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怎样“许愿”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灵隐寺 2024-03-19

临近年终,常常会在灵隐寺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后台收到这样的问题:

  • 怎样许愿才更容易实现,更容易得到菩萨保佑?

  • 我在灵隐寺许了愿,现在也实现了,是不是一定要去灵隐寺还愿?

  • 还愿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如果准备少了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 前年许愿时说最晚今年一定会去还愿,现在因为疫情的缘故,无法按时前来,佛菩萨会不会怪罪于我?

  • ……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用两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佛法对“许愿”与“还愿”的看法。



很多“信佛人”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或有所希求时,就会到寺院向佛菩萨“许愿”,求佛菩萨加持庇佑,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如求财、求子、求姻缘、求事业、求平安、求健康长寿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许愿”以后,佛菩萨有没有给我们加持呢?究竟如何“许愿”,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呢?


谈到“许愿”,其实与中国民间的多神信仰有关。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与中国本土信仰相融合,一般的民众并不完全了解佛菩萨是什么,佛法讲的是什么,而是将佛菩萨当成神灵来信仰、来祈求,就有了向佛菩萨“许愿”、“还愿”之事。



佛法认为,鬼神也是众生之一,也会有种种贪欲习气。就像一般人求人办事一样,事情办好了,要带着礼物去答谢,不然神明可能会不高兴。所以很多人就许诺一旦愿望成真,就修庙、造像等等,来“还愿”报答佛菩萨。但其实佛菩萨大慈大悲,发愿救度一切众生,又岂会是凡夫心所理解的那样狭隘呢?


因此,我们需要明白:无论有没有“许愿”,佛菩萨都在加持庇佑着我们。


佛菩萨的法身清净广大,周遍十方,无处不在。佛菩萨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凡夫的烦恼心与佛菩萨的清净法身不相应,就如电波不在一个波段上,所以即使佛在眼前,我们也见不到。



而诸佛菩萨为利益、圆满众生,发无量的清净大愿,但凡众生有一丝善心、一点正念,佛菩萨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加持庇佑我们、救助我们。甚至在我们因为烦恼习气,起种种恶念、做种种恶业时,佛菩萨也在以不同的因缘身份加持我们,以免我们继续做恶。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不管我们有没有“许愿”,十方诸佛都不曾放弃我们,就像母亲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是很多时候,孩子不想母亲,不肯听母亲的话,佛菩萨的加持我们感应不到而已。



其实在佛教中,“发愿”一词更为常见,其指向也比掺杂了民间信仰的“许愿”更加明确,用途也更为广泛。发愿,是我想要去做什么;许愿,则是我想要得到什么结果。前者是在因上而言,后者是求果相。许愿是把希望寄托于神秘的外力保佑,而发愿是策发自己内心的力量,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实践,靠自己的努力。佛法不讲“许愿”,而是倡导“发愿”。


过去诸佛菩萨在初发心时都有发愿,并且贯穿修行始终,直至成佛,如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等;而历代祖师也各有发愿,且有不少发愿文流传于世,如《怡山发愿文》等。


应当知道,我们平常所“许”之愿,往往与诸佛菩萨、历代祖师所发的专为利益众生、圆成菩提的愿不同,而每多关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与佛法引导众生发愿的初衷是存在一定距离的。



虽然如此,如同前面所分析的那样,诸佛菩萨无时无刻不在悯念众生,即便是“许愿”,也还是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既然佛菩萨一直在加持众生,同样是愿,为什么我们所“许”的愿有的实现了,有的却没有呢?


其实,所谓“许愿”,就是于生活中有所求,我们所求的要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符合因果规律,不能凭空祈求。比如,每年高考之前,一些家长会求佛菩萨加持,孩子能考得好,考上重点大学,或者考多少分以上等等。但如果这个孩子正常发挥也就考200多分,我们向佛菩萨“许愿”让孩子考到600多分,这个愿通常是不会实现的,“还愿”建再大的寺院都没有用,因为世间之事,需要因缘条件具备才能做成,佛菩萨并不能帮我们违背因果规律。


此外,“许”的是不善的愿,比如希望竞争对手倒霉,自己通过违法的手段获得钱财、地位等等,这些是不会实现的。这些不善愿,带来的都是恶业,是让我们受苦的因,佛菩萨怜悯一切众生,要度众生离苦得乐,怎么可能帮众生造恶业?



佛菩萨于众生无所求。我们“许”的愿,实现也好,未实现也好,都是佛菩萨观众生得度因缘,在随缘化度众生。所有的目的,或培植善根,或积累福德善缘,都是为了让众生更好地悟入佛道,修行解脱。


那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呢?总的来讲,发善的、与佛菩萨清净心相应的愿求,会容易实现,更容易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反之,不善的愿求佛菩萨不会加持,并且这个愿求不能违背因果规律。


如果想要“许愿”更快地实现,自己也要多做善行、善业,有善因善缘,才会有善果。佛菩萨的加持是助缘,并不是像交易一样,佛菩萨给我们想要的,我们再“还愿”给佛菩萨什么好处。在佛教中,“许愿”不如发愿、行愿,依教奉行,才最容易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杭州灵隐寺庚子年的第一碗腊八粥
藏识|杭州灵隐寺腊八粥秘方给你 在家也能做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
藏识|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

☀巡觅
巡觅|三到飞来峰,千年造像
巡觅|灵隐四季 听禅问道
巡觅|因缘际会 恭敬礼佛
巡觅|寻觅梦谢亭 果然在顶峰

☀学处学处|演大教 说华严——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的第一讲
学处|浅谈八正道对人生的意义(上)
学处|浅谈八正道对人生的意义(下)
学处|娑婆、极乐都如梦,修行还有什么意义?

☀观照观照|惜福,2020我为惜福做的事
观照|培福,2021我发愿种福田
观照|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观照|才说腊八 今又月半 寸阴当惜莫散漫

开示开示|虚云老和尚:克七取证选佛场
开示|虚云老和尚解七开示:一句话头参到开悟为期
开示|印光法师腊八开示:释迦佛成道之日 亦是我等成道之日
开示|印光大师素食建议:食素人宜多吃面

物语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物语|腊梅——开年气新 摇芸动尘

☀常识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从八相成道看佛陀一生
常识|寺院出食时,为何要用小刀和小手取饭粒
常识|佛陀讲经说法的重要精舍

☀素食素食|小寒一餐抗抗寒
素食|冬养三九 食素三宝
素食|私人订制一碗粥
素食|天寒地冻素火锅

☀分享分享|三个忘记
分享|惜食 · 惜福
分享|共同的志愿
分享|腊八福到 欢喜粥到

☀赏析赏析|明末画僧陈贤《十六罗汉图册》
赏析|吴越国佛教艺术之美
赏析|犍陀罗石雕:悉达多太子苦行头像
赏析|宋代佛画艺术
☀历史历史|后汉最著名的两位译经家:安世高与支娄迦谶
历史|后汉其他译家与初期译经特点
历史|灵隐腊八习俗的传承
历史|汉地最初的佛教信仰

☀阅读阅读|《格言联璧》㉑——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阅读|《格言联璧》㉒——断恶修善 广积阴德
阅读|名家笔下的腊八粥
阅读|从十六首古诗词看古人如何过腊八节

☀故事故事|重温释尊成道经过(上):伽耶山中的修行者
故事|重温释尊成道经过(中):降伏魔军与魔女
故事|重温释尊成道经过(下):明星出时 成等正觉故事|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编辑|妙声
摄影|一叶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