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0→1 !从一面墙到一扇窗,这个挑战不一般!

微尚工作室 陕西师范大学 2023-09-06


点击观看微视频

《从一面墙到一扇窗》


3月29日,消息传来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本科生高强正在吃晚饭。手机突然震个不停,点开微信群,被接二连三的“恭喜”“泪目”“一等奖”蹭蹭刷屏。他停下筷子,深吸一口气,屏幕往上滑,点开“获奖名单”链接——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陕西师范大学,《从一面墙到一扇窗:农村宣传画如何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基于4省4市12村的调研》项目,一等奖!“觉得不真实,不敢相信”,高强一时间有点恍惚。


  凝聚星火 点燃前行“指明灯”

2019年,高强第一次参与“双创”项目,没包袱,有冲劲儿,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时候真的很有信心,想当然地以为在火车上推行一种食品没有什么难度。”然而,没有考虑到政策、资源、受众等多重因素,项目无疾而终。几个月后,第二个项目也没能逃脱相似命运,但他并不甘心,“两个项目都‘砸’在手里,太失败了!心里焦急,很想找个选题再试试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出点成果来。”


“同学们,农村宣传画是展示乡村文化的一个窗口……”大二一堂传播学课上,朱尉老师提到的农村宣传画,忽然敲醒了正陷入苦闷中的高强。高强把“宣传画”默默记在心上,查看相关文献资料、观摩以往“挑战杯”获奖项目、咨询指导老师朱尉。“宣传画这条路可以走下去……”,他反复推敲,一步步确信这是一个可挖掘的“宝贝疙瘩”。


有了选题,高强下一步开始招兵买马组建团队。“双创之星”、科协副主席张晓莹,大二就成功发表学术论文的周文强,当年获得政府见习资格的唯一本科生任军霞……高强的目光锁定了本学院这三位科创或实践达人,外加新闻与传播学院韩美玲、历史文化学院杨子润这两位早有耳闻的佼佼者。高强把他的设想向每人诉说一遍,双眼闪烁光芒,言语充满希望。这样恳切真挚的“邀请函”,没有人拒绝。


“我们不是因为是朋友才组合,而是因为组合在一起才成为朋友。”来自3个学院的6名同学基于共同的兴趣聚合,优势互补,很快打成一片。巧合的是,他们的家乡广东、上海、山东和他们求学的“第二故乡”陕西,在地图上连起来组成一个四边形,正好在祖国的华南、华东、华北、西北地区。


出于科学和便利的双重考虑,项目的调研地应运而生——广东省中山市、上海市、山东省临沂市、陕西省西安市。此后3年,他们周末或寒暑假的很多时光,是在这4省4市的12个村庄度过的。其中,包括凭借宣传画火起来的“网红文旅村”山东东头村,有被誉为“农民画之乡”的陕西户县,有宣传画风格温婉细腻的上海新张村……

  迎难而上 坐热科研“冷板凳”

暑假,三伏天,带上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录音笔、晴雨伞,团队出发了。可最心焦的,并不是炎热的天气,“队里没有陕西人,听不懂关中话。在西安周边几个村调研的时候,村民一开口,大家就没辙了。”他们常常一句话反复问好几遍,拿着问卷挨个字读给村民听。更受挫的是,大部分村民对调查似乎没什么兴趣。


队员们有点“蔫”,直到在户县,一位蹲在路边的老大爷,意外地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他耐心地带我们在村里参观宣传画,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讲画上的内容,讲村庄的历史。老人的热忱点燃了我们继续下去的信心。”他们一遍遍听采回来的录音,听不懂的向陕西同学请教。录音里的话很多、很碎,他们总结了好几万字,广东人周文强还趁机学会了一句地道的“你组撒尼”(意为:你做啥呢)。



冬天,大清早6点天还没亮,张晓莹和任军霞揣着推荐信,急吼吼赶上开往高新区政府的早班车,单程需要将近两小时。这是他们第一次访谈政府工作人员,“街道办工作人员热心周到地配合、鼓励我们……现在想来还是很温暖。”



一次次调研之后,他们收获了一堆堆让人“头大”的数据。进入数据分析阶段,需要一定的社会学和统计学知识,他们只能边学边做。高强用一整个暑假读完了《社会研究方法》一书,“我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读过,对社会学的研究流程才有了初步了解。”看书、查文献、上网课、寻求各专业老师帮助,恶补SPSS、Gooseeker等软件操作方法,在书籍里“拓荒”,团队把能用上的方法都用遍了。


2020年校赛前的寒假,是撰写调研报告的“攻坚期”,高强传文件、通语音、打视频,跟着老师改了近10稿。腊月二十九,团队成员和朱尉老师开线上会,陪姐姐去医院就诊的张晓莹在忙碌间歇,找到僻静处,戴上耳机进入了线上会议室。



闯进省赛后,“看到很多优秀项目,大家心里打起了鼓,也感到了竞争的压力。”,“一定要做出来!越是这时候越要专心做好自己。”课余时间,大家常常“驻扎”在老师的办公室,和老师一起精雕细琢PPT里的每一张图片,报告里的每一个标点、一个措辞、一个小标题……项目报告前后共打磨了40多稿。


  奔赴乡村 传承熠熠“红烛心”


“乡村里绘有一幅幅宣传画的文化墙,是平面的、实体的,实际上它可以变成一扇立体的、通透的窗,透过这扇窗,村外人能够看到村里的文化景象,将乡村振兴的新鲜面貌展示出去。”3月下旬,离国赛仅剩一周时间,雁塔校区崇鋈楼智慧教室里,团队成员身着宣传画文化衫,一遍遍演练着国赛答辩的一招一式,“越往后干劲儿越足!”



受疫情影响,国赛几经推迟,从冬天等到春天,最终于3月26日至28日在线上进行。项目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聚焦乡村文化振兴,一举拿下全国一等奖。

隔天喜讯传来,6位同学和指导老师朱尉绷了3年的心弦刚松下不久,又一次颤抖起来,这一次,是为了努力奋斗的师大人。耗时3年,246幅宣传画,3528份问卷,数十万字访谈记录,团队从承载农村宣传画的“一面墙”出发,走向田间地头,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与村民、村干部促膝而谈;辗转街道办、区政府,与工作人员探讨交流;自主研发数字宣传画平台,让农村文化“走出去”,让农民有机会在线上为自己的家乡代言,努力打开乡村文化振兴的“一扇窗”,“只有发现真问题,作出真分析,才能提出真对策。”


“从寒假社会实践到‘大创’再到‘挑战杯’,最初没想过能走这么远。现在看来,项目在对策建议和数据分析方法上,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它远非完美,但依然是我们最可爱的‘孩子’。”在高强和队友们看来,走完这次也许并不完美的科研之旅,就是最完美的青春体验。



一回回山穷水尽时的探索,一次次公众场合的磨练,让初生的牛犊蜕变得从容自信,让他们从“遇事不知怎么走”向“面临难事不再怕”更近了一步,让他们与未来继续过一种探索的人生再次“确认了眼神”。


过了暮春,天马上热起来了,看着几个马上要毕业的孩子,朱尉有些不舍,眼里尽是期待,“这几个娃真诚、热情、有韧劲儿,对科研专注、对农业农村有感情。当这几支‘红烛’走上讲台,一定会带领更多青少年走进乡村,去感受这个社会和时代。脚下的热土,就是最生动的‘大思政’课堂。”

微尚工作室

陕西师范大学

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 周 健 张奎水

编辑/ 刘书芳

视频/  巍  李公男

责任编辑/ 张 莹


投稿邮箱

weshare2013@qq.com

xinmeiti@snnu.edu.cn


©版权归微尚工作室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



大家都在看




上新啦!我的师大!

你的口罩“靠谱”吗?看这里→

14亿的你和我,都是参与者!

39门优质课程上线!超实用学习“大礼包”,快接住!

@师大人,这件事与你息息相关!


师大·风采




西部红烛精神 丨 校风学风 丨 我心中的大学 丨 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丨 1960年5月7日 丨 青春告白祖国丨 青春为祖国歌唱 丨 去师大旅行 丨 好想你 丨 新区搬迁十四载 丨 我在!故我书 丨  师大爱情故事 丨 陕师姑娘 丨 陕师男生 丨 师大人的歌 丨  丨 师大十二时辰 丨 师大24小时 陕西师范·大雪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PPT模板


师大·人物



(排名不分先后)


 师大学人    霍松林  房喻| 迟铎章竹君傅钢善李玉虎 郑哲民  红柯 刘学智陈锦屏丨邢向东刘生良于赓哲王双怀郝亮亮杨清源韩钢田大宪朱文斐陈亚芍胡曦明

 先生的书房    甘枝茂  胡安顺张懋镕南长森尤西林林乐昌王晖裴亚莉

 教授的实验室   王喆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