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生时你侬我侬,死时可一笑否?

灵隐寺 2024-03-19


你浓我浓,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元·管道升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这首《我侬词》,或许也曾被其中的真切情意打动。管道升是元代著名的女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她的丈夫赵孟頫是元朝官员,也是大书法家、画家、诗人。这首词的背后是关于他们夫妻二人的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赵孟頫身在官场,外境诱惑颇多,难免欲心偶动。有一次想纳妾,但又不敢启齿,就写了一词送给夫人:“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夫人看后,内心明白,未道究竟,也填了一首词回敬,就是那首著名的《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管夫人只字未提纳妾之事,只道出两人无法分割之情谊,赵孟頫看后深受感动,遂打消此念。

赵孟頫和管道升婚结得晚,彼时赵已三十五六,管也二十有八。但二人兴趣爱好相同,感情和睦,可谓天作之合。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声名卓著。而且他为人仁厚,立身正直,当官后为政清廉,还常靠书画补贴家用。
管道升,世称 “ 管夫人 ”,亦是天资聪慧,才华横溢,翰墨辞章,无一不善。赵孟頫夸赞自己的夫人说:“不学诗而能诗,不学画而能画,得于天然者也”。
元朝仁宗皇帝很敬重赵孟頫和管夫人,曾取管道升的书法,与赵孟頫及其次子赵雍的书法用玉轴精装,钤上御印,藏于秘书监,并说:“让后世知道我朝有一家的夫妇父子都善书,这也是奇事啊!” 

在世间得一如意眷属,相契相合,本已难得。更令人羡慕的是,赵孟頫和管道升还同是修行人,更是出世间的法侣。其夫妻二人皆笃信佛法,并一起皈依中峰明本禅师。
明本禅师,号中峰,法号智觉,元代著名高僧。他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曾作《怀净土诗》一百零八首,阐扬净土思想,《净土十要(附本)》多有收录。


赵、管夫妻二人经常向明本禅师请益受教,参究佛法心要。此外,赵孟頫雅好抄写佛经,众人皆知。管道升亦曾手书《金刚经》数十卷,赠名山寺。并诚信观世音菩萨,终身执持菩萨圣号。

然而无论世出世间,生死才是大考。
“十二月间,长儿得嗽疾寒热,二月十三日竟成长往,六十之年,数千里之外,罹此荼毒,哀痛难胜。”
“虽明知幻起幻灭,不足深悲,然见道未澈,念起便哀,哭泣之余,目为之昏,吾师闻之政堪一笑耳。”
元至大四年,写给师父明本禅师的信中,赵孟頫如斯哀诉。
之后赵孟頫为亡子恭楷抄写了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作悼念并祈福。他提到:“今专为写得金刚经一卷,附便寄上,今先担其柩归湖州。伏望慈悲,与之说法转经,使得证菩提,不胜至愿。此子临终,其心不乱,念阿弥陀佛而逝,若以佛语证之,或可得往生也。”
亡子或得往生,万幸也。然而,对于赵孟頫而言,竟祸不单行。两年后,赵孟頫又痛失幼女,再度悲不能胜:
“孟頫不幸,正月廿日幼女夭亡,哀怀伤切,情无有已。虽之死生分定,去来常事,然每一念之,悲不能胜。兼老妇钟爱此女,一旦哭之,哀嚎数日,所不忍闻。”
“近写金刚经一卷,却欲寻便上衲……甚望师父一来,为亡女说法,使之超脱,伏惟仁者慈悲,惠然肯临,幸甚。”

从赵孟頫《幼女帖》中,可知赵孟頫在幼女夭亡后,也抄写了《金刚经》,希望其能够早日往生。
然而,对他的考验还没结束。几年后,爱妻管道升竟也撒手而去。
“孟頫得旨南还,何图病妻道卒,哀痛之极,不如无生。酷暑长途,三千里护柩来归,与死为邻。年过耳顺,罹此茶毒。”
虽畴昔蒙师教诲,到此亦打不过,盖是平生得老妻之助正卅年,一旦丧之,岂特失左右而已耶!哀痛之极,如何可言!”
《尘事帖》又载:
“五月十日老妻忌辰,一如前议,命千江庵主主持,了普度一事。只作一昼夜,日诵《法华》,夜施十灯十斛,兼三时宣礼法华忏法。”

接连面对儿女、爱妻之死,即使长年研习佛法,晓知世事无常,生死皆为幻灭,可是赵孟頫依旧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
但他终究是修学佛法之人,不同世俗。即使遭遇如此,亦少怨尤,且反省自己“见道未澈”,“到此亦打不过”。并写经请法,诵经施灯礼忏等,为做功德。
赵孟頫还不遗余力书写明本禅师《怀净土诗》一百零八首并作跋:“《怀净土诗》者,中峰和上之所作也。诗凡一百八首,取素珠之一周也。予尝为书其全稿矣。兹特采其要者,再为书之。悯群生之迷涂,道佛境之极乐,及其成功,一也。”
赵孟頫在去世前半个月,写给中峰明本禅师的最后一封信《疮痍帖》中,终于勘破生死,言道“固是无可深悲,但人情世端自不能已耳”,“人谁无死,如空华然”。

至治二年 ,赵孟頫病逝,享年六十九岁。逝世之日,仍观书作字,谈笑如常,至黄昏,逝于吴兴。后与管夫人合葬于德清县千秋乡东衡山。 

杭州灵隐寺每年结夏安居期间都组织僧众诵读《八十华严》,为期三个月。以此诵经功德,回向

生者增福延寿,消灾免难;

殁者往生净土,莲品高增。

更祈

世界和平,灾疫消灭。

法轮常转,佛日增辉。

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

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


随喜法会者可长按下方二维码,在线登记随喜祈福,或前往杭州灵隐寺客堂办理登记(客堂咨询电话:0571-87968665)。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五月十六 道济禅师(济公)圆寂日——如今收拾归来 依旧水连天碧
藏识|灵隐寺大雄宝殿的国运禄位
藏识|还源去,无须更远寻——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
藏识|六月晴明翰墨香,翻晒藏经味清凉——灵隐寺传统晒经活动

☀巡觅
巡觅|灵隐归来勤诵经
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学处学处|华严三圣之毗卢遮那佛
学处|念佛当“深信”:信佛言——释迦无诳语,弥陀无虚愿,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
学处|华严三圣之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
学处|念佛当“深信”:信因果——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何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

☀观照观照|学佛的人,深信因果
观照|学佛的人,精勤修学
观照|势不可使尽 福不可受尽 规矩不可行尽 好语不可说尽
观照|福德与智慧:圆满无上之福

开示开示|谛闲法师:念西方佛即念十方佛
开示|太虚大师:佛之大悲,非由谋自我发展所引起之贪爱可比
开示|谛闲法师:若生从糊涂来,死随糊涂去,如何是好
开示|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也会遭苦难?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①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②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③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①

物语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常识常识|无限的慈悲:慈悲的意义
常识|无限的慈悲:慈悲的种类和重要性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是施无畏者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

☀素食素食|初伏天,炎炎夏日清凉素
素食|天气这么热,一起吃素吧
素食|大暑时节,调身调心
素食|藕中告别夏天

☀分享分享|供花四悟
分享|夏长万物 皆念三宝
分享|立坚固愿分享|得大坚固力

☀赏析赏析|杭州佛学院艺术院学僧观音三十三化像
赏析|南宋张即之楷书《华严经》残册
赏析|辽代造像的唐宋之美
赏析|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十三世纪彩绘木雕:阿难尊者立像

☀历史历史|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二教的论辩
历史|南朝的佛教文学与艺术成就历史|汉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场“法难”
历史|孝文帝后盛极一时的北魏佛教

☀阅读阅读|丰子恺:送考
阅读|丰子恺: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阅读|丰子恺:午夜高楼
阅读|吾耄矣,斜阳剩月,能几何时,此而不言,更待何日

☀故事

故事|印光大师:晒经得读净土文,发愿念佛往西方

故事|雇工的善行

故事|毒蛇供金

故事|“华严疏主”清凉国师的传奇一生


☀视频视频|灵隐七叶树花盛开——华开便见祖师面 叶布还惊帝网张
视频|稽首观音大慈悲主 一超直入妙庄严路——辛丑灵隐普陀朝山
视频|灵隐·中西素食汇
视频|造像艺术的时代传承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随喜华严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