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落探访VOL.15 | 巴里埃姆峡谷的「桶形住居」

HUFUJII Lab. 胡藤井研究室 2023-08-30


2021年是东京大学开启『世界聚落研究』的第50年,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同名系列文章。『世界聚落数据资料库』也将同步公开,带您穿越时空,探访聚落经典。谨以此纪念这项跨越半个世纪的宏大事业,向所有曾经参与聚落调查与研究并作出杰出贡献的研究者致敬。




20世纪30年代中期,人们在新几内亚西部高地上发现了人类文明的痕迹。当时,一名飞行员驾驶飞机从高地上空飞过,偶然瞥见了一缕炊烟从地上升起,这才确定了在这片高地上有人生活。 整个新几内亚岛如今分属两个国家,东部(东经141°以东)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领地,西部则为印度尼西亚国领地。本期我们介绍的聚落位于新几内亚西部高地的巴里埃姆(Baliem)峡谷中,这里的人口最为稠密,约有20万人,大多居住于中心城市瓦梅纳(Wamena)里。除瓦梅纳城以外,巴里埃姆峡谷中另有原始聚落30余处,其住民均是达尼人(Dani)。

^ 达尼人

^ The Dani


巴里埃姆峡谷的海拔高达1500多米,超过了疟蚊传播疟疾的高度极限,同时又不影响甘薯和芋头的生产,因此作为人类的居住地而言,这个高度在该区域是最理想不过的。 该区域的住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男性住居与女性住居是相互分开的,它们相对独立,有些甚至相距了百米以上。这种居住方式形成了当地住居的复合形式,在这种特殊形态的聚落里,男性们一起过集体生活,女性则各自拥有自己独立的住居。 有意思的是,巴里埃姆峡谷至今仍处于新石器时代。 


探访地点: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西-巴里埃姆峡谷探访时间:1991年探访者:藤井明、及川清昭、太田浩史、南泰裕、今井公太郎



01

巴里埃姆峡谷的桶形住居

达尼人的复合型住居

Barrel Houses in Baliem ValleyThe Dani's Compound Dwellings


达尼族的住居是一种圆桶形的复合型住居,其名为霍那伊(honay)。这些住居通常面向聚落的中心广场排列,其中,男性的住居最为高大,位于住居群的最深处,其余的都是女性的住居。这些住居周围都围合有严密的木栏,其目的是为防止圈养的家猪逃走。


^ 复合型住居霍那伊
^ The  Compound dwelling honay^ 聚落 Elagima中,霍那伊和厨房围绕矩形   广场排列,最深处大的建筑就是男性的住栋
^ In settlement Elagima,honays and kitchens are    arranged around a rectangular square.The building in    the deepest part is the male dwelling.


达尼族实行一夫多妻制,男性在度过幼儿期后就会立刻被集中到男性的住居里,他们将在那里度过一生的集体生活。女性和幼儿则生活在女性住居里。公共厨房面向广场,内部井然有序,炉灶等间隔地摆放在那里。聚落中还有专门用来做蒸饭的小屋。猪圈位于广场的背后。在男性的住居附近一定还有葫芦架。


^ 男性的住栋外貌
^ The appearance of male dwellings


住居内部有两层。一层是起居室,中央有炉灶,炉灶的四角有4根通天柱,柱子上方搭有架子以干燥劈柴等等,墙上挂有用猪的下腭骨做成的装饰。为了御寒,达尼族人会把猪油抹在身上,但即便如此,到了夜间仍是相当寒冷。炉灶就是为了夜间取暖用的。


^ 男性的住栋一层起居室,中央为炉灶

^ The first floor of the male dwelling is a living room,

    on the center of which stands a stove.


二层楼板的角上有一个勉强可以通过一人的孔洞,通过这个孔洞可以上下传递东西。二层的内部是卧室,竹席铺在圆木上,再在其上铺满稻草。二层除了在中央有从一层通上来的通天柱之外,家具或卧具等物品一概没有。


^ 通往二层的孔^ This small hole connects the first floor with the     second floor
 ^ 男性的住栋平面图 ^ The plan of the male dwelling
男性的住居和女性的住居其构造是一致的。首先,将圆木用石斧劈成板材;其次,在地面上挖出浅的环形沟,在沟里注入水使土质变松软,再将刚劈好的板材插入已经松软的土里,为防止出现缝隙,一般插入两层板材,然后沿板材的内外两侧用细木等箍紧,再用藤条固定住板材和木箍。制作的要领与做桶一致。用圆木作楼板,正好可以搭在上下两处环绕的木箍上;最后,铺上二层的楼面,盖上用树枝编织成的圆锥形屋顶。支撑屋顶重量的不是那4根通天柱而是板材的墙壁。

^ 建设中的住居
^ Dwellings under construction
男性的住居和女性的住居其构造是一致的。我们调查的男性住居里共有26人共同生活,据说睡觉时,大家两脚均朝向通天柱方向而呈放射状。
^ 女性的住栋外貌^ The appearance of male dwellings

^ 聚落 Elagima 总平面图^ The plan of settlement Elagima
虽然近年来货币经济不断地渗透到达尼族社会,但是以猪为本位的传统价值观依然存在,石斧也依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里的男性把用葫芦做的火利姆(holim)挂在下身前,女性则是在腰间挂蓑衣一件,头上挂一个万能的网袋,这个网袋里无所不装,从甘薯到小孩,甚至小猪仔。

02

内包型的住居

达尼人的女性住居

The Surrounded Residence

Dani‘s Female Dwellings


女性的卧室、厨房以及猪圈的一体化住居是变形后的达尼族复合型住居。

 

从巴里埃姆峡谷上空眺望,地面上甘薯田一望无际。水路穿插于垄沟之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复合型住居就静静地掩映在田地一角的树林里。黑普巴(Hepuba)是位于瓦梅那以南10km,巴里埃姆峡谷南部的聚落。


^ 俯瞰聚落 Hepuba^ The overlooking of the settlement Hepuba




^ 聚落 Hepuba的复合型住居总平面图^ The general plan of the  settlement     Hepuba 


这里的男性的住居一如既往地占据了复合型住居的重要位置,有意思的是女性的住居。原本女性的住居是圆形的独立的住居,但在这里它们与厨房和猪圈一体化,形成了一个特别细长的住居。圆形的住居和人字形屋顶的住居合二为一,外形上靠近男性住居一侧的山墙变成了半圆形。


^ 女性的住栋平面图^ The plan of female dwellings


^ 广场的两侧是女性的住栋,最深处是男性的住栋^ On both sides of the square are dwellings for women,    and the deepest part are dwellings for men.

^ 女性的住栋外貌^ The appearance of male dwellings


走进住居内部,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圆形住居原封不动地被内包在里面。圆形住居的屋顶即使是在室内也是铺盖得整整齐齐。这就意味着圆形住居是首先被建成的,而长方形的部分则在其后。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墙壁的构造也不尽相同,圆形部分是将板材如桶状竖向排列,而长方形部分则是外侧板材竖向布置,内侧板材横向布置,在他们之间填充干草作隔热材料。圆形部分的内部与普通的女性住居完全相同,一层是有炉灶的起居室,二层是卧室,同样在地板的一侧铺满了柔软的青草。厨房部分兼做起居室,与猪圈之间有一道矮墙,住居的端部有供猪使用的出入口。内包住居长达30m。这个峡谷里存在着不可思议的几何学。


^ 女性的住栋起居室(住栋的深处是猪圈)^ Women’s living room in the dwelling (the deepest     part of the dwelling is a pigsty)


^ 被女性住栋内包的住栋^ The dwelling is surrounded by the female dwelling



END


往期回顾


「建筑文化」

未来已来|建筑学将何去何从?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轻安课程·回顾︱愿每个人都有能力重新建构自己心中的庭园


「聚落探访」

聚落探访VOL.14 | 墨西卡利岛上的「符号之城」

聚落探访VOL.13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神灵之家」

聚落探访VOL.12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两性住居」

聚落探访VOL.11| | 印尼群岛上的「三界住居」

聚落探访VOL.10| | 印尼群岛上的「船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9|西非「一夫多妻制度的复合型住居」

聚落探访VOL.8|喜马拉雅山上的「小宇宙」

聚落探访VOL.7|两河流域的「线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6|沙漠边缘「风之聚落」聚落探访VOL.5|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聚落探访VOL.4|撒哈拉北部的「璀璨之珠」聚落探访VOL.3|地中海西岸的「精灵之塔」聚落探访VOL.2|1972年·阿尔贝罗贝洛聚落探访VOL.1 |1972年·圣托里尼岛


「建筑家」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下)|让建筑有趣些吧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中)|文学是灵感的缪斯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上)|聚落是创作的源泉

建筑家 小嶋一浩 Kazuhiro Kojima|未能赴约的探访

建筑家 山本理显 Riken Yamamoto|遥望聚落的彼岸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B座1606,610041

1606, Tower B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