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京、沪、深、成、杭等城市招聘表现可圈可点,经济复苏速度可期。
疫情蔓延之下,各城市经济与产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衡量各城市复苏情况,下文将利用网络公开资料对重点城市的招聘情况和求职压力进行了系统梳理,从而找出哪些城市用工需求依然保持在高位?哪些城市招聘工资居于前列?涨幅最为突出?哪些城市求职压力最大?房地产行业表现如何?哪些城市经济复苏速度可能较快?01
春节后招聘端、投递端逐渐复苏,但简历投递数量仍不及去年同期1/4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春节后招聘岗位数同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春节后第一周招聘职位数同比去年同期下降72%,招聘量急剧下滑;但随着湖北以外地区疫情控制效果的显现,多城出台了复工复产的举措,复工第二周、第三周企业招聘职位数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同比去年同期降幅分别为62%、57%,降幅进一步收窄。相信随着复工的推进,向好趋势会继续延续。
与企业招聘降幅相比,求职者简历投递降幅更大,复工第一周简历投递数量仅为去年同期的17%,降幅高达83%,较企业招聘职位的降幅高出11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疫情影响之下,相比企业招聘需求而言,个人求职意愿的恢复相对更慢。即使多城提出大力支持复工背景之下,第二周、第三周简历投递数量同比降幅分别为80%、76%,周收窄幅度仅有3~4个百分点,远低于企业招聘职位数量的复苏速度。总的来看,春节后招聘数量和简历投递数量均逐渐上升,但由于应聘数量明显较少,以复工第三周为例,简历投递数量仅为去年同期的24%,使得目前竞聘压力较全年同期显著下滑。
02
成都用工需求最为旺盛,京、杭、深用工需求略有下滑
疫情对于各城市经济与产业产生极大影响,用工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衡量各城市用工需求变化情况,本节根据网络公开数据对春节后第三周招聘职位数量与2019年下半年平均招聘职位数量进行对比,得出各城市的招聘需求指数。总的来看,城市用工需求差异巨大,需求指数从48.3-100.5之间不等,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类是与去年下半年用工需求相差不大的城市,需求指数均在100左右,分别是成都、上海、广州、北京、杭州、深圳。其中拔得头筹的是成都,需求指数高达100.5,超过北上广深一线四城。百度迁徙数据也显示,春节后两周成都人口净流入量仅次于北、上、深三城,居于第4位,较去年同期上升了一个位次,就复工率来看,成都也是除了东北的长春、哈尔滨、大连、沈阳4个城市之外,复工率最高的一二线城市,春节后2周累计复工率就高达45%。上海和广州略低于成都,但用工需求也呈上升趋势,需求指数均为100.4。以上海为例,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保增长的压力较大,支持复工的态度也比较明确,企业招聘需求依然较为旺盛。相比之下,北京、杭州、深圳用工需求小幅下跌,需求指数均低于100,相比而言,疫情管理较为严格的深圳,复工进程明显慢于其余三个一线城市,根据百度迁徙大数据得出的春节后2周内其流动人口的返工率仅有30%(详见《从一二线流动人口返城情况,看城市经济复建预期》),远低于北、上、广三城,招聘需求指数在一线四城中居于末位也是理所当然。第二类是受影响相对较轻的城市,需求指数处于65-80之间,涉及14个城市。从区域上来看,这些城市集中在长三角区域,典型如苏州、南京、宁波等城市,这类城市经济基础好、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但城市应对疫情管理较为严格,企业复工滞缓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政府管理上的影响,这类影响随着疫情逐渐消退,企业的招聘需将很快恢复至正常水平。第三类是受到严重影响的城市,需求指数低于65,涉及城市多达30个。这类城市或是近些年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典型如长春、西宁、济南,或是由于疫情较为严重,典型如武汉、西安、南昌、合肥、郑州等城市。无论是经济因素引起,还是疫情因素加剧,城市的招聘需求大幅下滑,并且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这类城市招聘需求的“断层”短时间内无法恢复。
03
北京工资均值和涨幅均居首位,封城影响下武汉人力成本上涨10%
招聘工资水平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城市的复苏情况。工资涨幅高反映出城市复苏情况较好,劳动力供不应求态势显著。值得关注的城市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遥遥领先的城市。从工资水平上来看,北、上、深、杭居于前4位,工资均值均超万元/月,其中北京蝉联榜首,工资均值增至14767元/月,涨幅高达11.7%,也是所有城市中涨幅最为突出的城市。至于上海、广州、深圳三个一线来说,返工率最低、经济实力强的深圳工资涨幅最高,达10%,其次是返工率较深圳稍高的上海,工资涨幅为7%;而广州由于经济实力不及沪、深两城,工资增幅不突出,仅有3%。从一线四城的工资涨幅就可以看出,疫情影响下部分城市返工率低导致的用工荒使得城市平均工资有明显的上升。 第二类是工资涨幅较为突出的城市。除去工资涨幅遥遥领先的北京,涨幅较高的是无锡、武汉、 西安三城,工资涨幅均超10%,三城均是用工需求受到明显影响的城市,需求指数均在65以下。但三城或受疫情严重影响(西安、武汉),或受城市管控严苛(无锡)的影响,三城流动人口返工率较低,不及26%,劳动力的供不应求使得工资水平也有明显的增长。尤其是武汉,由于处于疫情的中心,劳动力缺口较大,使得招聘工资水平上涨10%。 第三类是用工需求比较旺盛的城市,譬如成都、杭州。但两城工资涨幅确不甚突出,仅有3%。这与2城的返工情况有极大关联,百度迁徙数据显示,复春节后两周成都的复工率是除了东北四城之外最高的,较充裕的劳动力使得成都劳务市场供求两端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因此工资涨幅相对平稳;至于杭州,受流动人口管控较严的影响,春节前2周杭州的复工率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基本处于垫底水平,仅有19%,但是杭州后期通过“包机包车包专列”这类神操作来弥补之前失去的两周,员工到岗率大幅提升,劳务两端的供求关系日趋均衡,因此工资涨幅不似深圳那样极端。
04
北京求职压力最大,杭州后来追赶之势最强
在疫情的影响之下,招聘端和求职端数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进而也影响了求职压力。我们采用岗位竞争指数来衡量这种求职压力。总的来看,竞争指数呈现逐周上升之势,岗位竞争指数由第一周的7.8升至第三周的11.1,竞争压力明显增加,但较去年同期的18.2依然下降了近四成,求职压力不及去年同期。
分城市来看,北京的竞争压力最大,竞争指数高达28.4,稳居一二线城市首位,是第二位城市成都竞争指数的2倍。即使从周度变化情况来看,北京也是竞争压力增速最快的城市,竞争指数环比增加了5.8,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京的城市地位以及相对宽松的城市管控所致。成都堪称今年的“黑马城市”,竞争指数仅次于北京,高达14.2,并且竞争指数环比增幅也高达3.6,仅次于北京、贵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成都疫情相对较轻、企业复工受影响相对较小,使得成都复工率和复工规模名列前茅,成为除北京之外,第二个出现堵车的城市。竞争指数居于第三位的城市是东北老工业城市沈阳,竞争指数为13.9,虽然竞争压力环比第二周呈增加之势,但排名却较第二周下降了一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沈阳疫情较轻,复工居于先发优势,但是考虑到沈阳近期经济发展疲软,自身有着内在的问题,先发优势很有可能被赶超。另外三个东北城市长春、哈尔滨、大连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排名环比上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疫情相对严重的哈尔滨,排名下降最为显著,下降了6个位次,与太原一样均是排名降幅最大的城市。除北京之外,经济水平相当的上海和深圳情况各异。上海城市管控相对适度,复工率相对较高,求职竞争指数相对较高,为13.6,排在第4位,与第二周排名持平;深圳由于城市管控较严,返工率相对低,竞争指数为11.5,排在第8位,排序较第二周还下降了2个位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深圳劳动力短缺的局面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这与上节中深圳工资增幅的数据相互印证。杭州我们上文也提到,由于前两周城市管控严格,复工率较低,使得求职竞得压力较小,但近期通过一系列包机包车操作,劳动力严重供不应求的居民有所好缓解,第三周求职竞争指数增至7.5,排名提升了6个位次。
05
房地产行业表现更加积极,市场回温之下房地产行业竞争压力将持续增强
尽管疫情对于招聘市场的供求两端产生了不利影响,但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招聘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向好之势。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表现更为积极。网络公开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居于2020年春节后第三周十大热门行业排行首位,竞争指数为18.3,较平均竞争指数高出7.2,就平均招聘薪资来看,高达9877元/月,排在十大热门行业第四位,仅次于基金/证券/期货/投资、IT服务、计算机软件三个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行业还处于寒冬之际,房地产行业就率先开展行业自救,积极拓展线上销售业务。从复工第三周商品住宅成交数据来看,各能级城市成交备案数据继续回升,一线四城第三周成交面积均环比回升,二线城市多数城市也已恢复网签,南京更是突破10万平方米,八成热点三四线城市环比大涨,线上购房销售成果逐渐显现(详见全国新房市场周报)。整体呈现回升之势已经显现,并且随着房企中介线下业务的重新展开,未来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招聘市场还会进一步打开。06
京、沪、深、成、杭等城市招聘表现可圈可点,经济复苏速度可期
总的来看,疫情对于各城市的招聘端和求职端影响巨大,但随着复工复产的大力推进,春节后招聘端和求职端均呈复苏之势。由于各城市在岗位需求、工资水平和涨幅、岗位竞争方面表现不一,我们综合考虑各城市在这三方面的相关数据,选出经济复苏更快的城市。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且涨幅较大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从工资水平上来看,北、上、深居于前3位,工资均值均超万元/月,其中北京蝉联榜首,也是所有城市中涨幅最为突出的城市。至于上海和深圳,返工率最低、经济实力强的深圳工资涨幅最高,达10%,其次是返工率较深圳稍高的上海,工资涨幅为7%,良好的经济基础为这些城市快速复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类,用工需求较旺盛的城市,如成都、杭州。成都需求指数高达100.5,居于一二线城市首位。同时春节后两周成都人口净流入量仅次于北、上、深三城,居于第4位;同时由于成都疫情相对较轻、企业复工受影响相对较小,使得成都复工率和复工规模名列前茅;另外,成都的竞争指数也名列前茅,仅次于北京,也是除北京之外,第二个出现堵车的城市,城市经济快速复苏也是大概率事件。杭州的上升趋势也值得关注。虽然受流动人口管控较严的影响,春节前2周杭州的复工率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基本处于垫底水平,仅有19%,但是杭州后期通过“包机包车包专列”这类神操作来弥补之前失去的两周,员工到岗率大幅提升,经济复苏速度也十分可期。综合考量之下,经济实力较强的京、沪、深三城,抢得复工先机的成都和追赶之势显著的杭州,经济发展速度有望先一步走上快车道。
排版 / C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