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临终时,一定要断除对“我”的执著!

索达吉堪布 国际佛学网 2023-05-16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

            第五节课


全文分七:

一、宣说前行法;

二、正行修持菩提心;

三、恶缘转为菩提道用;

四、归结终生之行持;

五、修心圆满之标准;

六、修心之誓言;

七、修心之学处。


甲四、(归结终生之行持):


【这五力可以说是总集了所有修心的教法。那么,依照这一教法,在临终之时的诀窍又是怎样的呢?】


活着的时候应该修持的五种窍诀,我们已经讲完了。在临死时,作为一名大乘修行人,又该怎样把握自己呢?


【大乘死教言五力重威仪】


临死时的教言,也是上面所讲的“五力”,它与活着时修持的五力内容相同,只不过是顺序略有变动而已。


颂词的意思是:我们应于临终前,在自己的各种威仪中,贯彻这五种力的修持。


第三、要依靠破斥力来修持。正是对自己的珍惜以及执著之念,才使我们在过去饱受了无量无边的痛苦。如果现在还不弃离这种心念,就不但不会有任何快乐,而且还会像这样因为珍爱自己的这副身体而继续受苦。


其实,一旦我们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所谓的身心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执为我的理由。既然我们已经通达了这一切,就应当抛弃我执,并安住于这一境界;


这里的破斥力与前面讲的意思基本相同,即是说,在临终时一定要断除对“我”的执著。


每个人无始以来,都执著于有一个“我”,正是由于对它的贪执不舍、呵护备至,才让我们饱受了无量痛苦,一直沉溺在轮回当中无法解脱。如果临死时还执迷不悟,始终耽著于“我的安乐”、“我的解脱”、“我的成就”,不舍得扔掉这个“我”,这样快乐不仅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还将因此而遭受更大、更剧烈的痛苦。


其实,每个人最关心、最在乎的“我”,如果以胜义理论观察,这个“我”究竟存在于何处呢?《入行论•智慧品》中曾用了很多方法来寻找“我”,结果都是无功而返、徒劳无获;《中观宝鬘论》在“五蕴”上锲而不舍地再三分析,最终也不得不承认:所谓的“我”,实在是一点一滴都不存在。


既然清楚地了知了这点,我们就应该毅然决然地抛弃我执,安住于无我的境界中。当然,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明白道理后就想一下子把我执抛得无影无踪,这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私自利的心就能慢慢消退、减轻,利他的心也会逐渐生起、增长,如同前几天所说的那样,弯曲的木条是可以想办法绷直的。


学院有些堪布、活佛以及修行人,现在每天除了利益众生、弘扬佛法以外,几乎看不到他们在为自己做些什么,然而想当年他们乍到学院时,我执也是非常深重,跟我们某些道友没什么差别,正是依靠大乘菩提心的论典,自我对治、自我调伏后,我执才慢慢减少,利他的念头才慢慢生起来的。


既然菩提心有这么大的改造力,我们现在又听了这么好的菩提心修法,我想再过五六年,大家自私自利的念头肯定会减少,那时将不会像现在一样,念念都是“我怎样才能发财”、“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别人对我的印象很好”、“我怎样才能拥有权势,令他人对我不敢小觑”了。


如今很多净土宗的修行人,我认为有偏于小乘的发展趋势,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念佛时想的都是:“我一定要好好念佛,这样等我死的时候,阿弥陀佛肯定会来接我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一定很快乐,去了以后,我就不用天天受儿媳妇的气了……”这种想法类似于世间学生用功苦读,就是为了到美国留学一样,很多人念佛的目的,仅仅为了自己的快乐,除了这个之外,众生的利益根本没有想过。


其实,净土宗是大乘法门,既然是大乘,就必定要有菩提心,否则往生的资粮就不可能圆满。修密法也同样如此,倘若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即使发愿:“我一定要即身成就,到时生活美满、拥有神通,并且成为整个世界上唯一的国王。”那也只是痴人说梦而已,这种自私自利的大圆满、自私自利的净土宗,与大乘佛法是格格不入的。


我们现在只有依靠菩提心的教言,才能将相续中的“弯木”绷直过来,真正地开启大乘解脱之门。



第四、要依靠引发力来修持。就是要再三地以猛烈的意愿提醒自己:即使我已经处于中阴状态,也必须修持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


前面已经讲了,引发力就是指强烈的愿望。


我们在临死时,应当猛厉地意念:“我肯定快要死了,既然如此,贪恋这个世间又有什么用呢?现在我别无所求,唯一只有一个愿望:当我在中阴界时,能够修持菩提心!当我转生来世时,能够忆念菩提心!生生世世,永远不离菩提心!”若能在这种心态下安详而逝,肯定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第五、要依靠串习力来修持。就是要回忆自己以往修持两种菩提心的方法,并按此进行修习。


这里讲的是串习力,也就是当我们临死时,应当尽量忆念起自己以前串习过菩提心(利益众生、令众生获得佛果),并依此再三修持。反过来说,假如自己身体强壮时,从来没有修过菩提心,临死前就算想临时抱佛脚,可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敬摘录《修心七要》讲义



猜您还喜欢这些


1.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1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3.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5. 金刚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温馨提示:公众号后台,不是留言区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