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藏法会|无尽的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

灵隐寺 2024-03-19

九华山——地藏菩萨像

地藏菩萨,誓愿弘深,以十方诸佛国土,作为自己成熟众生的国土,分身尘刹,利乐有情。其示现于中国的道场,则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的九华山。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山岩顶如九子团聚之概。唐代诗人李太白有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九华山中,有九十九峰,其中十王峰最高,海拔一千二百四十多米,其余诸峰罗列,怪石峭壁,苍翠峥嵘。山中有五溪山色,莲峰云海,舒潭印月,碧桃瀑布,东崖宴坐,平岗积雪,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九子泉声,天桂仙棕等十境,尤其引人入胜。


山中寺院百余座,其中最著名的是祇园寺,百岁宫,甘露寺,东岩寺等四大丛林,皆以化城寺为中心。化城寺在化城峰上,是唐代诸葛节等为金地藏改建。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振锡九华

佛陀灭度后一千五百年,地藏菩萨降迹新罗国,为新罗国王子,名金乔觉,二十岁出家,法名地藏比丘。他曾感叹道:儒家六经遍布天下,道家三清法术高明,但只有佛门第一义谛与我心意相合。于是,他舍弃尊贵的王族身份,剃发出家,并于二十四岁那年携白犬善听,渡海西来到了大唐。弃舟登岸后,他一路行脚至安徽青阳县,见九华山的高耸入云,秀丽风光,遂结茅住止于此,岩栖涧汲,过着十分清苦的禅修生活。


当时九华山有一个长者,人称闵阁老,常发善心供养一百位出家人,一定要留一个位子等金乔觉,请他凑足一百个出家僧。金乔觉见闵阁老是一位正信的老居士,建寺时,曾请闵阁老送地,闵老个性乐善好施,且对地藏比丘,非常信敬,问要地多少?地藏答:“谨要一袈裟之地足矣。”


闵老认为一袈裟之地,所占几何?于是慷慨答允。谁知地藏比丘,撇开袈裟,竟盖尽九华山峰,闵老见地藏比丘素怀善念,见金乔觉有此神通,惊喜不已,即将九华山地,全部送出,发愿为地藏比丘护法;闵公的儿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闵公后来也出了家,礼其子为师。后人为纪念闵氏父子胁侍大师之功,在地藏菩萨像两侧为之立像,年轻比丘为道明,年老长者为闵公。


九华山地藏垂迹之闵公施地

至德初年(756),山下长老诸葛节等数人结伴登山,一路但见深山峡谷,荆棒莽莽,寂静无人。到得东崖,见岩洞内唯有金乔觉孑然一身,闭目端坐,旁边放一折足鼎,鼎中盛有少数白米掺杂观音土煮的剩饭,众长老为有如此苦修之人而肃然起敬。于是共同筹划兴建禅舍,供养地藏。不到一年时间,一座庙宇建成,金乔觉有了栖身修行之地和收留徒众常住寺内的条件,遂率其大弟子、首座僧胜瑜等僧徒,身体力行,斩荆披棘,垦荒凿渠,造水田,种谷物,劳动自给,坚持苦修。


建中二年(781),池州太守张岩因仰慕金乔觉,施舍甚厚,并奏请朝廷将“化城旧额移于该寺”。郡内官吏豪族纷纷皈依,向化城寺捐献大量财帛。金乔觉声闻遐迩,连新罗国僧众闻说,也相继渡海来华随侍。


贞元十年(794),金乔觉已九十九岁,忽召众徒告别,跏跌圆寂。相传其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嘎,群鸟哀啼,地出火光”。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世人根据佛经中“菩萨钩锁,百骸鸣矣”的记载,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从此便以金地藏称之,九华山也成为地藏菩萨道场,位列四大名山之中。



为发扬地藏孝亲报恩之宏愿,感念菩萨愍护众生之深悲,杭州灵隐寺将于农历七月二十至七月三十(8月27日至9月6日)启建辛丑地藏法会,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法会圆满之日恭逢地藏菩萨圣诞,当晚施放瑜伽焰口,仰仗三宝加持,回向累劫父母怨亲

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同登觉岸,径往莲邦!


随喜方式


1、点击进入下方链接,进入“地藏法会”小程序进行登记:

2、关注“灵隐寺”公众号,回复“地藏法会”关键字,长按并识别“地藏法会”随喜二维码,即可进入登记小程序。


咨询电话:0571-87968665。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灵隐寺大雄宝殿的国运禄位
藏识|还源去,无须更远寻——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
藏识|六月晴明翰墨香,翻晒藏经味清凉——灵隐寺传统晒经活动
藏识|这位祖师曾于灵隐寺隐姓埋名清扫茅房,直到三年后的一天……

☀巡觅
巡觅|灵隐归来勤诵经
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学处学处念佛当“深信”:信因果
学处|华严三圣之三圣圆融观
学处|念佛当“深信”:信事理
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

☀观照观照|福德与智慧:福德的培植观照|福德与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观照|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观照|福德与智慧:福慧双修的重要性

开示开示|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也会遭苦难
开示|谛闲法师:若念念在佛,即时时请佛住世
开示|虚云老和尚: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开示|谛闲法师: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②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③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①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②

物语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 应残木槿花

☀常识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佛说盂兰盆经》
常识|目犍连尊者的六种神通
常识|请职

☀素食素食|大暑时节,调身调心
素食|藕中告别夏天
素食|看不到田园里的蔬果,去菜场看看也好
素食|处暑三候禾乃登

☀分享

分享|夏长万物 皆念三宝

分享|立坚固愿

分享|得大坚固力

分享|立愿居先


☀赏析赏析|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十三世纪彩绘木雕:阿难尊者立像
赏析|华严海会善知识曼荼罗
赏析|金代彩绘木雕:大势至菩萨立像赏析|十七世纪彩绘镀金木雕地藏菩萨立像

☀历史历史|南朝的佛教文学与艺术成就
历史|汉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场“法难”
历史|孝文帝后盛极一时的北魏佛教
历史|北魏分裂后的佛教及北周武帝灭佛

☀阅读阅读|丰子恺: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阅读|丰子恺:午夜高楼
阅读|吾耄矣,斜阳剩月,能几何时,此而不言,更待何日
阅读|以贤下愚,有古人风,笔之以劝后进

☀故事

故事|“华严疏主”清凉国师的传奇一生

故事|雇工的善行

故事|生时你侬我侬,死时可一笑否

故事|大象挂缨络 罗汉应供薄


☀视频视频|稽首观音大慈悲主 一超直入妙庄严路——辛丑灵隐普陀朝山
视频|灵隐·中西素食汇
视频|造像艺术的时代传承
视频|匠心即佛心——刀手马延圣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随喜地藏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