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9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20种)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 2023-03-14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始于2006年。2月至12月每月中旬,我们都会为读者奉上由编辑部遴选的一份书单。我们选书的标准兼顾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重点关注思想、社科、历史、传记、文学、艺术、科学、童书等类别。望有助于大家选书读书。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田丰、林凯玄著,海豚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58.00元

三和是深圳龙华的一处地名,当地人力市场为全国各地外来务工者(多为青年)提供“日结”谋生机会。这些务工者与围绕他们形成的相关行业共同构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就业生态与社会群落。基于对这一社会话题的学术敏感与调研兴趣,中国社科院社会学者田丰与学生林凯玄从理论探讨与田野调查两方面分工协作,深入三和近距离接触“三和大神”(当地外来务工者)的生存状况。本书即由此而来。书中跳出纯学术研究的某些窠臼,以白描手法,通过大量第一手的三和生存个案努力呈现这个群体乃至更为广义的社会话题的面貌,将非虚构写作的在场感、可读性与社会学者的专业姿态统一起来,思考三和现象的成因,进而探寻更为合理面对三和务工群、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方法。

《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卢淑樱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69.80元

进入近代,乳牛、牛乳制品自西方传入中国,不但带来中国人饮食方式的变化,也为后来的一场哺育革命准备了条件。从晚清到民国,母乳哺育一度被视为强国强种的选择。而到20世纪初,经商家以科学话语进行包装,牛乳(奶粉)摇身一变而成为改良民族不可或缺的婴儿食品。本书即讲述这段历史,并深刻地揭示出,用什么喂养自己的孩子,绝非母亲能够自主决定。国族主义、男权父权、科学和文明话语、商业营销力量等等,都介入到了哺育问题中。从这样一个别致视角,这一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化历程对母亲角色的重塑,也以母亲史的论述展现了近代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作者亦着意传递女性的声音,对母亲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关怀。

《证言》,[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于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69.00元

时隔19年,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以长篇小说《证言》获得2019年布克奖(2000年她以《盲刺客》获此奖)。这是她1985年的作品《使女的故事》的续作。同名改编美剧热播使得《使女的故事》连同《证言》被全球读者关注,而原作水准则令这些关注的存在顺理成章。特别是《证言》,无论是故事、人物的设计还是文本中流露的对人类文明、社会走向、女性地位等话题的思考,都不逊甚至超越《使女的故事》。这在续作中并不多见。书中的情节从《使女的故事》之后展开,一些前作人物淡出,另一些人物成为主角。所谓“证言”,是指以女性视角三线叙事讲述基列国(作者在《使女的故事》中虚构)运作的内幕。这些虚拟的部分以写实般的笔法对现实世界有所映射,其犀利、深刻程度预示此为已入写作后期的作者的又一巅峰之作。

《犹太人3000年》,张倩红、张少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88.00元

或许我们是通过《圣经》故事对犹太民族有所了解的,或许我们是通过马克思、爱因斯坦等杰出犹太人的名字知晓犹太民族的不凡的,也或许我们是通过奥斯维辛的恐怖或者以色列的建国和发展奇迹认识犹太民族的……但无论如何,犹太人的历史值得了解。本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犹太史普及读物,知识严谨可靠,讲述明晰流畅,是一般读者了解犹太历史的极好选择。犹太人的一神教信仰如何影响了西方文明进程?在长达1800多年中,犹太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土,他们是如何维护其民族特性的?这个民族是如何适应现代化的?……本书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启人思考。正如作者所言,探寻犹太人的历史,对于我们思考人类文明历程、民族国家问题,以及中国的文化建设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交错的世界:世界科幻图史》,[美]詹姆斯·冈恩著,姜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188.00元

这是一部初创于上世纪70年代的科幻史大作,内容详尽、图文并茂,今天在中国出版仍有参考意义。作者詹姆斯·冈恩是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编辑与评论者,既参与又旁观了大半世纪的世界科幻发展历程。他在书中试图赋予科幻小说一个有别于其他小说类型的定义,因此对科幻小说的缘起、发展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与阐释,对科幻小说源流、所涉作家和重要作品加以介绍。作者为该书中文版专门写了序言,还特意补写了两章,“前者追溯了第一版中描述的景象在这些年的变化,后者描画了从第一版问世到现在,科学技术和科幻小说各自的变化”。此外,科幻大师阿西莫夫为此书首版、科幻作家刘慈欣为此书中文版所写序言以及收在书中的中国学者吴岩所撰《中国科幻小说极简史》皆是值得一读的篇章。

《什么是日常统治史》,侯旭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7月第一版,56.00 元

《春秋公羊传》曰,“常事不书”,那么,我们如何可能了解古人的日常?因为拥有“后见之明”的便利,我们难免利用这种便利去观察过去,以至陷于非历史主义的“辉格解释”而不自知。当近代史被理解、抽象、书写为“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构成的事件序列,历史就成了几条躺在案上待人解剖的死鱼,而不可能是活蹦乱跳的活鱼。……面对此类困惑,颇具开拓精神的本书作者追踪实斋精义,汲取西学灵感,融汇古今东西,探索关系视角下如何研究日常统治,以激活我们的历史想象力,精微之处,令人击节。

《华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张剑著,中华书局2020年7月第一版,36.00元

本书作者近年来投入很多时间和心力整理晚清史料,出版了《莫友芝日记》《翁心存日记》《翁心存诗文集》《绍英日记》等古籍整理作品。本书系作者在相关工作基础上完成的。作者关注的不是大变局时代的政治风云,甚至也不是书中人物的宦海沉浮,而是聚焦晚清高官的日常烦恼:诸如何汝霖回籍守制时期因众多亲戚朋友千方百计来打秋丰而不胜其烦,季芝昌、曾国藩、廖寿恒、鹿传霖等困于疾病的苦痛无奈,满清贵胄绍英在清王朝统治崩塌前后的凄惶遭遇……作者从第一手文献中发掘出来的这些琐碎细节,让历史人物变得真实可感,也丰富了我们对过往岁月的认知和想象。

《旗人风华: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罗信耀著,罗进德译写,文津出版社 2020年8月第一版,99.99元

本书源自20世纪30年代由一个北京人用英文写给外国人士读的、一部关于北京生活和北京人的书。著者罗信耀先生系满族人,在书中对旗人的生活和文化多有呈现。本书曾先后出版英语版本和日语版本,在国外影响颇大,被认为是研究北京民俗的必备书籍。本书不是通常的“全译本”,而是由罗信耀之子、翻译家罗进德以半译半写的方式完成“译写本”,是两代老北京人对于北京民俗的接力书写。书中以20世纪一位老北京人从生到死的日常生活为主线,忠实记录了老北京人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也隐性地描摹出一幅生动翔实的满族旗俗的风情画卷。

《恐惧与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改变了我们》,[英]基思·罗威著,朱邦芊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99.00元

二战对全人类的影响绵延至今。这部出自美国历史学者基思·罗威的《恐惧与自由》是一部流畅而凝重的反思之书,厚重、深入又相对客观。全书从对一位亲历二战的艺术家采访开始,让她表达这场战争带来的终生难愈的心灵创伤,这也奠定了本书史实、分析、采访相结合的文本基调。来自世界各地的战争幸存者的讲述,有如一幅幅散碎却生动写实的老照片,非常具体地展示了二战给亲历者造成的影响,而“恐惧”“自由”可谓随之而来的两大关键词,具有强烈的反思、警醒意味。

《话语如刀:西方知识暴力的历史》,[法]樊尚·阿祖莱、[法]帕特里克·布舍龙主编,王吉会、李淑蕾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98.00元

这本凝结着20多位作者思想的书,横跨多个学科,纵贯不同历史时期,致力于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情形之下西方知识分子群体中的语言暴力问题。本书较为系统和生动地呈现了西方知识暴力的历史:知识分子通过语言暴力进入某个知识群体圈子,扬名立万,击败权威,为此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不惜哗众取宠;知识分子往往不满足于文字、学术层面的一争高下,而会积极参与到社会斗争中,完成从思想理论的设计者到社会变革的实践者的转变,甚至对其他知识分子进行攻击迫害;当权者往往乐于鼓动知识分子间的争论,以此为借口介入知识圈子,名正言顺地去为知识领域制定规则。

《艺术与文明:西方美术史讲稿(原始艺术—中世纪艺术)》,范景中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138.00元

“要欣赏千变万化的艺术,就需要把它置于历史和风格的框架当中。简单地说,它不仅需要观看的眼睛,还需要知识。”本书作者、美术史家、《艺术的故事》译者范景中谈起创作初衷时写道。作者所谓“知识”, 不单是概念、流派、风格等“硬知识”,更立足于提升眼力和审美直觉;解析的不只是色彩、构图、题材等“图绘语言”,更揭示了美的发展逻辑,带有历史与哲学的审思。作者服膺贡布里希“美术史家是文明的代言人”之说,在作者笔下,一部西方美术史,亦是文明蹒跚前行踩出的一条小径。

《北平学人访问记》(上下),贺逸文等撰,商务印书馆2020年7月第一版,96.00元

民国学人是中国学术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这批学人由于因缘际会,既处于传统与现代的时间交汇点上,又处于东方与西方的中西沟通线上,有其不可复制的养成条件。本书为始载于1935年《世界日报》的“学人访问记”,首次系统整理成书。所访69位学者,既有文史学者和作家顾颉刚、周作人、沈从文等,也有自然科学家胡先骕、曾昭抡、秉志等。所谈既涉学人的治学经历,更有其对学术之于社会实践的思考,受访人阅后刊发,故而可称为一手学林素材,弥足珍贵。这些生动又深入的访谈,向读者呈现了一幅星光璀璨的现代中国学人群像。

《既有集》,刘铮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48.00元

本书是作者《始有集》出版后八年以来的随笔结集。分三辑,内篇论陈援庵、邓之诚、陈寥士等现代文史诸家,外篇讨论狄更斯、普鲁斯特、霍布斯鲍姆等西方文学文化名家,杂篇写中外交汇中的人物与史事。“旧籍载,宋士人某置一婢妾,云为蔡太师庖厨中人,士命作包子,辞曰:我乃包子局中缕葱丝者。余则略如学术局中缕葱丝者,命作包子,则吾所不解也。”细味作者自序中这段话,不难体察其自负。以其文字水准,确也当得起这份自负。伴随纸媒衰落,随笔式微的运命也许已注定,像书中这样才学识兼具的文字,我们该当珍惜着读。

《中国文学课》(上下册),陈思和、郜元宝、张新颖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128.00元

诞生、童年、青春、女性、爱情与婚姻、在路上、困顿、生活的艺术、人性深处、超越生死……源自一款爆红有声课程的这本书将现当代文学的主题归结为上述十个,每个主题下择取若干部经典作品进行深细解读。本书涉及的作家作品颇为广泛,从梁启超《欧游心影录》、王韬《漫游随录》《淞隐漫录》,到鲁迅《藤野先生》、萧红《呼兰河传》,从王蒙《活动变人形》、王安忆《长恨歌》,到刘慈欣《三体》、张悦然《家》……这是一份可靠的现当代文学书单,依照这份书单,在陈思和等名师引领下,读者可纵览百多年的文学风景,并借助文学观望中国人的人生。

《夜的女采摘员》,文珍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48.00元

在国内同龄作家中,文珍的作品不算多,人也低调,但她的小说呈现的水准绝对要远高过她的文学声名。在这部最新的小说集中,文珍的笔触继续聚焦在这个时代的种种个体上,特别是女性,在她笔下总会有着面对这个世界“不切实际”又用心生活、甘苦自知的自洽。这些小说有着喃喃自语般的诗意气质,叙述的却往往是最有烟火气的情节。那些敏感的、卑微的人物,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值得被以这样的书写定格。

《陇关道》,胡成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8月第一版,52.00元

陇关道,陕西西越陇山进入甘肃、继经河西走廊以达西域的古丝绸之路一段。本书特别之处在于并非拘泥讲述古道辉煌的汉唐历史,而是以古道为线索,择取沿途西安、扶风、陇县、天水、陇西、临洮诸城,以方志碑碣等晚近史料的发掘利用,索隐现代城市格局形成的脉络。细致而微,一街一巷,一祠一庙,其中皆有时代的反映。作者同时也以细腻笔触写下交融其间的许多人物故事,饱含深情,颇为动人。

《树民》,[美]安妮·普鲁著,陈恒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96.00元

许多中国读者是通过《断背山》等短篇小说佳作认识美国作家安妮·普鲁的。她的长篇小说近作《树民》无论题材还是篇幅、时间跨度都有别于她的作品以往给人的固有印象。这部大作用了五十多万字讲述了地域范畴从欧洲到北美,时间跨度长达三百多年的两大家族、几代人物命运的起伏,时间线与人物规模都有着史诗般的宏大,证明这位早已著作等身、获奖无数的大作家在短篇写作之外,具有驾驭如此厚重篇幅、史诗格局的能力。

《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美]约翰·契弗著,冯涛、张坤译,译林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168.00元

约翰·契弗是享誉世界的美国小说大师,尤以短篇小说见长。他的一些作品在中国多有译介出版,而这本小说集无论翻译质量还是所收作品的全面都值得一提。书中收入约翰·契弗从1951年到1972间创作的61部短篇小说,可以说基本涵盖了他一生的短篇小说写作精华,特别是收入了《巨型收音机》等代表作。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所遭遇的诸多生存、职场、情感等问题,即使隔着时代与地域,今天读来仍觉传神、幽默,令人有所触动。除了小说外,书中还收入了约翰·契弗的自序和短篇小说创作谈,以及约翰·契弗创作年表,对于进一步了解这位小说大师不无裨益。

《满架蔷薇一院香》,冯与蓝著,新蕾出版社2020年5月第一版,30.00元

一封令人意想不到的电报,一场不愉快的团圆家宴,一对互看不顺眼的堂姐弟,一个长达五十年的难解误会,一段尘封多年的战争往事……《满架蔷薇一院香》带着独有的江南气质,讲述了80年代生活在水乡小镇四世同堂的夏家人的亲情故事。细腻生动绵密的日常生活的书写中,闪烁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与人性光辉。冯与蓝擅长以沉静、细腻的创作风格和现实主义笔法,将小主人公放置在复杂的社会背景或时代背景下,从而在立体的时空交错中塑造丰满的、多层次的少年少女形象,给予少年儿童以人生的哲学启蒙。

《外公去上学》,方素珍/著,林惠真/绘,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3月第一版,39.80元

小丁子的外婆去世了,孤单的外公就生病了。外公经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不说话。妈妈帮外公报名了长青学校,和小丁子一起上下学。在学校,外公和大家一起学画画,还认识了好朋友。外公不再落寞,不再日渐老去,他比小丁子还爱上学。方素珍的图画书往往清新自然,点滴与日常中蕴含着大智慧。她在生活的土壤中摸索,用儿童的方式感知世界,故事中有着从生活中长出的质朴与自觉,却又在不经意间给人以深深震撼,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忽视和遗忘的角落。淡淡的水彩,随性的笔调,与这个故事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本文为中华读书报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留言。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欢迎订阅《中华读书报》

书业的风向标

学者作家的发表平台  

教师学生的课外园地  

编辑的案头参考

书店图书馆的采购向导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中华读书报》由光明日报和中国出版协会主办,对开大报,每周三出版。每期20版,15万字,单价3元;全年50期,总价150元。5本书的定价,50本书的容量!新出好书、学术前沿、文坛风云尽在掌握!您可以随时通过当地邮局订阅,也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订阅页面: 

邮发代号:1-201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60


关注“中华读书报”,回复或点击“2015年2月”“2015年3月”“2015年4月”“2015年5月”“2015年6月”“2015年7月”“2015年8月”“2015年9月”“2015年10月”“2015年11月”“2015十大好书”“2016年2月”“2016年3月”“2016年4月”“2016年5月”“2016年6月”“2016年7月”“2016年8月”“2016年9月”“2016年10月”“2016年11月”“2016年十大好书”“2017年2月”“2017年3月”“2017年4月”“2017年5月”“2017年6月”“2017年7月”“2017年8月”“2017年9月”“2017年10月”“2017年11月”“2017十大好书”“2018年2月”“2018年3月”“2018年4月”“2018年5月”“2018年6月”“2018年7月”“2018年8月”“2018年9月”“2018年10月”“2018年11月”“2018年十大好书”“2019年2月”“2019年3月”“2019年4月”“2019年5月”“2019年6月”“2019年7月”“2019年8月”“2019年9月”“2019年10月”“2019年11月”“2019年12月”“2019年十大好书”“2020年2月”“2020年3月”“2020年4月”“2020年5月”“2020年6月”“2020年7月”“2020年8月”阅读往期好书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