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家马金萍:夜饮白鹿洞书院

文学沙龙 文学沙龙 2023-09-03

随  笔

夜饮白鹿洞书院马金萍

上图:1、在白鹿洞书院的教室里   2、与秀溪大哥在白鹿洞书院的先贤书院门口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作为一个文化人,来九江,这个书院是不能不去的。但我的第一次来九江,由于行色匆匆,这个书院还真就没有去上。所以非常懊丧和遗憾。因此,这一次来,别的地方能不能游玩上,都在其次,无论如何,这个书院是必须得去的。

      由于去白鹿书院的那天上午,我们先去了东林寺和西林寺。所以白鹿洞书院上午就没去上,安排到下午去了。为什么先去了东林寺和西林寺呢?据说,西林寺就是苏东坡创作千古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西林壁所在。所以,上午就先到那儿看了看。从东、西林寺看庐山,视觉效果跟别处看果然又不一样。那个角度所呈现出的庐山的幽美俊秀又有了别一种味道。我们走进东林寺的时候,东林寺正在搞扩建,寺院内到处都是石灰瓦砾,暴土扬尘,已经没有了寺庙的庄严与清静。其实,山在不在高,有文化内涵则名;庙不在大,有庄严净土则灵。现在的中国寺庙,已经很少有庄严净土的地方了。几乎所有的寺庙都成了敛钱的场所和游客们游览的所在。因此,寺庙那种地方,也只能是“一走一过,看看而已”。

      中午,我们回到秀溪大哥他们自己办的一个小书院,名曰“采桑书院”。这个名叫“采桑书院”的小书院,其实就是秀溪大哥在九江的家,只不过秀溪大哥喜欢呼朋引类,交游四方,他家便成了朋友们喝茶聊天,谈佛论道的一个聚会场所,所以他便给自己的居所起了这么个名字,并在门楣上刻一牌匾,以示正名。中午回到采桑书院简单吃了口饭,饭后竟然还睡了一小觉。起床后都快三点了,这才开车去白鹿洞书院、

      说起这个白鹿洞书院,在中国,大凡念过一点书的人,都应该知道它的大名的。它不但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而且还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以及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后又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以及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中国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派“程朱理学”就是从这儿奠定它的基础的。由于庐山是著名的人文圣山,而白鹿洞书院又位于庐山五老峰的南麓,因此,这白鹿洞书院也就成为了一处世界闻名的文化景观了。

      对于这个书院,我没有详细考证过,据说,它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的“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由中央政府于京都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和庐山市)时,重建此书院,并亲自登台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皇上赐额及御书,一时间白鹿洞书院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间中国最重要的一个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我们到达白鹿洞书院的时候,都已经是下午的四点多钟了。这种地方本来游客就少,再加上已经是这个时间了,因此,除了在书院里做旅游纪念品生意的小贩和在那里画写生的几个学生,已经没有游人了。这个坐落在山洼里的书院,就显得非常寂静和空寥。

      书院的前面有一条山泉溪水汇成的小河,河水淙淙,在寂静中吟唱着千年不变的旋律。河两岸到处都是参天的古树和叫不上名的花草。对岸有一条长长的江西进士榜,榜单上开列着历朝历代出生在江西的秀才进士们的名字,由于名字太多,无法详查,仅就目力所及,我估计差不多能有几万人。江西这地方确实是物华天宝,地杰人灵。进士榜前面,有几处供有人休憩的石桌石凳,坐在那里听着淙淙的流水,回想着先哲们在此读书写字,解构人生,一时间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端。

      太阳渐渐落下去了,落日的夕光辉映在书院的古墙旧瓦上,给这座古书院镀上了一层粼粼的金光。我跟秀溪大哥沿着先哲们当年走过的小路,越岗过坡,走过御书阁,穿过明伦堂,走进鹿洞,又进思贤台。看着门楼上的重檐灰瓦,读着廊柱上的那些诗词楹联。真有“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的感觉。是啊,“傍百年树,读万卷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在世界的文化之林占有一席之地,教育太重要了。先贤们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竟然成了“产业”,成了敛钱的工具了。中华民族那么多的优秀文化都被视为敝履而被批判被抛弃了。我们今天的社会所以人心不古,所以世风日下,所以诚信丢失,所以人人互害,这一切的一切,除了体制上的原因,主要就是教育的堕落和失败的结果。

      坐在先哲们当年教学论道的教室里,看着南宋理学家朱熹亲手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一时间仿佛乾坤轮转时光倒流,中国一代代的大学问家们竟然依次在我的眼前掠过。看着教室前面揭示板上书写的书院教规,竟然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那学规写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其实,这上面写的这些教义,教规,修身处事之要,诸如“言忠信,行笃敬”,诸如“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诸如“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等等等,这些信条在我们这个民族已经传流了几百上千年了,是做人的起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可是,到了文革,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下却都被视若敝履给抛弃掉了,在所谓的阶级斗争的蛊惑下,没有人再去信奉这些了,什么“朋友有信”,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惩忿室欲迁善改过”,这些精致的做人道理都被当做所谓的“封建”的糟粕和垃圾给批判给丢掉了,而所谓的“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等的新道德体系却又建立不起来,因此我们的这个社会才会如此的败坏,如此的人与人互害。

      我从那间摆满了桌椅的教室里走出来,来到外面,看着书院那座双层飞檐的大门,看着门楣门上高悬着的明朝正德年间李梦阳手书的“白鹿洞书院”的匾额。看门前古树垂荫,听屋前溪水轻吟。不由自主地又走进了先贤书院。先贤书院是白鹿洞书院的第一个院落。主要景观有院门、二门、丹桂亭、碑廊、朱子祠、报功祠等。先贤书院由中门分为前后两进。院门上悬有李时达手书的“先贤书院”横匾。朱子祠则是先贤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据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应南康府教授熊士伯之请,南康知府张象文为祀朱熹,特意创建了此祠。祠中竖立着朱熹的自画像石刻,左侧刻有张象文撰写的《文公朱子专祠碑记》,右侧则有《白鹿洞书院教条》碑刻。作为朱熹纪念馆,室内还陈列《朱熹生平事迹》

      报功祠则位于朱子祠的西侧,原先称作先贤祠。曾先后祀李渤、周濂溪、程颐、程灏、张横渠、陈了前、陶靖节、刘西涧父子及其他有功于白鹿洞书院之诸位先贤。作为纪念馆,祠内陈列有《白鹿洞书院史展览》共五部分。

      从报功祠出来,走进先贤书院的东侧,就是棂星门院了。这个院落的主要景观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礼圣门和礼圣殿。这一组院落是由礼圣门辟为前后两进的。棂星门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为南康知府何溶所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南康知府苏葵重建。原为木构建筑,后由知府周祖尧改为六柱五门的石坊。棂星石坊是白鹿洞书院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礼圣门原称先师庙门、大成门。宋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迁浙东提举,出资三十万嘱南康知军钱闻诗修建礼圣殿,次年由新任知府朱端章开工兴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提学副使邵宝以颜体书“正学之门”。而礼圣殿则又名大成殿。“大成”,取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因为宋徽宗曾尊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所以这个门被称作“大成门”。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五老峰在落日余晖的云雾中若隐若现,独对亭下的圣泽泉在黄昏的静谧中吟唱着庐山的过往,崖石峻峭,涧水湍急。勘书台东边的贯道溪在这里遽然被劈为两支。溪上石桥独立,桥下溪流出峡,飞湍陡绝,巨石横枕,尤似天堑通途。由于这块巨石横亘在溪流之上,因此名为枕流石,石桥名为枕流桥。溪流迸溅,形成峡谷之门,峡门中水石相激,怒若飞霆,激起而喷,若烟若霞,在夕光晚照中,真如仙境一般。这是书院中的一处胜境,被称为小三峡。据说,山上原先曾有一亭,名唤六合亭,山下跨溪有流芳桥,又称濯缨桥。据书院的人说,这濯缨桥是朱熹知军时所建。流芳桥面对五老峰,溪流绀洁。最初小桥无名,宋嘉定十—年(1218年)四月,南康知军陈宓与张琚、罗思、姚鹿卿、张绍、潘柄、李燔、胡泳、缪惟一等会讲洞中,歌颂朱熹之芳泽,并特别将桥名为“流芳”。陈宓在桥北刻“流芳“二字,又在桥东石壁上刻《流芳桥志》。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流芳桥圮塌。此后,经过多次修建。现在这座桥是解放后重新修建的。

      我在书院的院里院外,溪河两边,不知转了多少圈,天终于黑下来了。带我来的采桑书院的陈院长跟白鹿洞书院的书记是老乡,又是朋友,当我们跟他们告辞的时候,书记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走,非要留我们在他们那儿吃饭。因为白鹿洞书院距城里比较远,书院值班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晚上一般不回家,都在这里住,因此他们就自己建了个小食堂。这天晚上,书记亲自下厨,给我们做了一锅非常可口又非常有当地特色的土鸡熬汤,还有一锅木板饭,哨子干粮,这些口味独特的饭菜,都是我这个东北人以前没吃过的,这顿晚餐虽然是他们书院的职工们自己做的,但文化内涵却相当的丰富,不但有友情有亲情,而且还有乡情。书记还特意把在他们书院地窖里埋藏了多年的几坛老酒也拿了出来款待我们。

      说实话,近些年我因为血压心脏的问题,已经好长时间不喝酒了,那天晚上也不知怎么了,看着那沾有泥土的脏兮兮的酒坛子,一种喝酒的欲望在我的潜意识里不住地升腾着,无论我怎么抑制自己的这种欲望,都抑制不了。在书院的书记和朋友们的频频举杯、碰杯的气氛中,我竟然喝的有些熏熏然了。就在他们喝酒进入高潮的时候,我借着尿道,悄悄的溜了出去。外面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整座庐山已经淹没在黑色的夜海里了,只有山风吹着山林的呼啸声和溪水与山石的撞击声,在给这大山里死一般的夜色带来了一点活的气息。

      我有些踉跄,在一棵巨大的古树下的一个石桌旁坐了下来。大口大口往外喷吐着嘴里的酒气。听着溪水流动的声音,忽然发现,我的面前竟然坐着几个宽袍大袖的古人,他们一个个打着手势,面色激动,好像在争论着什么,我有些惊惧地看着他们问道:你们是谁呀?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那几个人听我这么一问,就都笑了。他们说着我听不清楚的地方话,很有些慷慨激昂的样子,就在我进一步想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一下子被惊醒过来,这才知道,原来刚才坐在这里睡着了,做了一个奇怪的小梦。

      此时,秀溪大哥正在四处找我,原来他们已经吃完饭,要往回走了,正到处找不到我呢。我好像梦游似的,从睡梦的昏沉中走到车旁,上了车,在回程的路上,我仰靠在越野车的后排座上,似睡似醒,竟然轻声哼出了一首七古:

      书院名叫白鹿洞,最初始建于唐宋;

      程朱理学从兹始,庐山因此成名胜;

      千里迢迢拜名山,朋友领我来此洞;

      古树参天泉水响,犹如高僧在打磬;

      书院主人设晚宴,一坛老酒六人用;

      土鸡熬汤木板饭,哨子干粮味道横;

      主人频频来劝酒,真情令人极感动;

      一杯喝完两杯来,喝的头晕舌头硬;

      醉眼朦胧朝外走,夜色茫茫黑洞洞;

      忽然发现周敦颐,手拿莲花说运命;

      荷出淤泥而不染,妖娆本是其本性;

      做人应该学莲花,泥中出来身干净;

      朱熹信步那边来,又把人生理学奉;

      这时走来王阳明,三人相遇在此碰;

      你一言来我一语,说的流水泉声静;

      如今礼教正崩塌,咱们理论已无用;

      己所不欲勿施人,这个社会不信奉;

      你骗他来他骗你,骗的都是老百姓;

      人人都在互相害,为了金钱不要命;

      礼崩乐坏大厦倾,蝇营狗苟受重用;

      不讲诚信讲阴谋,就看谁的关系硬;

      社会处处是陷阱,各种套路都在用;

      如果稍微不留神,进了陷阱就要命;

      三人越说越悲哀,泪眼迷离心伤痛;

      我在旁边细心听,听的心脏一门蹦;

      刚要上前去问好,原来竟是南柯梦;

      溪水旁边有石桌,石桌旁边有石凳;

      醉酒来到石桌旁,迷迷瞪瞪做个梦;

      大梦醒来汗淋漓,先贤话语耳边蹦;

      越思越想越心惊,哽咽难声泪横纵;

      夜色漆黑阒无声,此时无声胜雷动;

      这时朋友喊我走,上车离开白鹿洞。


2018年4月26日—6月8日写于长春净月堂



       作者简介:马金萍  男。民族,汉。本名马金平,笔名有马金萍、司马荒原等。吉林扶余人。文革后期毕业于吉林省扶余县第一中学。后因前途渺茫,遂入伍戍边,曾先后在在陆军40军120师360团一连当兵,后被选入360团文艺宣传队,因创作上取得的骄人成绩,两年之后又被调至120师文化工作队,先后任创作员、创作组长。转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扶余县戏剧创作室,任创作室主任。1991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高级进修班代职进修,主修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编剧,同年结业。1992年调到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任编剧、艺术室主任、艺委会主任。系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理事、二人转艺术研究会秘书长等闲职。马金萍创作的歌词《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孙连梦演唱)、《咱们屯里人》(赵本山、刘德华等演唱)、《老家大东北》(火风演唱)、《东北二人转》(小沈阳、沈春阳演唱)《永远伴随你一生》(阎学晶演唱)《情满西厢》(阎学晶演唱)《蓝河遗恨》(阎学晶演唱)《回杯记》(阎学晶演唱);(《东北人的歌》(王小利演唱)《高粱叶子窄、苞米叶子宽》(衡越演唱)《弹起吉他唱起歌》《努尔哈赤的故乡》《黑土地——生死之吻》《东北大粮仓》(日本、韩国等电视台多次播出)等,在国内外流行歌坛影响巨大。除歌词创作外,他的主要影视作品有:20集电视连续剧《海风吹过的乡村》、三集贺岁片《讨个老婆过大年》之《四喜临门》;10集电视系列剧《缴枪不杀》、电影剧本《镜泊湖的枪声》(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电影剧本《代乡长主政》(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48集东北风情电视系列剧《拉拉屯风情》;30集电视系列剧《恭喜发财》(与人合作)等;参与策划、创作的影视作品有百集系列剧《北方故事》(吉林电视台);千集网络微喜剧《关东微喜剧》、《荒唐县令》;网络电影《东北赌途》《东北山炮》;东北风情纪录片《关东大喇叭》《龙腾黑土地》等;其中20集电视连续剧《海风吹过的乡村》获1999年度全国电视剧评奖“飞天奖”, 并同时获吉林省文艺最高奖“长白山文艺奖”;创作出版的文学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白色的太阳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人在江湖》(电影出版社)、《黑道生涯》(电影出版社)、《线人》(新文化报连载,电影出版社)、《尘世浮情》(城市晚报连载)、《腐•败》(电影出版社)、《反贪局长自述》(中国电影出版社)、《黑色娱乐圈》(中国电影出版社)、《谁玩谁》(群众出版社)、《逃亡日记》(群众出版社)、《月光花园》《新文化报连载》、《谜底》(时代文艺出版社)、《交易》(新文化报连载);长篇报告文学《与死神搏斗的人们》、《光明行》;中篇小说有《原罪》、《宿罪》、《人欲》、《女犯》、《在掌声中死去的女演员》、《同时出现的三个妻子》、《爱到伤心才是情》、《爆炸》、《横祸》、《伪都》、《八卦》、《断落》、《在极乐园疯人院里》、《狼谷》等六十余篇。其中中篇小说《佛眼》获“关东三宝”奖。《同时出现的三个妻子》获“东北文学”奖。小小说《聋爷》获吉林省建国五十周年征文一等奖。在进行影视及文学创作的同时,主要从事戏剧、二人转、以及歌词和其他艺术样式的创作,出版有《马金萍剧作选》(上下卷);其主要代表作品有大型戏曲《皇帝出家》、《盘丝洞》、小剧场话剧《瀛台落日》、《鸳鸯扣》、《绝响》、《人欲》等。其中《鸳鸯扣》获戏剧文学奖;《人欲》获第四届全国戏剧文学奖优秀剧本奖。二人转、拉场戏作品有《矬乡长》、《挂风铃》、《盘丝洞》、《幸福鸟》、《生财有道》、《二姑爷拜寿》、《孙成打酒》、《济公新传》、《猪八戒照镜子》、《县长赶集》、《徐九经赶店》、《焦大骂园》、《大劈棺》、《劈关西》、《听声》、《招聘记》、《二大妈打庙》、《大炼活人(演出时易名为《顺水推舟》)》《黑吃黑》等150多部,二人转《矬乡长》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文学奖;拉场戏《生财有道》获吉林省政府最高奖“长白山文艺奖”。二人转《挂风铃》、《盘丝洞》、《矬乡长》、拉场戏《二姑爷拜寿》、《济公新传》、《上班》、《珍珠翡翠白玉汤》、小品《杠杆》、《谁帮谁》等分别获国家和省级会演一、二等奖。另外除此之外,还在各种期刊上发表戏剧论文、散文等各种文字数百篇,共发表各类作品1000多万字。《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吉林日报》、《新文化报》、《城市晚报》、《戏剧文学》等多家媒体曾多次撰文刊载介绍、评论他的创作成就。国内50多家出版社编撰的各类人物辞典登载过他的词条。


马金萍往期文章导读

作家马金萍:心灵荒原

作家马金萍:南行诗录

梦回前朝:与古人唱和

马金萍:秋凉几处叹人生

谒南阳卧龙岗诸葛武侯祠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一)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二)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三)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四)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五)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六)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七)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八)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九)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十)


《落花惊梦录》序跋集之一

《落花惊梦录》序跋集之二

《落花惊梦录》序跋集之三

《落花惊梦录》序跋集之四


隐伏在皇城根下的末代皇叔

马金萍:是是非非说浩然

马金萍:远观近看刘绍棠

作家马金萍:丁玲印象

马金萍:满天朝霞唱大风

马金萍:小镇名伶胡静云

田成仁的舞台生涯与荧屏世界

杂议王国维与老舍投水之死

马金萍:母亲辞世周年祭

作家马金萍:二娘

马金萍:我的父亲

马金萍:与孙连梦交往的片段

老康和“大金得胜陀颂碑”

马金萍:“草根郎中”陈六

马金萍:光明使者王恩荣

马金萍:大眼珠子

胡兰成与张爱玲的爱情美梦

马金萍:关于谭静之死

马金萍:夜访仙人洞

马金萍:“美庐”夜宴纪

(点名字阅读编委作品)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子(枫叶丹)

编       辑: 阿 静    雪 儿     河汉女

       传: 黄龙  大漠烟云   老道士  静水流深

作家诗人:《作家诗人名录》第八版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投稿须知

       1、投稿信箱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所有投稿均视为“原创独家授权文学沙龙”(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一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文章发表后第四天晚上结算,第五天起,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图马金萍原创授权刊发,版权为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版权问题请咨询张立山律师,微信1535240069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