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所有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01
对师父的承诺
丰子恺先生既是美育家、漫画家,也是弘一法师的皈依弟子。他的一生历经磨难,但无论是他的画还是他的言行,展现出来的始终都是人性中美的、温暖的东西。这是很不容易的,是老佛弟子才会有的定力。
弘一法师五十岁寿辰时,丰子恺曾为师父作画五十幅,取名《护生画集》。由此师徒约定,每过十年,师父过生日他就多画十集。于是六十岁时画六十集,七十岁时画七十集,八十岁时画八十集,九十岁时画九十集,一直画到弘一法师一百岁。一百集画完,丰子恺就往生了。从五十岁到一百岁,他一共画了四百五十幅。
因为师父交待过,因为对师父有过承诺,所以即使在晚年遭受劫难期间丰子恺也没有停下画笔。师父已经圆寂那么多年,对师父许下的诺言依然履行不辍,这样的做弟子的心是多么感人、多么伟大!
师徒之间的缘分是需要珍惜和维护的。师父已经竭尽全力,做弟子的如果心不在焉,不进入状态,师徒怎么相应?其实,师父与弟子的每一次见面,师父的每一次说法,都是要付出很大的生命力的。
02
越了解你就会越感动
就像我们开法会,没有人规定一定要开,也没有人规定一定要我主法,之所以每一次都自觉去做,实际上都是有一种愿力在里面的。所有的苦口婆心都是因为爱护,所有的“送上门去”都是希望能结个缘。但是当我们年龄越来越大,有一个词,叫“不可逆”,身体受损到一定程度后,再想修复就很难了。真到了那时候,可能连见面都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珍惜当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为什么入室弟子不一定是学到很多?有可能你们是见证了什么,你们就更不愿意放弃你的信仰,你的信仰不是平白无故来的。所以我有时候说,如果中国的万里长城是砖头砌成的话,那么佛教的信仰就是以生命为砖而延续到今天的。祂是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以悲心、大愿、宁静、理性、慈悲为动力代代相传从而利益人间。
所以越了解,你就会越感动,越奉献,就越能体悟到佛菩萨的不容易。我们说不建寺院不知祖师辛苦,你不去实践佛法就不知道佛法的奥妙,不去拯救众生就不知道菩萨的悲愿。
作为我们,既是这世间佛法的延续者,同时也是佛法的受用者。当我们奔波在路途中时,其实早已超越名利的问题,很多时候就是为了体验我们师父是什么?
03
这个场景我一直铭记在心
我那时候跟着师父时,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多了,虽然经常要外出弘法,但师父一辈子都没有一辆自己的车。那时交通又不方便,从宁波去新昌的话要走国道,车子一开就是四、五个小时,要是从岱山出发还要摆两次渡。所以师父一路上就不喝水,往那一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入定,我们整车人的人都随着师父定了。
这时候做弟子的就很重要,不能师父坐在前面,你还在那里叽叽喳喳。师父像老佛爷一样地坐在那里,我们都静静地跟着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想想我们坐在这样一部车里,看这外面的嘈杂、喧嚣、那些行人,我们是什么心态?真的不一样的呀!特别有时候还挤公交车,我师父一辈子没有自己的一部车。过去的小中巴车空调过滤器里面都是烟味、臭味、酒味、肉味。所以那时我就发愿:哪天要给师父买一部车,让师父拥有自己的一部车。
那时候常常我们是坐公交车,坐着公交车视觉更广,坐在车上透着窗看着外面,我往往只坐半个位子,尽量把多一点的空间让给师父坐。
所以,师父讲的话为什么我会铭记在心?在这样的场景下,师父看着窗外说:“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车窗外的人,明明都在苦中,但又有哪一个是有信仰的啊?所以我师父在公交车站等车也都不坐的,站着走走,让你们看一下僧宝形象也好的。
看不到你就不会去思考这位老和尚是干什么的?出家人为什么要剃头、要穿袈裟,跟普通的人不一样?他不是身体的不一样,也不是服装的不一样,而是思想的不一样,这个思想、这个三观能拯救他自己和众生。出家人本身就是人间的一面旗帜,代表的是文明的一个高度。
04
重复思考和解读师父曾经带着我见证和体会的一切
我现在也是一样,我做的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在重复思考和解读师父曾经带着我见证和体会的一切。
这种传承的力量时刻提醒我们必须安住在法性中。出家人就是处在道的状态中,六根都摄,时刻充电。哪怕睁开眼,放眼看世界也是充满了悲怀。
所以,师徒的关系既然建立了,徒弟好好修,会成为师父的一根充电线。否则,师父就是多了一根线的拖累。多收一个徒弟就多一条线,这条线是拖累,还是你们牵动师父?如果你们是氢气球,那师父就被你们牵动了往上拎;倘若你们是沙袋,你们这根线就拉着师父往下坠,就是这样子的。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往期精选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咒一念,可以消无量罪业(转发功德无量)
【修行法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教化众生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妙音
恭逢药师佛圣诞,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疾苦、增福增慧、国泰民安!(作何善恶成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