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们的队伍在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团委的指导下,在广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教授谢治菊、学院党委副书记何瑞豪、团委书记林曼曼等老师的带领下,由同学们以线上访谈为主、线下调研为辅的形式,对梅州、贵州黔南、西藏林芝等扶贫协作地区的一线扶贫干部进行口述访谈,旨在通过口述故事写作的方式真实、完整、细腻地展现扶贫干部们在一线工作时发生的感人故事。队伍于今年5月份组织开展了“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协作办的鼓励与支持,至活动截止时共收到来自全国10多个省份、20余所高校的100余封稿件。
Q2
你认为,你们团队所做事情或者团队本身的亮点或者特色是什么呢?
A:第一,关切社会实际,紧跟扶贫热点。自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各地区有许多干部们深入到扶贫一线开展工作,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不畏辛苦、坚定奉献,带领贫困地区百姓们携手实现了脱贫的目标。在如期脱贫的成绩背后,是许多干部的日夜辛劳和牺牲贡献,因此我们团队希望通过口述故事写作的方式深度挖掘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向社会大众展现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扶贫干部形象。
第二,通过访谈形式,赋予教育意义。本次口述故事写作活动的参与者们大都是来自高校的青年大学生,我们需要以访谈的形式了解扶贫干部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访谈不仅使得我们针对性地与扶贫干部进行深入交谈,而且使得我们了解到许多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这种方式和日常课堂学习不一样,它更加强调实践、共情、理解、反馈,也让活动有了与众不同的教育意义。
第三,锻炼通识能力,培植家国情怀。由于活动的主题始终围绕脱贫攻坚,因此我们需要对系列脱贫攻坚政策进行阅读了解,同时需要提前了解访谈扶贫干部们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特点,以便针对性开展访谈。除去前期资料的搜索与阅读,在后期整理访谈逐字稿时也非常锻炼我们的耐心和毅力。在最后一步写作口述故事时,更是考验我们的话语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通过此过程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将散乱的访谈内容整理成一篇用笔细腻、可读性高的文章。最重要的,是团队活动带给我们关于家国情怀的思考,之前会觉得这样的话题非常宏观,但是这次的深入访谈开始让我觉得每个人物、每个建设者内心都有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而扶贫干部们会说“踏实工作、真正改善百姓们的生活”就是他们心中的家国情怀。
Q3
为什么要创建或选择现在的实践队伍呢?为了加入团队做出了什么努力呢?
A:我是先通过学院的师姐了解到了谢治菊老师“一线扶贫干部扶贫故事整理与写作团队”的招募信息,在看到这则招募信息后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当时是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让我学习到课堂理论教学接触不到的知识。后来,我们整个团队都参加了这次的口述故事写作活动。在加入团队之后,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参与活动,谢治菊老师组织两次培训讲座,第一次是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为我们梳理了中国扶贫政策的演进,第二次是介绍口述故事的写作方法与注意事项。这两次培训讲座也是对我们后续进行访谈、整理、写作帮助很大。
Q4
可以给想要参加社会实践的人一些选择团队或是创建团队的建议吗?
A:在团队的选择上,首先,个人建议结合自己的兴趣点进行选择,在看到团队的招募信息后可以先不急着报名,对活动的主题、立意进行了解后,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对活动真正感兴趣再进行报名。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我们投入最多的热情,而且可以让我们在活动开展时真正有所收获。其次,主动搜集信息,掌握细节。留意在学院的官方公众号、志愿者招募官方网站等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如果对这个活动或团队不确定可以问问师兄师姐们是否参与过类似的活动,感受是怎样的。总之,多搜集信息,主动了解信息。最后,多尝试,选择拓展视野。在团队的选择上,可以大胆进行尝试,或许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领域的知识或者觉得自己的能力尚且还达不到团队要求,但这都不影响我们主动尝试。先去主动了解、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在后面活动开展时投入热情,认真完成工作,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在活动完成后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Q5
在实践中,有发生什么有趣的、困难的或者令你印象深刻的事吗?
A: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的任务是访谈一位援藏干部,并将他的事迹写作成口述故事。我们访谈进行了2个多小时,在访谈开始时我脑海里浮现的是新闻报道中关于扶贫干部们形象,后来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我开始发现他们其实也会有不为人知的纠结与困难。比如,大家知道的是这位援藏干部帮助所在县成功实现了脱贫,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援藏三年回来后身体上出现的问题;大家知道的是援藏干部们在一线工作、辛勤付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初到藏区时也会因为语言沟通的问题无所适从。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的非常有限,要想对扶贫干部这个群体有更多的了解还是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地访谈、持续地追踪。
A:实际上,我们的收获是很多的。首先,我个人感觉最有收获的还是认知上的改变,以前我对于扶贫干部的认知更多是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建立起来的,但是这次访谈结束后我看到的是更加鲜活多面的人物形象。我记得我的访谈对象说过一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他觉得“扶贫干部们其实并不是生来就立志扶贫,他们更多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后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了”,所以我现在觉得仅用“伟大”这两个字已经不能展现他们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了。其次,就是写作能力的锻炼。因为参加本次活动需要将自己与扶贫干部的访谈原始材料整理成可读性较高的文章,一方面比较考验你整体构思的能力,另一方面考验共情能力如何,因为可读性高意味着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上进行思考,选择读者感兴趣的风格进行写作。所以,最后的文章也是进行了反复地阅读、修改后才出来的成果。
A:口述故事前期的征集活动已经顺利完成了,我们目前在邀请专家团队对收到的稿件进行初步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组织大家进行第一轮的修改与完善。后期,团队将会对所有第一轮修改的口述故事进行再次评审,并会根据稿件的质量择优选择进行整理、汇总,最后将选择性出版。除此之外,团队计划将在9月份应邀参与广州电视台“大咖有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校园系列访谈活动的节目录制。关于教学理论方面,团队将会把收集到的口述故事整理成教学案例,用于思政课程的教学中,实现活动教育意义的最大化。