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菊子:美国东北部抗疫日记(14):狼烟四起

空间作者 二湘的六维空间 2020-08-24
来自专辑
菊子专栏


作者旧照

我们现在就在静静地熬。时而心急如焚,时而百无聊赖,但是,拐点还没有到,我们还不知道结局如何,不敢想入非非,也不敢轻举妄动。菊子美东北疫情系列:疫情河东河西  美国开始建方舱   缝口罩  留守校园的小留 守护我们的守护人 小米加步枪 民以食为天  危机中的邻居 长歌当哭 灵丹妙药 宁静的战壕 拯救生命 复活节祈愿 

菊子东北部疫情日记持续更新中,《狂流》连载明天继续。


美国东北部抗疫日记(14):狼烟四起
文/菊子



1.   狼烟四起


武汉已经谨慎地打开大门,正常生活慢慢地回来了。家人在江滩漫步,江畔的大楼上,从前闪烁着的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昨天晚上,他们注意到,现在又加上了“世界加油“。


这个“世界”,就包括我们。今天是4月13日。一个月前的3月13日是星期五,那一天,我最后一次去办公室,最后一次去商店。从那以后,我们就在家上班,居家隔离,再也没有四处正常行动。


这是麻州今天的统计数字:

确诊人数:28,163

死亡人数:957

•4,502次新测试,总计126,551次。

•1,296例新病例,总计28,163例。

•113例新死亡,总计957例。


一个多月了,麻州还没有进入拐点。NPR网站上预计麻州的拐点是4月27日,还有整整两个星期,在全美属于最落后的州。我们都有些不耐烦了。


这个疫情有点不讲道理。我们这里有全美国甚至全世界最好的医院,结果他们自己纷纷中招,不公平。而且,感觉上麻州比美国很多州都提前进入状态,为什么华盛顿州拐点了,加州拐点了,就连困难深重的纽约州也拐点了,我们这里还要等两个星期。


图一. 模型预测马赛诸塞州日均每100,000居民中死亡人数。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二. 模型测康涅狄格州日均每100,000居民亡人数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三. 模型预测纽约州日均每100,000居民中死亡人数。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电脑编程里,有一种顺序是先进先出(FIFO, First In, First Out)。我们麻州倒霉,遵守的是另一个顺序,先进后出(FILO, First in, Last Out)。


三月初,黎女士跑回国内,掀起轩然大波,麻州也被她所在的渤健BioGen公司早早拖入战备状态。华人早早自我隔离,并关注着州里的测试、统计和媒体跟踪。结果,麻州疫情依然落后。


忧心忡忡、心急如焚的华人家长们总结出了这么多条理由:

1. 居家令发布晚,执行不严。

2. 旅行管制不够。

3. 离纽约太近,近期回来的人多。

4. 离欧洲近,旅游/交流的人多。

5. 医疗水平高,世界各地带病来治疗的多。

6. 医疗系统防护不足。

7. 大学城。

8. 波士顿人口密集。

9. 低收入人群多。

10. 会议中心,体育场馆/赛事多。

11. 公共交通发达。

12. 气候适宜病毒传播。

13. 对老年公寓的防范不到位。

14. 检测慢。

15. 口罩戴得比较晚。


我还觉得,老天爷也跟我们过不去。周末不像个周末,哪里也不能去,周一却还是像周一,要上班。天气很糟糕,一大早就狂风暴雨,手机上发了好多警报:风速大,下午或晚上会停电。星期天还是春光明媚,遍地鲜花,星期一就雷霆震怒,大树连根拔起,大约13万人停电。


图四. 暴风席卷过后景象。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饶是这样,麻州还在焦头烂额之中,盼望着重建家园,和……复工。纽约州长库莫召集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宾夕法尼亚、罗德岛几个东部州一起行动,成立地区咨询委员会,协调疫情结束后如何复工的问题。大概是看着麻州州长单枪匹马斗得可怜,一个推特,库莫把麻州州长查理·贝克也拉了进来。


眼下我们还看不了那么远。家里有学生的,心里清楚,娃们直接玩到放假了。


说到麻州疫情,黎女士的故事让波士顿在新冠战役中异军突起,如今拉下帷幕。4月12日的《纽约时报》认真梳理了这个故事。


2月26-27日,渤健(Biogen)制药公司在波士顿举行精英医疗会议。其实,就在他们开会时,新冠病毒已经在他们中间默默传播,很多其他一些公司已经明智地取消了国际旅行和会议。疫情在中国肆虐,但尚未宣布为全球大流行病。根据《泰晤士报》汇编的数据,在会议前的星期五2月21日,美国只有30例确诊病例。公司有些高管来自德国、瑞士和意大利,当时,意大利只有20例已知病例。


大约175位高管聚集在俯瞰波士顿港的长码头万豪酒店享用自助晚餐和鸡尾酒,之后,又登上载满乘客的飞机飞往美国其他州,将病毒传到了田纳西州、印第安纳州和新泽西州等至少六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和三个国家。当地公共卫生官员对此毫无察觉。


渤健会议是美国流行病学家称为Covid-19的“超级传播事件”的最早例子之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渤健这个病例群是在顶级医疗专业人员会议上发生的,他们的工作是与疾病作斗争,而不是传播疾病。


这次疫情一时在中文媒体中掀起轩然大波,是因为37岁的华裔生物统计学家黎洁(音译)。她曾在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小组工作,级别不够高,无法参加公司的领导会议,但是她的老板去了,而且后来还到办公室来了。她感到发冷,咳嗽和疼痛,于是叫了一辆救护车并接受了冠状病毒测试。但在收到结果之前,她预订了飞往北京的航班,与丈夫和儿子一起登上飞机,撇下了他们的房子、一辆白色宝马和他们在美国15年生活所积攒的一切家当。


国航和北京疾病控制官员上月表示,黎女士服用药物来掩饰自己的症状,并向飞机上的空姐透露了她的健康状况。北京顺义公安分局以涉嫌“妨碍传染病防治罪”对她进行立案侦查,据报道,这种犯罪被判处最高七年徒刑。


目前看来,渤健所有99名在麻州的生病员工,加上外州那些《纽约时报》联系上了的渤健员工和与他们有过接触的人,全部已经康复。除了被解雇的黎女士外,所有人都恢复了工作。


太可惜了,黎女士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我从一开始,就相信黎女士既需要承担道德责任,又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对她来说,这毕竟是一场飞来横祸,她这样的反应,英语里叫膝盖的本能反应(knee jerk reaction),过早起跑(jumped the gun),这次瘟疫,就是要人们按兵不动、“佛系”抗疫,宅在家里,装死服输,安安静静地耐心熬过这段艰难时光。


我们现在就在静静地熬。时而心急如焚,时而百无聊赖,但是,拐点还没有到,我们还不知道结局如何,不敢想入非非,也不敢轻举妄动。


图五.  黎回家几周了,卫生部门的一封信仍然贴在她家的门上。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2. 战时状态


我们有个小读书群,群里有几位作家和编剧。从一开始,大家就注意到,这个病毒,编出了无数惊人情节,常人编出来的剧本,都被它一一改写。


很多企业和公司都改为在家工作。音乐家们和儿童在网上开音乐会。大企业纷纷变成了兵工厂,制造抗疫战场上严重短缺的武器——口罩、防护衣和呼吸机。


普通老百姓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东跑西颠的美国人基本上蹲在家里,无数的飞机、火车、汽车和卡车停在车库里,素来繁忙的天空、城市街道和公路,第一次享受到了空旷和寂静。我们也不再簇拥在无数的大商场和Mall,什么都可以从网上购买。


这一个月,我都是从Instacart上面买菜。我还从微信群里买过口罩,事先把钱装好放在车后箱,开到约好的地点,取口罩时,由卖方打开车后盖,一手取钱,一手放口罩,双方并不接触。


我的一位朋友,从商店买好葱以后,仔细切好了,然后用小塑料袋一袋一袋装起来,一看就是要打持久战的架势。她正好住在南方,让我想起《飘》里面郝思嘉被迫挖土豆充饥时发的誓言:“上帝作证,我再也不要挨饿了!”



图六. 朋友将买来的葱切好装袋。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华人爱买房子,我也有朋友做房地产,网上本来已经可以看到很多房子的信息,疫情发生以后,为了减少人与人的接触,参观房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摩肩接踵了,更多的内容在网上进行,网上看好了,差不多就成交了。


东北枪爷居然还在网上买枪,人家还给送到门口了。



图七. 送枪上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NN有一篇报道,举了几个例子,描述美国各地一些企业正在改变经营方式,以图在疫情期间维持生计。

1. 摄影师转向阳台肖像(Porchraits)


还在三月的时候,纽约布鲁克林的摄影师杰瑞米·柯亨就通过摄影,结识了对面楼上可爱的姑娘,被瘟疫肆虐下的纽约城,突然展现了自己浪漫、美好的本性,让人们看见了希望。



图八. 隔离时期的爱情故事。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九. 接上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除了浪漫,艺术家们还需要生存。25岁的摄影师艾米莉·麦卡特尼(Emily McCartney)说,冠状病毒流行之后,她决定留在德克萨斯州的家中。之前,她就已经在Instagram等平台上销售艺术品和商品,现在,因为大家都在保持距离,减少庆祝活动,没有人需要她的艺术和摄影服务。网上销售成了她从摄影中赚钱的唯一途径。

艾米莉参与了“前廊项目”(Front Porch Project),这个项目是由全国各地的摄影师组织起来的,目的是通过拍摄“肖像”来支持慈善事业。他们通过拍摄照片,记录在冠状病毒期间留在家里的美国家庭。麦卡特尼说,到目前为止,她已经拍摄了108多种不同的门廊,她称之为Porchraits (阳台肖像,porch: 阳台,portraits: 肖像)。“我拍摄照片,捕捉我们社区成员的爱、勇气和灵魂。这是历史上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的时代,我觉得,用最真实的方式了解他们的身份和我们正在经历的工作是我的职责。”

不过,光靠在网上销售照片还是无法维生的。所以,她还在家里的牧场干活,挣钱贴补用度。


2. 举办虚拟课堂和生日聚会


现年45岁的迈克尔·纳波利塔诺(Michael Napolitano)经营着位于新泽西州的家族企业,专门从事幼儿教育音乐课程和活动。疫情开始后,公司被迫解散所有员工,不再租赁办公室,并且还准备向政府申请抗灾救济。

公司无法上课了,只好更改网站和广告,转型为一家“全虚拟公司”。他们通过Zoom等平台上开设虚拟课程和生日聚会,略赚一二。纳波利塔诺说:“我们的虚拟课堂和生日聚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盈利。”人们还是更喜欢面对面的联系,对Zoom上的课程和生日派对还不太习惯。不过,总算有人在印度孟买预订了一场生日聚会。

迈克尔的公司还开始在Facebook Live上提供免费的每日广播。目前,每个直播班级的视频观看率大概有1000次。

3. 出售美术手工用品


位于洛杉矶的Viridian Art,平常在当地各种学校的室内和校园内教授艺术课。但是,新冠流行之后,学校纷纷转向远程学习,所有艺术学校的课程突然停止了。

公司所有人之一、现年35岁的布朗恩·伯克(Bronwyn Birk)告诉CNN,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收入来源。公司关闭一天后,工作室决定在网上开办一些核心艺术课,同时还开始销售美术工具包和活动包。目前,这家小型企业已经能够通过它的数字产品维持业务发展。3月的后两个星期,公司还提供了免费和捐赠类的课程,以“回馈忠实的客户和新客户”。

伯克说,所有学费,加上出售美术用品和活动包的收入,希望能够支付两个工作室的账单和租金。

伯克还希望走向数字化,使公司的业务覆盖全球的更多受众,即使企业在疫情结束重新复工以后,也不希望Viridian Art公司完全回到从前那种传统的艺术工作室经营方式。

4. 远程医疗


有些医生在办公室关闭以后,开始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纽约牙医鲁宾·科恩(Ruben Cohen)博士一个多月前关掉了自己的诊所。他说,他们这些医生无法帮助到那些牙疼、胸痛、呼吸急促的患者,感到很难过。这些患者并没有突然消失,他们还是在生病,但他们担心会因为去急诊中心或急诊室而感染Covid-19,不敢来看医生。

科恩与附近的医学专家合作,创建了“纽约医生线上家访”(Virtual House Call Docs NYC),不管患者有什么需求,他们都可以进行远程治疗。他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短信和电子邮件与患者交流。这些医生收取的费用,与面对面诊治的费用相同。

科恩医生说,很多患者都要求打折,并且推迟支付自付的那一部分费用,因此他们还需要与患者合作,这样一方面从经济上帮助患者,另一方面又保证自己能够维持生计,支付必须马上支付的费用。他预计医生们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收入水平。

5. 健身直播


就连健身工作室也正在转向在线平台。华盛顿特区的瑜伽教练菲斯·亨特(Faith Hunter)于3月中旬关闭了她的工作室,然后,马上开始在Instagram和YouTube上直播免费的瑜伽和冥想课程。

像大多数经营与客户面对面的业务的企业一样,亨特说工作室的收入有所下降。但是她仍然能够通过在线课程赚取收入,而且,她还说,就算世界从冠状病毒中恢复过来以后,仍然存在巨大机会继续拓展网络业务。

6. 高档餐厅供应盒饭


除了CNN,其他很多媒体还报道了如LV, Dior, Chanel等高档名牌公司制作口罩、防护衣,GM、Tesla等汽车转产制造呼吸机等故事。

这场瘟疫还改变了整个餐饮业和其他相关服务业,其广度和深度目前还无法估量。纽约灾情严重,但纽约承诺为所有需要食物的市民提供一日三餐,提供这些餐饮食品的,有普通餐厅,也有从前以高档和小众为自豪的米其林餐厅。我觉得,米其林星级餐厅“放下架子”做盒饭,很有象征意义。

世界上最好的餐馆之一已经变成了汤厨房,以帮助在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为医护人员和纽约人提供食物。

4月3日,拥有三颗米其林星的麦迪逊公园11号(Madison Park)宣布,它将与非盈利组织ReThink合作,ReThink从杂货店和餐馆获取多余的食物,再由麦迪逊公园11号将这些食品加工和包装成即食餐点。

这些餐点供应两类人,一类是医护人员和其他战斗抗疫最前线的其他工作人员,另一类是平常就依靠食物银行(food bank)和施粥站(soup kitcken)提供食物的社区,由于担忧COVID-19,很多食物银行和施粥站都关闭了。
 
麦迪逊公园11号的老板兼厨师丹尼尔·汉姆(Daniel Humm)说,他的团队由12名厨师,每天要制作约1000顿饭,并希望将其日产量提高到3,000顿。每顿饭的制作成本是5到6美元。


图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菊子:武汉人,燕园学子,北美码农,个人微信公号“菊说八道”。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饶蕾:纽约疫情日记(8):太阳还会升起(4月10日)

硅谷一线医生战疫日记(10):复活节期待浴火重生

菊子:美国东北部抗疫日记(12):复活节祈愿

二湘:《狂流》第二十章 我们结婚吧

《狂流》: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夏至的梅里雪山》: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更多:彩虹之上的火车  年少读方方  分裂的朋友圈 遗忘武汉 李文亮医生 

纪念纽约蓝蓝: 哭兰兰   纽约再无兰兰  幽兰在人间   美好的灵魂

世界疫情: 美国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纽约  韦敏:澳洲   方丽娜:欧洲

硅谷医生战役系列:战疫开始  美国的春天何时到来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乍暖还寒时最难息  与死神的较量  环球同此凉热  纽约!纽约!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春寒依旧料峭 复活节期待浴火重生

菊子美东北疫情系列:疫情河东河西  美国开始建方舱   缝口罩  留守校园的小留 守护我们的守护人 民以食为天 危机中的街坊邻里 长歌当哭 灵丹妙药 宁静的战壕 拯救生命 复活节祈愿

饶蕾纽约疫情系列:  按下暂停键  疫情在升级  哈佛校长确诊  拐点何时到来 纽约的硬仗 一线的呼唤 太阳还会升起


关注“二湘的六维空间”收看更多好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