头企业加速推动一批重大创新产业化项目落户大湾区,促进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加强金融投资支持: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建议在股票发行实行全面注册制的大背景下,对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实行IPO、再融资“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支持优质生物医药企业IPO、再融资的募集资金投入新药研发、早期临床、优质药品权益的战略合作或相关股权收购,合理宽松审核要求,使生物医药企业可利用二级市场真正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支持龙头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发股购买资产等方式进行有效并购,适度提升国内生物医药市场的集中度,提升龙头生物医药企业的营收规模、自主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鼓励政府产业基金在生物医药行业投资中发挥关键作用,明确生物医药创投基金所得税按20%征收,促进国有及民营资本投资生物医药,推动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支持本土生物制药企业优先上市融资: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聚焦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支持本土创新生物制药企业优先上市融资的建议。安康表示,要加大对于本土创新企业的直接融资力度,建议上交所、深交所等加大对创新企业特别是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创新企业上市IPO及再融资的支持力度,实行即报即审即发行,在上市门槛方面适当放宽,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安康建议,可建立国家资金主导的生物医药专项基金,在重大项目、科技创新项目上提供专门融资支持。通过发展基金或产业引导基金,吸引有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从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资本集中,支持生物制药企业发展。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医药报、华夏时报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3月5日
其他

“双通道”落地加速(各省落地进度梳理)

随着2022版医保目录在3月1日的落地执行,国谈药品落地情况再次引发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广东、上海、浙江、湖南等省市已公布“双通道”药品名单。从各省市新版的名单可以看出,双通道药品的个数有着明显的提升。图表1:部分省市双通道落地执行情况数据:医保局、中康产业研究院整理浙江省:3月1日,浙江省医保局发布公告,313种西药、70种中成药自3月1日期纳入“双通道”管理名单,相较于上期新增108个品种。另外,对于定点销售药店:纳入“双通道”管理的定点零售药店要按供应能力和协议要求规范配备国谈药品,国谈药品配备率不低于30%。截至目前,浙江省已经实现县(市、区)域内至少有1家“双通道”药店。广东省:2月27日,广东明确将399个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相较于2022年增加108个品种
2023年3月4日
其他

九典拿下酮洛芬凝胶贴膏首仿,骨化三醇、奥司他韦撞线八批集采

昨天国家药监局新批文中,有多个重磅品种获批。最亮眼的,当然是恒瑞的1类新药PD-L1,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另外是两个生物类似药贝伐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前者是国产第9个,竞争激烈。后者是国产第2家,后面追兵也不少。值得关注的还有湖南九典的酮洛芬凝胶贴膏。国内首家、独家,且后面暂时没有其它企业申报。这是九典继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后的第二个重磅贴剂产品。博瑞制药的高难度产品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是国内首仿。南京海融的骨化三醇软胶囊、齐鲁的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撞线八批集采。详细名单如下: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3月4日
其他

要中选就得全国降价!八批集采会有药企弃标吗?

第八批集采,会带来一场光脚者的狂欢吗?3月2日,国家第八批集采中标文件公布,第八批国采将于3月29日在海南开标,只要是3月24日前获批的通过或者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均可参加,所有品种的集采中选结果在全国各地的执行期统一到2025年12月31日,执行期大大延长。第八批国采规则又有了新变化,中选规则升级——报价最高的中选很难,有极大落选风险。此前有很多外资药企因为不打算中选,所以报价很高,如果这一态势延续的话,这可能会给国产药企提供保护,但如果该品种无外资药企的话,那么,相信竞争将会异常激烈。另外,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文件还明确了中选产品在非中选、非备选地区挂网价格:最高或者是本公司中选价的1.5倍,或者是该品种的最高中选价。这对药企的影响极大。药企应该怎么报价?如果是光脚者的话,中选就是占有市场,这对其影响不大。但对市场领先者来说,中选意味就全国市场价都要大幅降低,在未带量的情况下,如何用低价维护已有的市场?新规则下,国采到底该怎么玩?全新的挑战来了!01要中选就得全国降价第八批国采规则又有新变化,最值得行业关注的是,文件明确,所有中选企业如果在非中选和非备选地区挂网,
2023年3月4日
其他

医药流通大变局:华润再下一城,立方药业“卖身”拉开并购序幕

3月2日晚间,立方制药披露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华润润曜拟以现金1.13亿元向上市公司子公司立方药业增资,认缴立方药业新增注册资本7258.65万元。来源:企业公告01医药流通大变局市场正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对于这次重要资产的出售,立方制药方面表示,公司意图通过本次医药批发资产控制权的出售,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医药制造业。事实上,随着我国医药批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立方药业的“卖身”或许只是拉开了今年医药批发领域并购的序幕。据国家商务部发布的《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1
2023年3月4日
其他

医药数读:拜耳、华润三九、广药领跑O2O市场,阿斯利康涨势强劲(附报告下载)

YTD:表示年至今,目标年份的1月至当月指标的总和受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影响,去年12月O2O销售额处于高速增长,同比增长86%。由于四类药需求激增,零售药店销售迎来爆发式增长,O2O占药店比例降至3.9%。01市场分布表现去年四季度数据显示,头部十城市规模占比提升至53%,与往期基本持平。从连锁分布上看,Top连锁的销售份额占比已从20年底的近六成(58%)下降至22年底的五成(49%)。02产品表现中康CMH数据显示,OTC药品仍为O2O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2022年第四季度合计占比约48%。截至2022年12月,处方药市场占整体医药电商-O2O市场比例达35%。从趋势上看,处方药市场同比增长率88%。2022年销售排名前三的仍然是胃肠道疾病用药、感冒用药/清热类及皮肤用药等。其中,皮肤用药、止咳祛痰类、泌尿系统用药增速超50%。聚焦集团视角,2022全年拜耳及华润三九、广药集团继续领跑O2O市场。阿斯利康对比去年涨势强劲,呈三位数增长,排名上升至TOP9。扫码下载查看完整报告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3月3日
其他

刚刚!恒瑞新药阿得贝利单抗在国内获批上市

3月3日,药监局官网显示,恒瑞医药1类新药PD-L1单抗SHR-1316(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阿得贝利单抗(SHR-1316)是恒瑞医药研发的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PD-L1分子,从而阻断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多项阿得贝利单抗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以评估其在各类实体肿瘤中的抗肿瘤作用。2021年10月,恒瑞宣布,阿得贝利单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III期研究(SHR-1316-III-301)主要研究终点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标准。结果表明,SHR-1316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旨在评估阿得贝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依托泊苷和卡铂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由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共同担任主要研究者。全国49家中心共同参与。主要研究终点是O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和安全性等。本研究共入组462例受试者,按照1:1随机入组,分别接受SHR-1316注射液或安慰剂联合依托泊苷和卡铂,每3周给药1次,完成4-6个周期联合治疗后,进入SHR-1316注射液或安慰剂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毒性不可耐受或其他需要终止治疗的情况。程颖教授曾在恒瑞医药新闻稿中表示,CAPSTONE-1研究的成功进一步增强了临床医生对免疫一线治疗ES-SCLC的信心。早先,该结果还于2022年4月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进行了口头报告。除了针对EC-SCLC,阿得贝利单抗还在其他的肺癌治疗领域探索,如:由程颖教授牵头的用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3期临床试验、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牵头的针对可切除的II-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3期临床研究等均在进行中。肺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小细胞肺癌(SCLC)占新发肺癌的13%-17%,是一种侵袭性较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在临床和病理特点上明显不同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生长迅速、容易耐药和较早转移等特点。SCLC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约70%的患者在初诊的时候已经被诊断为ES-SCLC。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3月3日
其他

第八批集采官宣:3月29日海南开标(附报量、限价、厂家明细等)

3月2日,国采第八批终于落地。从现在到3月29日截止,已经给了各企业充分的准备时间,相关企业要赶紧“跑步前进”了。和报量目录比应该是少了。竞争格局每天在变化,请密切关注本组竞争产品的获批情况。祝各位参加第八批采集的朋友都能得偿所愿!具体的第八批集采标书、报量、限价、厂家竞争格局明细如下:1、第八批各产品(规格)限价以及报量2、第八批各产品(规格)标书/细则3、第八批各产品最新竞争格局汇总(截止3月2日)4、第八批各产品最新竞争格局明细(截止3月2日);来源:风云药谈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3月3日
其他

中美胰岛素价格大幅降低,倒逼企业创新研发

近日,礼来宣布其胰岛素类药物将全线降价70%。据报道,2022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通货膨胀减少法案》,规定医疗保险D部分覆盖的患者的胰岛素自付费用上限为每月35美元,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享受普通医疗保险的患者将从2023年7月1日起享受每月35美元的价格上限。作为声明的一部分,礼来表示,对于那些有商业保险的人,它将自动将其胰岛素产品的自付费用限制在每月35美元。没有医疗保险的患者可以申请该公司的胰岛素价值计划,该计划也使他们有权享受该公司胰岛素产品每月35美元的上限。近十几年的时间,诺和诺德、礼来和赛诺菲等国际制药巨头已大幅提高了胰岛素产品的价格。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数据,此前将胰岛素定价为每一小瓶275美元左右,在过去20年里价格上涨了1200%。01降价大势所趋,GLP-1药物将成为主流2021年12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正式发布了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据估计,由于人口老龄化,2021年至2045年,患病率相对增长最大的是中等收入国家。到2045年增加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中,估计有94%来自于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该地图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球20至79岁的成年人当中有5.37亿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居占全球糖尿病人数的1/4,居全球首位。到2045年,预计将达到1.74亿,排名位居第一。在老龄化和生活水平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降糖药市场的巨大的。数据来源:IDF
2023年3月3日
其他

二月刊来了,医药行业政策、热点解读及三大渠道市场分析!(可免费下载)

部分精华内容抢先看!政策监管1、辅助生殖技术将逐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月3日,国家医保局集中回复了关于建议将不孕不育、辅助生殖相关技术费用纳入医保的提案。表示,将在各地医保承受范围内,充分考虑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鼓励中医医院开设优生优育门诊,提供不孕不育诊疗服务。2、《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发布,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包括总则、中药注册分类与上市审批、人用经验证据的合理应用、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等共11章82条。其中,专门规定鼓励用新兴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的作用机理,借鉴国际先进理念,鼓励将新型生物标志物、替代终点决策等用于中药疗效评价,在此基础上推动中药新药研制创新。3、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药店迎来政策利好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加速推动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统筹基金结算范围。其中明确提到,要高度重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工作,同时各级医保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完善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支付政策,同时明确相应配套政策,包括加强药品价格协同、加强处方流转管理、加强基金管理,切实推动政策落地。4、复方地芬诺酯片等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2月13日,国家药监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复方地芬诺酯片等药品管理的通知》,提出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复方地芬诺酯片等药品生产、经营、寄递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反法律法规,导致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引发药物滥用或造成危害的,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营环节明确提出复方地芬诺酯片、复方曲马多片、氨酚曲马多片、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依托咪酯注射剂不得在网络上销售。5、财政补助5亿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降本控费成为发展重点2月20日,国家卫健委、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指出中央财政支持项目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公开择优确定,每个项目中央财政补助5亿元(其中10%的资金专门作为绩效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早在去年6月,财政部就宣布下发了一笔财政资金用于扶持此前公开遴选出的15个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由此可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减轻群众看病贵负担,是大势所趋。关注新康界,回复[二月刊],可获完整电子版。新药上市1、盐酸奥扎莫德胶囊(热珀西亚)2月2日,百时美施贵宝旗下新型选择性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盐酸奥扎莫德胶囊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和活动性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进行性、致残性的终身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被纳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热珀西亚是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首个获批的创新疗法,标志着百时美施贵宝中国正式进军免疫学领域。2、盐酸凯普拉生片2月15日,柯菲平医药申报的1类新药盐酸凯普拉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盐酸凯普拉生片是中国目前唯一获批的DU/RE双适应症的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该药起效快,可强效持久抑酸,安全性好。3、利马前列素片(凯立通)2月20日,中国生物制药旗下北京泰德制药研发的腰椎管狭窄症治疗药物利马前列素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该药是目前临床唯一在说明书中明确适应症为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的小分子化药。管狭窄症是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40至79岁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5.7%。由于消化系统酶的破坏,传统的前列腺素类药物易被分解代谢,一般口服无效。利马前列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口服可以发挥药理作用,提高了临床的适应性。4、尼替西农口服混悬液、尼替西农胶囊2月20日,苏庇医药申报的尼替西农胶囊和尼替西农口服混悬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科患者的1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酪氨酸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罕见病,2018年该病被纳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尼替西农是国际上治疗1型酪氨酸血症(HT-1)的首选药物,2021年汉光药业引进的5.2类仿制药尼替西农胶囊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此次苏庇医药申报的尼替西农是由Swedish
2023年3月2日
其他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变化梳理(附对比明细下载)

新版医保目录已于3月1日正式执行,我们对比了新版与旧版,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共计2967种。其中西药1293个(甲类395个),中成药1311个(含民族药93个,甲类246个),协议期内谈判药品363个(西药293个、中成药70个,全部为乙类)。关注新康界,回复[医保目录变化],可获全部详细资料。01西药目录变化除品种数量增减外,新版目录最大的变化是109种药品取消了限制条件(备注),9种药品限制条件发生变化。同时,凡例中对“肠内外营养制剂”的限制条件取消了“重症”二字,修改为“需经营养风险筛查,明确具有营养风险,且不能经饮食或使用‘肠内营养剂’补充足够营养的住院患者方予支付”。另外,“氨基葡萄糖口服常释剂型”取消了“限工伤保险支付”的限制条件,因而2022版药品目录中工伤保险限制支付品种由6种调整为了5种。小编提醒:2022版药品目录虽然取消了部分限制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建议参照说明书进行支付管理。02谈判药目录变化新增谈判药108种,原有谈判药中有20种直接纳入了西药目录,无谈判药品移除。谈判药新增108种属性药品名称备注增减对比乙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
2023年3月2日
其他

国家医保局发文,事关第九批集采、新药定价、规则、报量、支付...

3月1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行业最关注的两件大事——集采和价格管理给出了官方答案。对于创新药企来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药获批上市定价方式要变,从药企自由定价,变成像新上市的新冠药那样,在北京等六地提交文件,列明研发成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以此来确定价格。当然,这是国家医保局探索的方向,落地尚未明确时间,但趋势已出,值得关注。来源:国家医保局官网01第九批集采会启动吗?高值耗材集采还会有医保局表示,开展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并落地实施,适时推进新批次药品集采。集采已经推进到第八批,行业开始观望,还会有第九批、第十批集采吗?适时推进的表述很玄妙,可能推进也可能不推进,要看情况。但从这方面的表述来看,大概率还是会有第九批集采来的,但是不是在今年不好说。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按照
2023年3月2日
其他

医药数读:拜耳、华润三九、广药领跑O2O市场,阿斯利康涨势强劲(附报告下载)

YTD:表示年至今,目标年份的1月至当月指标的总和受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影响,去年12月O2O销售额处于高速增长,同比增长86%。由于四类药需求激增,零售药店销售迎来爆发式增长,O2O占药店比例降至3.9%。01市场分布表现去年四季度数据显示,头部十城市规模占比提升至53%,与往期基本持平。从连锁分布上看,Top连锁的销售份额占比已从20年底的近六成(58%)下降至22年底的五成(49%)。02产品表现中康CMH数据显示,OTC药品仍为O2O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2022年第四季度合计占比约48%。截至2022年12月,处方药市场占整体医药电商-O2O市场比例达35%。从趋势上看,处方药市场同比增长率88%。2022年销售排名前三的仍然是胃肠道疾病用药、感冒用药/清热类及皮肤用药等。其中,皮肤用药、止咳祛痰类、泌尿系统用药增速超50%。聚焦集团视角,2022全年拜耳及华润三九、广药集团继续领跑O2O市场。阿斯利康对比去年涨势强劲,呈三位数增长,排名上升至TOP9。扫码下载查看完整报告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3月2日
其他

中医药又出重磅政策,一文看清“十四五”冲刺阶段怎么做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在2025年前需要完成的八大工程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配套措施和部门分工。这是继中医药“十四五”规划后,最近国家层面出台的又一项高级别指导政策。01历时多年,中医药发展政策框架搭建完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建国初期到80年代,中医药发展处于初级探索时期,这时各方传导机制不通畅、发展道路也不清晰。80年代到2000年初,中医药开始进入建制化发展时期,政策主体逐渐明朗、但发展道路仍不清晰。2003年非典爆发,中药防治非典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出台意味着从立法层面完善了中医药的法律体系,中医药发展开始进入全新的科学发展阶段。时间来到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十八大也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16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成为中流砥柱,传承创新发展步伐加速。2021年起,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中医药政策终于进入密集落地时期。并且国家对中医药支持政策已由顶层设计逐步过渡到落地执行阶段,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中医药领域重磅政策频出,政策细节越发丰富。图1:2016年以来中医药政策发展脉络
2023年3月1日
其他

联影最新财报出炉,营收超92亿

国产影像龙头们都渴望掀翻GPS的天花板,联影似乎是最接近的那个。上市十月有余,联影的成绩单来了。01营收92亿,净利润增超一成2月27日晚间,联影医疗发布上市后首份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联影医疗2022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2.38亿元,同比增长27.3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34亿元,同比增长15.31%。对于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联影指出,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向市场推出多款创新型产品。国内市场方面,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和销售管理,推动业务稳健增长;在海外市场,业绩也取得了显著突破。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241.96亿元,同比增长133.51%,主要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纵向来看,近几年联影的年营收快速增长到近百亿规模。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9.79亿元、57.61亿元和72.5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56.03%;净利润分别为-4805万元、9.37亿元、14亿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2.55亿元、8.78亿元、11.66亿元。去年8月,联影医疗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价格为109.88元/股,市盈率77.69倍,远超平均静态市盈率,上市当天市值一度达到1500亿元,超出业界预期。此次募集资金总额为109.88亿元,也创下了年内科创板IPO最高融资纪录。02“百亿大关”如何破?对于联影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若想实现未来的强势增长,此刻的规划和布局尤为关键。目前,高端影像市场由GPS三大巨头掌控,市场占比超过70%,国产厂商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存在“卡脖子”问题。新品研发、高端影像产业化、核心零部件攻关,也成为联影的关注重点。截至目前,联影的球管、高压发生器等部分核心零部件仍需进口,但相关研发也在持续进行中。去年11月的业绩说明会上,联影披露,目前中低端高压发生器已应用于公司XR和CT产品中,并完成了注册,量产的数量在持续提升。高端的高压发生器科研样机进展顺利。高端球管的研发样管也通过了设计和验收,量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联影此前表示,后期将持续关注产业链纵向发展,特别是上游的机会,也将进一步关注具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和对公司产业链发展有很重要意义的企业。从业务扩张角度看,具有业务增长潜力和有技术含量的公司,也将是联影潜在的并购目标。根据《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的公告》,披露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募集资金使用计划如下:今年1月,联影公布了部分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展。其中,“下一代产品研发项目”主要基于现有核心技术和产品,推进各产品线的升级研发及重要核心部件研发、整体技术研发平台的升级和优化等。截至目前,现有产品技术的迭代升级与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按照预计进度有序推进,整体技术研发平台的开发推动与产品管线相匹配。联影称,随着上述项目逐步落地,企业第二代产品将在参数性能、核心技术、平台化、国际化等层面得到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将进一步加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化基金项目”具体包括:(1)新建高端智能制造工厂,购置和安装必要的产线生产设备、自动化升级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立体仓库和物流设备以及搭建厂区智能化系统,建成后主要用于生产高端XR、CT、PET/CT、MR和PET/MR等系列产品;(2)新建生产研发楼;(3)新建配套综合楼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目前生产研发楼已完成第一层土方开挖,正在进行第一道支撑施工。高端智能制造工厂及综合配套楼也已于2022年12月初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试桩施工。本项目建成后将用于生产高端XR、CT、PET/CT、MR和PET/MR等系列产品,其中XR和CT产品可用于新冠疫情的疾病诊断,各项目建设均在进行中。海外市场方面,对标迈瑞、微创等国内头部器械企业,联影的推广进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公司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联影海外业务同比增长近150%,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3%提升至12.6%。截至去年9月,有39款产品获CE认证,38款产品FDA拿证,部分产品在海外高端医院有所突破。03国产影像赛道拥挤,谁能率先领跑?全球医学影像市场长期由GPS三大跨国医械巨头掌控。而国产设备厂商游走在行业龙头的身侧,也渐渐成长起来,并寻求进阶机会。据灼识咨询数据,2020年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已超过500亿元,该市场自2015年至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达12.4%。整体来看,和诸多医疗器械赛道一样,影像市场的国产替代趋势明显。不过,国产厂商的主要领地仍在中低端区间。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当前,国内政策和市场情况都在发生转变。一方面,医院采购进口设备的审批制度不断严格。国家层面鼓励医疗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各地也纷纷出台进口限制令,规定在国产设备能够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采购国产设备。例如,安徽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财政预算资金以及事业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自有资金”开展采购活动的,应当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关于进口审核的有关规定。未经批准,禁止采购进口产品。此外,在影像市场中,基层采购需求正日益受到关注。由于高端影像设备成本较高,且折旧周期长,在一线城市、三级医院市场需求逐渐被满足后,企业的盈利增速也将放缓。而在分级诊疗模式下,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采购需求却不断释放出来。随着县医院升三级等政策的不断落地,县域的采购需求不再只围着低端设备打转,中高端市场被进一步打开,这也成为国产厂商的新机遇。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3月1日
其他

拜耳最新财报:营收超500亿欧元,创新药取得了重大进展

2月28日美通社消息,拜耳集团在2022财年实现强劲增长,销售额和收益双双大幅增长。拜耳集团2022财年的销售额增长8.7%(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达到507.39亿欧元,其中中国区收入42.59亿欧元,企业净收益达到41.50亿欧元(2021年:10.00亿欧元)。拜耳将在2022财年向股东分红总计23.58亿欧元(2021财年:19.65亿欧元)。01处方药事业部业务受益于新产品和艾力雅®的增长处方药(处方药事业部)销售额增长了1.1%(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达到192.52亿欧元。超过5亿欧元的销售额来自该部门的新产品:抗癌药诺倍戈®和用于治疗与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可申达®。其中,诺倍戈®的销售额同比几乎翻了一番。眼科药物艾力雅®(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增长9.2%)和影像诊断业务也实现了强劲增长,包括加乐显®(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增长9.0%)和优维显®(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增长17.5%)。受益于销售额的增长,以及在较小程度上受益于出售非核心业务的收入,处方药事业部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增长了1.6%,达到58.73亿欧元。02健康消费品事业部在所有地区和品类均实现销售额增长自我保健产品(健康消费品事业部)销售额增长8.4%(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达60.80亿欧元,在上一财年强劲表现的基础上,所有地区和品类的销售额继续实现增长。过敏与感冒业务的增长最为强劲,由于感冒发病率的持续上升和Astepro™抗组胺鼻喷雾剂在美国的上市,过敏与感冒品类的销售额实现21.5%的显著增长。皮肤品类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为10.5%),对Bepanthen™的需求增加是该品类实现增长的因素之一。在经历了上一财年的强劲表现后,营养品业务的销售额依旧保持增长(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为1.0%)。由于销售额的大幅增长以及一系列提升生产力的项目和积极的价格管理所作出的强势贡献,健康消费品事业部不计特别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增长了14.9%,达到13.67亿欧元。即便身处通货膨胀导致成本大幅上涨的商业环境,该事业部实现了业务增长,同时还为创新产品的上市,特别是Astepro™,进行了大量投资。汇率变动带来了8500万欧元的积极影响(2021年:3900万欧元的汇率损失影响)。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为22.5%,与上一财年持平。03展望:销售额进一步增长预计部分成熟药品的价格会降低经汇率调整(即基于2022年的月平均汇率)后,拜耳预计2023年的销售额将达到510亿至520亿欧元。公司预计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经汇率调整后为125亿至130亿欧元。拜耳还根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收盘汇率做出预测,与上述经汇率调整后的预测差异如下:集团销售额预计为500亿至510亿欧元,处方药事业部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预计将达到30%左右。04创新药取得重大进展拜耳在药品上市和开发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点在处方药事业部尤为突出,例如,新产品诺倍戈®和可申达®,以及处于后期开发阶段的项目,如用于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atsundexian和用于治疗女性更年期疾病的elinzanetant。公司目前认为,上述重要增长产品的年峰值销售将超过120亿欧元。在生物学领域,该事业部将其研究方法转变为开放式创新模式,例如,该事业部与位于波士顿的生物技术公司Ginkgo
2023年3月1日
其他

河南省药品数据分析:正大天晴、恒瑞、齐鲁、AZ、辉瑞前五(附厂家、医院、药品等明细)

河南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全省2022年药品交易重点数据。主要内容有:1、药企网上供货TOP50;2、医院网上采购TOP50;3、各地市用药规模;4、国采中选产品采购以及供应情况。表1、
2023年3月1日
其他

国产双雄领跑凝胶贴膏市场,叒一家药企“冲关”失败

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武汉法玛星制药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收到通知件,上市申请被拒,是第三家在这个品种上倒下的企业。目前除原研以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和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均只有一家国内厂家拥有批文,分别是北京泰德制药和湖南九典制药,而获批的这两家企业都是早早获得了海外原研厂商的相关权益。贴剂作为主要的外用药剂型,最常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起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其中,中药贴剂在零售药店占比较高,据中康数据显示,2021年零售药店贴剂销售额TOP10产品中,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排名第7,其余全部为中药贴剂。化药贴剂在医院市场占比较高,凝胶贴膏作为贴剂大类中的新剂型,2021年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和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占据医院市场贴剂销售额前两席位。从零售药店和医院市场的贴剂产品销售额变化可以看出,近五年凝胶贴膏产品放量非常迅速,尤其是在中药贴膏更具优势的零售药店渠道,也能够成功挤入并快速放量,大有破局之势。图1:2021年零售药店贴剂销售额TOP10产品销售额变化(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康CHIS系统图2:2021年医院市场贴剂销售额TOP10产品销售额变化(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康CHIS系统另据中康数据显示,2021年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销售金额已超过24亿元(含医院终端和药店终端),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市场也超过15亿。目前,国内凝胶贴膏产品尚在起步阶段,仅6个品种有企业获批生产,涉及包括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吲哚美辛凝胶贴膏、复方水杨酸甲酯巴布膏和吲哚美辛巴布膏。巴布膏是凝胶贴膏的旧称。尽管品种不多,但大多都处于快速发展期。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和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是目前的销售TOP2,并且在持续增长中。但由于凝胶贴膏剂的成型工艺复杂,壁垒较高,尤其是对于药物释放进入皮肤组织的渗透速率控制十分困难,多家布局凝胶贴膏的企业都已折戟。湖南九典制药、哈尔滨三联药业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在2021年也被拒绝上市;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也仍然没有第二家仿制药上市。可见凝胶贴膏难度之大。另外,根据现阶段CDE针对外用制剂的《局部给药局部起效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凝胶贴膏的研发需要做完整的临床试验。这无疑给仿制厂商增加了难度。不过,在巨大的潜在市场面前,困难并没有浇灭厂家们的开发热情,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和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分别还有4家、5家企业处于临床/报产阶段,且陆续有新企业加入。近几年凝胶贴膏产品放量很快,而且凭借气味小、肤感好、载药量大、起效快的优势,加上使用方便且安全,具有较好的消费属性,在中药贴膏“霸榜”的零售药店渠道也有一席之地并处于快速放量阶段。在国内,疼痛治疗和缓解的贴剂需求巨大,而贴剂市场90%以上是中药贴膏,凝胶贴膏作为理想的升级替代剂型,未来的替代趋势必定会进一步,潜在的市场规模或达上百亿甚至更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当然,这需要企业们“过关”了才有机会。过往相关文章:无所不采,凝胶贴膏也被集采盯上了?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明日起,这三个医药新规正式施行!

3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施、抗生素类物质被列入14种类重点管控清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这三个医药新规开始施行。01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实施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自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11个药品,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纳入了抗肿瘤、新冠治疗药、罕见病治疗等领域的药品,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领域也有药品被纳入。关注新康界,回复[2022医保目录],可获完整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02抗生素被列入14种类重点管控清单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根据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结合监管实际,经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社会影响评估,清单明确了包含抗生素类等14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抗生素主要环境风险聚焦在过量和不规范使用导致的环境排放。采取三项主要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一是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抗菌药物销售使用的相关管理规定,减少过量和不规范使用产生的环境排放;二是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危废鉴别标准,对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抗生素菌渣实施环境管理;三是严格落实《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排放管控要求。03落实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2022年12月2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药品管理规定》),均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药品管理规定》将现行药品法规体系中有关持有人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进行梳理和汇集,强调持有人关键岗位人员职责及要求,强调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药品管理规定》梳理归纳了持有人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药物警戒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的职责和资质要求,同时细化了持有人质量管理要求和机制,强调持有人应当建立药品追溯制度、药品召回制度、药物警戒制度、停产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等。《药品管理规定》还首次提出季度分析工作机制,质量负责人应当结合产品风险定期组织对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对重复性风险和新出现风险进行研判,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持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美国2500万人感染的另一种大型传染病会在国内爆发吗?

前言:去年12月新康界报道过《下一个大型传染病可能就是它了》,而本季度迄今为止,美国已经有至少2500万人感染流感,28万人住院治疗,18,000人死于流感。而另一边,近期中国各大药店也因为出现一些流感病例,各地再次出现流感用药抢购潮。大家如此恐慌必然是因为此前大型传染病新冠爆发时,普遍出现用药紧张的局面,那么这种让美国至少2500万人感染的流感会在中国爆发吗?新冠+流感双重呼吸道疾病威胁下需要注意什么?01中美流感现状美国流感大爆发后回落至低位美国门诊流感样疾病监测网络(ILINet)的监测数据显示,美国在2022年11月底的时候,流感样疾病的呼吸道疾病的门诊就诊ILI达到最高峰7.5%左右,而目前已经迅速降低至2.6%左右,ILI最近5周也一直保持稳定,变化值≤0.1个百分点。ILI即Influenza-likeIllness,主要是指由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发烧加咳嗽或喉咙痛。来源:美国CDC美国流感季通常在秋季和冬季,一般是以12月至2月为高峰期,而2022-2024年的此次流感季提前到来了,但目前流感感染人数已经回落至较低位置。中国流感为近5年最低值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和生活习惯差异,中国的流感在南北两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因此监管机构在南北两区设置了相应的哨点医院用以监测南北两区域的流感样病例,截止2023年2月底,中国南北方的流感仍然处于5年的历史最低位置。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19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1.8%,高于前一周水平(1.4%),低于2020~2022年同期水平(4.8%、2.7%和2.6%)。来源:中国国家流感中心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19日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1.9%,高于前一周水平(1.4%),低于2020~2021年同期水平(5.4%、2.0%),与2022年持平(1.9%)。来源:中国国家流感中心02中美新冠现状虽然新冠大流行已经过去,但是中美两地仍然对新冠保持密切的监测以保证民众的健康,中美两地的新冠感染情况近一段时间一直保持稳定,都未出现大幅增长趋势。美国感染与死亡人数趋势稳定美国在2023年1月30日宣布新冠不再是公众卫生紧急事件,但截止2023年1月,新冠仍然是美国关键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美国第六大死因。来源:美国白宫根据美国CDC的监测数据,截至2023年2月22日,美国共报告了103,268,408(约1亿)例,每周新增病例的7天平均数(33733例),并且最近几周一直保持稳定并未出现大幅增长趋势。来源:美国CDC截至2023年2月22日,美国共报告了1,115,637(约110万)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当前的7天平均新增死亡病例为344例,最近几个月死亡病例也一直保持稳定并未出现大幅增长趋势。来源:美国CDC中国感染和死亡人数大幅降低国内新冠核酸检测阳性人数2022年12月22日达到最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月23日降至12738,近期也一直表现稳定,并未出现大幅增长趋势。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医药数读:药店单月销售突破800亿,增长80%,全年销售5,421亿(附报告下载)

2022年我国零售药店销售额达到5,421亿元,同比增长10.2%,是近5年来的最高涨幅。12月单月零售药店市场呈爆发性增长,月销售规模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超80%。去年12月疫情解封,迎来囤药购药高峰,店均购药订单数出现激增,且于12月15日达到峰值。备注:(1)订单指数:日订单数/10月1日订单数*100;(2)数据源样本监测:门店数:1.9w数据源:中康CMH-真实世界零售药店消费者购药行为数据01医疗器械销售额增长翻两番三位数增长,份额占比双双提升2022年,药品市场份额占比达79.3%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财政补助80亿!卫健委透露今年医院工作要点:医院建设、耗材集采、支付改革、信息化...

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及《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以下简称《提纲》)。《通知》指出,2023年3月15日前,中央财政支持项目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公开择优确定,每个项目中央财政补助5亿元(其中10%的资金专门作为绩效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申报项目实施期限为三年。去年12月,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提前下达2023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80亿元,用于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与去年基本持平。因素法分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50亿元,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补助资金30亿元。01重点发展县级医院7大专科根据《通知》,要规范诊疗行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支持市县级公立医院传染病、精神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心脑血管、妇产科、儿科等临床专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一批市县级公立医院重点专科,做到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提纲》中提到,要充分发挥市级三甲医院医疗救治的主力军作用,向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水平的综合性或专科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内的龙头作用,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能力建设。2021年10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其中明确,在地市和县域层面,以市属医院和县级医院为基础,围绕肿瘤科、心内科、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加速布局ADC赛道,辉瑞意图收购市值300亿美金的Seagen

近日有消息称,辉瑞公司正在就收购制药商Seagen进行早期谈判,旨在增加一项靶向癌症疗法。01去年曾与默沙东、辉瑞传出“绯闻”知情人士说,谈判尚处于早期阶段,不能保证会达成协议。需要克服许多障碍,包括可能对任何提议进行严格的反垄断审查。如果达成交易,那将是一笔巨大的交易:Seagen的市值约为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贺建奎事件再发酵,基因编辑技术的进展如何?

近几日,关于贺建奎获批香港“高才通”签证的事件,再次在中国引发巨大舆论争议。随着舆论的发酵,曾因“基因编辑婴儿”被判刑的贺建奎,其高端人才通行证现已被香港政府撤销。2022年4月,贺建奎刑满出狱,之后在北京成立贺建奎实验室,主要从事罕见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研究。回顾事件,2017年前后,贺建奎的团队使用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来编辑胚胎内的CCR5基因,将胚胎植入女性体内,孕育生命,KPI是让患艾滋病的夫妇生儿育女,让其子女及子孙后代受到保护,不感染HIV。2018年11月,这对双胞胎“基因编辑婴儿”提前诞生,但很快双胞胎的各种信息都消失了,这一消息广泛传播,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贺建奎甚至在当年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一起登上美国《时代》周刊2019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名单。但一些专业人士表示,贺建奎的实验的安全问题还没有得到临床检测,道德伦理问题也还没有被解决,通过创造人类基因编辑婴儿来挑战人类伦理,此举在舆论上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谴责。最终,其以非法行医罪,被判处三年并罚款。01基因编辑技术发展迅速,为精准医疗提供新思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对生物体基因组及其转录产物进行定点修饰或者修改的技术,可对特定DNA片段进行敲除、加入和替换等,从而在基因组水平上进行精确的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引起极大关注。基因编辑技术可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精准药物,改善农业食品供应,提高稀缺生物制品的生产效率,解决气候问题和控制病虫害种群数量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启动基因组编辑研究项目,旨在大幅加速基因疗法的临床转化,促进癌症和遗传病的治愈;美国国防部(DOD)资助开发CRISPR基因防御性技术,主要研究受到基因武器攻击后的防御性对策。CRISPR是“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六问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缘由、得失、进展』国家医保局权威回应

2月25日,国家医保局官方网站发布答记者问,回答了相关问题,全文如下:近日,一些地方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引发部分群众关注。部分群众对改革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入减少有疑问,对改革后看病就医便利性有顾虑。针对此次改革中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问题1:此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答:我国职工医保制度于1998年建立,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模式。具体而言,就是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费。单位缴费的一部分和职工个人缴费的全部,划入个人账户,主要用于保障普通门诊和购药费用。单位缴费的另一部分形成统筹基金,主要用于保障参保职工住院费用。这个制度在当时特定历史时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2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个人账户风险自担、自我保障门诊费用的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保障群众健康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三个不适应”。一是不适应日益慢性病化的疾病谱。职工医保建立20多年来,我国疾病谱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全国居民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治疗慢性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门诊早诊早治、健康管理,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有效减轻群众病痛和经济负担。原有制度安排中,以个人账户保障普通门诊费用的方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二是不适应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门诊可提供的医疗服务范围大幅增加,服务功能明显加强。之前群众需要住院才能享受的诊疗服务,已越来越多地转变为门诊项目。过去必须通过住院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及部分手术项目,现在通过门诊就可以解决,门诊服务量快速增长。2001年到2021年,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数从19.5亿次增至80.4亿次,增长了312%。个人账户有限的资金积累,难以适应参保人对门诊需求的大幅增长。三是不适应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2001年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较其他国家,我国老龄化速度更快、老龄人口占比更大。2001年至2021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9062万快速增长至2.0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1%攀升至14.2%。据测算,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患病概率更高,而且往往易患多种慢性病,门诊就医频次、就医费用都显著高于中青年。2021年,退休人员人均门诊就诊次数是在职职工的2.17倍,门诊次均费用是在职职工的1.15倍。但原有制度对门诊保障力度不足,老年人小病时不舍得花钱治疗,小病拖成大病,最终不得不住院治疗的现象不在少数。这既增加了老年人身心痛苦,也增加了家人的照护负担,还导致花费了更多费用。基于上述原因,群众要求报销普通门诊费用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国家医保局从2018年开始谋划改革工作,经过反复论证、深入研究后,形成了初步改革方案,并于2020年8月通过中国政府网、国家医保局官方网站等平台向社会广泛公开征求了意见。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改革正式启动。问题2:此次改革可为参保人带来哪些获益?答:此次改革,将在以下三方面给参保人带来获益。一是“增”,让大部分地区实现普通门诊报销从无到有的转变。通俗来说,就是原来职工医保参保人看普通门诊不报销的地区,改革后可以报销;原来看普通门诊可以报销的地区,报销额度进一步提升。第一,除了药品费用可以报销外,符合规定的检查、检验、治疗等费用也可以报销。第二,部分治疗周期长、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疾病门诊费用将被纳入普通门诊报销,并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和额度。第三,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提供的用药保障服务,也被纳入门诊报销范围。二是“优”,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一定程度缓解“住院难”问题。改革前,由于普通门诊保障不足,“无指征住院”“挂床住院”“小病住院”等不合理的医疗行为频发。改革后,参保人在普通门诊就能享受报销,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此前居高不下的住院率,减轻大医院病床周转的压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把优质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病人。三是“拓”,将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由参保人本人拓展到家庭成员。改革前,个人账户按规定只能由参保职工本人使用,家庭成员生病时不能使用亲属的个人账户。本次改革在三方面拓展了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第一,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第二,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第三,部分地区可以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的个人缴费。问题3:此次改革的具体路径是什么?改革后,参保人个人账户里面的结余受影响吗?答:本次改革,是在不增加社会和个人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报销机制,并通过调减单位缴费和统筹基金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为普通门诊报销提供资金支持。改革明确要求,资金平移后全部用于门诊统筹报销,以满足广大参保人特别是退休人员对报销普通门诊费用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待遇置换,资金平移”。关于个人账户划入方式的调整,《指导意见》有明确设计。具体而言,主要有3个“不变”和2个“调整”。3个“不变”。第一,个人账户结余的归属不变。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无论是改革前的历史结余,还是改革后新划入形成的结余,都仍然归个人所有,都仍然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第二,在职职工个人缴费的比例、流向不变。在职职工个人医保缴费仍然全额划入个人账户。第三,退休人员不缴费的政策不变。退休人员仍然不需缴费,个人账户资金仍然由医保统筹基金划入。2个“调整”,是指按照不同方法,分别调整在职职工、退休职工的个人账户划入方式。第一,对于在职职工,改革前,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由单位缴费的一部分和个人缴费共同组成;改革后,个人缴费依然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原来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划入统筹基金。第二,对于退休人员,改革前,大部分地方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个人养老金实际发放数×划入标准”;改革后,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本统筹地区实施改革当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划入标准”,其中,改革后的划入标准比改革前有所降低。此次改革的核心,是用调整个人账户的划入方式,来“置换”普通门诊统筹报销。改革涉及利益调整,不少参保人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医保政策存在一定差异,我们一直坚持稳步推进,努力处理好改革前后的政策衔接,逐步实现改革目标。问题4:本次改革在济病济困方面有什么考虑?答:为了发挥普通门诊报销济病济困作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我们在本次改革中,也考虑了群众实际困难并予以倾斜。一是注重向患病群众倾斜。改革前,职工门诊就医主要依靠个人账户保障,风险自担、费用自付。对于健康人群而言,个人账户往往用不完,形成资金沉淀;对于患病多的群体而言,个人账户又常常不够用,影响了就医诊疗。改革建立门诊统筹报销,将推动医保基金更多用于患病多的人群。二是注重向老年群体倾斜。改革明确要求,各地设计报销政策时,针对退休人员要在“一低两高”方面有所安排,即报销“起付线”比在职职工更低、报销比例比在职职工更高、报销“封顶线”比在职职工更高。目前,已开展改革的各统筹地区基本都明确了退休职工享受更高的报销待遇,以更好保障老年人健康权益。此外,考虑到许多参保人特别是退休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取药比较方便,改革要求在门诊报销待遇方面对基层医疗机构给予倾斜,并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提供的用药保障纳入报销范围,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医购药。问题5:为解决门诊费用高的问题,除了此次开展的改革,国家医保局还开展了哪些工作?答:要减轻群众反映强烈的普通门诊费用负担,不仅需要建立普通门诊报销机制,而且需要一系列系统性改革相互支撑。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组建以来,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为本次改革提供了有效支撑。一是降低药品价格。国家组织开展294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一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门诊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平均降价超过50%。得益于大幅降价,患者使用高质量药品的比例从集采前的50%上升到90%以上。同时,每年按“价同效优、效同价宜”原则动态调整医保目录,累计新增618种药品报销,其中341种药品通过“灵魂砍价”平均降价超过50%,保障更多患者用上了过去用不起、买不到的新药好药。二是优化医保服务。在持续优化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范围,2022年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惠及3243.56万人次。优化规范长期处方管理,满足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需求,一次就医可开具的处方量最长达12周。三是加强医药价格费用的监管。持续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小病大治”、多收费、乱收费、价格失信等危害群众利益行为。2018年以来,累计处理医疗机构154.3万家次,曝光典型案例24.5万件,积极促进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努力让群众享受质优价宜的医药服务。本次改革后,随着医保管理服务向门诊领域进一步延伸,上述各项惠民机制将在普通门诊统筹这一新的平台进一步发挥系统集成作用,为改革提供有力支持,以增进参保职工的健康福祉。问题6:目前,各地推进改革落实的情况如何?答:目前,全国已有99%的统筹地区开展了普通门诊统筹。2022年,普通门诊统筹减轻职工就医负担1086亿元。2023年以来,全国定点医疗机构已实现普通门诊统筹结算4.41亿人次,日均结算超过780万人次,完成结算金额462.4亿元。通过“待遇置换、资金平移”,改革的效果逐步显现。当然,由于各统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推进改革也存在不平衡,有的地方改革红利还没有充分释放。对此,我们将指导各地持续优化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实现预期目标。一是将更多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报销范围。有群众反映,改革后虽然普通门诊费用能报销,但对于习惯在药店购药的患者来说,购药报销不方便。对此,国家医保局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医保办发〔2023〕4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参保人凭定点医药机构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可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报销。《通知》还要求各地加大力度,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方便参保人凭处方开药。2023年以来,全国已有2962万人次在定点零售药店实现结算,结算金额14.34亿元,职工参保人在药店次均报销48.41元。二是推动基层医疗机构配备更多药品。有群众担心,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配备不足,无法在一、二级医疗机构买到自己需要的药品。对此,国家医保局将加强部门协同,联合有关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督促基层医疗机构加强药品配备等,努力让群众就近享受医疗服务。三是提供更加优质的医保便民服务。有群众呼吁,希望进一步提升医保便民化服务,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对此,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购药全流程应用、扩大医保移动支付接入范围,让参保人通过手机就能完成挂号就诊、医保结算、参保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相关服务。群众有所呼,医保有所应。国家医保局将继续指导各地医保部门持续落实改革部署,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定期评估改革落地情况,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就医需求,研究优化门诊报销比例、“起付线”和“封顶线”等政策,不断细化配套措施,优化管理服务,提高保障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2月26日
其他

“流感神药”搜索指数飙涨960%!它究竟有多赚钱?

近期以来,甲流突袭多个省市地区,不少医院出现发热门诊接诊量骤增现象,一些中小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与此同时,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身边有同事“挨个发烧”,但新冠抗原检测是阴性,怀疑可能感染了甲流。所谓的甲流指的是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活跃高峰期主要在冬春季。01“流感神药”搜索指数飙涨960%据百度指数显示,近七天内,甲流常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热度高涨,整体日均值为13174,整体同比增长252%,整体环比增长960%
2023年2月26日
其他

国企办医加速推进!华润拟36.39亿收购医疗业务

近日,华润集团旗下大健康板块的港股上市公司华润医疗公布了两笔股权(股权债权)收购。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华润医院投资拟以33.95亿元人民币从辽润管理手中购买辽宁华润健康的76.10%股权和深圳华润健康的100%股权。同时,华润医院投资拟以2.45亿元人民币从华润科技手中购买江能标的80%股权,以及购买华润科技对江能标的持有的债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金余额为3.17亿元人民币)。由于辽润管理及华润科技均由华润健康间接全资持有,而华润健康由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华润间接全资持有。因此,上述两笔收购属于同系收购,收购款共计约36.39亿元人民币。华润医疗在公告中称,公司持续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建设战略部署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相关政策全文可查看新康界过往文章:《13部委联合发文:支持国企办医!华润、国药、通用被“点名”》同时,收购辽宁华润健康集团、深圳华润健康及江能标的集团各自的资产、业务后,公司的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本次收购将有利于华润医疗扩大在全国的布局,持续提升市场影响力。0136亿元收购扩充医疗业务版图华润医疗为央企华润集团在医疗健康的主平台,主要提供综合医疗服务、GPO(集团采购组织)业务等。据官网介绍,华润医疗旗下拥有123家医疗机构,分布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区域,其中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19家、一级医院及社区中心33家、诊所及其他医疗机构66家,总床位数超过1万张,年门急诊总量超过770万人次。作为一家有国资背景的医院集团,上述收购或将进一步扩大华润投资的医疗业务版图。交割日后,辽宁华润健康、江能标的将成为华润医疗的非全资附属公司,深圳华润健康将成为华润医疗的全资附属公司,三家公司的财务业绩将合并入华润医疗的综合财务报表。据悉,辽宁华润健康集团主要在国内从事医院、诊所及医疗设施的经营、管理及相关延伸服务。其持有1家全资附属公司,间接持有31家辽健成员机构的举办权。截至2022年12月,辽宁华润健康集团旗下涵盖5家三级医院、11家二级医院以及11家一级医院,共计拥有约9174张开放床位,约8827名员工,21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4个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而深圳华润健康主要在国内从事供应链管理服务。江能标的则主要在国内从事医院、诊所及医疗设施的经营及管理,其持有6家江能成员医疗机构的举办权。截至2022年12月,旗下涵盖1家三甲医院、4家二级医院以及1家一级医院,其中1家医院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共计拥有约2370张开放床位,约2092名员工等。02国企办医力量不断增强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华润医疗斥巨资收购要放到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的政策背景下去理解。这次华润医疗的收购可以理解为其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同时也是其扩大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布局的重要举措。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其中提到,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是指国有独资、全资或国有控股企业实际控制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方案》指出,将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分级诊疗和医疗急救体系,坚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公益性,充分发挥其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国资办医的主力军包括国药集团、通用医疗、华润医疗等央企,以及省级集团如山东省医药集团、陕西省医药集团等。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500亿美元减肥药黄金赛道:诺和诺德领先,多款新药蓄势待发

肥胖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代谢障碍疾病,患者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和/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1948年被WHO列入疾病名单。BMI是肥胖症诊断的通用标准,但各国标准不同。BMI的计算方法为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当BMI超过一定值时,则可被定义为超重或肥胖。据WHO定义,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目前该标准已被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多国采用。而我国将BMI≥24定义为超重,BMI≥28定义为肥胖。目前,肥胖已经成为危害全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悉全球约40%成年人超重或肥胖,而我国超50%成年人和20%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已成为全球超重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肥胖既是独立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多种癌症(如子宫内膜癌症、乳腺癌等)、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的重要诱因,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六大危险因素之一。据悉,全球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280万。摩根士·丹利团队认为肥胖是“新的高血压”领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重磅炸弹药物类别”,预测2030年全球减肥药物的销售额将达到540亿美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掘金减肥药市场,并且已有所斩获。01诺和诺德Wegovy、Saxenda表现优异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之后全球监管机构批准了多款减肥新药,如诺和诺德的Saxenda(liraglutide,利拉鲁肽)和Wegovy(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Rhythm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苹果神秘项目取得重大进展!300亿血糖监测市场将被颠覆?

2月22日,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报道,苹果公司的一个可追溯至乔布斯时代的重大项目近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个被称作E5的项目希望在不需要刺破皮肤取血的情况下测量人体的葡萄糖含量。受此影响,以“国产血糖仪一哥”三诺为首的血糖监测概念股大幅走弱,三诺一度跌超10%;其中,乐心医疗由于一直布局有健康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受此利好,大涨8.35%。01前景广阔,我国血糖仪渗透率仅25%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糖尿病患者人数正快速增加。权威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4亿人,相当于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因此,国内血糖监测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据血糖仪行业分析测算,目前我国血糖仪渗透率仅为25%左右,远低于全球平均60%及发达国家90%的水平。据统计,2021年全球血糖监测市场规模接近300亿美元,我国血糖监测市场规模仅有15亿美元左右,前景十分广阔。目前,主流的血糖仪产品大多采用电化学技术,电化学法采用检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流信号的原理来反应血糖值,酶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通过电流记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其根据所采用的酶不同又分为葡萄糖氧化酶(GOD)血糖仪和葡萄糖脱氢酶(GDH)血糖仪。而市面上,大多数自我监控血糖仪采用的是微创血糖检测方法。这些产品的最大痛点就是用户依从性太差。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面对医师要求的居家血糖监测要求,大多数老人很难自主、自觉完成。此外,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对于扎针的抵触情绪也很大。这就给医师的诊断与治疗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和隐患。02全球血糖监测市场格局将被颠覆?如果苹果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获得完善,并推出市场,那对全球血糖监测市场格局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有媒体指出,2010年在乔布斯指示下收购RareLight后,苹果就开始研究替代性的血糖监控技术。多年来,苹果利用一家名为Avolante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这16个药品被调出双通道!

近日,江西省医疗保障局下发通知,通知表示,为落地2022年版医保目录,省医保局开展了谈判药品分类遴选工作,对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竞价)新增108个药品进行分类管理的结果进行了公示。据介绍,最新纳入医保目录谈判(竞价)药品中,有8个药品纳入双通道A类管理;16个药品纳入双通道B类管理;84个药品按C类管理,不纳入双通道管理范围。(图片数据为人工整理,如有错漏,欢迎批评指正)2022年,江西省医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执行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对谈判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其中:使用周期较长、疗程费用较高的谈判药品,纳入“双通道”A类药品管理;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用药人群特定(重特大疾病或传染病应急需要等)的谈判药品,纳入“双通道”B类药品管理;对受行业主管部门政策规定限制不能或不宜在药店销售或易滥用易导致医保基金支出不可控的谈判药品为C类管理,不纳入“双通道”管理范围。不同分类对应着不同医保支付方式,A类药品实行单列支付,不设起付线和个人先行自付比例,按医保最高支付标准和个人负担的定额费用政策支付。B类药品,不设起付线,由个人先行自付10%,后再按医保最高支付标准和个人负担的定额费用政策支付。按照江西省关于做好《江西省双通道药品分类管理名单》落地执行的通知,对于纳入双通道的药品,住院发生的药品费用,医保统筹基金按乙类药品有关规定予以支付。真正体现被纳入双通道的利好是,发生在门诊和零售药店费用也可以享受医保报销政策。不过,要享受相关的报销政策,必须在双通道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和责任医师,有这三方面的认可才能享受到双通道的报销政策。据江西省医保局在2022年3月公布的数据,江西省各统筹地区共将154家定点医疗机构、147家定点零售药店和3398名责任医师纳入双通道管理。所以,并不是被纳入双通道管理的药品,就一定享受门诊和药店报销政策,一定要明确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和责任药师,再去做推广工作。此外,对2022年国家医保转为常规准入部分的20个原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调整分类,其中4个罕见病用药保留原双通道分类管理政策,剩余16个退出双通道管理。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2月22日
其他

这些国采品种,续签、延长采购周期→

近日,多地发布国采品种续签及延长采购周期的公告,一些面临接续的品种可以继续按原集采结果采购了。2
2023年2月22日
其他

399个!广东双通道药品大手笔,3月1日起执行

今日(2月22日),广东省医保局公布该省双通道管理药品范围(2023),共有399个药品纳入,自3月1日起执行,原双通道管理范围(2022)同时废止。此次纳入双通道管理范围的399个药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国谈药品(346个)、医保竞价药品(17个)、其他药品(36个)。广东省不仅将国家医保2022版中的国谈药品及竞价药品全部纳入,还将其他常规目录中的36个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真是大手笔。目前,各省对于双通道管理范围各有不同,类似广东这样照单纳入、甚至引入其他药品的并不多见,2022版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后,这么大规模数量纳入双通道管理范围独此一家。昨天,我们还对江西公布该省双通道目录做出分析,该省将国谈药物分为ABC三类,AB两类纳入双通道范围,不设起付线,但C类不纳入双通道管理,并有部分药品退出双通道管理。相关分析可点击前文:16个品种退出江西双通道,108个国谈品种按ABC分类管理(附名单)17个竞价药品也照单纳入双通道管理范围,由于竞价品种是靠报价最低的哪家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而挂网又是以企业的报价作为挂网价格,因此支付标准与挂网价之间存在多个价格体系,再加上双通道政策,同通用名下多个厂家也将面临渠道上的竞争。此次进入广东双通道管理的“其他药品”,基本上都是医保常规目录的药品,像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已有多家国内生物类似药出现,也是下一步国家集采大热门品种。但另一款生物药利妥昔单抗不在双通道范围内,不知道是否与广东集采过有关?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免责声明】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2023年2月22日
其他

三期临床又失败!默沙东、辉瑞探索口服药预防新冠感染相继失败

新冠抗病毒药物能否用于预防感染?默沙东三期临床试验再次折戟。2月21日,美国默沙东公司对外表示,其抗新冠病毒药物莫诺拉韦(Molnupiravir,商品名:Lagevrio)在测试预防新冠感染效果的三期临床试验中失败。默沙东的这项临床研究招募了1500多名成年人,他们的同住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且表现出至少一种新冠症状。他们每12小时服用一次莫诺拉韦,持续五天,并进行为期14天的病毒检测。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莫诺拉韦将家庭接触下的新冠感染风险降低了
2023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