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调研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上海各区“花式”迎新春,谁是你心中的TOP1?短视频展播评选喊你投票啦

Year视频时长:53秒黄浦区金山区崇明区杨浦区宝山区闵行区青浦区松江区静安区徐汇区奉贤区长宁区虹口区普陀区嘉定区浦东新区(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观看短视频)
2月19日 下午 12:03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墨香乐韵展新篇,浦东邀你缓解“假期综合征”

春节假期转瞬即逝,复工以后大家是不是还不在状态?想拯救节后综合征吗?快来浦东新区看看吧。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迎春对联书法展,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品味艺术音乐下午茶,享受优雅的艺术氛围;更有元宵活动乐翻天,共享团圆好时光。精彩活动让你瞬间活力倍增。由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各区委网信办、东方网推出的“爱申活
2月19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开工首日元气满,嘉定花式活动点亮“嘉”温暖

祥龙兆丰年,节后开工第一天,准备好带着满满元气焕新出发吗?假期虽结束,年味却依旧。古猗园的“市市如猗”国风市集,“梅开福到”新春檀园梅花展,州桥老街状元迎灯送福……听听,嘉定踩着鲜明的鼓点来了,这些精彩的活动,让龙年春节假期过后的开工充满“嘉”温暖。由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各区委网信办、东方网推出的“爱申活
2月18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欢度新春“好辰光”,普陀带你玩转半马苏河

春节假期在不知不觉中接近了尾声,这两天在外游玩或走亲访友的你,是不是已经踏上返程了呢?祥龙迎春,抓紧时间,翻开上海打卡点,还有哪些没来得及去看看?苏州河游船上了吗?水岸灯光秀赏了吗?天安千树逛了吗?长风海洋世界玩了吗?上海普陀这些地方“龙气”满满,等你即刻开玩!由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各区委网信办、东方网推出的“爱申活
2月17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海派春节“虹”运当头,一起到虹口闹弄堂

海派春节哪里玩?穿梭在今潮8弄的弄堂间,去北外滩摆摆pose,到“老上海风情”的酱园弄打打卡,与Ta一同走过甜爱路,再共赴浪漫的冰雪节……老虹口绽放新活力,一起来虹口,感受一下海派年味的独特魅力吧!
2月16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乐嗨长宁过大年,花式活动秀不停

上美影新春美陈互动展、戏曲擂台迎新春、沪剧《薪火》沉浸式微旅行……新春佳节还在继续,让我们和家人、亲朋一起,赴一场说走就走的约会吧!长宁这些花式年味等你来。由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各区委网信办、东方网推出的“爱申活
2月15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多彩民俗闹新春,有一种过年叫奉贤

大年初五迎财神,福到、财到、好运到!春节假期过半,热闹氛围丝毫不减,这不,奉贤已经紧锣密鼓为元宵节做起了准备。锣鼓喧天,祥龙腾飞,喜庆的民俗文化大巡游表演,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趣味游园贺新年、邻里市集享喜庆,精彩的活动足以让你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赶快走上街头一起欢乐互动吧。由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各区委网信办、东方网推出的“爱申活
2月14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春”游模式开启,徐汇喊你来CityWalk啦

,不打烊”!闵行除夕带您一起辞旧岁啦青浦区:江南水乡年味浓,青浦邀你来“串门”松江区:新春“潮”会玩,松江为你解锁“新”年味静安区:有「龙」则灵耀新年,静安约你光影SHOW新春
2月13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有「龙」则灵耀新年,静安约你光影SHOW新春

新春佳节,各区的活动和表演让人应接不暇。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过年期间,一条光影“巨龙”在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腾飞啦!运用数字3D技术、AIGC生成技术打造的光影秀展,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和城市夜景升级体验。还有活灵活现的龙画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当然,传统年味浓郁和文化气息浓厚的寻龙庙会也不容错过,大家有没有心痒难耐,想来一饱眼福呢?那就快来静安打卡城市新夜景,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织的上海年味吧。由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各区委网信办、东方网推出的“爱申活
2月12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新春“潮”会玩,松江为你解锁“新”年味

大年初二,松江邀请你来包饺子啦!热热闹闹的初一过去了,初二松江的这些活动也不能错过。包饺子、画糖人、剪窗花,各式各样的新年民俗活动,等你参与体验。在松江,除了舞龙舞狮、打铁花等民俗年味,国潮年味也席卷而来,还有深坑壁崖上的光影剧场等你观看。小编已经准备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开启这场新春派对了,你也赶紧来吧。由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各区委网信办、东方网推出的“爱申活
2月11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江南水乡年味浓,青浦邀你来“串门”

年初一,福气满,上海大调研给您拜年了!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新春佳节去哪玩?先把青浦安排上!曲水园看灯光景观,桥梓湾广场逛新春吉市,米乐农庄体验传统年味文化,还有新年音乐会、迎新亲子活动……由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各区委网信办、东方网推出的“爱申活
2月10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过‘龘’年 ,不打烊”!闵行除夕带您一起辞旧岁啦

闵行,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地方,有底蕴深厚的江南古镇七宝,也有温暖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无论你来自天南海北,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家的温暖以及团圆的喜悦。由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各区委网信办、东方网推出的“爱申活
2月9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 | 处处藏“宝”迎新春,宝山邀你一起“龙”重开年

知行少年”宝山少年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时间1月19日至2月16日举办地点宝山区各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文明实践分中心(站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04活动名称“缤纷龘年
2月8日 上午 7:46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福龙到春意闹,“YOUNG浦”向你发出邀约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现场活动或因天气等不可抗因素调整,请市民朋友关注最新活动动态)新春活动系列黄浦区:各区“花式”过年,处处年味浓!哪些活动你最想参与?金山区:爱申活
2月7日 上午 7:45
其他

爱申活 暖心春|灯笼红年味浓,金山如画迎新春

玉兔欢跳辞旧岁,祥龙飞舞展鸿猷。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各区委网信办、东方网,推出“爱申活
2月5日 上午 7:45
其他

各区“花式”过年,处处年味浓!哪些活动你最想参与?

立春一到即新年,上海处处年味浓。甲辰迎新有讲究,短视频里显乾坤。今天是“立春”,甲辰龙年就在眼前。上海各区正进行丰富多彩的迎新活动,在寄托美好希望的中国新年里,为这座城市里的所有人带去暖心的祝福。为记录这些美好的节日瞬间,上海市委网信办联合各区委网信办、东方网,推出“爱申活
2月4日 上午 9:17
其他

健身卡“预付费”如何加强监管,才能让市民消费更安心?

全文字数统计:2694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1月8日 上午 9:02
其他

多倍镜下|多路段路灯不亮、未见警示,如何确保夜间照明让市民安全出行?

日前,有上海市民发现南翔槎溪路(银翔路-金通路段)、众仁路(沪宜公路往南多路段)晚上路灯全部无照明,且均未见警示。该市民表示,希望相关机构做好路灯养护检修,并准备好因故整段道路无法照明的应急预案,切实保障市民的交通安全。图源网络嘉定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回应经核实,该市民反映的槎溪路(银翔路-金通路)路灯不亮的情况,区综管中心已派遣路灯运维人员到现场核查,检查发现控制箱(34775)中三相四线漏电保护开关损坏造成路灯不亮,立即更换4P开关1个,现场恢复正常亮灯。此外,关于反映的众仁路(沪宜公路往南多路段)路灯不亮的情况,区综管中心于市民反映当晚,派遣路灯运维人员现场查看,众仁路(沪宜公路-金迈路)路段控制箱(34992)RTU故障,更换新RTU,现场恢复亮灯。金昌西路(金迎路-古猗园路)控制箱(34607)因控制箱上级电源无电造成路灯不亮,电力公司当晚修复上级电源,现场修复正常亮灯。为了加强全区道路照明设施的管理,嘉定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已要求区综管中心加强区管道路照明设施的养护管理,督促路灯运维单位加大所管辖区域路灯设施巡查巡检力度,确保区管路灯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已下发《关于开展本区街镇和区管企业自管道路照明设施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立即开展自管道路照明设施排查,及时消除问题隐患,保障市民夜间安全出行。
1月7日 上午 9:01
其他

调研手记|配套设施旧、服务能级低,老工业区如何打造全新“15分钟生活圈”?

全文字数统计:2169字预计阅读时长:6分钟编者按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以扎实的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对人民负责、站稳人民立场的应有之义。地处长江、黄浦江和蕰藻浜三江交汇之处的吴淞街道,曾是上海东北部重要的工业基地。随着历史沧桑流转、人口结构变化,如今配套设施陈旧、服务能级落后,已无法满足居民对于生活品质的需求。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打造宜居、宜业、宜养的吴淞生活圈?一起来看宝山区吴淞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徐芃的调研手记。吴淞街道位于宝山区境东部,地处长江、黄浦江和蕰藻浜三江交汇之处,有着“五个百年”的深厚历史底蕴。吴淞曾是上海东北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开发建设早、居住配套建造早,又有着靠近港口、交通便利的区位特点,逐步建设形成北起双城路、南至淞浦路、东到黄浦江口、西邻同济路的吴淞传统生活区。然而,由于地区城市建设早,配套设施较为陈旧,加之随着辖区居住人口的增加和人口结构的变化,难以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如何发挥吴淞地处海江交汇、蕴含古今文化的优势,将吴淞打造为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幸福社区?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实践的重要课题。“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存在哪些短板?在调研中,我发现街道虽然已在社区建设、民生保障、人文环境、业态调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因为底子较薄、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距离“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要求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社区硬件设施陈旧老化。现有街道管理的56个住宅小区中,有44个小区建造于2000年以前,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旧、配套功能缺、绿化布局不合理、停车位短缺等问题。二是产业品质商业能级不高。吴淞地块产权分散,老式厂房多、过路集卡多等问题限制了空间转型和再开发,区域内商业体规模不大,设施较为陈旧,经营业态传统,导致消费群体流失。三是公共服务设施有较大缺口。公共服务空间体量不大,区域辐射程度不够,且辖区内老龄化水平高,但为老服务设施存在不足,家门口的为老服务空间小、散、功能单一。“一城”“一带”“双轴”“四片”的生活圈建设总蓝图为有的放矢解决这些问题,我在充分调研、全面摸清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酝酿提出“一城”引领、“一带”贯通、“双轴”驱动、“四片”发力的生活圈建设总蓝图。“一城”引领,即发挥吴淞创新城统领作用,“一带”贯通,即发挥吴淞滨江带先导作用。紧抓吴淞创新城发展契机,持之以恒盘活低效用地,为新兴产业导入腾出空间,通过各大园区提档升级,辐射带动宝山“母亲河”蕰藻浜两岸企业主动融入“科创之河”。在巩固“美丽街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现有红色资源的“增景、串点、育新”,打造吴淞大桥滨水桥下空间,充分挖掘滨水旅游资源,打造亲水、岸美、景靓的滨江步道,优化滨水岸线公共功能与空间品质,将吴淞滨江带打造成为蕴含诗情画意、传承红色基因的新地标。在“一城”“一带”的基础上,我思考如何布局街道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即实现“双轴”驱动,推动“四片”发力。“双轴”驱动,即以同济路为轴线,布局科创·产业发展轴,辐射带动东西两翼,推进半岛1919中东区转型,打造“时尚+科技”产业高地。以牡丹江路为轴线,布局宜居·乐业活力轴,突出中部居民集聚优势,优化吴淞商务商业服务载体,打造兼具品质温度的生活街区。“四片”发力,即针对淞滨、海滨、牡丹江及海江四大片区,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定制差异化的解题路径。比如,针对牡丹江片区“五八”通道环境问题,街道统筹各方力量,盘活区域资源,统一规划布局,打造“三江驿”品牌,实现党务、政务、便民、文体、为老服务项目下沉,为满足周边人群的多元需求提供阵地支撑,并充分依托干休所、部队营房区域等资源,打造“双拥共建服务”牡丹江片区。在充分调研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切实保障“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这需要以党建为引领,锻造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有计划地组织针对相关项目负责人的专业培训及楼组长、能人达人等支撑力量的小班化实训;依托各类活动载体,挖掘核心骨干力量,引导年轻后备人才成长为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核心力量。结合“四百”大走访,办好老百姓有获得感的民生实事西朱新村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老龄化程度偏高,公共服务空间缺乏,能有一个老年活动室是老人们的最大心愿。为此,我们深入挖潜、外部引援,将紧邻小区南侧的原海滨菜场租赁下来,改造成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在“四百”大走访中,我多次到西朱新村现场调研,了解站点打造情况和推进中存在的痛点、堵点,关注党群服务站的建设进展,指导链接相关资源。通过与居委会的共同努力,西朱新村党群服务站成功落地,目前实有面积350平方米,设置暖心驿站、综合活动室、自治屋等功能空间,成为党员充电学习的“加油站”、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社区自治共治的议事点。现在的西朱新村不仅有了老年活动室,还有了将社区党员、志愿者等散点力量集于一处的公共空间,理发、修鞋、磨刀剪、修小家电等日常需求都可以在家门口得到满足,还能在这里测血压、测血糖,咨询用药、法律、物业知识……西朱新村党群服务站成为实用、惠民、充满烟火气的“社区大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让群众从家门口、细微处感受到温暖动人的“城市表情”,全力提升党建温度、治理精度和群众体验度,打造更加幸福的吴淞“生活圈”。END往期推荐如何利用好城市的“金角银边”,为市民打造更多健身场地?“一江一河”沿岸如何打造更加“宠物友好”的公共空间?向“新”而兴:城市更新,如何让生活“更新”?图文来源:上海宝山编辑:鞠文韬
1月6日 上午 9:02
其他

如何利用好城市的“金角银边”,为市民打造更多健身场地?

全文字数统计:2469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编者按高架桥下的运动空间。运动场地,一直是推广全民健身的焦点话题。2024年1月1日起,《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正式施行。这是上海体育领域第一部综合性、基础性的地方性法规,其颁布实施对上海体育事业发展影响深远,具有里程碑意义。而《条例》中的69条政策法规,有10条都与体育设施有关,是内容最多的一章。2023年6月发布的《202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上海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47.83万平方米,但在全民健身600指数中,“健身设施”指数依然低于其他指数。身处寸土寸金的上海,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城市的“金角银边”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为市民提供健身场地?为此,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近日走访了多位业内专家。01瓶颈和当务之急《条例》第五十三条这样写道:在确保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高架桥下空间、闲置地、楼顶空间等场地资源,暂不变更土地性质或者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发展全民健身,提供充足的体育运动场地是基础,这也是上海近年来一直持续不断努力的方向。杨浦区首个开放式桥下运动空间。谈到上海的公共体育设施,上海市体育局规划产业处处长余诗平总结道:“体育设施不足一直是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的不充分、不平衡,无法满足市民健身需求,所以在《条例》中体育设施是内容最多的一章。”正如余诗平所说,体育设施是目前上海体育发展最需攻克的瓶颈。《202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全民健身600指数中,“体质健康”指数最高(90.2),而“健身设施”指数最低(56.7)。但事实上,上海已连续三年迎来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增长。2022年,上海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47.83万平方米,上海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1平方米,较2021年的人均2.44平方米增加了0.07平方米。如果进行数据对比,便能知道这份增长的不易。根据此前的《报告》,2020年上海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仅为759399平方米——2022年新增的体育场地面积,近乎是2020年的两倍。不过,公共体育设施的普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相比在偏远郊区建设运动场馆,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挤出”一片运动天地,满足市民日益高涨的运动热情,才是更切实际的解决方案。02写入《条例》解决了哪些痛点?利用好有限的土地和空间资源进行城市更新,早已成为不少城市的共同选择。但将“利用高架桥下空间、闲置地、楼顶空间等场地资源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写入《条例》,究竟能解决哪些痛点?高架桥下的运动空间。长宁区交通中心主任奚佳森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以前大家会困惑程序怎么走,法律怎么做,规划如何引领,这当中有很多边界模糊的地方,通过《条例》能把整个流程梳理清楚,起到固化的作用,公示出来也能获得老百姓的认同。”值得一提的是,在分享此项《条例》的诞生过程时,上海体育局不仅邀请了奚佳森,还一并请到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范层峰、长宁区体育局副局长叶立生和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富祺三人,足见《条例》背后的复杂程度。戴富祺表示,以往将闲置用地、屋顶等闲置空间改造成体育场所,因其本身不具备产权,或是经营性质与产证不一致,会导致办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卫生许可、运动高危证等相关证照难度大。“即便当时上海已经有了一些会议精神,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还是需要跟各个部门解释,这样我们投资时就会很谨慎。但这些内容写进《条例》后,整个流程就更加明确了。”戴富祺说。高架桥下的运动空间。除了流程,改造中涉及的基础建设同样复杂。范层峰强调:“表面看上去只是体育设施的建设,但最困难的藏在地下,其中包括水电煤管道,强弱电箱等,这些都需要专业化部门进行规划。如果前期没有做好,甚至可能导致施工过程延期三五年。”如今,这些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难题,都通过《条例》第五十三条明确给出答复:按照前款规定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区体育部门提出建议,区人民政府统筹协调规划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管理、房屋管理、公安等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予以支持保障。03从典型到普及在《条例》解读的过程中,一个案例被反复提及——中环北虹立交桥下的洛克公园。从2021年开始,长宁区在中环北虹立交沿苏州河的桥下空间试点建造运动场,在新泾港、哈密路以及苏州河围成的约3.5万平方米桥下空间内,分别建造了足球场、户外篮球场以及带顶篷的篮球场,并以火烈鸟、斑马、猎豹等动物为主题,用鲜活的色彩装饰了这片原本颇为“生硬”的桥下空间。中环路桥下“火烈鸟”主题的运动空间。“当时我们在进行城市更新的项目,征询了市民的意见,还找了专门的设计院进行设计,发现北新泾缺少一个能够运动的空间,于是就在高架桥下嵌入了公共体育设施的概念。”奚佳森透露,“最初设想是打造上海市中心第一个棒球场,考虑到棒球横飞会影响高架桥上车辆行驶安全,最终选择建设更大众化的足球场和篮球场。”奚佳森表示,此前高架桥下既有市政用地,也有绿化用地,但通过建管委、交警、路政、市政等多部门协作,最终在确保不影响驾驶员行车视线的情况下完成了运动场的改造。这一运动空间的改造案例,很快便在“2021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上斩获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优秀运营案例三项大奖,更是陆续迎来上海其他区乃至全国各个城市的大批伙伴前来学习。而该案例之所以能够广受重视,正是因为其可复制性。中环路桥下“斑马”主题的篮球场。事实上,不光是高架桥下、楼顶上的体育设施建设得到了保障,废旧厂房、仓库等空间的体育设施改造也得到了政策支持。根据《条例》第三十七条要求:本市鼓励利用公共体育用地、产业园区、商业设施、废旧厂房、仓库等城市空间和场地设施资源,建设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延安西路与娄山关路交叉口高架桥下的新虹桥中心花园,改造了约2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建设了4个篮球场和2个足球场;位于闵行区的大中华正泰橡胶厂,被改造成为了新型运动场馆;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旧址,被改造成为了上海市首家以体育文化为主题的产业园......对于这些“魔术”转换,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罗培新表示:“《条例》解决了项目落地时碰到的合法性问题,随着《条例》的进一步推动,我觉得这种多方配合的体育设施建设案例将进行更大范围地推行。”END往期推荐“一江一河”沿岸如何打造更加“宠物友好”的公共空间?向“新”而兴:城市更新,如何让生活“更新”?“商居游混杂”街区的更新:如何让多元主体共同栖息?本文来源:“澎湃运动家”微信公众号作者:胡杰图片来源:澎湃新闻编辑:徐祯曜
1月5日 上午 9:02
其他

“一江一河”沿岸如何打造更加“宠物友好”的公共空间?

全文字数统计:2548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编者按徐汇滨江,遛狗的市民。范筱明
1月4日 上午 9:01
其他

向“新”而兴:城市更新,如何让生活“更新”?

全文字数统计:3214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编者按一砖一瓦,事关百姓安居。一屋一檐,体现城市风貌。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已于2022年7月宣布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随着这一困扰多年的民生难题获历史性解决,“城市更新”也被赋予了更深意义、更多期待。2024年1月2日,新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举行全市城市更新推进大会。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会上指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是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重要抓手。小梁薄板、两旧一村,这些影响民生福祉的“硬骨头”需要继续发力“啃”。城市更新将为上海带来综合区域更新、公共空间设施优化、历史风貌魅力重塑、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以及商业活力再造等一系列变化,释放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01工人新村里传来喧天锣鼓一下暴雨底楼就淹水,楼道幽暗常年不见阳光,四户人家合用煤卫……2023年8月28日起,杨浦区凤南一村近1800户居民终于告别昨日,迎来新生活。2023年8月28日,凤南一村居民一同切开了庆祝项目生效的蛋糕,分享迎接新生活的喜悦。当日,上海杨浦区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迎来更新协议正式签约,实现首日高比例生效。截至28日下午6点,总计完成签约1772户,同意率达97.74%,迎来“开门红”。这是2023年上海市最大规模的拆除重建项目,也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生效后,全市规模最大的拆除重建项目。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记者从杨浦区获悉,相关部门围绕居民原有房型、朝向、面积等基本情况,将凤南一村原有的128种房型归并梳理,最终设计了20种安置房型。拆除重建后,新社区内将含有6000余平方米的公共服务设施。一个多月前的7月16日,静安区蕃瓜弄小区内同样是锣鼓喧天、狮舞纳福,搬场的大货车一辆接一辆。从曾经的“滚地龙”到上海第一个五层楼工人新村,历经半个多世纪岁月洗礼,蕃瓜弄小区面临房屋老化、厨卫合用、空间逼仄、配套缺乏、安全隐患等问题,居民居住环境急需改善。2023年7月3日,静安区蕃瓜弄小区,居民庆祝旧住房改建签约率达100%。从2023年5月15日蕃瓜弄旧住房改建项目正式签约,到7月16日举行集中搬场仪式,再到11月12日开工仪式举行,这一地块刷新了“两个最快”纪录:签约到搬场全市最快,搬场到开工全市最快,这就是“蕃瓜弄的速度”。“小梁薄板”房屋的改造速度越快,意味着人民幸福生活的到来也更早。记者从静安区方面获悉,区相关部门组织牵头克服障碍,将项目周期压缩到了三年半,预计在2027年年中实现居民回搬。老街坊们搬回后,小区以及周边新建的城市生活中心、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点、社区党群中心和公益性托育点等公共配套建筑共约9000平方米,将一起构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改善民生,发展为民,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是“人民城市”的题中之义。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将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基本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实施3000万平方米各类旧住房更高水平改造更新,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9000台;中心城区周边“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创建1000个新时代“美丽家园”特色小区、100个新时代“美丽家园”示范小区。02“海上第一名园”重现百年光华城市更新,让上海多了一个又一个“网红打卡点”。张园在上海静安区,当阳光照进条条里弄,始建于1882年的“海上第一名园”重现百年光华。地处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核心位置的张园,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它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风格最丰富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也是上海首个保护性征收改造的城市更新项目。在历经4年的保护性改造后,张园西区已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136亩的“云间粮仓”,则是上海松江城市更新的一个生动样本。这里如今已经华丽蜕变为集科创、文创、体创于一体的人文新地标,在尽可能保留旧有风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注重对老建筑的活化利用,引入了展览展示、演艺剧场、文化培训、休闲娱乐、体育运动、餐饮酒店等创意业态,提升周边区域活力。外滩“第二立面”也正持续实现着焕新蝶变,在修旧如旧、保护修缮后,历史建筑正成为市民游客可亲可近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如今的“外滩·中央”项目,亲民又时尚,咖啡馆、餐厅、爵士乐中心……市民们可以走进去休憩、游玩,感受老建筑不一样的方寸之美,十字街区与玻璃穹顶更成为打卡地。元旦假期首日,青浦区徐泾镇的蟠龙天地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氛围,古镇上一个个特色大灯笼高高悬挂,一条手工打造的彩龙盘廊而仰,甲辰龙年的年味已渐浓,街巷、小桥边上尽是一派热闹的繁华景象。上海蟠龙天地,坐船游览的市民。十余年前,徐泾镇这座江南古镇还是典型的城中村样貌,私搭滥建严重,河道污水横流。作为上海首批完工亮相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蟠龙天地历经8年筹划、4年建设,完成了从郊区“脏乱差”到“网红打卡地”的蜕变,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蜿蜒曲折的小桥流水,吸引着众多上海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游览。新老共生、烟火传续,张园、上生·新所、豫园、蟠龙天地……在上海,越来越多的优秀历史建筑经过不断更新和活化,成为近悦远来的“网红打卡点”。留住乡愁,继承光辉。黄浦江两岸,百年工业遗址焕发生机,从“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杨浦滨江原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成为被绿色植被覆盖的、连通城市腹地与滨水公共空间的城市多功能复合体——“绿之丘”,杨树浦发电厂的净水池成为了别致的“一尺花园”咖啡厅。而昔日的上海飞机制造厂、龙华机场、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码头、上海水泥厂,如今分别以西岸艺术中心、徐汇跑道公园、星美术馆、龙美术馆以及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等新身份亮相,不仅提供了高品质的公共开放空间,还打造了高质量展览云集的美术馆大道。安福路、武康路、巨鹿路、长乐路……梧桐树掩映的小马路也组成了上海远近闻名的衡复风貌区。沿着小马路继续走,能真切感受到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优美。在去年的《2023
1月3日 上午 9:00
其他

“商居游混杂”街区的更新:如何让多元主体共同栖息?

全文字数统计:2426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编者按
1月2日 上午 9:01
其他

你好,2024|元旦假期,沪上这些迎新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编者按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满怀期待地迎来2024年。沪上各大商圈、景区、公园也做足了跨年的仪式感,为市民游客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迎新主题活动,邀请大家在游乐消费、文化体验、拥抱自然中开启新的一年。一起来看看吧↓01促消费“跨年不打烊”2023年12月28日,南京路步行街第一食品店店内,随处可见拎着购物袋的市民游客。记者从黄浦区新世界集团获悉,南京路步行街沿街新世界集团旗下企业和合作商户全部“跨年不打烊”。同时,南京路步行街商业企业“各显神通”,纷纷推出了“花式营销”。其中,新世界城推出的国际大牌美妆、黄金饰品、镶嵌类珠宝、国际名表等均有折扣;新世界大丸百货在跨年促销的基础上,推出限时“加码”活动;新雅食品、泰康食品、邵万生、真老大房等知名老字号企业则以各具特色的“上海味道”,唤醒人们对新年的记忆。此前,南京路步行街就已开启了千万消费券活动,首轮共发放了1.3万张550元团购800元消费券,以及2.5万张70元团购100元消费券。该券在跨年夜期间,可在南京路步行街40多家商场商户使用,并可叠加商户的其他优惠,使用时间持续到2024年1月1日。2023年12月27日,南京西路夜景灯光。南京西路沿线的节日彩灯也已焕然一新,更加烘托出南京西路商圈浓厚的商业氛围,为“千亿商圈”蓝图锦上添花。不仅如此,静安三大商圈各大商场纷纷推出新年新春新造景,巧妙融合传统与潮流,带来新年新气象。某平台数据显示,最近一周,上海跨年主题团购套餐的餐饮门店数量周环比增长超80%,相关套餐订单量增长超15倍。02景区公园呈“惊喜”目前,上海已有多家景区推出新年活动。元旦假期,作为上海首座非遗主题公园,古猗园以具有古典园林元素的非遗技艺为特色,用一份手作、一封家书来迎接新年。在沉浸式非遗美育系列课程上,市民游客们在专家的指导下临摹花石小路上的“暗八仙”纹样,制作面塑。游客还可凭正价门票领取纪念封一枚、信纸若干,在清磬山房的书桌上找回书写的乐趣。另一边,上海动物园为两条科摩多巨蜥“小莫”和“大龙”打造的新居也于近日正式亮相。2021年刚入园时,它们还只是两条亚成体,如今已经适应了在上海的生活,体重也比原来增长了两倍。元旦期间,市民游客便可在上海动物园一睹“小莫”和“大龙”乔迁新居后的惬意生活。上海动物园的科摩多巨蜥。此外,多座沪上公园还布置了奇花异草,为市民游客带来新年新惊喜。辰山植物园的热带花果馆在元旦假期开启迎新年花展,展出园艺师精心培育7年才初具规模的一品红,12棵株型精致的一品红“身高”均达2米以上。共青森林公园的水仙花展已有部分展区可先睹为快,展出的品种除漳州水仙、崇明水仙等传统代表以外,还有一批自主研发的新品种,以及漂洋过海而来的“洋水仙”,10多个品种1000多盆水仙花共吐芳华。03沉浸“文学色香味”“在书香中共贺新年,共赏文学之美。”近日,主题为“文学色香味”的何建明新作读者见面会在福州路上海书城举办,专程来沪的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向上海读者恭贺了新年。在这场特别的分享会上,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心飞扬:“华虹520精神”纪事》,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茅台——光荣与梦想》《炼狱:1938—1946息烽集中营》《红墙警卫》(30周年珍藏版),以及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石榴花开》共同与读者们见面。何建明用自己的视角解读“文学色香味”——“色,是一个作家的价值观,心在何处,笔在何处,也就是一个写作者的本色;香,是要表现中国故事、人民生活的‘香气’‘阳光’;味,则是文学的滋味,没有味道的作品是赢得不了读者的。”上海古籍书店。同样在福州路上的上海古籍书店、艺术书坊则在元旦联动开启了“2024龙蕴华彩·阅启新春”书香新年系列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解读中国古代文化智慧,以“龙文化”为主线举办“书香接龙”主题书展。1月1日、2月10日,两家书店还将举办“礼阅龙门”全场优惠活动。04半马苏河“观、玩、乐”2023年12月30日,普陀区半马苏河“新剧集”迎新活动在半马苏河广场启幕。活动以元旦新年为主要设计元素,在半马苏河广场搭建封闭式舞台演艺空间与市集空间,配以各类互动活动,组成游乐打卡点。现场多元化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周边居民前来打卡。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演艺空间引进了知名亲子主题沉浸式互动剧,集“观、玩、乐”为一体。中法儿童音乐剧——《嗨!我是汤姆》首场正式开演,风靡欧洲的儿童剧火爆现场,前来看剧的家庭络绎不绝。本次半马苏河“新剧集”空间突破传统剧院限制,打造270度沉浸式舞台,特邀专业创作团队以生动视角解读孩子们“成长的烦恼”。半马苏河广场上的新年市集。市集空间则以美学为标尺,聚焦户外露营、艺术设计,展示当下最新的生活方式和美学,融合沉浸式观演、互动活动、手作体验。同时,现场的88部落餐车也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冬日里的精致烟火气。往期推荐你好,2024|新年音乐会、博物馆奇妙夜、美术大展……这份上海“文化菜单”请查收你好,2024|六大板块、22项活动,上海邀你一起来跨年政府买单的“爬楼机”服务,为何会不时遗漏残疾人和老年人?(上)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唐烨、陈玺撼、施晨露、周楠图片来源: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编辑:徐祯曜
1月1日 上午 9:02
其他

你好,2024|新年音乐会、博物馆奇妙夜、美术大展……这份上海“文化菜单”请查收

2024年即将到来。上海各文博、演出场馆精心“端出”丰富的文化盛宴,和市民一起迎新。新年音乐会、博物馆奇妙夜、美术大展……一起来看看今年上海提供了怎样的文化大餐?【您有一份新年“文化菜单”待领取】用一场音乐会叩响新一年的乐章,是不少人迎接新年的方式之一。12月31日,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管弦乐团将陪伴观众们在上海一起迎接新年。指挥家约翰内斯·怀德纳领衔乐团,将于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为沪上乐迷呈现古典跨年盛宴。海报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你好,2024|六大板块、22项活动,上海邀你一起来跨年

编者按2024即将开启,你想好去哪里迎接新年了吗?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上海准备了六大板块、22项主题活动,邀请海内外游客在祈愿和憧憬中,聆听第一声钟响,见证第一缕阳光,感受上海都市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启新一年的美好生活。一起来看看吧↓01登新高2024上海市民东方明珠元旦登高健康跑活动时间:2024年1月1日活动地点: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活动内容:“招商银行杯”上海市民东方明珠元旦登高健康跑活动,分男子组、女子组、金葵花组,每年都吸引社会各界登高运动爱好者报名参与,已成为上海迎接新年最具影响力的全民健康运动赛事品牌。第十八届上海佘山元旦登高活动活动时间:2024年1月1日活动地点: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佘山园活动内容:远看青山绿水,近看人文天地,第十八届上海佘山元旦登高活动以“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为主题,充分挖掘利用徐霞客元素,将文化、体育、旅游结合在一起,持续释放“佘山登高步步高”活动的品牌效应,促进松江文体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活动。2024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第一缕晨曦”活动时间:2024年1月1日活动地点:上海之巅观光厅活动内容:2024年元旦清晨,登上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在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共同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开启下一年的新征程。02观日出“日出上海
2023年12月30日
其他

政府买单的“爬楼机”服务,为何会不时遗漏残疾人和老年人?(下)

全文字数统计:2298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编者按近日,上海一名残障人士因无法享受免费“爬楼机”服务引发关注。刚需人群使用爬楼机,应该自行承担相关费用吗?目前,上海的爬楼机服务大多是政府买单,但全市层面没有统一规定,各区规定不尽相同。近日,澎湃新闻·上海大调研全面采访了上海各区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及服务商、专家学者,一方面详细了解各区的实践做法,另一方面试图弄清楚,这项惠民服务究竟面临何种困境,是否有解决之道。#01爬楼机背后的核心问题从深层逻辑看,爬楼机服务背后的核心问题,是社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在上海,爬楼机仅仅是众多民生保障中具体的一项服务。近年来,上海通过出台加装电梯、养老服务、长护险等政策,对老旧社区实施多元改造工程,解决了很大部分刚需群体上下楼需求。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政府买单的“爬楼机”服务,为何会不时遗漏残疾人和老年人?(上)

全文字数统计:2428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编者按近日,上海一名残障人士因无法享受免费“爬楼机”服务引发关注。这位家住徐汇区的汪女士因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被认定为肢体1级残疾。此前,她每月可申请一些爬楼机“使用券”来免费使用服务,但从2023年9月起,该补助的适用对象变更为仅限60岁以上的老年人,她被排除了在范围外。没了补助,汪女士上下楼需要自费,一个来回就要260元,对出行不便的“刚需群体”来说,这笔钱只能自己承担吗?目前,上海的爬楼机服务大多是政府买单,但全市层面没有统一规定,各区规定不尽相同。近日,澎湃新闻·上海大调研全面采访了上海各区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及服务商、专家学者,一方面详细了解各区的实践做法,另一方面试图弄清楚,这项惠民服务究竟面临何种困境,是否有解决之道。#01探索爬楼机服务已十年所谓“爬楼机”,即爬楼梯轮椅车,是一种无障碍升降机。在一些无电梯的老旧小区,其可帮助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解决上下楼难题。早在2013年,上海市就制定了电动载人爬楼机试点工作方案。在试点探索中,各区在调研掌握辖区群体的需求后,通常都采取托底保障的模式,由政府购买服务,让符合条件的刚需群体以支付2元等少量费用或直接申领免费券的方式使用爬楼机服务。总的来看,服务效果得到了普遍认可。今年72岁的崔老伯家住徐汇区,三年半前突发中风导致半身瘫痪,很少下楼。后来,他了解到徐汇有爬楼机服务,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次使用费是2元,便试着联系了这项业务。从此,崔老伯每周有三天时间下楼遛弯、就医。“年纪大了,摔伤、生病的几率多,希望这项服务能多多普及。”崔老伯说。像崔老伯这样的受惠人群还有很多。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获悉,仅2023年以来,徐汇区就已服务13700人次,闵行区服务超过8800人次,其他多区的服务,也大都在数千人次不等。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对话区委书记|从土地到资金再到人才归属感,上海浦东何以交出实干答卷?

办法总比困难多,办法从哪里来?从基层来,从群众中来,从市场主体中来,当然也要从我们的学习中来。只要我们能够专心致志,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我们充满信心。——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主题教育进行时,上海各区如何直面矛盾,办实事,解难题?2023年12月,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2023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融媒访谈,最后一期对话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区,面对“缺土地”、“缺资金”、“缺应用场景”、“人才缺归属感”等重重困难,且看浦东新区怎么一一破题。项目缺土地?工业上楼,工厂向天空生长访谈首站,朱芝松走访了在建的蓝帆医疗总部研发和产业基地项目。阳光下,没有尘土飞扬,只有或急或缓的机械声一阵阵传来。这个建设工地是蓝帆医疗的产业化基地,也是上海“工业上楼”的示范项目。项目占地43.6亩,总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由4栋高层建筑组合而成,建筑高度最高可达75米。项目于2022年12月开工,预计将于2025年7月建成。今年主题教育,浦东区委常委会的调研课题是《加快推动浦东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蓝帆医疗产业化基地所在,就是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目前,浦东拥有类似的市级特色产业园区16个、区级产业园区15个。朱芝松(右一)在蓝帆医疗产业基地项目工地模型前。工地模型显示,将来,这里将建设花园式工厂,厂房之间有连廊,中心有绿地。朱芝松解释,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厂房“扁平化、大占地”的布局,蓝帆这个项目通过增加工业厂房的层数,让平面的工厂向天空生长,大大提高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效率,项目容积率从普通工厂的1.0-2.0左右提高到3.5;而且实现了研发、生产、办公等多个功能的物理集聚,比如其中一栋8层生产楼,就是顶楼做研发、1-7层做医疗器械的生产车间。“工业上楼是目前产业发展的方向,因为土地空间有限,不少创新性产业产品,对大型设备和开阔空间等需求降低。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类产品的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小。”朱芝松说道。目前,浦东新区已梳理储备“工业上楼”项目61个,总投资近600亿元,今年已经开工建设27个项目,容积率最高达到4.0。研发缺应用场景?医产融合,医院接单在张江机器人谷的傅利叶智能公司,酷炫的科技感,一半来自可穿戴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展示中心,一半来自人形机器人“秘密实验基地”。至今,这家公司是中国唯一能出口到欧美的康复机器人公司。傅利叶人形机器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在张江科学城展厅看到了外骨骼机器人,现在康复机器人已落地约2000家医院。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看到了傅利叶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傅利叶能在浦东新区成长壮大并不是偶然。”朱芝松说。早在企业创立之初,张江集团旗下的张江科投就在天使轮为傅利叶智能注入第一笔200万元启动资金,并打造整个创新和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体系,全链条为企业做好服务。目前,张江科投等国有资金对傅利叶智能的持股比例达到了11.5%。“对生物医药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来讲,因为涉及人的健康问题、医疗问题,比其他一般产品可能来得更复杂。”朱芝松说,今年,浦东新区在主题教育调研中发现,包括傅利叶在内,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品进入医院,有一定的难度。原来,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场景进行产品验证来进一步改进质量,或者进行示范应用来打响品牌,而这些对中小企业来说成本很高。针对这一痛点,浦东以医产融合解决企业“缺应用场景”的难题。朱芝松在傅利叶走访。比如,推动医院与企业开展合作研发,支持创新药械到医院开展临床试验。浦东的6家区属三级医院和区精神卫生中心都已具备药物临床试验资质,今年1-11月已经承接159个试验项目。目前,傅利叶也与第七人民医院、曙光医院建立了产学研用的合作平台,与第七人民医院合作打造“医康融合模式下的智能机器人康复医学中心”。此外,浦东支持创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各医疗机构发布《创新药械产品推荐目录》和《重点工业企业产品推荐目录》,已有40家企业的64个产品纳入目录。孵化企业缺资金?国资创投在浦东,科创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创业企业孵化器也不断迭代。现在,浦东共有创新型孵化器194家,今年上海市推出的第一批7家高质量孵化器中,5家在浦东。“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不能光靠从外面引进大项目、大产线。浦东非常注重本地创新产业的内生动力,把本土的小企业培育成大企业、把本土的原创成果转化为产品和商品。在这个过程中,孵化器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提供创业空间,还能为创新企业提供集成化的优质营商环境。”朱芝松说道。但朱芝松考虑的不止于此。今年主题教育中,朱芝松的一个调研课题就是:打造浦东新区国资创投体系,在浦东由国资组建一个创投集团。“创新从创意到现实、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甚至需要在零收益的情况下十年磨一剑,周期长、风险大。社会创投一般希望投资回本快、投资风险小,总体上以投中后期为主,对早期创新项目往往不敢投、不愿投。”朱芝松称,国资创投的主要目标,就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未来科技”。朱芝松在莘泽孵化器。上海赛腾源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成立于莘泽孵化器内,研发上市了国产第一台便携式体外心肺支持辅助系统(ECMO)(俗称“人工心肺”,辅助呼吸和血液循环)。莘泽孵化器在赛腾首个产品尚未定型之际就与企业开始密切接触,在知识产权保护、员工落户等方面给予企业全面帮助,并在赛腾ECMO系统开展临床试验进行融资的关键时刻,作为领投方主导了该轮融资。这样的孵化模式得到朱芝松的认可。“国资创投机构也可以和孵化器紧密合作,孵化更多国产自主研发企业。”朱芝松分析称,国资创投首先从制度上要做一个设计。今年,浦东在国资创投上进一步发力,制定出台了完善浦东创投体系建设的“1+2”制度文件,包括《关于进一步完善浦东新区创投体系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区属国资国企助力建设浦东新区创投体系的若干措施》《关于浦东新区支持创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我们要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企业不缺空间,好创意不缺资金。”朱芝松总结道。人才缺归属感?国际化人才社区承接浦东新区科农路绿晓路一带,与其说是张江人才公寓聚集区,不如说,这里是一个国际化的人才社区。张江纳什国际人才社区。走进张江纳什国际社区一期,左手是中庭花园,右手是共享空间,三三两两的租客在这里休息、阅读。“现在的人才公寓,不能是简单的职工宿舍,打造社区感,也是培养人才的归属感。”朱芝松说。访谈时,在社区共享空间小憩的,有茶空间主理人、社区超市老板、上海科技大学行政人员,还有律师。得知区委书记来视察,他们打开了话头:有说自己看中这里,是因为环境好,国企直租,价格只有市场价的九折;有说自己住在高楼能看到迪士尼的烟花秀;有说希望这里的社区商业业态能更多;也有想在浦东寻找律师发展的更多机遇……朱芝松一一给予回应。其介绍,张江纳什国际社区名字取自成语“招贤纳士”,是全市首个“只租不售”的住房项目,已成为科学城标志性的人才居住项目。项目分三期建设,总共可以为科学城的各类人才提供约4000套租赁住宅。朱芝松在张江纳什国际人才社区。项目一期去年1月投入运营,目前已经入住1250人(其中家庭占40%、单人占60%)。项目二期已于今年7月投用,三期将于明年7月投用。这里既有30-70平方米的小户型,也有180平方米的大平层乃至更大的别墅项目,可以全方位满足从职场新人到企业高管的各层次人才需求。这里还将建设4万平方米的邻里中心,涵盖菜场、商场、文体、医疗等服务设施,投入运营后将为社区及周边1.5公里范围内约5万人提供餐饮、零售和各类生活服务。“还有这片200多亩地,我们拿出来做公园了。”朱芝松指着社区附近一大块空地介绍,公园中间还有一条河,项目预计2025年可以实施。浦东也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安居的问题。截至今年12月,已完成筹措人才安居房源9.75万套,全面覆盖陆家嘴、金桥、张江、世博等产业集聚区域。到“十四五”期末,浦东计划筹措各类人才安居房源14万套。目前浦东两轮租房补贴累计受益人才超过2万人,累计发放租房补贴超4亿元。此外,今年,浦东发布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上海营商环境调研|375家在沪企业的营商感受与期待(下)

全文字数统计:2151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编者按营商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2023年3月,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与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起上海营商环境大调研项目。6月到8月,项目课题组通过澎湃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上海大调研”、第三方问卷平台向在沪企业发放问卷,最终合计收集了375份有效问卷,并形成了营商环境调研报告。上一篇从公共服务和监管执法两个维度分析了在沪企业对于上海营商环境的满意程度,本篇将从政策环境、融资压力、创新生态等方面继续探讨。01政策环境:小微企业政策感知度有待提升小微企业的营商体验需要更重视招商与营商的政策是城市政府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问卷从营商政策感受度和营商政策稳定性两个方面设计了问题。在政策感受度方面,70%的企业代表认为上海的招商、营商政策对企业业务发展有实际帮助。不少企业反映上海政府工作人员“不仅懂产业,还懂行业侧的专业技术,甚至在一些重点产业和企业的选择上,政府不仅具有分析产业赛道的能力,也具有客观评价一个公司及其团队的能力”。而在政策稳定度方面,77%的企业代表认为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是相对稳定、可预见的。其中,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对政策稳定性的满意度较高,但民营企业对政策稳定性的满意程度却相对较低。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梁平汉认为,地方政府统筹不同部门政策协调的能力减弱,而条级政府上达下效的能力增强,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应对不同的决策部门,有时会导致一些低效的现象。同时,各部门制定政策有自己的关注点,也需要地方政府综合把控来消除可能的外部性。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328.39万户各类市场主体中,中小企业群体的总数占了九成以上,有“量大面广”的特点。在这个背景下,样本企业中有48.11%的小微企业代表认为上海营商环境政策对企业发展没有明显帮助,该值高于大型企业(10.1%)和中型企业(6.7%)。对此,梁平汉认为,相对浙江主要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上海的经济结构以国有和外资大型企业为主,因此可能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上会更多考虑大企业的情况,而相对忽视了小微企业的营商体验。“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宣传,相对而言更针对大企业。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体量有限,可能基层工作人员重视不够。当然,如果营商环境更倾向于大企业,也会对小微企业造成一些资源挤压。”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对话区委书记|上海闵行的保留保护村,如何吸引年轻人来拥抱“田园牧歌”?

离中心城区最近的乡村在闵行,农村、农业、农民依然是闵行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全民共同富裕,这一块是不能落下的,而且这一块做好了,会成为闵行最亮丽的底色,也会为闵行的发展注入最活跃的动力。——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主题教育进行时,上海各区如何直面矛盾,办实事,解难题?2023年12月,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2023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融媒访谈,本期对话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自然风光里的汇中村民居。在闵行,一共有10个保留保护村,其中,光继村、永丰村、正义村、汇中村、汇南村和汇东村等6个村在浦江镇大治河以南区域聚落成片,这里是离上海中心城区最近的乡村。保留保护村如何实现乡村振兴?都市里的乡村在提高民生福祉、发展产业方面还有哪些可能?城乡融合发展的最短板如何弥补,未来的乡村品质生活又将为闵行区乃至大上海注入哪些发展新动能?6个保留保护村联合联动发展大治河是1977年至1979年实地开挖的上海最大的人工河。今日所称“大治河以南”,历史上系“老闸港河”流域,沿途形成了诸多市镇和名村,涌现了诸多文化名人和珍贵遗产。而大治河以南的6个保留保护村,区域面积达15.15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为农用地,目前仍保留着原始乡村风貌。这片区域约有240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近14000人,是闵行区农业生产最集中的区域,全区20%的粮食种植都集中在此。陈宇剑(右)介绍大治河以南6个保留保护村现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保留保护村,这里要保留的不仅仅是农田和村落,要保护的也不仅仅是河道和老屋——最值得发掘和弘扬的,是其优秀的乡土传统文化和世代相承的人文精神。“乡村振兴对闵行来讲是重要的任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课题。”站在大治河南乡村单元规划图前,陈宇剑指出,“这片区域因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分布比较分散,产业还是以一产农业为主,农村农民的收入来源、增收的渠道相对来讲比较缺乏,乡村的风貌也显得比较落后,既有新房也有很多老旧住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都不是很完善。”陈宇剑表示,下一步,闵行区将通过大治河以南6个村的乡村振兴,推进区域面貌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而实现这一步的方法,就是把6个村做统一规划,在一张蓝图上规划6个村的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配给。“我们有‘三个连片’的说法,就是规划连片实施、产业连片发展、环境连片提升。我觉得,6个村集中做,就能够做到空间、资源的集中,高效地布局和利用。”陈宇剑透露,为了提高这一区域的农业发展水平,闵行区将统一规划布局2000亩的精品水稻种植基地、2000亩的精品蔬菜种植基地,在6个村还规划了各100亩粮食、蔬菜的良种创新培育基地,从科技、生产、加工、销售上实现全链条发展。乡村振兴要让农民长效增收汇中村是浦江镇大治河以南“一带六村”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第一个创建村,村域面积1.36平方公里,也是上海市第四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汇中村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之一,正好处在6个村最中心的位置。“党群服务中心对面,是我们的一个康养项目(养老院),那边还有塘角里的驿站,立乡遇课堂、共享菜园等。在这里,可以看到田成方、树成行、林成网,路相连,一派现代田园风光,公共服务配套是比较完善的,而且这里村民的住房形态也都非常好。”陈宇剑介绍,汇中村与汇南村、光继村、正义村、永丰村等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空间与功能板块,给大治河以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抓手。汇中村篮球场。浦江镇将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全力推进大治河南城乡转型。陈宇剑透露,下一步,他们将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平移或者翻建等方式,集中建设“距城市不远,离自然很近,城市中拥抱乡村田园”的村民住房示范点。对于已经集中连片的农民住房,有需要的可以翻建;对于零星分散的农民住房,则鼓励他们到规划的平移点集中建设,这样公共服务设施也可以集中配套。访谈当天,陈宇剑走进了汇中村一户段姓村民的住房。两层半的小楼,大约有七八间房,院子里种着绿油油的韭菜和其它蔬菜,还见缝插针地种了一些蓝莓和多肉植物。村民段文良说,他们一家五口人,原先的泥土墙老房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在2017年翻建成了现在的两层半小楼。谈及家里的收入来源,段文良的女儿段美春快人快语道,父母一人有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资,加上自己种地种菜,对于农村生活而言是足够的,“我们不啃老,父母也不靠小孩,家里流转了大概两亩地,一年可以有三千多块钱的土地流转收入。国家政策好,老人还有福利,逢年过节村里会发放油和毛巾等生活日用品,每次过年都有一点。”汇中村的墙绘。与村民们聊着家常,陈宇剑感慨道,乡村振兴最主要的目标,是要解决农民的长效增收问题。能否长效增收,一方面依托农业,另一方面又要跳出农业,所以,如何结合农村的特点,导入能够让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这无疑是个挑战。“目前在农业发展方面,我们考虑通过高标准的农田建设,来推动农业的高效发展,比如说建设更高标准的粮田菜田,同时也和一些农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发展从科技到生产到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的农业产业,特别是订单农业,保证生产和销售能够实现有效、无缝对接,因为对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来讲,销售是最重要的环节。”陈宇剑说。另一方面,陈宇剑也想推动农业的数字化转型,他正考虑引入一些5G技术和其他数字化的生产技术,形成示范,同时,通过导入优质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农民的增收。“对于村民个人来讲,将来会有几种不同的收入来源。一块是财产性收入,通过闲置住房的盘活、土地的流转来获得财产性收入;另一块是通过产业的发展,将来很多村民特别是年轻的村民能够成为职工,增加一笔工资性收入;对于村里面的老人、困难的同志,我们就做好兜底保障。”陈宇剑补充说,在浦江镇北部也就是离中心城区更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的地方,规划了新的产业用地,初步考虑是区、镇、村三级联合投资建设产业园区,建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稳定渠道,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撑。城乡融合,“离城市最近,距自然不远”在不改变村庄肌理的前提下,保留保护村如何导入优质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吸引年轻人和都市人前来拥抱“田园牧歌”?能否在城市反哺乡村后,让乡村再为城市提供一片精神家园?这也是陈宇剑此次调研走访希望破题的一项内容。在汇中村,有一个融合乡村元素的开放性平台——栖村,驻扎着一群出生于农村并有乡村情结的团队,把原本一片没人走的林地,打造成了一个露营直播带货基地。走进栖村,面貌一新的林地空间搭建了宽阔的露天平台,室内空间也做了多样重组以适配不同需求,周围有乡间小河环绕,树木高耸、鸟雀筑巢、风轻云柔、一派闲适,眼下已成为汇中村最显著的特色。陈宇剑(中)在汇中村·栖村与年轻人交流。来自中国台湾的栖村主理人陈向前说,自己今年刚入驻汇中村·栖村,想把宠物公益这种年轻人喜欢的、带有情绪价值的文化带到乡村。目前,他的团队招募了一些“90后”和“00后”,都是些出生在农村、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希望围绕“为村民宠物绝育和流浪动物绝育、从源头减少流浪无辜生命话题”开展全国范围的线上宣传,为汇中村打造“全国第一文明养宠、宠物友好网红村”的标签,同时也为这个保留保护村导入更多流量和年轻人群的关注。“救助下来的流浪动物,我们会联系收容和领养,举办一些领养日活动,也会组织一些宠物友好集市、宠物友好音乐会,吸引爱宠人士和年轻群体前来开展宠物社交。后期,也会拓展更多宠物经济的业态,比如训犬、林间露营、餐饮之类,把宠物经济植入到乡村振兴里面去。”陈向前直言,他去过很多农村,少有像汇中村这么漂亮的乡村,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他选择这里,并决定在这里打造一个开放式林地的样板。汇中村·栖村一隅。与年轻人一番交流后,陈宇剑坦言,虽然闵行区的农业占比不高,农村占地不大,但农村、农业、农民依然是闵行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要一以贯之地把它抓好。“对闵行来说,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要推动全民共同富裕,这一块是不能落下的。而且这一块做好了,会成为闵行最亮丽的底色,也会为闵行的发展注入最活跃的动力。”他同时建议陈向前充分发挥粉丝的作用,可以考虑再扩大发展,比如在栖村建设搞活宠物概念相关的青年旅社等,把更多的年轻人吸引到农村来,为农村注入更多的活力,既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观光者,既可以成为住户,也可以成为游客。陈宇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农村、热爱农村,共同来建设新农村。“今年还是一个全面深入调研、明确方向目标的一年,明年,大治河以南6村的有关项目工程就要陆续有序地启动了。”陈宇剑用“离城市最近,距自然不远”来形容他眼中的大治河以南“一带六村”,他说,“美丽的乡村可以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空间,可以为市民提供愉悦的休憩空间,更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放飞梦想和想象的创造空间。所以我想,当把这6个村的风貌打造好了之后,在这里大家既能留住乡愁,又能拥抱未来;既身处自然,又胸有天下。”END往期推荐对话区委书记|激发企业潜力提质增效,上海长宁如何做好“服务官”?对话区委书记|“接二连三”发展“第六产业”,上海金山发力农业现代化对话区委书记|国际大都市背景下,上海奉贤如何破题乡村振兴的未来?图源:上海闵行编辑:徐祯曜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上海营商环境调研|375家在沪企业的营商感受与期待(上)

全文字数统计:2972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编者按“集团在中国选址时,除了要看当地财政、政策支持,还会调研、评估城市的综合营商环境。在这方面,上海的表现无疑是靠前的。”2023年5月,一家外企如是告诉澎湃研究所研究员。以上内容,来自上海营商环境大调研项目的企业深度访谈。2023年3月,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与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起上海营商环境大调研项目。除了深度访谈,调研项目组还展开了问卷调查。2023年6月到8月,上海营商环境大调研课题组通过澎湃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上海大调研”,以及第三方问卷平台发放问卷,最终合计收集了375份在沪企业有效问卷。本次问卷调查意在从公共服务、监管执法、政策环境、融资压力、创新生态等方面测量在沪企业对于上海营商环境满意程度。本篇关注公共服务及监管执法方面。本次问卷调查的375家样本企业共涉及11个行业,分别为工业、日常消费、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基础材料、金融、能源、房地产、公用事业、电信服务。企业规模上,小微企业占样本总数的28.27%,中型企业占55.47%,大型企业占16.27%。企业性质上,外资企业占21.33%,民营企业占71.20%,国有企业占7.47%。经统计分析,81%的样本企业对上海营商环境总体评价为“很满意”或“满意”。不过,在审批流程、意见反馈渠道、监管执法等方面,不少企业都认为有待提升。全文图表由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谢秋伊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结果绘制。01公共服务:一网通办受好评,办事手续、投诉渠道可继续简化公共服务总体评价高样本企业对上海公共服务的平均满意百分比为78.6%,其中选择“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从高到低为84.27%(信息易得)、80.27%(服务效率)、79.74%(规定清晰)、69.87%(费用水平)和65.86%(手续简单)。有受访外企告诉澎湃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政府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发布与外企相关的政策时,上海会在发布官方中文版本之后,很快发布英文,甚至法文、日文的翻译稿供参考。”受访的部分民企也反映,“上海的流程审批效能高,费用更合理。相关政府机构的协调能力强,部门之间的对接高效。”多数企业对跨境服务感到满意跨境服务是上海塑造国际大都市形象的重要项目,也是企业感知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目前,上海的跨境服务主要体现在报税、通关、检疫、运输、审批、产权等方面。样本企业对跨境服务的整体评价良好。85%的企业认为上海人员、货物、信息的跨境活动是顺畅、高效、合理的。今年7月,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上海跨境电商综试区已在全国率先打通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双向通路,未来将积极实施“出海优品”行动计划,加快数字化赋能跨境电商发展,并持续推进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建设等。建议一希望公共服务持续简化手续好评之外,也存在一些需要提升的地方。调研过程中,不少企业向课题组反映希望简化审批流程、明确审批标准等。在公共服务板块的五个维度中(信息易得、规定清楚、手续简单、服务效率高和收费低),手续简单维度的满意程度是最低的,6.67%的企业认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一家食品企业告诉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增加酒类销售,必须更新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而此两证均须到门店所在区办理。这对在上海有上千分店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一个店的申请就是一沓材料,乘以1500家店,签得手都发抖了”。该企业建议,希望连锁经营的企业,可在某个区统一申请更新/办理流通许可证,并将此流程上线,在“一网通办”实现线上办理。企业对办事手续相对复杂的感受也体现在政策申报上。调查显示,在未申报产业政策扶持的企业中,48%是因为从事产业没有扶持政策,31%认为申请太麻烦、门槛高,21%是因为不了解过相关情况。一家高科技研发企业提到,很多产业政策有包括硬件投入、人力投入比例等方面的硬性规定,“只要调整超过10%,都要重新申报”。这对企业灵活调整投入来应对市场变化造成了一定影响。该企业建议,在企业研发投入后,对真实研发投入做审计,再施行补贴,灵活处理对硬件和人才投入的标准。建议二希望畅通企业投诉通道,提升企业投诉体验企业与政府的良性沟通是营商环境重要的部分。问卷显示,有50%的企业曾经尝试过向职能部门提意见或者投诉。其中,民营企业投诉率(53.6%)高于国有企业(28.6%)和外资企业(46.3%)。在投诉过有关部门的企业中,56%表示问题很快得到解决,32%表示问题得到部分解决或者花了很长时间才解决,12%表示没有收到回应或者解决。在没有尝试投诉的企业中,43%表示不了解相关渠道或者对得到回应没有信心。也就是说,总样本中共有43.5%的企业因为觉得不方便或没信心而选择不投诉。其中,58.5%的小微企业、49.9%的大型企业和35.6%的中型企业认为投诉体验不佳。在调研过程中,部分企业向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建议,希望增加12345企业专线、增加企业投诉专用通道等。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梁汉平认为,近期电子政务主要集中在政民方面,可能相对忽视了政企方面的改善,居民和企业对投诉回复的期待可能也有所差别。“一些居民投诉可能是情绪上的反应,过了一段时间或者收到一些回应后可能慢慢气就消了。但是企业投诉,可能确实是某些情况对经营上有持续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对投诉回应的期待就会更高、更实”。02监管执法:罚得少,罚得温和,但方式方法要跟上较多企业对监管执法表示满意本次问卷还分别从营商环境监管和执法两个方面做了测量。调查结果显示,66%的样本企业对监管执法总体“满意”或“很满意”。其中,对监管标准表示满意的企业占69.6%,对监管效果表示满意的企业占66.13%,对监管方式表示满意的企业占61.6%。执法上,约七成企业认为执法的效果、方式和力度是合理的。69.6%的企业“很满意”或“满意”现行的执法标准,67.73%“很满意”或“满意”执法效果,66.4%“很满意”或“满意”执法方式。对监管执法的总体满意情况也在调研走访中得到了支持。比如,受访外企认为上海政府对其营商的干扰、干预较少,特别在监管、执法、处罚方面,上海对企业的处罚相对比较温和,还有免罚政策。建议监管执法应注意方式方法问卷显示,在监管效果、方式、标准三个维度中,企业对监管方式的满意度最低,为61.7%,对监管标准的满意度为69.6%,对监管效果的满意度为66.1%。不合适的监督管理方式往往有“一刀切”和“形式化”的倾向。据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在上海的调研,一家书店希望加入茶饮业务,但部分区县的市场监管部门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缺乏经营条件而不予允许。根据2015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冷食类、生食类、糕点类、自制饮品类须设立“相应的制作专间”和“专用操作场所”。部分商家表示,要求独立空间并“不解决根本性的食品卫生问题”,规定有“形式化的倾向”,约束了企业对“新业态、新场景”的经营探索。同样,执法方式也是三个评价维度中满意程度最低的,为66.4%。相较而言,企业对执法标准的满意度是71.2%,对执法效果的满意度为66.4%。不合理的执法方式往往简单粗暴,给人“教育性弱而处罚目的强”的印象。对监管执法方式方法的不满在调研报告中也有所体现。某消费服务类企业曾在店铺门口摆了少量桌椅。城管执法时,未经沟通,直接将其桌椅器具全数没收。虽然此类执法有法可依,但因没有沟通与提示,店方觉得“特别突然”。该企业希望可以增加执法的包容性、柔性,先教育后执法。下篇将从政策环境、融资压力、创新生态等方面,继续分析在沪企业对于上海营商环境满意程度。往期推荐上海小区里的“微型消防站”,有多少“名副其实”?对话区委书记|“接二连三”发展“第六产业”,上海金山发力农业现代化有的必须满60岁,有的要凭残疾证,爬楼机“服务门槛”让他们犯了难作者:谢秋伊海报设计:白浪编辑:徐祯曜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对话区委书记|激发企业潜力提质增效,上海长宁如何做好“服务官”?

企业就专心负责生产、市场、研发等,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交给我们。——上海市长宁区委书记张伟主题教育进行时,上海各区如何直面矛盾,办实事,解难题?2023年12月,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2023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融媒访谈,本期对话长宁区委书记张伟。东虹桥坐拥东虹桥,上海长宁是“虹桥”品牌的发源地。2021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升为国家战略,长宁区全域被纳入“一核两带”功能布局,是“大虹桥”7000平方公里内上海唯一的中心城区。近三年时间过去,长宁如何抓住机遇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立足东虹桥,张伟先后走进联合利华、博世集团和上海百秋尚美科技服务集团,边讲解边调研,不断抛出问题,并不断解答问题。几个“接抛”之间,揭示长宁高质量发展质效提升的破题之道。从首张“一址两用”,到企业对口专班“服务官”此次访谈始于东虹桥一座即将建成开放的口袋公园,公园点缀在大大小小的多家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企业之间。当日气温骤降,却有暖阳相伴,办公楼宇的玻璃幕墙隐隐折射日光,而在墙内是无数奔忙的工作者。难以计量的经济体量在此生发,交流、贸易的触角伸向全球的各个角落。联合利华在中国的投资已有一百年,是整个东虹桥片区第一家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05年,该处升级成中国区总部,2011年升级为北亚区的总部。不觉间,联合利华的日化产品、食品等,已深入中国的千家万户。张伟第一站的走访便选在这里。张伟与主持人秦畅在街角的口袋公园开场访谈。据联合利华北亚区公共事务负责人党敏介绍,中国市场是联合利华全球三大重要的增长市场之一,联合利华也一直看好在中国投资的长远发展。“中国整体有非常大的消费活力,而落户在长宁这么多年,从政策的解读,到我们需要调配的资源,政府都给我们提供了高效的辅助和极大的便利,这也是我们愿意把地区总部包括研发中心落在这里的重要原因。”党敏说。2023年2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和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共同为联合利华颁出了上海首张“一址两用”食品生产许可证。“在食品领域,我们发现原来的产品,从研发到工厂生产再到推向市场,当中有一定距离。市场监管部门的‘一址两用’,使食品研发和生产在一个地址上合并,这样他们从研发到试水能有一个更加畅通的渠道。”站在联合利华的长廊,张伟仔细介绍,“我们专门在联合利华做了试点,第一张证颁给它。整体制度和政策设计上可能还有调整,我们正在摸索。”联合利华中国地区总部设于上海长宁。在党敏看来,这张“证”切实地利好了企业,“颁证后,我们从研发到生产的环节更为紧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或者市场反映随时调整研发的方向,使产品更加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对企业来说,大大提升了效率。”能发现并解决这样“隐秘”的企业难题,与政府主动跨前提供服务不无关系。为了及时倾听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难题,长宁区设立了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提供“普惠政策包”“个性政策包”“诉求互动包”三款政策包,并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各企业有对口的专班“服务官”。企业只对应“服务官”一人,“服务官”再把企业诉求分发,看各部门如何协力为企业解决问题。“我们从区里的班子成员一直到各个街镇的领导干部,都有联系、服务企业对应的分工。”张伟笑着说,自己也是“服务官”之一,不少企业手上有他的联系方式,对重点企业,日常也有一些走访制度。“可能以前企业会觉得,是不是给政府添了很多麻烦,其实不麻烦,我们欢迎添麻烦。”张伟说,“企业就专心负责生产、市场、研发等,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交给我们。”“筑巢引凤”,为科创企业吸引人才在联合利华大楼不远处,博世中国上海总部是张伟走访的第二站。“我们是2011年搬到临空园区的,那一年我们在中国的销售额大概在三百多亿元,今年应该能突破1400亿元。”
2023年12月26日
其他

上海小区里的“微型消防站”,有多少“名副其实”?

全文字数统计:2501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编者按在上海,微型消防站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社区建设的最小消防组织单元,已经基本覆盖各大居民区。然而近日,家住闵行区的市民杨先生却反映称,小区门口两年前以微型消防站的名义引入的红色车厢,实际上就是个快递驿站,“消防器材无人维护,工作人员收拾快件都自顾不暇,哪能起到消防站的作用?”在更多小区里,微型消防站给人的形象就是一个红色的柜子。居民们想知道:一旦发生火灾,这个柜子能堪大用吗?社区微型消防站,如何真正保障居民们的消防安全?小研说两句:社区微型消防站,是筑牢居民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其理应做到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立即响应,达到“灭早、灭小、灭初期”的效果。不仅如此,站点的人员还应当承担起辖区内消防安全日常巡查工作和科普宣传的责任。只有做到这些,微型消防站才能真正为居民营造安全、放心的消防安全环境。
2023年12月26日
其他

对话区委书记|“接二连三”发展“第六产业”,上海金山发力农业现代化

一加二加三、一乘二乘三都是六,所以金山农业要接二连三,发展‘第六产业’,这也是金山现代化农业的未来方向,尤其像上海这种国际化大都市的农业更应如此。——上海市金山区委书记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有的必须满60岁,有的要凭残疾证,爬楼机“服务门槛”让他们犯了难

全文字数统计:2125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编者按在深度老龄化的上海,“悬空老人”一直是民生的痛点和难点。早在2013年,上海就制定了电动载人爬楼机试点工作方案。各区在调研掌握辖区群体的需求后,都采取了托底保障的模式,让刚需群体可以支付少量费用甚至免费体验到服务。然而,由于缺少全市统一规范,各区相关政策也在变化调整,部分刚需群体被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这也导致他们使用爬楼机必须自行承担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些人的上下楼难题怎么解决?#01徐汇区:肢残人士需自费使用爬楼机,每次130元来自徐汇区斜土路街道的汪女士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肢体一级残疾。家住4楼的她,此前出门基本要靠爬楼机。一直以来,汪女士都是向社区助残员申领服务券,免费预约使用爬楼机的。但是,今年9月她再次申领时,却被告知“这个政策取消了”。因补助取消,汪女士现在需要自费购买爬楼机服务。按照市场价,一次130元,上下楼就要花费260元,这对于月收入不过2000元的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汪女士为此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原来免费的爬楼机服务不再免费了?原来,徐汇区的残障人士使用免费爬楼机,主要依托区民政局购买服务:民政支付88元给第三方,残联通过服务券帮残障申请者再支付2元。但2年前,区民政局将服务范围缩小为了老年群体,民政支付90元,个人自付2元,而60岁以下的残障人士则被排除在了政策之外——汪女士便是其中之一。由于那段时间出行不多,相关部门还没有与第三方结算,汪女士仍在使用以前申领的服务券,没有发现政策变动。这次打算再申领时,才被告知已不在服务范围内。#02黄浦区:百岁老人需自费使用爬楼机,每次100元在黄浦区,记者还曾接到过市民朱阿婆的求助,同样是反映爬楼机补助取消后,使用一次爬楼机的价格,从过去象征性地收取2元公益价,猛涨到了200元。朱阿婆家住黄浦区蒙西小区,母亲已103岁高龄,常年卧病在床。一年多前,该小区还未完全实现电梯加装,当时朱阿婆的母亲要去医院吊水,她按惯例联系了此前一直对接的爬楼机公司,结果发现过去只要4元一次的价格,变成了上下楼各要100元,双休日还要翻倍。连续吊水7天,光是爬楼机就要花费近2000元。原来,黄浦区的托底保障归属残联体系,残障人士可享受每月最多26次免费的爬楼机服务——但是,针对没有残疾证的老人,却没有相关补贴。在一些还没有完全实现电梯加装的区域,目前只能依托街道托底保障;如果街道没有该服务,就必须由老人自行承担费用,属于市场行为。其他区的情况如何?记者调查发现,静安区自2017年推出爬楼机公益助老服务项目,至今都是免费的,已累计服务5.8万人次;在闵行区和杨浦区,残联和老龄委联手推进,由区财政购买服务,个人只需支付2元一次,残障人士和老年人均可享受;而在浦东、长宁和普陀,都是只有残障人士才能申请补助。#03托底服务如何帮助到更多有需求的人?同样是居民的迫切需求,却因为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不同(民政对接60岁以上老人,残联覆盖残疾群体)而使得现有保障体系下,总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汪女士因不满60周岁,只能自费260元租赁爬楼机才能完成一次上下楼;而朱阿婆的母亲则因为拿不出残疾证,也必须自费购买爬楼机服务。事实上,早在2022年9月,上观新闻也曾刊发报道称,爬楼机服务回归市场价后,有老人直呼“用不起”。当时,承接了申城8个区爬楼机预约服务的上海展大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国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0年前后,其公司开始参与政府帮助残疾人上下楼的“科技惠民”项目,“通过上海市残联的招投标后,我们成了购买服务供应商之一。”对于使用爬楼机的市场价,他解释称,是综合评估过人力成本、企业运作之后定下来的,也只能刚刚平衡成本。残疾人凭残疾证经评估即可优惠预约使用“爬楼机”,不少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对此颇为艳羡。市级科技惠民项目三年试点结束后,该项服务在各区延续下来,并结合“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试点进一步落地。报道还介绍,上海各区、各街镇仍在探索优化爬楼机服务的合作模式。比如,徐汇每年在购买服务数量时,都会基于前一年度的服务人次进行调整。闵行则干脆将爬楼机服务的选择直接下沉到了街道。比如,江川路街道就根据辖区内老年人数量多、需求量大的实际情况,直接与“展大公司”签订合同,为辖区内65周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需街道评估通过)、持有肢体残疾证明的残疾人等提供服务,凭票免费使用,每年服务人次可达到4500人次左右。爬楼机的托底服务在全市层面是否有统一规范?12月24日,上海大调研分别向市残联、市民政局进行咨询,未得到明确答复。无论是帮一把残障人士,还是为“悬空老人”解忧,托底保障的初衷都是为了帮助那些确有需求的人。而除了老人、残疾人和一些有特殊需求的人,平时行动自如的中青年也有可能遭遇突发意外,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刚需乃至需要政策帮扶的群体。那么,相关职能部门是否能在政策制定上更加精细化,让更多人“用得起”爬楼机?让政策找人,而非人找政策,不能停留在说说而已。对每一个有需求的人来说,或公益或免费的爬楼机服务,不只是生活的便利,更是城市的温度。END往期推荐多倍镜下|桥梁为何封闭近一年?施工安全是否做到位?调研手记|满足不同群体诊疗需求,“晚门诊”延时服务如何更惠民?对话区委书记|国际大都市背景下,上海奉贤如何破题乡村振兴的未来?本文综合自:话匣子、上观新闻编辑:徐祯曜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多倍镜下|桥梁为何封闭近一年?施工安全是否做到位?

近日,有上海市民反映,闵行区解放岛路桥封闭已久,将近一年,盼尽快修复。此外,该市民就桥梁维修计划及封桥申请等事项,提出如下疑问:封桥是否提出过正式申请,有无证明材料?解放岛桥的养护、维修计划怎么样?解放岛路危桥两侧是否设置明显、规范的标志,采取安全措施?闵行区华漕镇人民政府回应根据《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沪交港【2021】676号)的相关要求,上海中测行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闵行区华漕镇桥梁技术状况评估报告》,其中解放岛路解放岛桥技术状况综合评定分数为57.3,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4类。该桥建设年代较久,结构混凝土严重劣化,且有发展的趋势,评估报告提出建议拆除重建。经征询市海事、港航、市堤防处、市执法总队,市相关部门要求对解放岛路桥进行整体拆除包括桥台和水下部分消除安全隐患,并实施防汛墙贯通。
2023年12月24日
其他

调研手记|满足不同群体诊疗需求,“晚门诊”延时服务如何更惠民?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以扎实的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对人民负责、站稳人民立场的应有之义。为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及供给水平尤为迫切。如何把“晚门诊”延时服务办得更得民心?怎样满足居民存在的差异化、多元化健康需求?一起来看闵行区卫健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马应忠的调研手记。今年4月,市政府出台《进一步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提出10条具体措施。由此可见,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及供给水平尤为迫切。当前,闵行在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侧方面已作出一系列改革,如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晚门诊”延时服务全覆盖。试行半年来,延时服务解决了便利性问题,但在惠民服务上还存在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在时间、空间上存在的差异化、多元化健康需求。如何把“晚门诊”延时服务这件好事办得更好,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就医需求?在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将“提升基层医疗惠民服务精准度”作为专项调研课题加以解决推动。“拓展功能”,特色化发展提内涵如何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内涵?在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时,我们了解到,新虹街道地处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域,辖区居民以“上班族”居多,为更好精准对接这一人群需求,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讨论,在现有服务基础上增设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服务,解决“上班族”们白天没有时间的困扰。同时,我们推动升级“晚门诊”延时服务2.0版,如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专科护理门诊,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申鑫、浦江、虹桥、梅陇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中医科门诊服务;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口腔诊疗等。每个社区的“晚门诊”都有自己的特色,满足患者多元化的诊疗需求,也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5月至12月中旬,晚门诊累计服务41287人次,日均就诊343人次。“提高效能”,融合化运行强服务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居民在儿童近视筛查转诊至上级医院过程中,存在距离远、排队时间久等困扰。为最大限度利用好延时服务,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人员培训、设备配置,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项目嵌入“晚门诊”,每周五晚开设近视防控MDT(多学科)门诊延时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得到“筛-转-服”一体化管理。“近视晚门诊”一经推出便广受患儿家属好评,截至12月中旬,夜间服务的近视患儿累计已达381人次。我们积极探索“晚门诊”的医防融合运行模式,一方面加强医防融合,另一方面精准对接,提高晚门诊服务效能。另外,还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开展学生流感疫苗接种服务,方便双职工家庭与学生,努力实现需求与服务的最优匹配。“激活动能”,常态化管理促发展目前,“升级版”的延时服务居民知晓度还不高,服务有效利用率有待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听民声惠民生”的工作意识也有待加强。后续,还需要继续激活“晚门诊”及其他“延伸产品”的动能,以长效常态的意识不断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发展。一要总结经验。定期监测晚门诊运行情况,通过阶段性运行评估和居民需求采集,鼓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居民需求为前提,进一步改善运行模式,提高服务效率。二要建立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长效机制,不断丰富服务措施,通过一点一滴的改革与创新,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做到以关注居民的需求为中心、以管理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促进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我们将持续用心办好群众关心关切小事难事,完善布局网络建设、做实家医签约服务、做强中医药服务、配齐配强社区硬件设施能级、优化药品供应,逐步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完善、服务优质、中西并重”的现代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使百姓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END往期推荐对话区委书记|国际大都市背景下,上海奉贤如何破题乡村振兴的未来?深入内陆招商,上海能为中西部强企提供什么?对话区委书记|从北外滩开发建设到城市更新,上海虹口如何盘活资源?来源:上海闵行编辑:鞠文韬
2023年12月23日
其他

对话区委书记|国际大都市背景下,上海奉贤如何破题乡村振兴的未来?

乡村振兴的示范村特别好,但它仅仅是个盆景。我们不能够只做盆景,要做花园。——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深入内陆招商,上海能为中西部强企提供什么?

全文字数统计:1935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北上广深港长期是内陆城市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今年,上海掉头将招商活动开到内陆。“投资上海·全国行”——上海招商活动,5月走到成都,12月走到武汉,今年还去了北京、广州等地。上海“不凭政策优惠”招商,中西部的强企凭什么来?如何理解上海“第一次”在成都等地设立招商服务机构?01求创新:把“创新飞地”开到上海“希望内陆城市的优秀企业能用好上海的高端要素做大做强,利用上海国际化舞台走出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投促办)副主任刘平表示。如何拆解所谓“用好上海的高端要素”?首先,上海创新技术更丰富、技术落地场景更开放。在城市端,过去上海到中西部设立产业飞地,如今不少内陆城市到上海设立“离岸”科创园。在企业端,过去更多沿海企业把制造基地设在内陆,现在内陆一批龙头企业到需要突破性增量的阶段,此时在上海设立创新部门,作为企业“创新飞地”,寻找更广阔的技术合作机会,方可“借梯登高”。从成都迁移到上海的一家企业便是这个情况。越凡创新作为成都土生土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今年打算将创新总部落地上海宝山。这将是该公司最大的一次外省投资。越凡创新主要制造商用机器人,需要不断测试新的服务场景。“我们做物流配送机器人,在末端消费场景里,第一个目标客户就是高档写字楼和社区公寓,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市场的拓展就特别重要。”成都越凡创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黄山这样解释选择上海的理由。02求市场:融入更丰富的信息网络一个优秀企业要做大做强,必然要拓展市场。无论是国内市场的拓展,还是寻求国际业务机遇。此时,把握目标市场信息非常关键,有句话叫做“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成都就有企业强调,“上海有任何城市都无法匹配的桥头堡效应”。上海辐射整个华东市场,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重要窗口。大量中外企业、上下游企业驻扎,共同形成看不见的、丰富的“信息流”。这种丰富程度,正是新一线城市很难超越一线城市之处。至今年10月,上海拥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940家,位居内地城市之首。中国船舶、中国宝武钢铁等大型央企总部也先后落户上海,上海已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央企总部基地。至于中国新经济独角兽企业,2022年独角兽企业百强榜中,有22家企业来自上海。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老旧小区消防车为何难通行?怎样打通灭火救援工作“最后一百米”?

全文字数统计:1651预计阅读时长:6分钟12月19日傍晚4点左右,杨浦区阜新路169弄公交新村小区一幢居民楼突发火灾,从网友拍摄的画面中可以看到,小区8号楼一户居民家中燃起熊熊大火。现场还不时有浓烟窜出。在小区门口停了多辆消防车,消防员铺设了长长的消防水带,进入小区开展救援,却无法开到失火楼栋前,到底是何原因?一起来看记者调查。消防车为何无法开到楼栋前?8号楼4楼住户张女士称:“我在家里洗东西,只听到隔壁人在敲门说着火了,叫我关窗。当时家里都是烟,我很慌,马上打电话给我老公,叫我打110,他说不要紧,你先把毛巾捂起来。”居委会书记告诉记者,火灾发生后他立即拿着灭火器上楼,同时拨打了消防电话。但由于火势太大,灭火器作用有限,最后还是依靠消防员用专业设备将火扑灭。火势于17时左右被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具体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不排除电线老化所致。据了解,起火房屋是两居室,目前处于出租状态,房内住了4个人,均为附近一家美容店的员工。虽然火已扑灭,没有人员伤亡,但这场火灾也揭露出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防车为何无法直接开到起火楼栋前灭火呢?记者首先在公交新村小区寻找可能的“消防通道”。在小区一扇大门的地上,记者找到了“生命通道”四个字,但字迹已经非常斑驳。通道的一边,停着私家车和几辆非机动车,另一边摆放着垃圾桶。这处写着“生命通道”的入口,是否属于该小区消防通道呢?居委书记表示,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设置消防通道不是硬性规定,小区因此没有明确的消防通道,除了这处写着“生命通道”的大门,小区还有个靠阜新路的大门。但无论是哪个大门,消防车都是进不来的,反而是停在外面灭火更快。然而,小区所属的四平路街道,今年5月还在微信号上发过一篇社区报道,介绍了公交新村小区的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其中有一项培训内容正是强调了“禁止堵塞消防安全通道的重要性”。不仅做过消防安全演练,在小区位于阜新路的大门口,记者还看到了一块“提示”牌,上面写着“遇到突发事件,要打120、119电话时,告诉对方车辆请从阜新路169弄大门进入”。事实上,火灾当日,消防车确实也是停在了阜新路169弄的大门口。既然之前居委说,小区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明确的消防通道,那这块“提示牌”是不是意味着阜新路大门口是事实上的“消防通道”呢?对此,公交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江明明解释称,提示从阜新路大门进小区,只是为了方便找到小区具体位置。同时,也有居民反映称,因为主干道停了私家车,大型车辆无法在此转弯,这可能也是火灾发生后,消防车只能停在马路上的原因所在。小区居民周先生称:“火灾当日阜新路门口一共停了4辆消防车,还有1辆小面包的消防车,晚上也是可以看到的,这一辆车已经堵塞了小区的正常出入口。”居委会书记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们这样的老旧小区,私家车停车和通道整治往往很难兼顾,乱停车的现象时有发生。江明明表示:“不让停车的话也不现实,但现在已经开始控制停车总量了,每天也有人疏导,保证通道畅通。另外我们会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让居民一旦遇到火灾可以利用这些知识灭火和逃生。”其实有同样烦恼的小区并不在少数,大量的老旧小区由于车位不足,导致居民随意停放车辆,使得小区内道路狭窄或拥堵,让消防安全“雪上加霜”。对此,公交新村小区的居民一直忧心忡忡。如何打通灭火工作“最后一百米”?记者查阅去年以来的相关报道发现,在1年左右的时间跨度里,专门针对公交新村小区乱停车、消防通道不通畅等问题的报道就有四篇,今天已是第五次报道。打通消防通道,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快速灭火,如果受制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实在打不通,有没有可能换种思路呢?此前,新闻坊曾经报道过,徐汇、嘉定等地针对部分老旧小区消防车难以通行的现状,在小区内安装了消防空管装置,只要打开小区门口的消防救援应急水源输入阀门,接上消防水管,应急水源就会流入每幢楼的空管装置。消防员只需携带简要的灭火装备即可出水灭火,救援时间可以大大缩减,为灭火救援工作接通“最后一百米”。在记者采访时,公交新村居委书记表示,对于这样的加装方案,他们也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目前已经在通过街道向区里申请。冬季防火刻不容缓,除了消防通道被堵会影响救援之外,居民身边的“救命神器”——灭火器的质量问题也关乎安全隐患。你身边的灭火器都合格吗?记者走访调查三个小区,2500支灭火器居然抽查都不合格。如何识别灭火器真伪?一起来看!希望“埋”在居民身边的安全隐患能早日消除,灭火工作“最后一百米”也终能打通。END往期推荐对话区委书记|上海徐汇风貌区如何以城市更新改善居民生活?10米距离却要绕行20分钟,这条路规划十多年为何仍“断头”?
2023年12月21日
其他

对话区委书记|上海徐汇风貌区如何以城市更新改善居民生活?

通过城市更新把城市功能都修补好,我们想做出更多范例,也是想为整个上海城市更新,特别是为风貌区的更新,进行创新探索。——上海市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主题教育进行时,上海各区如何直面矛盾,办实事,解难题?2023年12月,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2023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10米距离却要绕行20分钟,这条路规划十多年为何仍“断头”?

全文字数统计:2245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对岸近在咫尺,我们却不得不绕行20分钟。”沿着云台路一路向南,市民叶女士再次被紧密相连的蓝色围挡拦住了去路。在围挡的那一边,一条并不宽阔的三林塘港成为了行至对岸的“终极难题”——河道不过就10多米宽,为什么云台路无法延伸过河?多年来,家住浦东新区三林镇云台路尚博路附近的居民们颇感头疼。更令他们想不通的是,早在2010年公示的一份“三林社区详细规划”中,便显示云台路可一直延伸,跨过三林塘港,与三林路相接,由此,南北两岸的居民应无任何通行上的隔阂。规划已经过去了10多年,打通这段路究竟难在哪儿?道路延伸处已成收费停车场近日,记者来到云台路尚博路附近实地查看情况。在云台路最南端,记者找到了居民们多次反映的“断点”:长达十余米的彩钢围挡宣告云台路戛然而止,并与东西走向的尚博路之间形成一个丁字路口。围挡另一侧设立了一个收费停车场。不过,靠近围挡一侧仔细一看,便可知道路其实尚未结束,围挡南侧与三林塘港北岸之间有一片颇为宽敞的区域,如今已设立为一处停车场。据管理员介绍,此停车场也已设立三四年之久。停车场内堆放着大量建筑垃圾,汽车在“垃圾山”间停放。再往停车场里走,记者还看到其中堆放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不少汽车就停放在“垃圾山”旁。行至停车场最深处,三林塘港便映入眼帘。河边的斜坡上随意生长着几棵树木,有居民在没有围栏的河边土路上散步遛狗。从这里望至对岸,目测仅有10余米。停车场最深处便是三林塘港北岸,河岸不宽,南岸三林路上的汽车清晰可见。虽然近在咫尺,但无桥梁架设,记者便只能退出停车场,想办法绕行过河。据附近居民介绍,要过河共有两种方案,其一是经尚博路向西,由上南路绕行至三林路;其二是经尚博路向东,由东明路绕行。记者从云台路“断头处”出发体验两种方案,分别步行了1.8公里及1.4公里,花费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上。由于云台路被截断,居民出行不得不从东明路或上南路绕行一公里多。周围配套设施被“一分为二”道路不通究竟有何不便?事实上,由于云台路的断点,三林塘港在此处未能打通,南北两岸的居民们就不得不面临配套设施被“一分为二”的困局。记者在走访时注意到,三林塘港北岸有着辐射周边多个社区的东方医院南院和6号线华夏西路站,还分布着实验学校南校、东方尚博幼儿园等多所学校;南岸则有可供居民们散步锻炼的东明公园。更值得注意的是,三林塘港南北两岸人口较为密集,分布着成片的居民小区,如北岸的湾流域城1至3期、上南兰庭苑、金光小区等,南岸则有万科金色雅筑、三林苑、翠竹苑、金谊河畔等居民区,这也使得这一带的出行需求极为旺盛。东方医院南院位于三林塘港北岸的云台路上,附近大量居民来此就医。对于云台路迟迟不能延伸至三林路,居民们一肚子苦水。正在东明公园内锻炼的一位老伯从小在这一带长大,由于自己和老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常常需要前往东方医院南院配药看诊。可是距离医院太远,老人腿脚不好,来回绕行三四公里,根本走不动。以前,老伯总是骑电动车载着老伴去医院,“现在管理严格了,我们只能看好时间避开交警。”老伯还补充道,这里附近公交车动辄20分钟一班,两头还经常要走一公里多,“电动车虽然冒险,但方便。”对于上班族而言,两岸不通更使他们不得不面对“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家住三林苑的李女士每日需乘坐地铁6号线通勤至世纪大道附近,本可跨河直达地铁站,但如今这段距离硬生生达到了1.6公里。为此,她特意买了一辆电动车,用于这“最后一公里”的通勤,“我上下班都晚,经常找不到共享单车。”她说。云台路延伸进展如何?事实上,老百姓们呼吁云台路延伸并非“无据可依”。根据记者查询到的相关信息,早在公示期至2010年2月5日截止的一份《三林社区Z000702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便显示云台路可一直延伸,跨过三林塘港,与三林路相接。从土地规划使用图上看,三林塘港南北两岸的居民应无任何通行上的隔阂。根据规划示意图,云台路(尚博路至三林路)一段确有规划。那么,距离上述规划公示已长达10余年之久,老百姓们的期待为何还未实现呢?记者了解到,2020年也曾有媒体报道云台路断头致通行不便一事。当时,负责此路段开放建设的“中房置业”公司回复称,由于2004年土地供应政策改为公开出让,中房置业不再拥有开发权,相关的建设也就此中断:于是,由建设主体争议带来的资金矛盾久久未能疏通,居民们只能在十余年间“等了又等”。据居民黄女士回忆,此前报道后,曾有相关部门回应称,将在近两年内推进完成云台路的延伸建设,但时间又过去了3年,三林塘港边并无任何动工迹象,黄女士不得不再次对建设进度提出质疑。2022年,云台路(尚博路至三林路)建设工程已开始公开招标。对此,记者于近日向浦东新区建交委了解此路段的建设情况。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云台路(尚博路至三林路)一段确有规划,具体工程进度由三林镇负责,另据2022年公示的一份《建设工程公开招标信息表》来看,相关路段应已于一年前开始招标,“道路全长约0.27公里,规划红线宽度3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雨污水排管工程、绿化、照明、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等附属设施工程”。此路段的项目公示图。随后,三林镇相关工作人员也补充回应记者称,当前云台路建设工程还存在与轨交规划方面的冲突,正在协商设计避让方案,“申通地铁已经初步同意,流程正在尽快推进。”“由衷希望项目能够早日开工,让我们享受到早应享受到的出行便利。”对此,居民们再次呼吁。END往期推荐对话区委书记|打造更优的长三角G60科创生态,上海松江如何发力?“速冻”天气下,上海这个救助站如何为流浪人员送温暖?对话区委书记|拿出最宝贵的资源,世博黄浦片区让科创回归都市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徐艺芠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对话区委书记|打造更优的长三角G60科创生态,上海松江如何发力?

松江要勇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共育国际一流创新生态。——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主题教育进行时,上海各区如何直面矛盾,办实事,解难题?2023年12月,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2023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融媒访谈,本期对话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拥有9个站台、23条轨道的松江枢纽将如何带动区域功能提升?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制度上如何扶持“从0到1”的基础性、策源性研究?发展“轨道上的长三角”松江枢纽包含客运枢纽和松江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以下简称“松江枢纽”),系铁路客运+货运“复式枢纽”。作为服务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四大功能”的上海西南门户枢纽,未来如何助力该地区科创能级更上一个台阶?松江枢纽效果图。在松江枢纽建设工地,巨大的候车大厅屋盖框架拔地而起,上百台桩机和塔吊不断运转着,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2024年,这里就将建成通车,届时将拥有9个站台、23条轨道,预计年客流量将达到2500万人次,将有效带动和激活松江新城南部区域功能提升,形成功能多元、开放融合的“城市客厅”。站在工地现场,程向民介绍,松江枢纽是松江区域发展的关键节点,但它不仅仅是松江的枢纽,也是服务于上海、服务于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支点,是谋划“十四五”发展关键性的、具有重大牵引的战略性基础项目。“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构建1小时城市圈、2小时城市圈,实现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人才链等科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我们必须发展‘轨道上的长三角’。松江枢纽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勾画、脱颖而出的,它的功能定位是‘站城一体、产城融合’,可以通达长三角80%以上的城市,改变时空的配置效率。”程向民说。据介绍,松江枢纽将实现零距离、高效率、低成本、深度融合的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无缝衔接,以沪昆铁路、沪昆高速为纽带,将上海的芯片、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通过铁路和高速公路直通云南省磨憨、磨丁口岸,深入东南亚腹地,推进亚太跨区域资源高效流通和配置。此外,松江还将加快形成“一核、两翼、三区”的空间布局,按照集约紧凑、产城融合、逐步优化的理念,优化物流枢纽总体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近年来,上海松江着眼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卓越科创生态,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一体化新一轮发展触发新动能。其中,在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方面,今年以来,松江人才落户增长42%,留学生落户中一半以上毕业于QS世界排名前100院校。G60科创云廊。G60科创生态是什么样的生态?程向民表示,它是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科创生态,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科创生态,是开放共享、共建共生的科创生态,是具有持续科创动力的科创生态,是具有更优营商环境的科创生态。“‘来来来到G60,去去去到G60’,只有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更高水平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我们作为G60科创的策源地,叫做‘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里面的要素沉积,包括人才的流动、要素的流动。”程向民说,上海松江是一个肥沃的创新土地,也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创新高地,“我们在‘一揽子’政策服务中,更加注重的是科创人员和企业的落户,让他们享受到松江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的便利性和创新环境。在要素配置上,不仅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一个立体、高效的地面交通网络体系,还加强了为人才服务的人才公寓建设。”程向民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程向民相信,越来越多的有志者来到松江,来到G60,尤其是青年科技创新创业群体,会在这里成就他们的新时代梦想,“去年,我们的海归人才数量相比前年增加了442%,这一数据也充分显示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策源地的魅力所在。”先“从0到1”,再“从1到10”近年来,松江着眼“从0到1”、“从1到10”的创新全过程,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重点扶持“从0到1”的基础性、策源性研究。数据显示,松江最新R&D投入强度达6.79%,高新技术企业数保持全市前列;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数1219家,位列全市第二。程向民在郑颂国实验室。在上海交通大学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院,程向民与该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郑颂国一同参观了郑颂国实验室,了解其团队在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听取其需求和对提升科创环境的建议。谈到免疫细胞,郑颂国有理由自豪,因为在人体免疫大军中的4个主要亚群T细胞中,比较重要的“诱导性调节T细胞”——CD4细胞主要就是由他及一群中国科学家发现的。不仅如此,郑颂国及其团队长期从事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创新免疫治疗研究,有着国际原创性成果,并且有极大的转化价值。这间位于松江的实验室,不仅是助力上海生物医药及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支精英力量,也是显示松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G60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高新技术落地发展的一个缩影。“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首先致力于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在‘从0到1’的基础性研究和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搞急功近利,为此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来支持它完成‘从0到1’的重大创新,再来引领‘从1到10’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在程向民看来,如果没有“从0到1”的重大基础性制度创新,就不可能立于创新的前沿和潮头。同时,还要及时转移、转化“0到1”的重大科技成果,形成科技创新成果的裂变,产生产业集群,其背后正是技术逻辑、市场逻辑及治理逻辑的深度有机统一。END往期推荐“速冻”天气下,上海这个救助站如何为流浪人员送温暖?对话区委书记|拿出最宝贵的资源,世博黄浦片区让科创回归都市上海社区医院能看儿科吗?医生水平、药品……家长在顾虑什么?图源:上海松江编辑:鞠文韬
2023年12月19日
其他

“速冻”天气下,上海这个救助站如何为流浪人员送温暖?

全文字数统计:1918预计阅读时长:6分钟编者按12月15日至17日,上海全城进入“速冻”模式,包括虹口区救助站在内的上海各市、区救助站启动应急预案,加班加点地开展街面巡查等救助工作。零下2度的天气,街面流浪人员都去哪里了,他们有地方住宿吗?气温降至冰点,上街发现流浪人员12月17日晚,上海气温跌破冰点,谢祥荣却一路忙到凌晨三点才收工返家,“脚都快冻住了”。谢祥荣是上海市虹口区社会救助福利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他告诉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记者,仅12月16日晚到17日凌晨,虹口区救助站便发现了2位流浪乞讨人员。虹口区救助站内,工作人员在忙碌。当夜,救助站工作人员在街面巡查时,发现了一位老先生,是上海人,因为一些家庭原因流落街头。救助人员尝试劝导老人进救助站无果,只能给老人留下救助站的联系方式和御寒物资后离开。凌晨一点多,巡查人员发现老人最终选择回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另一位流浪人员则是虹口公安部门送来救助站的,疑似患有精神类疾病,救助站接待后紧急对接了医院,“这样一来二去,就弄得比较晚。”谢祥荣介绍,救助工作秉持着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碰到流浪人员,工作人员会尽量劝导其进站避寒;如果对方不愿意进站,救助人员会提供一些临时的御寒物资,并留下救助站联系方式,留心回访其情况。街面流浪人员经过引导,来到虹口救助站。自11月底起,虹口区救助站就根据市里的要求,启动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在降温之前,站里已经备足了御寒的物资,包括食品、棉被、大衣、棉鞋等,今年还新备上了睡袋。12月15日至17日,在救助站24小时值班的基础上,虹口救助站进一步加大了街面巡查力度。值得一提的是,
2023年12月19日
其他

对话区委书记|拿出最宝贵的资源,世博黄浦片区让科创回归都市

上海城市发展到今天,也需要在最核心的区域拿出最宝贵的资源来做科技创新。——上海市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主题教育进行时,上海各区如何直面矛盾,办实事,解难题?12月11日起,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2023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上海社区医院能看儿科吗?医生水平、药品……家长在顾虑什么?

全文字数统计:2448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编者按进入秋冬季,支原体、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流行,上海的二、三级医院儿科普遍都非常忙。有家长提出,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能否也提供一些儿科的诊疗服务?根据近期市卫健委发布的提供儿科诊疗的医疗机构名单显示,全市有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儿科门诊。社区医院的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如何?能否满足患儿家长们的就医需求?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选择“小毛小病首诊在社区”?01专科医院就诊量爆棚自2016年起,上海一直在逐步完善儿科就诊服务体系,布局儿科医联体,希望通过儿科设置的科学下沉来缓解三级专科医院的压力。目前,全市二级以上的综合性医院,超九成都设有儿科,其中还有50家是上海市儿科示范性门急诊。但二级医院很快也出现了人手紧张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离专科医院相对较远的郊区二级医院。嘉定区安亭医院儿科门诊的等待区域。上午10点,嘉定区安亭医院的儿科门诊叫号不停。尽管5个诊室同时开放,等待区域依然座无虚席。这段时间以来,这家二级医院的儿科门诊,日均接诊量达到了七、八百人次,最高峰时超过1100人次。“开学到现在,我们医生没有一个休息过。门诊时间是从早上7:15就开诊了,中午我们是不休息的。”安亭医院儿科主任赵辉介绍,该院儿科共有13名医生,输液室共有6名护士,但最忙碌的时候,有320多名患儿需要输液。要再从内部调动拥有儿科知识的力量支援到门急诊,十分困难。安亭医院只能临时再招人手。一些家长提出,既然二、三级医院都这么忙,有没有可能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也能提供一些儿科的诊疗服务呢?有居民表示:“我们家在小区门口就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时我看它社区开诊都不多的,所以也没有太大的心理预期。但如果它真的很好的话,我是愿意在家门口就医的。”那么,社区儿科能看传染病吗,医生水平又如何?02家长:对社区儿科有所顾虑位于浦东新区的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儿科门诊已有70多年历史,在附近社区知名度不小。该中心的门诊开放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即使在非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每天也有20名患儿左右的接诊量。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门诊。有家长告诉记者:“这边人少,离家近,方便一点,社区简单的检查都在这边做。”“医生都是经验丰富的,排大医院又远,又容易交叉感染。”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医生陈晟坦言:“家长可能觉得上三级医院更放心,对于基层医院会心存疑虑,其实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原则是一样的。”不过,在上海很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儿科门诊并非每天都有。比如松江广富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仅有两个半天设有儿科门诊,坐诊的是上级医院的儿科医生。院方介绍,除去这两个半天,如果其他时间带小朋友来看病,虽然也可以看,但只能看全科了。护士台工作人员称:“如果发热的话就去发热门诊,因为我们这里小朋友的药也不齐,退烧药有一点,有些专用药没有。”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个月刚开出了每周半天的儿科门诊,但记者在现场等了两个多小时,仅有一名由全科医生转介来的患儿前来就诊。据统计,目前上海共有2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儿科门诊。其中,每周仅开放半天的有58家,占比23.58%;每周开放一天或两个半天的有38家,占比15.45%。多数社区医院内并没有专职的儿科医生,而上级医院的儿科医生,一周能抽出一到两个半天来社区坐诊,也已经是极限了。但孩子生病不会挑时间,这就意味着,去社区医院看儿科不会成为大多数家长的首选。“怕它检测设备不行。”“看不了,去社区服务中心每次都说‘小孩子的药不齐’。”“烧到38℃以上就不管了,全科医生就说你走吧,到别的医院去看。”家长们的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家长的印象中,社区医院提供的儿童服务,主要还是儿童保健类,像疫苗接种、新生儿访视等。此外,许多社区医院的儿科在人手、药品、设备等方面不够充足,也是事实。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医生陈晟表示,关键还是药物方面的缺乏,“社区医院的药还是比较单一的,因为要在基药目录里面我们才能进。比方说现在阿奇霉素要静脉挂的,碰到支原体肺炎我就没办法治,口服的希舒美,暂时也断货。”03专家:加强全科医生的儿科诊疗能力不难发现,相比儿童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在儿科方面的专业性明显不足。作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一环,社区医院该如何盘活现有资源,尽量补上短板,让越来越多的患儿家长愿意选择“小毛小病首诊在社区”?在专家看来,每个社区医院都配备专职儿科医生并不现实,因为儿科的就诊并非始终处于高峰,而是受季节影响,有明显的潮汐现象。“特别是在这些流行季节,会一下子感到人才非常匮乏,但也不可能说养很多人等待病人来。”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黄国英说。另一方面,儿科医生的培养周期通常要十年,收入也不算高。一些医学院的学生表示,即便未来志愿投身儿科,也对其中的呼吸科、儿内科方向顾虑重重。因此,别说社区医院了,二级医院要招到儿科医生都很难。专家表示,根据儿科秋冬就诊高峰的特点,更科学的做法是,让社区全科医生加强儿科诊疗能力的培训,来为“战时”做好承接准备。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夜门诊。晚上8点,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夜门诊,有不少患儿正等候着看病。这里的儿科门诊每周一到五全天开放,日均接待140多名患儿。在儿科坐镇的,其实就是原本的全科医生,他们都通过了复旦儿科医院的规范化培训,未来每三年还要再去进修一次。进入呼吸道疾病高峰期后,为了方便附近家长,门诊还延长到了晚上9点。闵行区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生汪玉称:“起初儿科门诊一天也就十几、二十个,现在一上午可能就不止三、五十个了。有效果,人家才愿意再来。”有业内人士建议,对基层医院的儿科能力进行一次摸底,了解属地的需求特点,以及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知识、检测能力是否足够、儿科药品是否齐备等。只有解决了这些瓶颈,才有可能让家长改变“孩子生病就要去三甲”的就医习惯。在药品配置上,闵行区卫健委副主任马应忠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是以基药为主,但是儿科的常见病比如说呼吸道疾病、常见的肠道疾病,要保障基本药物能够在社区配得到。”另一方面,社区医院也可以索性做强检测服务,让轻症患儿能在社区就完成病原判定。如此一来,既能提升就医体验,也能减轻专科医院的高峰就诊压力。上海市儿童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陆权表示:“实际上社区医院都能做新冠、甲乙流了,再逐步把一些呼吸道的常见病原,乃至于多重的核酸分子检测放到社区去,上海可以领先一步。”END往期推荐多倍镜下|愚园公共市集人声鼎沸、车辆拥堵,网红空间如何避免干扰居民生活?书记手记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多倍镜下|愚园公共市集人声鼎沸、车辆拥堵,网红空间如何避免干扰居民生活?

优化消费供给、拓展空间资源,南京西路商圈怎样奔向“千亿商圈”新愿景?对话区委书记|老工业城区如何转型?上海杨浦以创新破题人车混行、掉头困难,昔日“无名路”如何变成居民出行“舒心路”?编辑:鞠文韬
2023年12月17日
其他

书记手记 | 优化消费供给、拓展空间资源,南京西路商圈怎样奔向“千亿商圈”新愿景?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以扎实的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对人民负责、站稳人民立场的应有之义。为奔赴全市首个“千亿商圈”新愿景,南京西路商圈怎样优化消费供给、引入优质市场主体、建设优质营商环境?如何打破空间资源拓展限制,解决停车难问题、实现公共空间综合协调?怎样拓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的“文旅路径”?静安区委书记于勇在调研中发掘裉节难题,推动精准施策,一起来看他的调研手记。顺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静安是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承载区,而位于区域最核心的南京西路高端服务集聚带,是上海规划的国际级消费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3月,福布斯南京西路论坛上,静安区正式对外发布打造南京西路“千亿商圈”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十四五期末,南京西路商圈零售额达到千亿级,在全市率先建成“千亿商圈”的奋斗目标。静安南京西路“千亿商圈”计划启动静安南京西路如何用三年时间扎实迈进“千亿商圈”大关是静安区委重点研究的课题,为此我将“以打造南京西路‘千亿商圈’为撬点,深化静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作为在主题教育中开展调查研究的课题,以调研谋良策、向转化要实效,着力把情况摸清楚、把问题找准确、把根源挖透彻、把对策想明白,高质量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直插一线把“问号”变“句号”南京西路商圈作为上海顶级商圈之一,集中了20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全市1/3高能级首店,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南京西路商圈消费金额继续保持上海商圈第一。南京西路商圈打造全品类全球品牌高地4月份以来,我结合大兴调查研究多次带队开展走访调研,先后现场察看了南京西路商圈的城市更新项目、重点商场、重点企业,召开座谈会,既“摸实情”,也“寻良策”。调研中,企业谈到了涉及街道、区级,甚至市级、国家级层面的问题和需求。我的感受是,要让来到静安区的企业,不论行业、规模都能享受到静安高品质的企业服务,不管困难多大都能感受到静安一流的营商环境。只要能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就要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目前,我们已经对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清单进行梳理,做好销项,助力企业扎根静安,实现发展。比如说,针对高端奢侈品牌及产品仿制销售、香水等产品个性化服务、提升贸易便利度、规范开放设摊经营活动等难点问题和“三跨”问题(跨部门、跨领域、跨事权),我们通过建立协同推进机制,逐一分析、共同研究,积极对接并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着力推动问题解决,以用心用情的精准服务助力商圈发展。举个例子,世界三大奢侈品之一的历峰集团、知名拍卖行富艺斯等企业向我提出关于推进高端商品贸易便利化的诉求。这个问题涉及到政策的突破,企业想发展,我们就要破题。张园图片为此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海关、银行等,共同研究论证“高端商品保税展示交易”的可行路径和方案,最终选址顶级品牌聚集的“海上第一名园”——张园,通过“监管区内仓库”+“静安门店”的方式,让进口高端消费品商业新模式走进了南京西路商圈,进一步引领全球高能级商品首发、首展、首秀的新范式。接下来,我们还要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探索商业发展新模式等方面,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营造宽松的、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同时进一步畅通信息流转渠道,做好意见收集、政策宣传、执行反馈等环节,让市场主体清清楚楚经营、明明白白发展、实实在在受益。汇聚众智把“点子”变“金子”“千亿商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愿景,更是需要合力打造的系统工程,只有充分利用好方方面面的资源优势、平台优势、专业优势以及智力优势,“千亿商圈”才能走得更远、影响更广。按照市委要求,主题教育开始后,我围绕“千亿商圈”课题召开了联动会商会,16位来自不同部门、单位的同志结合各自工作和区域实际,从优化消费供给、引入优质市场主体、建设优质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发挥辐射效应等不同层面开展调研,多角度“瞄准靶心”,深层次“把脉问诊”,进一步明确加快建设“千亿商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结合主题教育,召开“千亿商圈”课题联动会商会大家在一起头脑风暴、集思广益,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带来新的思考。比如,有些部门提出了关于南京西路商圈停车面积、公共空间等综合协调问题,我召集区建管委、区规划局、区绿市局、相关街道等实地调研,探索在商圈周边利用垂直盾构、自动泊车机器人等新技术建设智能立体车库,进一步缓解商圈“停车难”问题。再比如,面对文旅消费、数字消费提质扩容的问题,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拓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的“文旅路径”。2023年全球首个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亚洲首展《消失的法老》落地兴业太古汇,成为现象级文旅消费项目,是目前国内VR元宇宙最为成功的项目之一。我认为,这样好的项目对于静安布局元宇宙新赛道具有先行示范作用,为科技赋能数字文旅消费拓展了新场景、新空间、新体验。我们要以“消失的法老”为样板,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和虚实交互的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同时挖掘年轻消费元素,助力电竞、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南京西路商圈商旅文融合。久久为功把“一时”变“一直”经过历届区委、区政府的倾力打造,南京西路商圈已在全国范围内具备相当的规模及知名度,但我也深刻体会到,打造“千亿商圈”要敢于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把南京西路放到世界范围内去比较、去建设,要找准差距,实现自我的超越。静安南京西路商圈流光溢彩今年4月,我带队赴法国香榭丽舍大街、意大利蒙特拿破仑大道、日本东京银座等国际著名商圈考察,既是学习借鉴,也要扬长避短。调研中,大家也谈到,南京西路商圈作为中心城区建成区,未来空间资源拓展受限,同质竞争导致领先优势面临压力,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我认为,“千亿商圈”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蹴而就之事,要从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长期目标出发,来思考和谋划“千亿商圈”建设,进一步明确静安商贸服务业的长期战略方向和基本路径,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方面,坚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拿出打造“千亿商圈”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一项接着一项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其中,城市更新项目、重大工程建设是静安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千亿商圈”的强大支撑。去年,随着百年张园、锦沧文华等地标性载体的全新亮相,南京西路商圈作为世界橱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接下来,我们还要持续推进四季酒店、航站楼等更新改造项目,拓展高品质办公空间,引入配套商业和综合休闲服务,在项目推进中做到充分调研、统筹谋划、系统安排,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区域东与西、南与北之间功能协调和能级提升,进一步拓展项目优势,做强静安特色。打造地标性载体,成为“世界橱窗”另一方面,软硬结合推动“千亿商圈”建设集成蝶变。在硬实力方面,要建设高标准的商业空间载体,提升高水平的研发创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软实力方面,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包括发展过程中的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标准创新、管理创新等,都需要我们针对新情况新需求,调整相关管理办法,出台针对性强的政策,尽最大努力使制度供给跟上现实需求。百年商街蓄势待发,南京西路作为世界顶级商业街区,未来将继续升华全球新品首发地、高端品牌首选地、中国品牌集聚地的辐射引领功能,全力奔赴全市首个“千亿商圈”新愿景,打造引领中国商业发展的新标杆、新动能。END往期推荐对话区委书记|老工业城区如何转型?上海杨浦以创新破题人车混行、掉头困难,昔日“无名路”如何变成居民出行“舒心路”?对话区委书记|目标“千亿级”,上海静安如何激发南京西路商圈新动能?图源:上海静安编辑:鞠文韬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对话区委书记|老工业城区如何转型?上海杨浦以创新破题

我们将全力打造更多兼具烟火气和书卷气、人文景和科技流、时尚风和国际范的创新生活街区和创新生态社区,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更高品质的工作生活空间,使人民幸福生活更加具体、可感。——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薛侃主题教育进行时,上海各区如何直面矛盾,办实事,解难题?12月11日起,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2023
2023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