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章亮点:1.通过纵向研究探索娱乐性使用苯丙胺类兴奋剂(ATS)与大脑结构及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2.采用SPM12工具包中优化的皮质分割技术对皮质体积进行分析,更适用于纵向研究方法,能更好的评估个体内大脑结构的变化。ATS!NO!苯丙胺,是一类中枢系统兴奋剂,包括安非他明、摇头丸、冰毒等,统称为苯丙胺类兴奋剂(ATS)。人吸食苯丙胺类兴奋剂摇头丸后,大脑会异常兴奋,会随着音乐节拍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疯狂地摇头,音乐节奏越强烈,头晃动得越厉害,感觉越舒服,甚至有摇断脖子的案例,“摇头丸”之名由此而来。摇头丸的兴奋和致幻作用,能诱导快感、提高自信心,从而受到许多青、少年的追捧,主要盛行于娱乐场所中。据近年来的《世界毒品问题报告》指出,ATS是仅次于大麻的全球第二大滥用毒品。反复多次使用摇头丸可成瘾,并导致神经毒性和机体损害,过量使用会引发急性心脑疾病甚至死亡。成瘾后的人为了不断吸食这种制剂,常常不惜金钱、甚至用犯罪手段获得此类毒品,给自己的身体和整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目前ATS滥用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亟需有效的医疗手段对成瘾者进行治疗。了解此类药物对神经系统损害的生物学机制有助于发展新型有效的治疗成瘾手段。图片源自网络然而,目前此类药物与大脑相关改变之间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此类问题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近年来许多动物模型研究发现ATS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1-3];同时针对人的研究也发现长期使用ATS与大脑边缘-纹状体-前额叶回路灰质完整性的缺失以及认知和情感功能的缺陷密切相关[4-6]。尽管已知ATS的使用与我们大脑改变相关,但目前的研究多基于横断面的回顾性研究设计,无法得出大脑的改变与长期使用ATS的因果关系。而了解清楚此因果关系对预防ATS滥用及对患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对使用ATS的被试进行了纵向前瞻性的实验设计,旨在探索大脑改变与ATS使用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