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性别迷思:他/她都在买什么
自从11月11日被打上“购物节”的标签,每当这个日子临近,商家们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引动人们的购物欲,各大电商平台也会打上显眼的“双11”标签,仿佛要将它与“优惠”的联结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
此时此刻,或许,你已经经历了这波购物热潮最巅峰的时刻;或许,付尾款、还花呗的心痛能够让你冷静下来思考——在为自己“买买买”之余,你有想过自己的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是什么样的吗?与你同性或异性的人群呢?
几天前,我们通过公众号发出了一份问卷,调查粉丝朋友们的消费偏好,以及对不同群体消费偏好的看法。
这次调查中,我们一共收到了140份有效答卷,其中,填写问卷的顺性别男性有23位,顺性别女性有112位,跨性别女性(MTF)有2位,性别酷儿有3位。填写问卷的人群中,年龄在19~25岁的居多,达66%。
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我们以“性别认同”作为分类依据,讲述性别认同为女性、男性的群体对自己、自己所在的性别群体及对异性性别群体消费偏好和习惯的认识。
其中,由于本次调查跨儿的样本量过少,我们将跨性别女性的数据与顺性别女性的数据合并,并暂不对性别酷儿的数据进行分析。
01
消费物品偏好
如果要为自己选择在双十一期间购买的商品,你会选择什么?你认为与你同性、异性的群体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在对自己的估计中,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认为自己最愿意购买衣物。
不过,人们认为同性和自己的购物清单并不相同:女性会认为与自己同性的群体第一倾向于购买彩妆护肤类产品,而男性则认为与自己同性的群体第一倾向于购买电子产品。
对比男性对自己和对同性的看法,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反差:“书籍及影音制品”在男性愿意为自己购买的消费品中排行第二,但在他们对同性的看法中,书籍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而他们认为自己并不会特别倾向于购买的“饰品服配”类,在对同性看法的排行中却排在了第四名的位置。
是不是男性认为,自己会比其他男性更爱看书,而别人会比自己更关注外表打扮呢?
对自己和对同性的消费物品偏好:女性的看法
对自己和对同性的消费物品偏好:男性的看法
彩妆护肤类商品和电子产品是不是各性别最有代表性的商品?从人们对异性的看法来说,是的。
女性群体会认为异性最愿意购买电子产品,最不愿意购买彩妆护肤类用品,而男性群体则会认为异性最愿意购买彩妆护肤类用品,最不愿意购买电子产品(而且在填写问卷的男性中,没有人认为异性会购买电子产品)。
对异性的消费物品偏好的看法
(上:女性对男性的看法;下:男性对女性的看法)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男性和女性对于女性群体偏好的消费物品观点接近:彩妆护肤类均居榜首,且占据很大优势。然而,女性本身对自己的偏好却不这么看。总体而言,她们比起彩妆护肤类的商品更喜欢买衣物。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给女朋友送礼物,比起让她的口红收藏+1,或许给她买些衣服/买个衣柜才是更好的选择。
02
消费习惯
在消费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展现出不同的消费习惯:有的人会提前对预算做规划,而有的人则更加随性,需要时就买,并不做特别的规划(下称“无计划型”)。在对预算做规划的人群中,有人会严格遵守自己提前定下的规划(下称“严格型”),有人会大体遵守,但在细节上做一些灵活调整(下称“灵活型”),也有人虽然提前做好了规划,却较少去执行,且常出现冲动消费的行为(下称“冲动型”)。
“剁手”指的是“再买就剁手,但还是买了”的消费现象,这种情况往往是冲动型消费。那男女是否认为自己和同性容易冲动、爱剁手呢?
女性会更倾向于认为同性群体的消费习惯为冲动型(有约30%的女性认为同性会冲动消费),但当考虑自己的消费习惯时,仅有7%左右的女性认为自己有冲动的消费习惯。
自己和同性的消费习惯:女性的看法
而这一区别在男性群体中并没有这么明显,且相比于对整个男性群体的看法,认为自己消费属于冲动型的男性要更多一些。在本次填写问卷的男性群体中,有一部分顺性别男性认为自己会严格按照规划好的预算进行消费,但却没有人认为自己的同性会这样做。
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更理智、克制,不过这一点是真的吗?也许答案还要回到自己的所剩无几的余额和花呗额度中哦。
自己和同性的消费习惯:男性的看法
现在,想想我们身边异性的消费习惯——也许作为男生的你会觉得,时不时心血来潮往家里买东西囤货的好像总是妈妈,而作为女生的你,会觉得自己的男朋友从来不懂“捡便宜”、“过日子”,等用完了才急着买……
大家的看法又是什么样的呢?
调查中我们发现,女性认为男性属于无计划型消费的比例高达50%,不论是与她们对自己(无计划型20%左右)、男性对自己(无计划型26%左右)还是男性对女性(无计划型30%左右)的数据进行比较,这都是一个很高的比例。
女性(上)和男性(下)对异性消费习惯的看法
事实上,从同性的视角看,男性的消费习惯最可能为灵活型,但从女性的视角看,男性群体中无计划型消费占的是大多数——是男性朋友们双十一盖楼不够积极了,还是他们满减计算得少了,才让你以为他们都是随缘佛系买家呀?
03
活动期间&日常消费是否有区别
活动期间,人们的消费行为会增加吗?在这次调查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就这个问题询问了大家对自己、对同性及异性的看法。
在女性群体中,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同性,她们认为活动期间会有更多消费的人数都占比较高。区别在于:与考虑自己相比,当考虑同性时,认为活动期间会有更多消费的女性将更多,比例在93%左右。
自己和同性的在活动期间的消费习惯:女性的看法
而在男性群体中,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同性,他们都认为活动期间不会有更多消费的人数占比更高。
自己和同性的在活动期间的消费习惯:男性的看法
而且,不论是由异性评价还是由同性评价,认为女性群体会在活动期间有更多消费的人数都占90%以上,但当由女性自己来判断自己的选择时,虽然大部分人依然认为自己在活动期间会有更多的消费,但这个比例仅在70%左右。
对异性在活动期间消费习惯的看法
调查结果的呈现到这里就算结束了。我们相信不同的人看到这样的一份调查结果,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可能在这份报告中,你能够看到吻合自己印象的答案,也能够看到有些出人意料的结果。
如果你也填写了这份问卷,可能你会更加深刻地感觉到个体的差异性与不同群体观点的差异性。
在这之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刻板印象的存在——比如说,女性群体被认为会购买更多的彩妆类产品,而男性群体被认为会购买更多的电子产品;再比如说,男性会被视作“不需要买东西”的群体。
但我们也在这次调查中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表达,有人会在自己做出判断后,意识到“可能这是我对他们的偏见”,也有人很认真地表达“异性不代表一个特定的购物倾向。每一个异性的性格爱好都不同,所处环境造成的消费观也大相径庭”……
我们做这一次调查,并不是想要说明刻板印象的正确性或荒谬性,而是想借这个机会,对大家在消费偏好上的看法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并将这个结果呈现给同样对此感到好奇的朋友们。
同时,我们想说的是:不论你处在哪个群体之中,这份调查结果或社会刻板印象都不该成为“规训”你行为的枷锁,想买什么、想怎么消费,最终做决定的总是你自己。
作者 | 张昱凌
编辑 | 余涵萱 刘文利
排版 | 张昱凌
视觉 | 龙建敏
校对 | 韩艳梅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 出品
往期文章
(点击图片或蓝字查看)
生命诞生丨生殖器官/抠肚脐/月经自慰/憋尿/勃起丨性行为
关系分床/恋母/隐私丨爱情丨婚姻与生育安全隐私部位丨性游戏丨父女/母子相处非意愿性关注丨儿童性侵害绘本中的性丨媒体的性儿童权利丨平等性发展0-6岁婴幼儿性发展丨婴幼儿性兴趣小学生性发展(一)/(二)/(三)
性教育家庭性教育丨幼儿园性教育丨中小学性教育全面性教育丨儿童性教育及课程建设性教育九大误区读本课程读本动态丨“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在线课程“全面性教育”在线课程
性别刻板印象丨生育与性别平等丨男性气质摇滚乐队与女性丨职场性骚扰丨身材羞耻LGBTQIA+骄傲做自己丨LGBTQ+游戏测评拒绝恐同丨校园暴力与性少数丨Les超话出柜报告丨彩色的幸福与真实丨职场上的同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