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方日记接力之22: 我是快递从业者

秋水长天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0-08-24
来自专辑
方方读者日记



题图:松花江畔天主教堂。(由作者提供,摄影:关关)
我想,纵然亲历者很少能洞彻历史的大局,但他们描绘的细节也足以让千百年后的我们触摸到那段历史的脉搏。他们的观念未必能与我们的相契合,但他们的欢乐和恐惧,我们仍能感同身受。


我是快递从业者


文/秋水长天

我对在武汉发生的疫情真正重视的时候,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九了(2020年1月23日)。

我已久不看电视,定时收看新闻联播早已被偶尔阅读澎湃新闻取代。还能翻看的电视节目无非就剩下纪录片频道中与动物有关的那些故事,虽然重复,但也不觉无聊,起码那些家伙的行为或叫声,还很真实。

之前报端偶有消息传来,也不过是不明肺炎“可防可控”,“没有证据表明人传人”;央视报道武汉警方训诫文亮医生的新闻,在我知道时早已成了旧闻。

但是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早晨醒来翻手机,突然看到上午十点武汉封城的消息。我大吃一惊。揉眼细看,没错,是停掉航空、铁路、公路、航运、地铁等所有公共交通工具。

我是经历过非典的人。那年疫情已起的三四月间,我还飞去海南旅游。等到我们从琼岛回来,那里的省长已经到北京出任市长,卫生部长也已黯然下台。即便这样,当时京广、之后全国各地都没施行这么严厉的隔离措施。

我摇醒妻说,出大事了!

后来国内开始每天报告疫情、病例直线攀升,直至今天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成为疫区,近200万人感染,其震惊程度都没有初闻武汉封城时那么强烈。

与方方老师的60篇日记不同的是,在疫情正盛的一二月间,在黑云压城前途未明的至暗时刻,我写下的是七首诗,记录这一切。

与方方老师的60篇日记相同的是,我的着眼点也是在小人物、边缘人和弱者,我把悲悯、同情、眼泪都留给了他们。

撷取几个片段如下:


我们都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春节


祸起疑蝙蝠,佳节幸豕猪。
飞禽谈色变,海产远庖厨。
小啜无珍馔,三餐尽果蔬。
重责堪谁负,薄禄用有余。
旧友归不见,新冠日未除。
(2020.01.30)


2月6日深夜,李医生离开

悲思难掩是今晨,荆楚已失吹哨人。
遗惠万民承训诫,肯轻一命勇拾薪。
大媒大咖群寂寂,小民小号意深深。
怜他不肯评一语,听我激愤半呻吟。
(2020.02.07)


2月中旬,疫情发展迅猛,小区都实行硬隔离,凭证出入,快递小哥作业不停,但是服务起来更加艰难了:


四门紧闭出入难,邻里相逢止寒暄。
十有九人谈疠疫,百无一药治新冠。
窃喜平台单能下,悠然室内饱三餐。
此情此景君须记,镇日无休投递员。

(2020.02.11)


随后,湖北电影制片厂常凯老师及被新冠夺去生命,其遗书也见诸报端。这样的事件,如管中窥豹,怎一个悲字了得?

封城值岁末,疫讯满荆乡。
撤宴除夕夜,执勺素藕汤。
所缺形与色,且喜盛而康。
辞年祝寿享,共此灯烛光。
倏忽只一日,亲疾入膏肓。
七步成医院,平地起方舱。
哀哀不得者,窄窄惟一床。
已送父母去,相继姊弟亡。
所剩唯妻子,天涯各一方。
闻听常家事,痛彻我心肠。
楚疫一何厉,千家祀此殇。
老杜有三别,未能与此当!
(2020.02.17)


继护士柳帆去世后,更多的医护人员倒下的消息传来。医者尚不可医,又奈普通人何?

停箸思常凯,挥毫祭柳帆。
都云医者苦,谁解患家难。
入院疑相染,宅家未可安。
欲哭还无泪,深夜倚栏杆。
(2020.02. 21)


我没有读过方方老师的书。除了这次的封城日记,我也没看过方方老师的几篇文章。但是我认识方方老师,是从多年前的“方柳之争”。虽然争论的结果如何不得而知,或者就谈不上是争论,但是看了澎湃新闻的采访,顺道读了那个获鲁奖作者的几首诗,从此相信方方老师的人品是不错的。直到这次从朋友圈看到大家转发的“方方日记”,看到方方老师在这次疫情中发声,才有了更多对这个已经六十五岁的老人的理解。

时至今日,这六十篇方方日记,我仍没有读全。但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就这一句宣言,我们就知道方方老师是什么样的人,为谁而写。

“正直的人,不需要前呼后拥,一个人站在那里,就是千军万马”,就这一句评价,我们就知道人民站在哪边,为谁喝彩。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那日读完这日记的终篇,看了文后方方老师从前的视频,百感交集。耳边仿佛一直回荡着铮铮誓言,雄壮又悲情:“设若有人想轻松勾掉这一笔,我想那也绝不可能。我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写,也要把他们写上历史的耻辱柱。”

那些在方方老师的微博下咒骂她的人,有认认真真读过她几篇日记吗?

方方老师的日记虽然终止了,可是读者们在这里继续接起了她的棒。接力者中有商人,有老师,有保安,有记者,有学生,有老人,甚至还有13岁在念初一的孩子。大家普普通通,形形色色。但是,秉持与方方先生类似的价值观。

今天,作为一个快递从业者,我秋水长天愿接过九零后荞麦这一棒。

我是七零后,现居吉林,九十年代的中专生,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基层快递企业做一名管理者,喜欢中国古诗文、历史,也研究点经济学。在这次疫情中,虽然“千家闭户,长街空旷,不似从前”(注:引自《八声甘州》),但是快递业却是一天没停,克服各种困难尽量满足客户需求,保证了百姓在城市按下“暂停键”时,实物流转的动脉不断。当时北方天寒地冻,佳节客尽归乡,只有我们的员工,一天接一天,一件接一件地在派送,在“一罩难求”之际,货物源源不断进来,客户期待的电话一遍遍打来,快递员分身乏术,那种焦虑甚至是可用悲壮形容的。

说到方方日记的意义,我突然想起了我的母亲。

母亲今年八十二了, 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38年出生于鲁东农村,抗战胜利时她八岁,日军败退前在村里扫荡的事她都有记忆。解放后,母亲断断续续上了五年小学,在经历了土改、建立新中国、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困难时期之后,为了能不饿肚子,在1963年春天,她和父亲怀抱只有八个月大的孩子——我的大哥,来到了东北。在那里生活了十六年,养育了四个孩子,为了能给下一代争取个更好的前途,在改革开放后,又举家乔迁长白山西麓的这个小城。从此,母亲就生活在这里,直到今天。而我就是那个最小的孩子。
 
在母亲八十岁那年,她用了将近九个月时间,写成了一本回忆录,取名为《我的平凡一生》(已为地方志馆收藏)。很多人既惊叹于她是怎么做到的,又不解一个八十岁的农村老太太为什么要做,以及这么做的意义。

我在为母亲的回忆录写“跋”的时候,引用《哈佛中国史》主编卜正民先生的话写道:“纵然亲历者很少能洞彻历史的大局,但他们描绘的细节也足以让千百年后的我们触摸到那段历史的脉搏。他们的观念未必能与我们的相契合,但他们的欢乐和恐惧,我们仍能感同身受。”

我想,母亲的回忆录意义在此,而方方日记意义也在此。

我在吉林祝方方老师安好。

【作者简介】秋水长天:七零后。坐标吉林。快递从业者,文学爱好者,方方日记读者。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方方日记接力之21: 关心1%的人,做一个世界的水手
方方日记接力之20: 我要把方方日记讲给学生听

方方:我的书跟国家之间没有张力
硅谷一线医生战疫日记(12)经历风雨,方见彩虹
菊子:美国东北部抗疫日记(14):狼烟四起
饶蕾:纽约疫情日记(8):太阳还会升起(4月10日)

方方日记接力:再见了,武汉日记   爱这烟火的人世  让我缺角的一天继续完整  守住自己的良知   在汉口祭武汉的你们   物是,人非   无比漫长的春天   武汉中心医院家属的心路历程    母亲,留在了2020年立春这一天  清明节给天上的白衣天使唱首歌    方方说的真话,他们不爱听     为一切平凡而善良的人说话    请派个神枪手来开炮    2020,我的大江大海    生命中的摆渡人    我和方方老师的四次遇见    我从未喊过武汉加油   我躲过了两次疫情,却无法不去直面恐惧     我是保安    

方方武汉日记:1月25日 1月27日 1月28日 1月29日 1月30日 2月8日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4日   2月15日   2月18日  2月19日  2月20日   2月21日   2月22日  2月23日   2月24日  2月25日   2月28日   2月29日  3月4日   3月8日   3月10日  3月11日  3月12日   3月13日   3月14日   3月15日  3月16日  3月17日  3月18日   3月19日  3月20日  3月21日  3月22日  3月23日 3月24日 二湘手记


世界疫情: 美国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纽约   方丽娜:欧洲  澳洲

硅谷医生战役系列:战疫开始  美国的春天何时到来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世纪大疫 乍暖还寒最难息 与死神的较量 环球同此凉热 纽约!纽约!

菊子美东北疫情系列:疫情河东河西  建方舱   缝口罩  小留 守护人 小米加步枪 民以食为天 危机中的街坊邻里 长歌当哭

饶蕾纽约疫情系列:  按下暂停键  疫情在升级  哈佛校长确诊 拐点何时到来  纽约硬仗  一线的呼唤


关注二湘空间收看更多好文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